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置管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方法:找出并分析置管失败的原因,结合临床病情制定出不同的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置管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既保证了治疗计划的有效进行,又减少病人的身心痛苦。结论:留置胃管虽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但由于疾病的影响对操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操作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对策,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病人的身心痛苦。
关键词 胃管置入失败 原因分析 对策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术前准备,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术,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然而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影响,插管失败仍然较常见。本文总结其插管失败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能避免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效果显著。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因胃肠减压、术前准备、鼻饲营养等共置胃管640例次,年龄1~79岁,其中男314例,女326例,1次置管成功448例,反复置管成功(2次以上)192例。
置管失败的原因分析
患者的原因:①心理因素:胃管外观粗长,将其插入体内,90%的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害怕因插管引起难以忍受的不舒适;对胃管的作用不能认同,因教育背景的不同,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对护士所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及意义不能全面理解,因而不能有效的配合护士的操作,甚至拒绝胃管。②个体因素:当胃管插入15~20cm时,部分患者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不能耐受而将胃管吐至口腔或自行拔出。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差的患者,易将胃管误入气管。③年龄因素:学龄前儿童,遵医行为低而不能配合操作人员;听力下降的老年人,与操作人员沟通发生障碍,不能有效配合。
操作者的原因:①操作前没有解释置管的目的及意义;没有依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解释方式,导致与患者无效沟通。②操作时未将胃管充分润滑,插管中胃管与食道摩擦力过大,患者反应剧烈,导致反复插管。③置管技巧掌握不好,置管过程中,快速、慢速、深吸气、吞咽动作运用时机不当,分寸掌握不够,也会导致置管失败。④置管成功,未能妥善固定,而致胃管脱出。
对 策
操作前:①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就醫经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插管成功的决心和信心。②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胃管;将胃管充分润滑,减少插入时的摩擦力。③详细向患者解释插管过程中的感受,如咽部有异物感,插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恶心、呕吐,以及如何配合才能减轻上述不适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护士的指导,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④对待学龄前的儿童,要亲切和蔼,取得他们的信任,同时向孩子父母解释置管的必要性,取得父母的配合,共同向孩子做好解释工作。⑤对神智不清、吞咽困难的患者,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导丝插入胃管内起到支撑胃管的作用,可增加胃管硬度,使胃管通过咽部时能够增大弧度,胃管前端贴着咽喉壁插入更容易进入食道,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从而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1]。
操作中:①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当确定了胃管15cm长度时,即嘱患者深吸气后做吞咽动作,操作者迅速插入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慢速下行到既定长度。②插管过程中,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应暂停休息片刻,否则患者易出现拔管动作,此时嘱患者深呼吸10~15次,待恶心感减轻再继续插入。若患者的恶心感不强烈,可继续插入,且动作要快,以减轻患者插管过程中的不适,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③对老年人,因吞咽功能差,插入15cm时,可指导患者进少量水或石蜡油利于插入,并注意观察胃管是否盘踞在口腔。④置管中,坚持对患者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时,可以说“你真棒”、“坚持一下”、“马上就成功了”,这样一方面可以转移患者对插管过程中不适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强化患者在这次插管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信心,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的成就感。
操作后:插毕病人无呛咳现象,用10ml注射器抽取胃液或用温开水注射器连接胃管推抽几次,用综合的方法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并妥善固定胃管,用别针将负压器固定在患者近头侧,以免负压器活动带出胃管。置管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胃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综上所述,清醒病人插胃管时,由于对咽部刺激敏感,出现恶心、呕吐难以1次成功。给昏迷病人插管时,由于舌咽、咳嗽等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也难以1次成功。反复插管可增加病人恶心、呕吐和鼻、口腔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及声门水肿等。本文总结其插管失败的原因及及采取的对策,能避免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范建群,白姣姣.特殊病例插胃管的方法.护士进修杂志,1998,13(6):5.
2 徐翠荣,谢淑芹.胃管及其留置技术的改进.护理学杂志,2005,20(6):76-78.
关键词 胃管置入失败 原因分析 对策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术前准备,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术,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然而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影响,插管失败仍然较常见。本文总结其插管失败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能避免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效果显著。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因胃肠减压、术前准备、鼻饲营养等共置胃管640例次,年龄1~79岁,其中男314例,女326例,1次置管成功448例,反复置管成功(2次以上)192例。
置管失败的原因分析
患者的原因:①心理因素:胃管外观粗长,将其插入体内,90%的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害怕因插管引起难以忍受的不舒适;对胃管的作用不能认同,因教育背景的不同,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对护士所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及意义不能全面理解,因而不能有效的配合护士的操作,甚至拒绝胃管。②个体因素:当胃管插入15~20cm时,部分患者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不能耐受而将胃管吐至口腔或自行拔出。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差的患者,易将胃管误入气管。③年龄因素:学龄前儿童,遵医行为低而不能配合操作人员;听力下降的老年人,与操作人员沟通发生障碍,不能有效配合。
操作者的原因:①操作前没有解释置管的目的及意义;没有依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解释方式,导致与患者无效沟通。②操作时未将胃管充分润滑,插管中胃管与食道摩擦力过大,患者反应剧烈,导致反复插管。③置管技巧掌握不好,置管过程中,快速、慢速、深吸气、吞咽动作运用时机不当,分寸掌握不够,也会导致置管失败。④置管成功,未能妥善固定,而致胃管脱出。
对 策
操作前:①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就醫经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插管成功的决心和信心。②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胃管;将胃管充分润滑,减少插入时的摩擦力。③详细向患者解释插管过程中的感受,如咽部有异物感,插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恶心、呕吐,以及如何配合才能减轻上述不适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护士的指导,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④对待学龄前的儿童,要亲切和蔼,取得他们的信任,同时向孩子父母解释置管的必要性,取得父母的配合,共同向孩子做好解释工作。⑤对神智不清、吞咽困难的患者,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导丝插入胃管内起到支撑胃管的作用,可增加胃管硬度,使胃管通过咽部时能够增大弧度,胃管前端贴着咽喉壁插入更容易进入食道,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从而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1]。
操作中:①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当确定了胃管15cm长度时,即嘱患者深吸气后做吞咽动作,操作者迅速插入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慢速下行到既定长度。②插管过程中,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应暂停休息片刻,否则患者易出现拔管动作,此时嘱患者深呼吸10~15次,待恶心感减轻再继续插入。若患者的恶心感不强烈,可继续插入,且动作要快,以减轻患者插管过程中的不适,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③对老年人,因吞咽功能差,插入15cm时,可指导患者进少量水或石蜡油利于插入,并注意观察胃管是否盘踞在口腔。④置管中,坚持对患者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时,可以说“你真棒”、“坚持一下”、“马上就成功了”,这样一方面可以转移患者对插管过程中不适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强化患者在这次插管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信心,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的成就感。
操作后:插毕病人无呛咳现象,用10ml注射器抽取胃液或用温开水注射器连接胃管推抽几次,用综合的方法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并妥善固定胃管,用别针将负压器固定在患者近头侧,以免负压器活动带出胃管。置管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胃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综上所述,清醒病人插胃管时,由于对咽部刺激敏感,出现恶心、呕吐难以1次成功。给昏迷病人插管时,由于舌咽、咳嗽等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也难以1次成功。反复插管可增加病人恶心、呕吐和鼻、口腔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及声门水肿等。本文总结其插管失败的原因及及采取的对策,能避免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范建群,白姣姣.特殊病例插胃管的方法.护士进修杂志,1998,13(6):5.
2 徐翠荣,谢淑芹.胃管及其留置技术的改进.护理学杂志,2005,20(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