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PICC在夏天维护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针对并发症给予的处理 结果 在维护中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对PICC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起预防作用。结论:夏日,汗多,应注意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敷料潮湿卷边、导管反血、穿刺点红、肿、痛、化脓、堵管、断管等应及时就诊。
【关键词】 夏天;PICC;并发症;健康教育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柔软无刺激 ,生物相容性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后维护很重要,否则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期间如何减少并发症发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代谢产物和汗液增多,刺激物易聚集于表皮,导致皮肤因贴膜不透气而引起皮肤发痒、敷贴松脱、导管滑脱、穿刺点感染等,给PICC带管患者带来诸多烦脑和不便。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管通路护理中心于2011年5月成立后.5月至8月间,共维护PICC1188例,发生并发症50例(4.2%),成人38例、儿童12例,平均 42±2.3岁 , 乳腺癌 27 例、血液病15例、其它肿瘤8例,使用美国BARD导管39例、美国BD导管11例,随访观察 3 月 ,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者11例(0.9%)、堵管5 例(0.42%)、导管滑脱17例(1.4%)、静脉炎10例(0.84%)、穿刺部位渗血6例(0.58%),导管断裂1例。导管留置9天~300天。对这50例做积极的处理及全程跟踪指导,现将夏天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干预介绍如下。
2 原因分析与干预
2.1 穿刺部位感染
本组11例发生在穿刺点至穿刺点上方3~8厘米处感染 ,症状为穿刺点红、肿、白色脓点、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刺侧肢体伸屈活动感到疼痛。
2.1.1 原因
主要是透明敷料过小(6*7cm)、自行换药消毒不严格、穿刺侧肢体不敢清洗、洗澡时未对穿刺点皮肤进行保护、出汗多贴膜卷边不黏未及时更换、维护周期延长、贴膜不透气、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低下。
2.1.2 对策
使用规格较大的透明透气无菌贴膜,成人建议使用10*12cm,儿童建议使用8*8cm;每周2~3次到正规的医疗单位维护;消毒皮肤及导管应使用中危消毒剂如洗必泰、聚维酮碘、0.5%碘伏;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时对导管加以保护,如手帕或毛巾等先缠绕1~2圈,外层再缠绕保鲜膜2~3层,保鲜膜的断端用橡皮筋或胶布封口,沐浴后检查敷料的完整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穿刺点如有脓液应用无菌棉签轻轻挤出,再用碘3%碘酊棉球消毒穿刺点,停留时间5秒,并涂抹百多帮软膏,每天换药1次,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每日做湿热敷3~5次,每次15~30分钟,通过热传导方式而增加血液流速。本组11例感染患者经上述处理2~8d后痊愈。
2.2 静脉炎
本组10例静脉炎患者中均为不同的化疗药化疗后 3~8d 发生,表现为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触痛明显、皮肤发红、手臂肿胀 、静脉呈条索状改变 、手臂活动受限。
2.2.1 原因
置管后血管内血流缓慢,导致化疗药物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使静脉内膜损伤,出现化学性静脉炎,静脉硬化、渗透性增强;当血液的渗透压﹥450mosm/L时会引起中度静脉炎;表现为红、肿、热、痛及代谢产物刺激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结。静脉炎的诊断及分级依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诊断标准分四级;本组10例经上述治疗,3~8d 痊愈
2.2.2 对策
一级静脉炎采用湿热敷;二级静脉炎用湿热敷加外涂喜疗妥;三级静脉炎采用湿热敷和外贴水胶体敷料;温热的作用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除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减轻疼痛,对术后静脉炎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热敷时适当按压穿刺点,防穿刺点出血。鼓励患者抬高肢体并多做握拳动作, 睡觉时穿刺侧手臂下垫一枕头,高于心脏水平,促进回流。
2.3 导管移位
2.3.1 原因
本组17例发生导管移位,10例贴膜松动,导致导管进出3~8厘米,2例在熟睡时搔抓带出;2例因无菌贴膜太小,未能完全覆盖到导管连接器,露出的导管被物体牵拉而脱出;3例是儿童使用无帆布敷料,导管未受到贴膜牵拉保护,穿刺侧活动度大而脱管;
2.3.2 对策
患者带管期间,穿刺侧手臂应减少活动 ,避免负重 、举高及外展动作 ,以防导管移位;增加换药的频率,每周2~3次,使用10*12的无菌贴膜,完全覆盖导管,自己做一简易的有弹性的袖套或袜套保护外导管;居住环境温湿度适宜,天气炎热,出汗时,应注意管道固定情况,发现敷料松动及时更换;如导管脱出2~3厘米,不影响置管用途和输液质量,切勿人为送入血管内,防止血管壁污染或感染的发生。超过6~8厘米应做胸部正位片以确定管端位置。
3 出院带管期间的健康教育内容
为了安全有效的保留导管 ,保证治疗需要 , 如何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细致地管道维护至关重要。
3.1 宣教要到位
在PICC 专科门诊维护等候区设立一部VCD播放机,内容为观看维护流程、湿热敷的方法、沐浴前的准备、手臂活动等;让患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再进行宣教较容易接受。
3.2 日常生活护理行为
带管期间可以从事一般的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但应避免负重(<5Kg)、360°甩手、攀爬等防导管移位;禁止游泳;掌握淋浴的正确方法、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不擅自撕贴膜;带管期间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2~3次/周;或遵护士交待的时间换药;使用透明高透气性敷贴 ;尽量不要自己换药;禁用酒精涂擦导管及在CT检查时使用本导管做高压注射;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 ;穿刺侧衣袖不可过紧 。
3.3 正确对待带PICC导管的态度
通过评估约 85 %的病人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害怕、厌恶出院时仍带着导管,担心因护理不当或活动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这部分病人及家属依从性较差的,更应加强健康教育,并取得家属的配合。 介绍家庭护理成功的例子。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寻求健康帮助,降低HCC并发症的发生率。
3.4 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出现并发症及时就诊
穿刺点或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说明穿刺点有感染或静脉炎发生;透明敷料覆盖下出现散在红疹、瘙痒、水泡、部分散在粟粒状等过敏现象;肢体胀痛、手臂水肿漏水、脱出、折断 ,表示导管深度不够或断管;早上起床和睡前养成查看延长管及导管内的颜色,若导管颜色变暗红色、冲管时注射器推不动、抽无回血,表示回血堵管;出汗多者,经常观察透明敷贴的牢固性;穿刺点有无出血;不明原因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应及时就诊。
4 小结
炎炎夏日,酷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患者自患病化疗后,身体虚弱比较容易出虚汗,这和化疗后身体内环境调节失衡有关。在这样的夏天外导管维护是目前令护士担忧和患者困扰的问题;不仅耗时耗体还耗财。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护患互动的过程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个性、不同疾病、不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专科护士也应掌握健康教育的内涵, 提高患者对 PICC 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保证导管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琰.王思王欣然等. 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2 (8) :101
[2]张琳,鲁哑铃,司联晶.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65~267.
[3]范祖燕.林金香.王晓珍.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过.
[4]乔爱珍,苏迅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5]安志杰,陈鹏,侯静. PICC置管病人家庭护理手册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 8(5):44.
【关键词】 夏天;PICC;并发症;健康教育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柔软无刺激 ,生物相容性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后维护很重要,否则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期间如何减少并发症发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代谢产物和汗液增多,刺激物易聚集于表皮,导致皮肤因贴膜不透气而引起皮肤发痒、敷贴松脱、导管滑脱、穿刺点感染等,给PICC带管患者带来诸多烦脑和不便。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管通路护理中心于2011年5月成立后.5月至8月间,共维护PICC1188例,发生并发症50例(4.2%),成人38例、儿童12例,平均 42±2.3岁 , 乳腺癌 27 例、血液病15例、其它肿瘤8例,使用美国BARD导管39例、美国BD导管11例,随访观察 3 月 ,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者11例(0.9%)、堵管5 例(0.42%)、导管滑脱17例(1.4%)、静脉炎10例(0.84%)、穿刺部位渗血6例(0.58%),导管断裂1例。导管留置9天~300天。对这50例做积极的处理及全程跟踪指导,现将夏天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干预介绍如下。
2 原因分析与干预
2.1 穿刺部位感染
本组11例发生在穿刺点至穿刺点上方3~8厘米处感染 ,症状为穿刺点红、肿、白色脓点、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刺侧肢体伸屈活动感到疼痛。
2.1.1 原因
主要是透明敷料过小(6*7cm)、自行换药消毒不严格、穿刺侧肢体不敢清洗、洗澡时未对穿刺点皮肤进行保护、出汗多贴膜卷边不黏未及时更换、维护周期延长、贴膜不透气、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低下。
2.1.2 对策
使用规格较大的透明透气无菌贴膜,成人建议使用10*12cm,儿童建议使用8*8cm;每周2~3次到正规的医疗单位维护;消毒皮肤及导管应使用中危消毒剂如洗必泰、聚维酮碘、0.5%碘伏;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时对导管加以保护,如手帕或毛巾等先缠绕1~2圈,外层再缠绕保鲜膜2~3层,保鲜膜的断端用橡皮筋或胶布封口,沐浴后检查敷料的完整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穿刺点如有脓液应用无菌棉签轻轻挤出,再用碘3%碘酊棉球消毒穿刺点,停留时间5秒,并涂抹百多帮软膏,每天换药1次,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每日做湿热敷3~5次,每次15~30分钟,通过热传导方式而增加血液流速。本组11例感染患者经上述处理2~8d后痊愈。
2.2 静脉炎
本组10例静脉炎患者中均为不同的化疗药化疗后 3~8d 发生,表现为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触痛明显、皮肤发红、手臂肿胀 、静脉呈条索状改变 、手臂活动受限。
2.2.1 原因
置管后血管内血流缓慢,导致化疗药物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使静脉内膜损伤,出现化学性静脉炎,静脉硬化、渗透性增强;当血液的渗透压﹥450mosm/L时会引起中度静脉炎;表现为红、肿、热、痛及代谢产物刺激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结。静脉炎的诊断及分级依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诊断标准分四级;本组10例经上述治疗,3~8d 痊愈
2.2.2 对策
一级静脉炎采用湿热敷;二级静脉炎用湿热敷加外涂喜疗妥;三级静脉炎采用湿热敷和外贴水胶体敷料;温热的作用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除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减轻疼痛,对术后静脉炎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热敷时适当按压穿刺点,防穿刺点出血。鼓励患者抬高肢体并多做握拳动作, 睡觉时穿刺侧手臂下垫一枕头,高于心脏水平,促进回流。
2.3 导管移位
2.3.1 原因
本组17例发生导管移位,10例贴膜松动,导致导管进出3~8厘米,2例在熟睡时搔抓带出;2例因无菌贴膜太小,未能完全覆盖到导管连接器,露出的导管被物体牵拉而脱出;3例是儿童使用无帆布敷料,导管未受到贴膜牵拉保护,穿刺侧活动度大而脱管;
2.3.2 对策
患者带管期间,穿刺侧手臂应减少活动 ,避免负重 、举高及外展动作 ,以防导管移位;增加换药的频率,每周2~3次,使用10*12的无菌贴膜,完全覆盖导管,自己做一简易的有弹性的袖套或袜套保护外导管;居住环境温湿度适宜,天气炎热,出汗时,应注意管道固定情况,发现敷料松动及时更换;如导管脱出2~3厘米,不影响置管用途和输液质量,切勿人为送入血管内,防止血管壁污染或感染的发生。超过6~8厘米应做胸部正位片以确定管端位置。
3 出院带管期间的健康教育内容
为了安全有效的保留导管 ,保证治疗需要 , 如何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细致地管道维护至关重要。
3.1 宣教要到位
在PICC 专科门诊维护等候区设立一部VCD播放机,内容为观看维护流程、湿热敷的方法、沐浴前的准备、手臂活动等;让患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再进行宣教较容易接受。
3.2 日常生活护理行为
带管期间可以从事一般的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但应避免负重(<5Kg)、360°甩手、攀爬等防导管移位;禁止游泳;掌握淋浴的正确方法、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不擅自撕贴膜;带管期间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2~3次/周;或遵护士交待的时间换药;使用透明高透气性敷贴 ;尽量不要自己换药;禁用酒精涂擦导管及在CT检查时使用本导管做高压注射;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 ;穿刺侧衣袖不可过紧 。
3.3 正确对待带PICC导管的态度
通过评估约 85 %的病人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害怕、厌恶出院时仍带着导管,担心因护理不当或活动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这部分病人及家属依从性较差的,更应加强健康教育,并取得家属的配合。 介绍家庭护理成功的例子。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寻求健康帮助,降低HCC并发症的发生率。
3.4 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出现并发症及时就诊
穿刺点或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说明穿刺点有感染或静脉炎发生;透明敷料覆盖下出现散在红疹、瘙痒、水泡、部分散在粟粒状等过敏现象;肢体胀痛、手臂水肿漏水、脱出、折断 ,表示导管深度不够或断管;早上起床和睡前养成查看延长管及导管内的颜色,若导管颜色变暗红色、冲管时注射器推不动、抽无回血,表示回血堵管;出汗多者,经常观察透明敷贴的牢固性;穿刺点有无出血;不明原因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应及时就诊。
4 小结
炎炎夏日,酷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患者自患病化疗后,身体虚弱比较容易出虚汗,这和化疗后身体内环境调节失衡有关。在这样的夏天外导管维护是目前令护士担忧和患者困扰的问题;不仅耗时耗体还耗财。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护患互动的过程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个性、不同疾病、不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专科护士也应掌握健康教育的内涵, 提高患者对 PICC 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保证导管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琰.王思王欣然等. 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2 (8) :101
[2]张琳,鲁哑铃,司联晶.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65~267.
[3]范祖燕.林金香.王晓珍.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过.
[4]乔爱珍,苏迅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5]安志杰,陈鹏,侯静. PICC置管病人家庭护理手册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 8(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