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我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更需要艺术。作为班主任,班集体的灵魂,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班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直接引路人,天天看着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完成,上课讲话,做小动作,甚至故意破坏课堂秩序的学生,不可以撇下他们不管。因为他们也有做人的尊严,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正确对待后进生,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风气。本人结合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就此谈谈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的点滴体会。
1 后进生的表现特点
1.1 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应付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多么大的要求。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与同年龄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力发展较慢,学习能力较低,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懒于观察和质疑,习惯于死记硬背,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因此学习成绩较差。
1.2 缺乏自信心。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总以为自己干不了,萎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差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因素有关,但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事实上,差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差生的转化工作。差生的转化工作迫在眉睫,因为不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以后很多差生进入社会,不仅对差生一生有影响,而且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之一。转化差生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为了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对设会的整体负责。
1.3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这类学生只顾眼前,不考虑将来,没有远大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爱学习,甚至恐惧学习。上课情绪不稳定,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作业不按时完成,考试成绩差,经常迟到,甚至逃课。
2 具体转化工作
后進生的心理是比较矛盾和复杂的,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但内心很脆弱,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用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差生除了学习上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他们当中有的长于组织工作,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有的社交能力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就需要老师有爱心,有耐心,尽管学生考试很差,都只能平静地说:“考试只不过是为了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即使这门功课考的不好,又有什么关系,总结教训在努力,还不迟。”告诉他们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方式,经常给他们辅导,使差生迎头赶上。比如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差生偶尔答对了,就应该及时鼓励,一旦发现他们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同时让全班同学去帮助他们,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差生,教师随时抽检,这样差生就觉得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歧视他们,疏远他们,慢慢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各方面的成绩就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2.2 让差生找到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进生的自尊心还要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还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经常恶语相加岂不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会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要换个态度对待学生,催生他们的自尊心。
2.3 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或平时的后进生辅导工作中,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其难易程度取决于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游戏是否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游戏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竞赛建立自信。教师可以在赛前先向后进生透露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参与其中,积极准备,把所学的内容掌握好,哪怕拿到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胜利,但在他们看来,是在同学们面前获得了自尊,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信心。
2.4 捕捉闪光点,因势利导。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差生天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如何将差生身上沉睡的闪光点激活,因势利导的加以点拨·扶持,就成为转化差生的关键所在。我的一个学生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有一天,他偶尔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及时的表扬了他。当时他一愣,有些难为情。事后老师问他为何发愣?他说:“真没想到,我也能受到表扬。”老师说:“有些地方你做得很不错,不信你试试。”这件事对这名学生触动很大,是他向积极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老师趁热打铁的扩大了他闪光的范围,人们都说这名学生变了,老师们也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实践证明: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是转化差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转化后进生,办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只要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后进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化成社会的有用人才。
1 后进生的表现特点
1.1 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应付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多么大的要求。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与同年龄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力发展较慢,学习能力较低,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懒于观察和质疑,习惯于死记硬背,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因此学习成绩较差。
1.2 缺乏自信心。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总以为自己干不了,萎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差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因素有关,但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事实上,差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差生的转化工作。差生的转化工作迫在眉睫,因为不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以后很多差生进入社会,不仅对差生一生有影响,而且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之一。转化差生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为了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对设会的整体负责。
1.3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这类学生只顾眼前,不考虑将来,没有远大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爱学习,甚至恐惧学习。上课情绪不稳定,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作业不按时完成,考试成绩差,经常迟到,甚至逃课。
2 具体转化工作
后進生的心理是比较矛盾和复杂的,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但内心很脆弱,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用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差生除了学习上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他们当中有的长于组织工作,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有的社交能力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就需要老师有爱心,有耐心,尽管学生考试很差,都只能平静地说:“考试只不过是为了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即使这门功课考的不好,又有什么关系,总结教训在努力,还不迟。”告诉他们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方式,经常给他们辅导,使差生迎头赶上。比如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差生偶尔答对了,就应该及时鼓励,一旦发现他们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同时让全班同学去帮助他们,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差生,教师随时抽检,这样差生就觉得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歧视他们,疏远他们,慢慢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各方面的成绩就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2.2 让差生找到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进生的自尊心还要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还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经常恶语相加岂不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会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要换个态度对待学生,催生他们的自尊心。
2.3 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或平时的后进生辅导工作中,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其难易程度取决于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游戏是否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游戏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竞赛建立自信。教师可以在赛前先向后进生透露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参与其中,积极准备,把所学的内容掌握好,哪怕拿到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胜利,但在他们看来,是在同学们面前获得了自尊,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信心。
2.4 捕捉闪光点,因势利导。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差生天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如何将差生身上沉睡的闪光点激活,因势利导的加以点拨·扶持,就成为转化差生的关键所在。我的一个学生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有一天,他偶尔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及时的表扬了他。当时他一愣,有些难为情。事后老师问他为何发愣?他说:“真没想到,我也能受到表扬。”老师说:“有些地方你做得很不错,不信你试试。”这件事对这名学生触动很大,是他向积极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老师趁热打铁的扩大了他闪光的范围,人们都说这名学生变了,老师们也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实践证明: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是转化差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转化后进生,办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只要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后进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化成社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