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临沂市康复中心位于临沂市经济开发区内,中心地块呈矩形,用地总面积155.3亩,建设用地130.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0000m2,规划总床位900床,其中一期建筑面积38000m2,床位300床。平面布局采用“半集中立体生态型”混合布局方式。
总体规划的“三化原则”
康复中心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将高科技的医疗设施与高度人性化的康复医疗环境结合,实现康复医疗建筑的智能化、人性化、庭园化。
在总体布局方面,我们尊重城市规划的脉络,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捷、医患分离彻底、洁污分离有效。将医疗区布置在场地东侧,以环形道路分隔,既方便了医疗区与其他分区之间的联系,又不影响各区的独立性。西南侧为科研办公区,西北侧为员工宿舍区,北侧为后勤保障区,并在地块西侧中段预留了发展用地。各区相对独立又与医疗区联系紧密。
在交通组织方面,我们引入大型交通建筑的组织方式,南侧两个出入口主要为医疗区及会议办公区服务,西侧为宿舍区服务。
以纵轴方式联系医疗主街
康复中心医疗区规划利用轴线关系,以纵轴的方式联系各个功能的医疗主街。医疗主街东侧为急诊入口,西侧为康复训练区,北侧为病房和后勤,中部为医技,沿医疗主街形成强烈的轴线关系。
门急诊依托横轴南侧以较大的展开面,整体舒展地面对入口及广场,形成一条东向的次轴线。医技位于医疗区的中部,与各功能区联系紧密,服务半径合理。住院部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广场,相对安静。康复训练部采用园林式布局,根据训练功能展开。
康复中心将景观绿化组织在建筑周围,让患者康复期间充分享受阳光、绿化和空气。在整个建筑群中穿插分布归属感较强的绿化过渡空间,使得整个规划布局,条理清晰、疏密有度。
用集约化方式体现功能结构
我们在设计中尊重康复医疗建筑的功能布局特点,遵循“小综合,大康复”的理念,将医疗功能集约化,充分满足康复的功能要求。
门急诊、医技楼:打破门诊、医技、病房三大独立功能空间的概念,将各功能根据现代医疗模式重新组织。经常共享的医技设施相应地集中在门急诊、病房周围,可以缩短就医时间,有利于形成有综合实力的医疗专科中心。例如,急救中心相邻中心检验、大输液、门诊药房、出入院口,并可通过电梯可直达手术室,具有高效的抢救能力。如此布局避免了“集中式”采用通风差、能耗大,易交叉感染、竖向交通压力过大等问题,又避免了“分散式”布局流线过长、效率过低、占地大的弊病。
医疗街:布局中引入“医疗街”的设计概念,将各功能科室串连起来。在医疗街的两侧设计了园林空间,将阳光、新鲜空气、绿化、景观都引入室内,让患者在就医时就享受愉悦的心情。运行中也可以降低医院运行能耗。在门诊医技平面交通组织中,采用“梳”状交通的模式,以一条医疗街作为干线,干线末端有较大面积的候诊区,与干线平行设置辅道,供医护人员使用,一侧为诊区,另一侧为办公休息区,分区明确。医患均有各自出入口和垂直交通,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医患分离。
康复训练区:根据功能和残疾人使用特点,采用中式园林布置方式,将患者行动不便的功能空间平铺在一层,并通过连廊联系。这样,患者训练治疗时能够充分享受绿化景观。
办公区:计划早期位于门诊的三层,利于医院管理,远期发展可将办公移出,为医技或门诊留出发展空间。
后勤保障区:该区位于用地的西北角,处于场地盛行风向的边缘,对医疗区没有影响。也為将来建设的宿舍区,提供了报务保障。
景观设计内外呼应
景观设计借鉴中国传统景观造园手法,将室内外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从入口处绿化广场、静水,到医患活动区域,从医疗街两侧多处景观到各建筑空间节点的设计,均采用了“由外至内,在由内到外”的综合景观设计,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延续,景观流畅丰富。这种设计可以使医患在日常活动中均能享受充满愉悦变化的建筑室内外空间,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优美、富有生机的就医工作环境。
建筑造型重视地方特色
我们力求在建筑造型设计方面结合传统造型手法,突出创新,赋予现代医疗建筑崭新的形象。我们采用普通的建筑材料和简单的构件,将生硬的建筑体块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当地空间形态和性格,以现代设计手法诠释了齐鲁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典雅,同时,借用建筑和广场的视觉引导性,尽显舒展的建筑形象,给人以亲切感。利用此手法很好地解决了建筑面难分主次、难于多角度观赏的问题,既注重了远视点的建筑整体造型,又注重近视点建筑的细部刻画,营造出整个医疗康复建筑群的磅礴之视、舒展之翼、沉稳之气的建筑形象。 (责任编辑 马孝民)
1.康复中心在总体布局方面将医疗区布置在场地东侧,科研办公区布置在西南侧,员工宿舍区布置在西北侧,后勤保障区布置在北侧,各区相对独立又与医疗区联系紧密
2.康复中心门急诊整体舒展地面对入口及广场,形成一条东向的次轴线
3.康复中心南侧主立面
4.门诊区内庭
5.康复楼透视
总体规划的“三化原则”
康复中心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将高科技的医疗设施与高度人性化的康复医疗环境结合,实现康复医疗建筑的智能化、人性化、庭园化。
在总体布局方面,我们尊重城市规划的脉络,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捷、医患分离彻底、洁污分离有效。将医疗区布置在场地东侧,以环形道路分隔,既方便了医疗区与其他分区之间的联系,又不影响各区的独立性。西南侧为科研办公区,西北侧为员工宿舍区,北侧为后勤保障区,并在地块西侧中段预留了发展用地。各区相对独立又与医疗区联系紧密。
在交通组织方面,我们引入大型交通建筑的组织方式,南侧两个出入口主要为医疗区及会议办公区服务,西侧为宿舍区服务。
以纵轴方式联系医疗主街
康复中心医疗区规划利用轴线关系,以纵轴的方式联系各个功能的医疗主街。医疗主街东侧为急诊入口,西侧为康复训练区,北侧为病房和后勤,中部为医技,沿医疗主街形成强烈的轴线关系。
门急诊依托横轴南侧以较大的展开面,整体舒展地面对入口及广场,形成一条东向的次轴线。医技位于医疗区的中部,与各功能区联系紧密,服务半径合理。住院部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广场,相对安静。康复训练部采用园林式布局,根据训练功能展开。
康复中心将景观绿化组织在建筑周围,让患者康复期间充分享受阳光、绿化和空气。在整个建筑群中穿插分布归属感较强的绿化过渡空间,使得整个规划布局,条理清晰、疏密有度。
用集约化方式体现功能结构
我们在设计中尊重康复医疗建筑的功能布局特点,遵循“小综合,大康复”的理念,将医疗功能集约化,充分满足康复的功能要求。
门急诊、医技楼:打破门诊、医技、病房三大独立功能空间的概念,将各功能根据现代医疗模式重新组织。经常共享的医技设施相应地集中在门急诊、病房周围,可以缩短就医时间,有利于形成有综合实力的医疗专科中心。例如,急救中心相邻中心检验、大输液、门诊药房、出入院口,并可通过电梯可直达手术室,具有高效的抢救能力。如此布局避免了“集中式”采用通风差、能耗大,易交叉感染、竖向交通压力过大等问题,又避免了“分散式”布局流线过长、效率过低、占地大的弊病。
医疗街:布局中引入“医疗街”的设计概念,将各功能科室串连起来。在医疗街的两侧设计了园林空间,将阳光、新鲜空气、绿化、景观都引入室内,让患者在就医时就享受愉悦的心情。运行中也可以降低医院运行能耗。在门诊医技平面交通组织中,采用“梳”状交通的模式,以一条医疗街作为干线,干线末端有较大面积的候诊区,与干线平行设置辅道,供医护人员使用,一侧为诊区,另一侧为办公休息区,分区明确。医患均有各自出入口和垂直交通,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医患分离。
康复训练区:根据功能和残疾人使用特点,采用中式园林布置方式,将患者行动不便的功能空间平铺在一层,并通过连廊联系。这样,患者训练治疗时能够充分享受绿化景观。
办公区:计划早期位于门诊的三层,利于医院管理,远期发展可将办公移出,为医技或门诊留出发展空间。
后勤保障区:该区位于用地的西北角,处于场地盛行风向的边缘,对医疗区没有影响。也為将来建设的宿舍区,提供了报务保障。
景观设计内外呼应
景观设计借鉴中国传统景观造园手法,将室内外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从入口处绿化广场、静水,到医患活动区域,从医疗街两侧多处景观到各建筑空间节点的设计,均采用了“由外至内,在由内到外”的综合景观设计,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延续,景观流畅丰富。这种设计可以使医患在日常活动中均能享受充满愉悦变化的建筑室内外空间,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优美、富有生机的就医工作环境。
建筑造型重视地方特色
我们力求在建筑造型设计方面结合传统造型手法,突出创新,赋予现代医疗建筑崭新的形象。我们采用普通的建筑材料和简单的构件,将生硬的建筑体块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当地空间形态和性格,以现代设计手法诠释了齐鲁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典雅,同时,借用建筑和广场的视觉引导性,尽显舒展的建筑形象,给人以亲切感。利用此手法很好地解决了建筑面难分主次、难于多角度观赏的问题,既注重了远视点的建筑整体造型,又注重近视点建筑的细部刻画,营造出整个医疗康复建筑群的磅礴之视、舒展之翼、沉稳之气的建筑形象。 (责任编辑 马孝民)
1.康复中心在总体布局方面将医疗区布置在场地东侧,科研办公区布置在西南侧,员工宿舍区布置在西北侧,后勤保障区布置在北侧,各区相对独立又与医疗区联系紧密
2.康复中心门急诊整体舒展地面对入口及广场,形成一条东向的次轴线
3.康复中心南侧主立面
4.门诊区内庭
5.康复楼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