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探究求证的过程中,获得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许多启示,在与广大教师分享的同时,也向我们的教师提出建议:让“阅读”课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成为真正的,有效的阅读课。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目标放在对文字信息的解读上,最终实现以文字信息结合思维活动来理解和运用文字信息,这样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 阅读的回归
一、问题提出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雅思创始人,英国莱斯特大学语言学学家Keith Taylor说:语言是信息,是知识。语言学习最终是落实到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上。阅读就是获得信息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最常用的办法和最基本的途径。
3、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信息输入的一个主要手段,英语阅读对小学生英语语言信息输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对通过听觉所输入的信息的分辨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二级(小学5-6年级)阶段:学生须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说明二级(小学5-6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逐步从3-4年级听说为主的教学到初中以听说读写并重的教学的桥梁。
5、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输出(运用)依赖于大容量的语言输入,这就意味着外语学习意味着尽可能多的语言接触。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中国人学外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靠读获得的。
这样看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阅读能力是让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阅读的概念
为了找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症结,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中“读”的概念.
1、美国学者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
2、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由此看来, 对语言文字的识别加工是阅读活动的关键,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调研中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对阅读实质的认识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对阅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在小学,听说比例远远大于阅读。小学的阅读教学在有限的英语课时中所占比例不大,即使是篇章教学也是借助大量的听说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阅读,并且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范围内活动,学生的阅读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影响和牵引,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听和说的能力,对文章内容达到基本理解,却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发挥,学生阅读量十分有限,由于听说的比例较大,学生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2、在侧重听说教学的同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过于依赖图片而忽略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这样的教学并未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已有知识储备,加强小学生阅读的趣味性,许多老师们借助于图片来进行阅读教学。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不是完全通过对文字的识别达到的,一定程度上是对图片、画面的解读得到的。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如果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欠缺,又如何进行语言学习呢?
当我们正确认识到阅读的实质含义,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现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诊断:对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存在误解,这些误解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的有效实施。
教学调研的结果恰恰与来自理论的推断相一致:
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练习,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再者,这种阅读中质与量的双重制约导致许多学生轻视、畏惧阅读,从而忽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致使学习效度低下,事倍功半,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学生阅读的轨迹正如外语教育家Rivers为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外语阅读的基本规律,即“阅读的良性循环”和“阅读的恶性循环”。阅读行为与阅读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则将有助于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出现恶性循环。对学生而言,良性循环规律是对他们的鼓舞,恶性循环规律则是对他们的警示。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分量,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 英语阅读习惯,才能在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其他语言技能。显然,把握这个规律的关键是“理解”(understanding),因为“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基于阅读的属性,对语料的理解最终落实到文字上。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学生对阅读语料中的文字几乎或根本就不理解,阅读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从理论推断和教学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的结症在于:阅读教学忽略了阅读的根本属性——对语言文字的辨识与解读,根本目的是从其构成的语篇中获取信息。由于教学上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学生也就无法进行实质性的阅读活动,也无从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受益于阅读了。因此,观念上的误区,受其指导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生中出现集体阅读惰性、阅读恐惧以及阅读低能的现象,这三种主要症状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阅读的缺失将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形成严重的阻碍。
四、启示和设想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输入量不足,教学中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识别理解(如:侧重听说、活动来理解文章;依赖图片来解读文章,脱离了语言阅读的实质)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意识的形成,缺乏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给他们深入学习英语,自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为了解决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欠缺,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的设想:
1、教师必须尽早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份量, 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应在启蒙教学阶段进行渗透培养,才能在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其语言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形成对英语持久稳定的兴趣,英语水平能够可持续发展,对英语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是前提和关键。通过学生对英语文字的辨识、解读,进而达到对整个语篇理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3、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这是无可厚非的。通过课堂教学(5-6年级),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字,将对文章的理解最终落实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语篇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掌握阅读策略,训练阅读技巧
4、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客观情况,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课外教材作为语言输入的补充,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考虑将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而课外阅读必须有课内的相关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语言输出,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
结束语
基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一些教师没有把握住阅读的实质,造成阅读教学中阅读缺失的现象,在这里笔者对从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提出建议:让曾经的借助图片、听说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课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成为真正的,有效的阅读课。
参考文献
[1] Reviers,Wilga M.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2] 龚海平“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3]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 阅读的回归
一、问题提出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雅思创始人,英国莱斯特大学语言学学家Keith Taylor说:语言是信息,是知识。语言学习最终是落实到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上。阅读就是获得信息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最常用的办法和最基本的途径。
3、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信息输入的一个主要手段,英语阅读对小学生英语语言信息输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对通过听觉所输入的信息的分辨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二级(小学5-6年级)阶段:学生须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说明二级(小学5-6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逐步从3-4年级听说为主的教学到初中以听说读写并重的教学的桥梁。
5、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输出(运用)依赖于大容量的语言输入,这就意味着外语学习意味着尽可能多的语言接触。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中国人学外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靠读获得的。
这样看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阅读能力是让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阅读的概念
为了找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症结,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中“读”的概念.
1、美国学者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
2、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由此看来, 对语言文字的识别加工是阅读活动的关键,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调研中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对阅读实质的认识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对阅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在小学,听说比例远远大于阅读。小学的阅读教学在有限的英语课时中所占比例不大,即使是篇章教学也是借助大量的听说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阅读,并且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范围内活动,学生的阅读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影响和牵引,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听和说的能力,对文章内容达到基本理解,却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发挥,学生阅读量十分有限,由于听说的比例较大,学生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2、在侧重听说教学的同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过于依赖图片而忽略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这样的教学并未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已有知识储备,加强小学生阅读的趣味性,许多老师们借助于图片来进行阅读教学。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不是完全通过对文字的识别达到的,一定程度上是对图片、画面的解读得到的。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如果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欠缺,又如何进行语言学习呢?
当我们正确认识到阅读的实质含义,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现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诊断:对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存在误解,这些误解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的有效实施。
教学调研的结果恰恰与来自理论的推断相一致:
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练习,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再者,这种阅读中质与量的双重制约导致许多学生轻视、畏惧阅读,从而忽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致使学习效度低下,事倍功半,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学生阅读的轨迹正如外语教育家Rivers为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外语阅读的基本规律,即“阅读的良性循环”和“阅读的恶性循环”。阅读行为与阅读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则将有助于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出现恶性循环。对学生而言,良性循环规律是对他们的鼓舞,恶性循环规律则是对他们的警示。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分量,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 英语阅读习惯,才能在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其他语言技能。显然,把握这个规律的关键是“理解”(understanding),因为“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基于阅读的属性,对语料的理解最终落实到文字上。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学生对阅读语料中的文字几乎或根本就不理解,阅读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从理论推断和教学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的结症在于:阅读教学忽略了阅读的根本属性——对语言文字的辨识与解读,根本目的是从其构成的语篇中获取信息。由于教学上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学生也就无法进行实质性的阅读活动,也无从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受益于阅读了。因此,观念上的误区,受其指导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生中出现集体阅读惰性、阅读恐惧以及阅读低能的现象,这三种主要症状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阅读的缺失将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形成严重的阻碍。
四、启示和设想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输入量不足,教学中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识别理解(如:侧重听说、活动来理解文章;依赖图片来解读文章,脱离了语言阅读的实质)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意识的形成,缺乏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给他们深入学习英语,自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为了解决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欠缺,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的设想:
1、教师必须尽早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份量, 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应在启蒙教学阶段进行渗透培养,才能在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其语言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形成对英语持久稳定的兴趣,英语水平能够可持续发展,对英语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是前提和关键。通过学生对英语文字的辨识、解读,进而达到对整个语篇理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3、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这是无可厚非的。通过课堂教学(5-6年级),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字,将对文章的理解最终落实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语篇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掌握阅读策略,训练阅读技巧
4、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客观情况,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课外教材作为语言输入的补充,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考虑将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而课外阅读必须有课内的相关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语言输出,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
结束语
基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一些教师没有把握住阅读的实质,造成阅读教学中阅读缺失的现象,在这里笔者对从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提出建议:让曾经的借助图片、听说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课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成为真正的,有效的阅读课。
参考文献
[1] Reviers,Wilga M.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2] 龚海平“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3]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