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血管影像学解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血管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9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9例;年龄为(31±7)岁。同时收集39例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13例;年龄为8个月(4~68个月)。供者术前常规行腹部增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三维血管重建判断供肝血管解剖情况。供者均施行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观察指标:(1)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情况。(2)手术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对受者进行随访,了解受者肝移植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结果

(1)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情况。39例供者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显示肝动脉和肝静脉解剖学特征包括:①肝动脉情况为11例供者存在肝中动脉,其中5例起始于肝右动脉,3例起始于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汇合处,3例起始于肝左动脉。2例供者肝左动脉解剖变异,均存在副肝左动脉,起始于胃左动脉。26例供者无肝中动脉,肝左动脉无解剖变异。②肝静脉情况:9例供者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分别汇入下腔静脉。7例供者存在肝左静脉左上缘支。23例供者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共干汇入下腔静脉。(2)手术情况。①39例供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手术时间为(160±32)min,术中出血量为(142±74)mL。②11例有肝中动脉供者中,8例为肝左动脉优势型,留取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3例肝中动脉起始于肝左动脉,留取肝左动脉和肝中动脉共干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2例肝左动脉解剖变异供者中,1例为副肝左动脉优势型,1例为肝左动脉优势型,分别留取副肝左动脉和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其余26例供者留取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③39例供者中,11例术中行肝左静脉优先入路,28例术中行非肝左静脉优先入路。肝左静脉优先入路供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7±22)min和(110±44)mL,非肝左静脉优先入路供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9±33)min和(154±81)mL,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2.81,P<0.05)。(3)随访情况。39例受者均获得术后10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肝动脉吻合口出血、狭窄,以及由肝动脉供血不良引起的缺血性胆管损伤和胆道狭窄等并发症,也未出现肝静脉流出道狭窄相关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可发现肝中动脉和肝左动脉解剖变异,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对于符合条件的供者推荐采用肝左静脉优先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其他文献
比较应用射频微针与小切口皮下修剪技术治疗臭汗症的效果。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手外整形科臭汗症患者62例(男26例,女36例,年龄14~38岁,平均23岁);分射频组及小切口组,各31例,参照Young-Jin Park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结果评价,术后随访2~3年。射频组31例中优19例,良11例,优良率96.8%;其中差1例为14岁男性患儿,术前臭汗症为3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肿胀液在全身麻醉吸脂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集女性吸脂患者149例资料,年龄18~63岁,平均28.9岁。在全身麻醉结合含布比卡因局部麻醉肿胀液作用下完成不同部位吸脂术。结果布比卡因使用量1.14~1.87 mg/kg未显示明显毒性,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组在所试各种吸脂量范围未显示不良反应。布比卡因组及其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组肿胀液镇痛效果优于利多
随着脂肪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提高脂肪移植后脂肪细胞的成活率或保留率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国内外均有将来源自体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进行移植的报道。因两者混合比例不同、移植部位及技术差异、富血小板血浆浓度及激活程度等多因素导致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后得到的效果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脂肪移植是有利的。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性疾病,痊愈率较低。一些无创检测技术可预判疗效和提高治疗效果,如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高频超声、反射分光光度计、三色色度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等。概述常用无创检测技术在鲜红斑痣预判疗效和制定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术前检测男性乳房发育的指导意义,寻求适合男性乳房发育患者的手术方法。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对38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23岁)术前进行MRI检查,判断患者乳房发育类型,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一期愈合,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无血肿、血清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胸部体积明显减小,外形较术前
目的评估直线法乳房成形术(Lejours法)修复乳房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6例乳房下垂矫正失败女性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2.1岁。按直线法乳房成形术进行修复,根据术前设计去除蒂部表皮,切除多余的皮肤移除假体及包膜,向上移动乳腺瓣固定于胸大肌筋膜,固定乳头、乳晕后逐层缝合。结果36例患者乳房外形均得到改善,切口瘢痕较小,且随时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性肝切除术不同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其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实质,理论上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但判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多种ICIs治疗肝细胞癌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迎来了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时代。近来一项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标准治疗,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新的一线标准治疗。目前ICIs联合放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局部治疗的研究正在全世界开展,将进一步刷新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格局。
目的探讨机器学习算法和COX列线图在肝细胞癌术后生存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5例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04例,女71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1~79岁。375例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以8∶2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验证集75例,应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
目的比较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序贯微波消融(MWA)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两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1例(潍坊医学院附属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30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31例)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