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泰州市桑树夏秋季主要害虫桑螟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分析了其防治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控制该地桑螟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树;桑螟;习性规律;防治难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88.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73-01
桑树是多年生植物,易遭受多种有害生物的侵害,影响蚕桑生产安全。桑螟是泰州市秋季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在秋蚕饲养的关键时期9月中旬,桑虫防治用药因养蚕受到限制,桑螟有时成灾,叶蚕争叶现象明显,叶质下降,无叶可用,秋蚕减产歉收,挫伤蚕农的积极性。为有效防控桑螟危害,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资助下,通过调查桑螟的危害症状、习性规律,针对防治中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关的防治策略,尤其是化学防治措施,以控制桑螟的发生与危害。
1 危害症状
桑螟属鳞翅目、螟娥科,俗名卷叶虫、油虫,是泰州市夏秋季危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咀食危害桑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仅留叶脉及上表皮,被害叶成半透明灰褐色薄膜状,破裂成孔,俗称“开天窗”。
2 习性规律
本地1年发生4~5代,在自然温度下的历期:卵一般4~6 d,最长8 d;幼虫13~19 d,越冬代长达220 d;蛹一般8~10 d,最长12 d;成虫寿命4~6 d。以老熟幼虫在束草、桑拳树干裂缝、蛆孔和蚕室门窗墙面缝隙等处越冬。成虫具有趋光性。夏、秋季多湿利于虫卵孵化,危害重。天敌有广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守子茧蜂等。具有低龄群集为害特点,桑螟1、2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3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发生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诱发蚕病。同时多湿环境有利于桑螟卵的孵化,危害较重。
3 防治难点
3.1 世代重叠,适期难把握
桑螟在本地1年4~5代,第2代就开始出现世代重叠,桑螟危害桑园整个夏秋季,严重时整片桑园叶片枯黄,不见绿叶,是家蚕多种病害的交叉传染来源。
3.2 卷叶习性,用药难彻底
3龄以后桑螟开始吐丝卷叶危害,由于桑螟幼虫卷在桑叶里,很难直接接触、咀食到喷洒的农药,防治效果难保证。
3.3 树高郁蔽,喷药难周到
8—9月桑螟易发生时,喷雾用药比较困难:一是桑园封行操作难,喷药难周到;二是压力小药量少,难以用足药、喷太远,喷周全;三是树高超过2 m,叶密交错,对于叶片正反面、上下叶片防治难以兼顾。
3.4 品种有限,防效难保证
桑叶是蚕的唯一饲料,为确保蚕作安全,适宜桑树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比较少,农药品种选择性较小。
4 防治对策
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观点,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全面推广应用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综防技术。
4.1 农业防治
秋蚕结束后及时清扫蚕室内外,堵塞缝隙,消灭越冬幼虫;冬季剪去枯枝、枯桩,减少越冬场所;束草诱集桑螟越冬,春芽萌发前解束并烧毁;清除田间杂草;春蚕上蔟后及时夏伐治虫;人工捕捉,捏杀低龄幼虫,摘除叠叶,集中处理[1]。
4.2 化学防治
根据“治虫养蚕”的目的,抓好化学防治,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即兼治1、2代,主治3、4代,挑治5代。重点抓好3、4代桑螟2龄幼虫高峰期的防治;对5代桑螟发生量大的地区,划片挑治,在幼虫2龄高峰期、尚未卷叶前防治[1]。
4.2.1 科学查虫,掌握虫情动态。采用样本抽样调查法,以5点取样法与对角线抽查法相结合调查桑树样本25株,如查获虫量较少,可扩大1倍调查。8月、9月高峰期每2 d查1次,6:00左右调查桑树顶芽,在顶芽叶间如有丝状物缠绕嫩叶,芽的外形不正,再查看其芽芯中幼虫龄期。在整片桑园中,如发现有虫的顶芽达到10%即开始准备2 d内用药防治。
4.2.2 适期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适期是在幼虫3龄期之前,幼虫主要集中在桑树顶端嫩芽上危害,尚未卷叶隐藏,从孵化到卷叶4~5 d,这时虫小抗药性弱,对顶用药容易,这是用药最佳时期,一旦错过防治适期,防治效果将无法保证。根据虫情及时适期喷药,巩固防治效果,这是因为桑螟世代重叠严重,如果不适时用药,错过防治关键时期,防治比较困难,桑螟危害有加重的可能,导致用药与蚕作安全的矛盾,防治困难、危害失控,影响秋蚕安全生产[2-3]。
4.2.3 使用合适器械,掌握正确方法。在防治适期内,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或弥雾机对顶喷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上下喷药,尤其桑田周边杂草,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但必须全面盖顶喷雾,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2.4 选择适用农药,配制合理浓度。选择桑虫清乳油、乐桑乳油、杀虫净乳油等农药1 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严格控制防治浓度,延缓害虫抗性产生。同时根据养蚕间隔期长短选择相应的农药品种,保证蚕作安全[4]。
4.2.5 划片治虫,注意安全期。在养蚕期间桑螟同时发生危害,可采取适期分片用药治虫,选用残效期短的农药品种,用药后可采叶试喂几次,以确保蚕作安全。
4.2.6 统防统治,提高效果。由于害虫的适飞、适移习性,必须采取统防统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在防治适期内,以村、组或茬口为单位,集中组织药源,统一配药,田间分药,限时喷药。坚决贯彻“四统一”的防治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农药品种、统一用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1] 周耀.桑病虫农药防治的问题和对策[J].蚕桑通报,2008(1):31-32.
[2] 王泽林.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业[J].蚕桑茶叶通讯,2010(2):14-15.
[3] 赵叙华,白天锡川,施国方.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13(3):5-10.
[4] 白锡川,杨海江,洪缨莉.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昆虫知识,2002(5):46-49.
关键词 桑树;桑螟;习性规律;防治难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88.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73-01
桑树是多年生植物,易遭受多种有害生物的侵害,影响蚕桑生产安全。桑螟是泰州市秋季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在秋蚕饲养的关键时期9月中旬,桑虫防治用药因养蚕受到限制,桑螟有时成灾,叶蚕争叶现象明显,叶质下降,无叶可用,秋蚕减产歉收,挫伤蚕农的积极性。为有效防控桑螟危害,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资助下,通过调查桑螟的危害症状、习性规律,针对防治中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关的防治策略,尤其是化学防治措施,以控制桑螟的发生与危害。
1 危害症状
桑螟属鳞翅目、螟娥科,俗名卷叶虫、油虫,是泰州市夏秋季危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咀食危害桑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仅留叶脉及上表皮,被害叶成半透明灰褐色薄膜状,破裂成孔,俗称“开天窗”。
2 习性规律
本地1年发生4~5代,在自然温度下的历期:卵一般4~6 d,最长8 d;幼虫13~19 d,越冬代长达220 d;蛹一般8~10 d,最长12 d;成虫寿命4~6 d。以老熟幼虫在束草、桑拳树干裂缝、蛆孔和蚕室门窗墙面缝隙等处越冬。成虫具有趋光性。夏、秋季多湿利于虫卵孵化,危害重。天敌有广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守子茧蜂等。具有低龄群集为害特点,桑螟1、2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3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发生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诱发蚕病。同时多湿环境有利于桑螟卵的孵化,危害较重。
3 防治难点
3.1 世代重叠,适期难把握
桑螟在本地1年4~5代,第2代就开始出现世代重叠,桑螟危害桑园整个夏秋季,严重时整片桑园叶片枯黄,不见绿叶,是家蚕多种病害的交叉传染来源。
3.2 卷叶习性,用药难彻底
3龄以后桑螟开始吐丝卷叶危害,由于桑螟幼虫卷在桑叶里,很难直接接触、咀食到喷洒的农药,防治效果难保证。
3.3 树高郁蔽,喷药难周到
8—9月桑螟易发生时,喷雾用药比较困难:一是桑园封行操作难,喷药难周到;二是压力小药量少,难以用足药、喷太远,喷周全;三是树高超过2 m,叶密交错,对于叶片正反面、上下叶片防治难以兼顾。
3.4 品种有限,防效难保证
桑叶是蚕的唯一饲料,为确保蚕作安全,适宜桑树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比较少,农药品种选择性较小。
4 防治对策
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观点,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全面推广应用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综防技术。
4.1 农业防治
秋蚕结束后及时清扫蚕室内外,堵塞缝隙,消灭越冬幼虫;冬季剪去枯枝、枯桩,减少越冬场所;束草诱集桑螟越冬,春芽萌发前解束并烧毁;清除田间杂草;春蚕上蔟后及时夏伐治虫;人工捕捉,捏杀低龄幼虫,摘除叠叶,集中处理[1]。
4.2 化学防治
根据“治虫养蚕”的目的,抓好化学防治,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即兼治1、2代,主治3、4代,挑治5代。重点抓好3、4代桑螟2龄幼虫高峰期的防治;对5代桑螟发生量大的地区,划片挑治,在幼虫2龄高峰期、尚未卷叶前防治[1]。
4.2.1 科学查虫,掌握虫情动态。采用样本抽样调查法,以5点取样法与对角线抽查法相结合调查桑树样本25株,如查获虫量较少,可扩大1倍调查。8月、9月高峰期每2 d查1次,6:00左右调查桑树顶芽,在顶芽叶间如有丝状物缠绕嫩叶,芽的外形不正,再查看其芽芯中幼虫龄期。在整片桑园中,如发现有虫的顶芽达到10%即开始准备2 d内用药防治。
4.2.2 适期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适期是在幼虫3龄期之前,幼虫主要集中在桑树顶端嫩芽上危害,尚未卷叶隐藏,从孵化到卷叶4~5 d,这时虫小抗药性弱,对顶用药容易,这是用药最佳时期,一旦错过防治适期,防治效果将无法保证。根据虫情及时适期喷药,巩固防治效果,这是因为桑螟世代重叠严重,如果不适时用药,错过防治关键时期,防治比较困难,桑螟危害有加重的可能,导致用药与蚕作安全的矛盾,防治困难、危害失控,影响秋蚕安全生产[2-3]。
4.2.3 使用合适器械,掌握正确方法。在防治适期内,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或弥雾机对顶喷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上下喷药,尤其桑田周边杂草,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但必须全面盖顶喷雾,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2.4 选择适用农药,配制合理浓度。选择桑虫清乳油、乐桑乳油、杀虫净乳油等农药1 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严格控制防治浓度,延缓害虫抗性产生。同时根据养蚕间隔期长短选择相应的农药品种,保证蚕作安全[4]。
4.2.5 划片治虫,注意安全期。在养蚕期间桑螟同时发生危害,可采取适期分片用药治虫,选用残效期短的农药品种,用药后可采叶试喂几次,以确保蚕作安全。
4.2.6 统防统治,提高效果。由于害虫的适飞、适移习性,必须采取统防统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在防治适期内,以村、组或茬口为单位,集中组织药源,统一配药,田间分药,限时喷药。坚决贯彻“四统一”的防治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农药品种、统一用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1] 周耀.桑病虫农药防治的问题和对策[J].蚕桑通报,2008(1):31-32.
[2] 王泽林.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业[J].蚕桑茶叶通讯,2010(2):14-15.
[3] 赵叙华,白天锡川,施国方.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13(3):5-10.
[4] 白锡川,杨海江,洪缨莉.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昆虫知识,2002(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