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第九线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行驶在阿什库勒盆地。

  进藏第九线的勘路,一波三折。勘路原计划在4月,没想到疫情突袭全球,出发日期一再延迟……终于在5月中旬,7车22人来到了起点普鲁村。
  除了高反,这次最大的困难是提前到来的雨水。大雨让这条路遍布塌方与巨大落石,队员一边走一边修路,预计两天的穿越整整耗了4天,4天折磨下来,我们疲惫憔悴、老了一圈……大家感叹道:“这不愧是一条特种旅行、越野穿越的顶级路线。”
2020 年5 月20 日~24 日实测进藏第九线克里雅最新路况。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重走英雄古道


  传统的6条进藏线路,按顺时针排,分别是G219新藏线、G109青藏线、G214北段唐蕃古道、G317川藏北线、G318川藏南线、G214南段滇藏线。近几年来,又有两条进藏路线热闹起来,分别是丙察察(进藏第七线)、玉树—杂多—查吾拉山口—聂荣(进藏第八线)。
  今年5月,我们勘探的路线为和田—克里雅山口—阿里,这条线路难度最高,被称为“进藏第九线”。万山之祖巍巍昆仑山横亘其中,清末《西藏志》描绘道:“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难异常。”
  进藏第九线核心段为克里雅古道,这条古道从新疆于田县出发,翻越克里雅山口进入西藏羌塘藏北草原。在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的进军通道里,克里雅古道是距离最短、最艰险的一条。
  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有俄、英、德、日等探险家试图穿越这条线。沿线海拔太高,加之险峻的高山峡谷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大多探险家无功而返,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50年8月1日,136人组成一支骑兵队,作为进藏先遣连从普鲁村出发,孤军挺进阿里。当时去阿里,只有从普鲁村一路向南的克里雅古道才有可能走通,而这条路,艰难不亚于长征。这是一次艰难跋涉之旅——没有向导,没有敌人,没有行军路线,甚至没有道路。
  先遣连45天跋涉600多公里,跨越冰封雪裹的昆仑山,克服雪盲、高原病的威胁,但更为艰难的还在后头。
  在进入藏北无人区后,给养线被大雪阻断,整整240多天先遣连只能打猎自救,以兽肉为食,以兽皮为衣,燧石取火。
  最终以伤亡近一半的代价,先遣连才将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西藏阿里改则县境内的扎麻芒堡。此后,为纪念这一铁血行动,克里雅古道有了一个传奇的名字——英雄古道。
  如果不是沿线阿什库勒的一场火山爆发,今天的新藏公路将会是克里雅古道。随着新藏公路的开通,这条老线的作用被替代,也渐渐被人遗忘。
  2007年,国内骑行先驱杜一从界山达坂出发,单人单车全自助穿越克里雅古道。2008年,新疆登山探险家王铁男率“英雄古道探险队”翻越克里雅山口,这是1950年以来第一支成功穿越的探险队。队伍还开辟出一条徒步探险线路。克里雅古道渐受关注,成为户外、摩旅、自驾圈继四大无人区之后的又一探险天堂。
  70年前,进藏先遣连成功穿越古道,完成前期进驻阿里侦察、设站的任务。70年后的今天,在和田文旅局的支持下,进藏第九线队伍以探线之名,追随先烈足迹,重走英雄之路,希望带出关于克里雅最新、最全面的资讯,让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走近它。

修路进行时


  5月19日,恰逢中国旅游日,勘线队员从各地来到和田市集结。首先展开了一次行前会议,这是自驾地理车队活动出发前的惯例。自驾地理,是第一家自驾旅行的行为与地理学科结合的文旅平台。此次,自驾地理邀请了多位户外专家、中科院地理所学者参与勘路活动。
  中午,7车22人出发前往起点普鲁村(后来1车1人中途因故退出,勘线队伍变成了6车21人)。普鲁村位于克里雅河中游,也是进藏第九线克里雅古道的起点。大队伍需要在这里休整,准备第二天的艰苦穿越。
  昆仑山区一直在下大雨,队伍进普鲁村时就发现非铺装路面都被冲坏了。我们当时就在担心:普鲁河谷路段的悬崖峭壁极易发生塌方、落石,而如果情况太严重,路面被完全覆盖,穿越将进行不下去。
  果不其然,過了阿拉叫依古驿站,甫一进入普鲁河谷,车队在两公里开外就遇上落石和塌方。我们齐心协力干了两小时才把路障清理干净,其中一个边防兄弟还把手给弄伤了,幸好无大碍。
  之前克里雅古道内有矿井,有工人维护路面,而今矿井封存,道路情况本就极端恶劣,连日频繁降雨,昆仑山浅山地带几乎每走一两公里就会有塌方、泥石流。全员一边走一边修路,遇到落石:搬!遇到塌方:铲!队员们苦不堪言,穿越计划全被打乱了。
  晚上7点队伍才抵达2号卡子(矿山遗址),只能就地安营扎寨。虽然身处无人区,但队友唐老鸭带来的露营装备让我们豪气了一把:20平方米、抗风性能非常好的充气棉帐、全套的厨房设备,还有一台可供烧饭、取暖、照明的发电机!
  搭建好充气棉帐,晚上唐老鸭为大家做了一顿重庆火锅,有牛肉、羊肉、午餐肉、青菜、冬瓜、淮山片……荒山野岭,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妥妥地安抚了大家白天疲惫的身心。
  吃饱喝足后,晚上一部分人睡大帐,一部分人睡小帐篷,营地海拔3300米,最低温度5℃,大家伙迎来进藏第九线第一个露营的夜晚。

穿越被迫暂停


  早餐后收拾营地出发,沿普鲁河谷继续往上走,路上落石依旧很多,还能看见一台5年前被落石砸得稀巴烂的陆巡,看得人心惊胆战。   当大家小心翼翼地爬上几处盘山路后,发现白达坂不远处有近20米的山石滑坡,把路结结实实给堵住了,靠人力无法清理通过。车队只能退回安全地扎营,派2车6人原路返回普鲁村,协调外援装载机进来开路。
  正好当天是唐老鸭生日,等着也是等着,中午留守队员们一起烤肉,晚上寿星公给做了三个炒菜和米饭,一起度过了美好时光。
  晚上八点半,经和田地区文旅局梁科长多方沟通,从于田县协调到一台装载机,11点,装载机到达路障处,维吾尔族师傅们连夜施工,终于在凌晨6点左右为我们清除了障碍。

虚惊一场


  穿越第三天,为安全起见,4辆车先行探路,如果还需要装载机清障就继续保障,幸好前车走出了白达坂也没有遇上大的险情路障。
  离开苏巴什(普鲁河的源头),海拔逐渐上升,车队开始沿河道不断地急剧上坡。算下来,穿越普鲁河谷,一共要过18次河。雨季穿越最好选择在上午走,因为一到下午,气温上升,山川上的冰雪融化,水位水量急剧上升,车辆就很难顺利渡过了。
  从苏巴什到古道最重要的坐标点硫磺达坂(5186米)途中,由于正处于两大地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这里的山体非常松垮。在河谷里上山下坡时,基本都走在碎石路面上,特别是被雨水冲刷后,落石非常多。
  沿途石头有的太大、有的太锋利,团队派出王铁男和老迈狼所在的两台车作为先导车探路,不时需要人为搬移石头。
  过冰舌继续往前没多久,就看到一个废弃的房子,那就是废弃的矿点,左边的山下面隐约能看到一些用石头堆砌的简易房子,那是1951年筑路大军盖的临时指挥所(或者叫工作区)。
  在这里有段分岔路口,左边是当年解放军修的路,听说已经废弃了,右边则是为开矿而修的,路况相对更好些,能看到路基。我们走在这条路上,速度终于可以加快了。在走过了一片河床开阔的谷地后,没多久就抵达硫磺达坂。
  硫磺达坂表土呈黄色,由苏巴什附近火山喷发时带出的硫磺形成,特别壮观。硫磺达坂的路很特别,修在山脊上,而非盘旋而上,在这里爬坡,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一台6.2排量的猛禽冲向山顶,在离山顶大概几百米的地方突然冒烟。原来是水温过高把防冻液喷了出来,大家虚惊一场,经唐老鸭简单处理,加注防冻液后恢复正常。可见,冲硫磺达坂对车和驾驶习惯的挑战非常大。
硫磺达坂山脊上的路。

最危险地带


  车队过硫磺达坂后,进入阿什库勒盆地。这是一个非常开阔、美丽的盆地,周围被雪山包围,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有色格孜库勒、阿什库勒、马鲁克库勒3个美丽的湖泊。盆地还有亚洲一号火山口等几个非常显眼的火山口,其中两个比较大的火山口人是可以爬上去的。
  亚洲一号火山口是亚洲最年轻的火山口之一,直径1公里左右,目测深度40~50米,低头俯瞰,特别震撼。火山周边遍布黑色和红色火山石,火山石密度非常低,拿在手上跟海绵一样,非常轻。
  车队继续前行,翻过脱破拉嘎特达坂(5050米),到达阿克苏卡子遗址(4900米)。那是筑路人当年留下的窝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房屋早已面目全非,仅存残缺的墙壁,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适合的扎营地。
  这一晚,大家都睡得不好,一早起来都头昏脑涨。不只是因为海拔太高,主要是太冷了,凌晨1点还下了场风雪,最低温度零下12℃,所有人都被冷醒了好几回。
  早上离开阿克苏卡子,没多久就遇上了冰河床,覆盖在两山之间的路上,长度超过5公里,而整个河道没结冰之处就是密密麻麻的烂石滩。
  车队经由河道沿冰面边上小心翼翼地通过,队友李哥的霸道左后轮被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割破了,好在口子并不大,戳了4根牛筋补上,继续前行。
  攀爬阿特塔木达坂的路况非常糟糕,越往上爬,峡谷越窄,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就越大、越密集,所以车队走得很慢,平均时速大概只有5~10公里,就这样走了十几公里后,沿途的土质开始泛着红色。
  阿特塔木达坂又叫红土达坂,海拔5500米,是克里雅古道上最高的点,因整个山体呈红色而得名。红土达坂也是整条线上最危险的地带,1公里左右的急速下坡毛路,相对高差足有500~700米,有人把它称之为“三阶平台”。
  这是当年开矿的人随便刨出来的路,年久失修,加上红土的黏性较大,雨雪融化后就特别滑。车辆下坡时大都不受控,只能大概看准了一个方向,然后点着刹车又不敢急刹,因为如果踩死了,车辆很可能就要翻车了。
  好在专家组里的“沙漠之王”热杰甫对这条路很熟悉,在他的带领下,6台车都有惊无险地滑到了山底。而当我们回望这条路时,不禁深深感叹:下山尚且如此,如果从西藏方向反穿克里雅,上坡则会更难。
红土达坂路况。

狂奔克里雅山口


  红土达坂海拔很高,风景也很美,美得极致,达坂之下就是海拔4950米的克里雅河谷,那里有一片非常开阔的高原草场。
  车队继续前行,来到了与红土达坂差不多高的乌拉英可尔达坂(5491米)后,有的车辆动力已經大大衰减,只能先使用低速四驱,稍微喘口气后再换回高速四驱。翻过达坂后,遇上一条堆着大块鹅卵石的河,我们的保障车坦途在过河道时被翻起来的鹅卵石打到后桥的牙包,当场漏油。
  把坦途的漏油情况处理好后,天色已经不早了,因为我们在前面的塌方路段耽搁了两天的时间,大家都没有选择就此停下来。   过完河道,就进入一个宽阔、一马平川的地带,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大雪,觸目所及,大雪茫茫,云层压得很低,赶路的队员只能在心里祈祷老天不要再让车队出状况了。
  这时队员有没有高反都顾不上了,只能依循前人探过的轨迹方向,一直往前冲——大概就是朝南偏西一点的方向。下午4点,队伍抵达克里雅山口,遗憾的是由于下雪,都没能看清克里雅河源头克里雅冰川的真容。
  翻过克里雅山口,也就意味着这次勘线任务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一进入羌塘无人区,山体变得平坦,地势地貌与前面的截然不同。羌塘大草原非常壮美,邦达措的水呈天蓝色,犹如天幕下一粒巨大的蓝钻,湖边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高原精灵成群结队。媒体车还遇到了一头个子很高大的独狼。
  车队沿着牧民走的简易道路,一路向兽形湖行驶,到达兽形湖检查站,经简单的报备后,一路行驶至松西达坂上219国道,继续行驶130公里,最终到达多玛乡已经是晚上10点。
路上遇见的独狼。

  让人暖心的是,阿里地区文旅局和日土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等候我们的到来,为我们献上哈达。
  就这样,360公里的穿越路,原本计划两天完成,车队6车21人灰头土脸走了4天,在一阵庆祝声中,正式结束了进藏第九线克里雅古道的勘路。
  TIPS
  建议走这条线路时,一定要注意:
  1.医疗保障:抗高反的药、氧气瓶。
  2.克里雅古道全程没有信号,所以最好有一部卫星电话。
  3.燃油要带足,穿过古道的过程很耗油,大约是平时的2~3倍;同时,尽量使用AT胎;携带急用补胎工具,如牛筋条、打气泵;检查胎压,建议放到1.9KG左右。
  4.露营睡袋要选择能抵御零下20℃的严寒。
  5.最好自己带水进去,冰雪融水煮熟了也要尽量少饮用,因为全线植被少,没有植被过滤,水中的矿物质过高,重金属含量过多,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6.穿越前要提前办理好新疆和田地区及西藏阿里地区的通行手续,方可以通行,否则在经过兽形湖检查站时会被扣车、罚款。
  7.要在窗口期进行穿越,最好是6~9月及10月上旬,冬季达坂结冰,4月开春,冰雪开始融化。
  8.最好不要单人单车,最少3辆车以上。
贝加尔湖冬景。摄影/ 宗祖慈
其他文献
关键词:奖金  关键词出处:2018年6月,UTMB宣布设立针对各个组别单人赛的奖金。    2018年6月11日,一则消息在越野跑圈子里掀起了风波。欧洲规模最大的越野跑赛UTMB正式宣布:在本年度比赛中设立针对各个组别单人赛的奖金。其中,对男女冠军的最高奖励额度为2000欧元。对此,支持与反对者均有之。支持者认为,奖金的出现会鼓励高手之间的争分夺秒,让顶级跑者之间的较量更刺激更好玩;而反对者的观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那贺兰山,年种年收,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  ——苏阳《宁夏川》  从宁夏回来的第五天,在北京嘈杂的街道上,拥堵在上班的途中,车里的音响一直在循环播放着《宁夏川》和《Safari man》—这两首在宁夏的几天听了一路的歌曲。阴郁的天气让人恍惚,心绪仿佛又飘回到雨后初晴的贺兰山麓……  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名字在我以往的印象中并不算深刻,仅只是西北一个面积很小的
2018年9月20日,全球知名户外服装品牌Columbia为庆祝品牌自1938年创立至今成立80周年,在上海哥伦比亚公园举行盛大庆典。Columbia亚太区及新兴品牌高级副总裁道格拉斯·莫尔斯(Douglas Morse)、Columbia中国首位品牌代言人黄轩及受邀媒体和嘉宾齐聚盛典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难忘的歷史时刻,传递Columbia年轻活力的品牌形象。未来的80年,Columbia将继续致力
It is the day formerly known as my anniversary, and I am staring at the biggest pile of manure I have ever seen.  I work on a farm, but not this one. This farm, with its notably large pile of poop,2 i
提名NOMINATION  陈涛(强子)  海拔6178米玉珠峰登顶滑翔伞首飞、5588米那玛峰登顶滑翔伞首飞提名理由  强子作为凯途高山的职业登山向导,拥有100次以上的高海拔登山向导经验,曾无氧带队登顶马纳斯鲁峰(8163米)。2018年8月,强子完成了登顶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后,从顶峰滑翔伞下降的首飞;10月,完成了那玛峰5588米顶峰滑翔伞的首飞。成为国内第一位登顶6000米级山峰后并以
荒漠,是一种干旱区大型地貌组合,有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和寒漠等不同类型。在人类的固有印象中,荒漠似乎是这个充满生机的地球上最缺乏生命力之地,干旱、荒芜、暴露感极强。  现在,是时候破除偏见了—荒漠不是只有撒哈拉那一種形态,不是只有烈日下被炙烤的绝望场景。荒漠里,不仅生活着品种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还有人类安居乐业的绿洲家园;有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河,有大地上最美的落日;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壮丽的自然奇
一场马拉松赛事堪比工业时代机械化运转上的齿轮与链条,契合度与流畅度考验着运转中的每个环节,而关于赛事背后的物流、补给与志愿者服务,则是一面体现细致入微的放大镜。  石春健  原國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马拉松办公室副主任,现橙光线市场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马拉松赛事管理资深培训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博士。  outdoor:一场马拉松赛事所涉及的物流,怎样运作才最高效?    石春健:一场赛事中需要
与搭档在双桥沟黄白龙冰瀑下。供图/ 废柴人去山空  “一个人也没有,全走了,第一次看到沟里这么冷清,有种桃花源记的感觉。”  刚从山上下来的刘远同感叹道。  刘远同(ID:阑珊)是名法律从业者,他所说的沟里,即双桥沟。双桥沟位于四川西部阿坝州的藏区,是一条挂满了冰瀑的高海拔山地长廊,每年春节,全国的攀冰爱好者汇聚于此,于群山环抱间,享受自然冰瀑与原始森林的馈赠。  “你们两个待会儿趴到座位底下,要
“游学”(Study Tour),这个词无论从中文还是英文的词义表达上来看,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游(Tour),二是学(Study)。它的内容融合了学习和旅行,是一种深入而有目的的旅行,同时也是一种远离传统教育的自由的学习方式,更确切地说,游学就是在异国他乡的旅行中学习新知、挖掘潜力,同时获得新鲜的旅行体验的旅程。  从广义上来说,游学既可以是现代教育意义上的青少年跨国文化交流,也可以是十年磨一剑
珠峰北坡、国境划定、中印争顶、消失的主席半身像、8000米无氧、轻装上阵决死冲锋……搭配吴京、章子怡、胡歌、张译、井柏然这一群国内当红明星阵容,定档于今年国庆上映的电影《攀登者》记录了一个个中国珠峰登山史上足以被铭记的事件。  《攀登者》的故事基于新中国的登山史实。由于年代特殊,官方与坊间对这段历史的描述版本较为单一。本文整理了1955年~1975年发生在中国登山队的10个故事,讲述其中值得追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