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的生态解读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艺理论家们曾经认为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是处于政治文化的考量而作,但是作者本人却极力否认,并强调了该书政治之外的纯艺术性,文中大量笔墨都用在生态描写上,可见,生态描写是纯艺术性的实现途径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解读《印度之行》中的“生态”。
  关键词:纯艺术 生态 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由于政治文化方面的考量,小说表现的后殖民主义成为文艺理论批评家关注焦点。但是该小说的作者福斯特却坚持认为,《印度之行》不涉及任何政治考量。福斯特在提及作品时,尽力规避政治,将作品内谈到的政治问题加以淡化,并且强调超越政治,追求纯艺术。此外,还有的评论家从作品的结构、主题、象征暗示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最近几年来,从生态视角来解读《印度之行》成为新的评论视角,福斯特所描述的印度为宇宙象征,是通过小说讲述处在宇宙中的人们所面对的困难,并大力寻求在工业文明背景下,渐渐逝去的田园理念。从生态批评视角来重新阐释这部作品,能彰显原文潜在性主题,比如批判工业文明、人和自然的结合等,进而更好挖掘作品深刻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一 文明与自然之间的较量
  当前人类陷入危机之中,生存遭受威胁。这情况使得人类对文化传统、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方式、生活模式等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反思。福斯特指出,重商主义与工业化催生的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人们开始渐渐离开自然环境与世代累积下的没有被模式化的知识。欧洲教育、欧式住宅、铁路等,这些表征当今欧洲文明的事物对印度展开了强大攻势。但是欧洲工业文明所提倡的实际上并非都为幸福,汽车为巴哈杜尔老爷造成了车祸,并且死人鬼魂一直依附于巴哈杜尔老爷。穿行于马拉巴山与城市间的火车就好比一口棺材,在火车里面的人则与尸体没有区别,并且火车每天都会从印度北方到这一旅游之地来喧闹一下。许多文人曾经对火车、铁路产生了很大的忧虑与恐惧,他们认为工业化会让自然美逐渐逝去,随之而来的是灾难性污染。
  工业文明注重秩序与理性,并没有强调人的情感与内心,这造就的性格往往是不健全的。福斯特揭示了殖民主义制度对人个性上的异化与消解,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朗尼、特顿市长。特顿在刚驻足印度的时候,其想展示其独有的绅士风范,体现其有很好的教养,但这位市长也逐渐被时下的殖民主义社会渐渐同化。小说中指出,这些人渐渐成为了一个样子,不分好坏,英国人只要是在印度呆上两年的时间,会渐渐变坏。朗尼为英国公学制度的代表,他在学校的时候,具有青年人独有的人道主义精神,然而人道主义精神却渐渐消失。到了印度之后,他的性格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对印度现实知之甚少,并且自身也变得残酷无情、骄傲自大。朗尼认为,来到印度后,并不是为公道、和平,而是使用强权来控制这个国家,认为印度是英帝国殖民机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说明其已经成为了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者。
  一代代的入侵者试图能容纳并控制该国家,并且做过了诸多尝试,然而,其最后还是成为了异乡流浪客而已。一代代的入侵者创建了诸多大城市,然而这些大城市成为其最后逃亡的退路。当面对原始生命力很强大的国家,文明这一万灵的机器也会被迫停转,成为没有任何用处的石头。菲尔丁曾经感叹西方人将印度文明慢慢搅乱,但是也永远学不会明白,他们的殖民统治是建在沙滩上的,印度建设上越强调现代化,其最后就会垮得更惨。
  二 生态女性主义的呐喊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女性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对女性的压迫就等同于对自然的压迫,传统中以男性为中心的二元论和“工具理性”论认为自然作为人改造的对象,其实质也是人类要征服的对象,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征服自然的过程,因此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而非联系的,女性也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出现在人类群体中,这个群体的中心是男性。这种观点不但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而且将自然视为人类满足自己的手段,将女性视为繁衍人类的工具。这一点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是特顿市长认为他们在印度所遭遇的所有不顺利皆因那些夫人们而起,罗尼指责母亲和女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作吗?如果你们知道又怎么会这样说呢?”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生理上与自然亲近,妇女们对事物有着敏锐的直觉这与她们神秘的生殖力有很大联系,她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地球的生命过程。苏珊·格里芬一番对女性与大自然的表述,充分表达了作者站在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解读。它将女性与自然建立了完全的联系认为女性就是自然,是“具有自然观念”、“哭泣”的大自然。穆尔夫人就是依据女性天生的直觉在清真寺里脱鞋,而正是这种在直觉牵引下的自然行为使她受到了阿齐兹的敬重;她从见到阿齐兹的第一眼就认定他不是罪犯,这是直觉告诉她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直觉是正确的。这是生态女性主义在本书中最强的声音。在东方,水和月亮象征女性,在轻柔的月色下,穆尔夫人竟然感觉自己和自然已融为一体,飘忽与天地之间。而她在充斥着人类高度物质文明的英格兰却完全没有这种与自然如此亲近的感觉,因为“在英格兰,月亮显得那么呆板陌生”。福斯特曾说,“英格兰应经灭亡了,虽然史蒂芬至今还认为它是那样的完美,但是人口的膨胀和科学的应用早已使英格兰在窒息中死亡了。现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曾经的英格兰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天空是那么的蔚蓝,但是在工业文明到来的时候这一切都消失了。”欧洲文化中崇拜日神:“在欧洲,因为人们对寒冷的畏惧才产生了如此优美的炉边神话故事”。光芒万丈的太阳神澄清着世间的模糊与混沌,使万物如此确定,而英国政府却“就像炎炎夏日烘烤着整个印度,给人烦躁不快之感”。东方的太阳,与欧洲的太阳带给人们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
  女性细心地呵护着我们的自然,自然也为女性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包容。穆尔夫人死后被葬入印度洋,与东方自然母亲融为一体。马拉巴山洞是大自然的产物,它与女性本无太大联系,但是在本书中,在女性生态主义的解读下,它具有了和女性同样的审美特征,例如山洞中光滑细腻的石壁,在女性生态主义中就是女性柔美肌肤的象征。当男女同处于洞穴中时,女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歇斯底里,但是男性却没有任何变化,生态主义给出的解释是,“女性用身体感知自然,身上遍布与自然沟通的通道。女性的身体在无意识中通过这些通道与大自然发生着交互,从而形成一种对于交感绝对有利的场所。女性的肌体空间永远包含着歇斯底里”。山洞里光滑的石壁像镜子,使两位女性经历了拉康所谓的镜像阶段,感受到自我的苏醒,认识到婚姻虚幻的本质:“一团火焰,像一个被囚禁的幽灵移向岩石表面。……两团火焰互相接近挣扎着要融成一体但却无法结合。”   此外,还有的评论家从作品的结构、主题、象征暗示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三 和自然有机契合
  福斯特给予能体现大自然的马拉巴山洞以难以理解的丰富内涵。马拉巴山存在很多的山洞,这能让人联想到最初的混沌状态。因所有的鬼神都存在那古老的岩石内。参照荣格的基本理论,山洞实际上为大地母亲的原型,山洞为神圣之地,实际上为无意识的重要象征。每一个人进入山洞,这是其本身的山洞,或者是其意识之后的黑暗,其往往会意识到自己是被陷入到无意识的转化过程内。深入到无意识内,其才会认识到他自身的无意识的基本内容,这往往会导致人格方面出现突然的改变。改变一般是认定为是自然生命的不断延长,或者是不朽。马拉巴山洞也就是再生之地,这比喻母亲的子宫,是生命诞生的摇篮。生态女性主义者指出,奴性和自然界在孕育生命上,存在本原性联系,女性一般是经由孕育生命、哺乳后代的生理功能和孕育万物的大自然是很亲近的。和男人相比较来看,女性有独特的认识世界与感知世界的方式,女性与大地、动物以及星月之间实现紧密接触,和大自然之间有亲密的联系。女人是与大自然共语,能聆听来自地球内部的声音,微风在她的耳边轻轻吹拂,而树木则向其喃喃低语。
  印度为自然象征,没有那么多的大城市,只存在几个乡村,除田野之外还是田野外,还有高山、丛林等。所以,在英国,人们会认为月亮实际上是死绷着脸,是不容易亲近的;但是在印度,穆尔夫人能亲身感觉到夜色将其与繁星、大地紧紧拥抱在自己的怀中,和大自然有机融为一个整体,并且和天上的星宿发生一定的血缘关系。梭罗在著作《瓦尔登湖》中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是人类必备的,由于人切合自然,实际上是生命源泉。但是,生活在时下文明内的人们继承了这一心理习惯,我们便不再认为这为地球组成部分之一,并否定了这一塑造思想文明的社会也在摧毁地球全部的事实。当穆尔夫人与阿黛拉一同走进表征自然象征的马拉巴山洞的时候,其深深感受蛰伏很久的自我意识突然苏醒,圆形山洞壁上已经很光滑,并且石壁好像上面存在多种美丽色彩的镜子。穆尔夫人与阿黛拉一起经历了拉康指出的镜像阶段。正如苏珊·格里芬认为的那样,人类明确本身是由大地来创造的。由于人们能正视自己,人们实际上就是大自然观念的大自然,为哭泣的大自然,是大自然讲述大自然的大自然。人类在自然的镜子内能正视自己。著名学者勃兰兑斯认为,人们处在蛮荒自然状态内,或者是其本身出现了恐惧感的时候,能真实体现自我。阿黛拉认识到她和朗尼之间实际上可能不存在爱,但是由于他们之间建立了彼此的尊重,并如同黑暗之内的动物之间在接触后出现的那一需要,然而这并不存在其联系起来的激情。穆尔夫人指出,婚姻存在欺骗性,也就是认为爱情实际上是虚幻,但是她认为自身只是男性生活影子,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万物都应该存在,并有其自身价值。女性为自然的悉心呵护者,但是大自然为女性归宿。当太阳最后一次映照其身上的时候,穆尔夫人最后永远沉入大海内,逐渐消失在了美丽而广袤的自然怀抱内。在大海中,那不属于英国,也不属于印度。大海是穆尔夫人的真正归宿。当作为人的个体在融入到大自然之后,其灵魂将永远存在于天与地之间。所以,在审判的过程中,正是她沉入大海的那一时刻,很多印度人在法庭上大声呼喊“穆尔夫人”,但是这几个字听起来却形成了“爱斯米斯,爱斯米斯”——这为印度教中的女神名字,这表征穆尔夫人可以获得永生。穆尔夫人正是以其神秘的精神力量来拯救阿齐兹;与此同时,穆尔夫人和大自然实现完美融合,给这一土地带来了丰润的雨水与良好的收获。她一定会在自然而淳朴的大海内实现再生。
  四 一切生灵统一
  宗教是一种以神秘而虚幻的方式来表现人与世界的文化。不同的形态上的宗教对世界的认知不同,所以在价值的判断上也不同。在《印度之行》中,主要描写的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印度教,虽然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基督教徒的角色,但是印度教对小说主体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说的寺庙庆典这一部分中,充分体现了印度教的博爱,将个体融入整体的场景进行了很好的展现。虽然庆典活动没有秩序可言,很多演奏者在演奏着不同的歌曲,但是却有着神秘的色彩,人群平静和愉悦着,好像所有人都将自己交予了这一刻,一切生灵变成了一个爱的统一体,众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世界上的万物都获得了普度,世界没有忧愁,只有快乐。
  作者选择了在20世纪初期的跨文化交流现象来作为基本素材,对于当时殖民社会秩序与价值文化体系有着深刻的披露,可谓是相当具有胆识与勇气。福斯特曾经说过,“我十分不喜欢我所生活的世界,但是又觉得我能够适应的那个世界终究会回来,只不过到时候我就会不认识它了,并且也绝对不会是撒克逊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吴泽霖:《叶赛宁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4] 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杨柳,女,1963—,湖北武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以及翻译等,工作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特别关心黑人女性身份问题,其作品深刻说明了美国黑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主要是因为种族、性别的双重压迫,而黑人女性只有勇敢地、积极地进行叛逆选择,才能彻底解决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 黑人女性 超越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艾丽丝·沃克这位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特色极其鲜明,她一直为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积极探索,
瑞典小说家卡尔一约翰·瓦尔根(Carl-Johan Vallgern)是一个天才的多面体,他不仅是闻名欧洲的小说家、剧作家,还是歌迷甚众的摇滚歌手和作曲家。瓦尔根于1964年7月26日出生在
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英国出生的美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被认为是艾略特以后在英美最有影响的英语诗人。他的著名诗篇《死亡之舞》和《双重人》为他奠定了20世纪文坛上的地位。他创作的反映美苏冷战的诗作《忧虑的时代》为其赢得了普利策奖,其中的诗句至今还时常被人们所引用。他的一部声援中国抗日战争谴责日本侵略暴行的《战地行》,使中国人民认识了这位内心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5-氟脲嘧啶(5-Fu)、醛氢叶酸(CF)、顺铂(PDD)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HCPT-5-Fu-CF-PDD方案治疗22例(治疗组),与5-Fu-CF-PDD方案治疗30例(对
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乡村的故事,一户牧羊人家喜得千金,当全村的人都在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庆贺的时候,有三位陌生人陆续敲门。第一个人彬彬有礼,声音柔和动听;第二个人
表面上看,女人的身体同男人相比,确实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是,即便是体型消瘦的女性,也拥有足够厚的皮下脂肪层,体型看上去消瘦的女人,其体内脂肪比体型看上去普普通通
患者男,16岁。无明显自觉症状,因体检发现左肺野纵隔旁肿块收住院。查体无特殊。X线检查:后前位胸片示左下叶背段类圆形肿块,约5cm×6cm×6cm大小,边缘清楚,欠光滑,其内弥漫斑点状钙化,肿块靠近纵
缘起:前段时间,有网友无意中发现,初夏就风靡于各个城市的新品“笨NANA”香蕉雪糕,在常温下放置一天不见化掉:白色的“香蕉瓤”溶化成液体,顺着“香蕉皮”流下来,但原本不透
20世纪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女性文学成果更丰富,女作家更多,艺术水平更高。20世纪西方女性在继承以往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西方女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世界性作家。他生于法国的海滨城市——尼斯,但是他的大部分童年时光都是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尼日利亚度过的,其小学和中学是在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