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环境下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素质教育下,高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文章针对高中新课改下的生物高校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51-01
当下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高校课堂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课改年级的生物教师多为近一、两年新分配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师资队伍非常年轻。虽然有些经过的相关培训,但对课改的适宜能力不强。有些甚至开学刚参加工作,暑假的培训他们都没赶上。这些老师的成长多依靠校本培训。这也是年轻教师分在教师资源优秀的学校成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些老师一周带8至9个班的生物课,工作量非常重。这些老师平时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真正潜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的偏少。高一生物教师普遍反映课时紧,难以完成一学期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有些老师采取压缩实验课时,甚至不开生物实验课的做法来保证知识的教学。学校生物实验室数量不足,现有的生物实验室条件达不到新课程实施要求等,制约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在现有的中学生物实验室条件下,新课标教材选取的有些生物实验很不现实,本身就存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问题,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等。对那些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可以开展的生物实验,教学仪器装备部门的实验仪器、药品配备工作应及时跟上,否则对高一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学校领导在以质量求生存、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思想指导下,对课程改革多抱着一种边走边看的观望态度。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一新课程教师投身课改、研究课改、奉献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可见高中新课改下的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亟待改革。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进行改革和促进。
一、改變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要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要从应试教育时在课堂上直白地将知识列给学生,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兴趣,有自主探索的好奇心。比如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上体育课时的图片,提出“为什么体育课上进行激烈体育活动之后,会消耗很多能量,会感觉到饥饿?我们可以吃哪种食物会更有效地、更快地补充能量?”这种和自己生活切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联想自己平常会怎么做,从而带着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的学习兴趣。这样换一种比较能让学生代入自己的导入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结合实际这种教学策略,也可以让学生找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比如基因工程那一课可以结合比对DNA认亲的社会实例,还有人们通过转基因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等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普及生活常识,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遍布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处处能接触到的常识的理论依据,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而且,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相关仪器,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比如课本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总是学生理解的难题,如果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过程的动画播放,就会容易理解很多,而且通过动画的方式,内容的展现也会更加生动。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1.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实验中种种现象的原因,同时划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在与不同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扩展自己的思维宽度。如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微生物培养的动手活动,亲眼用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乐趣。
2.在小组合作中完善知识体系。比如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究过程时,便可以组织同学小组合作进行长期的探究性活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还有“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在小组合作中,也会提高彼此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小组动手过程中,还会给学生带来课本上没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实际,思考生活现象,自主学习知识。学习 “光合作用”时,最大的难点就是对“光合作用发生的过程猜想”进行理解,如果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有自己的猜想,再加上小组同学的互相完善,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有一个自己的完整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照搬看课本上的示例图。在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着用学到的知识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现象,比如,大棚的塑料纸为什么要用白色的,为什么实际上中午光合作用并不强等扩展性思考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扩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放的更加长远,除了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也应该变得更加系统,只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衡量指标,拒绝通过分数决定一切评价。通过学习生物,避免因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对生物科学产生误解,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体会生命的高度。
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陶颖婷.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
[2]王智杰.浅谈高考实验题中隐含的逻辑思维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2[10]32-34.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51-01
当下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高校课堂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课改年级的生物教师多为近一、两年新分配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师资队伍非常年轻。虽然有些经过的相关培训,但对课改的适宜能力不强。有些甚至开学刚参加工作,暑假的培训他们都没赶上。这些老师的成长多依靠校本培训。这也是年轻教师分在教师资源优秀的学校成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些老师一周带8至9个班的生物课,工作量非常重。这些老师平时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真正潜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的偏少。高一生物教师普遍反映课时紧,难以完成一学期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有些老师采取压缩实验课时,甚至不开生物实验课的做法来保证知识的教学。学校生物实验室数量不足,现有的生物实验室条件达不到新课程实施要求等,制约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在现有的中学生物实验室条件下,新课标教材选取的有些生物实验很不现实,本身就存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问题,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等。对那些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可以开展的生物实验,教学仪器装备部门的实验仪器、药品配备工作应及时跟上,否则对高一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学校领导在以质量求生存、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思想指导下,对课程改革多抱着一种边走边看的观望态度。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一新课程教师投身课改、研究课改、奉献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可见高中新课改下的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亟待改革。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进行改革和促进。
一、改變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要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要从应试教育时在课堂上直白地将知识列给学生,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兴趣,有自主探索的好奇心。比如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上体育课时的图片,提出“为什么体育课上进行激烈体育活动之后,会消耗很多能量,会感觉到饥饿?我们可以吃哪种食物会更有效地、更快地补充能量?”这种和自己生活切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联想自己平常会怎么做,从而带着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的学习兴趣。这样换一种比较能让学生代入自己的导入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结合实际这种教学策略,也可以让学生找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比如基因工程那一课可以结合比对DNA认亲的社会实例,还有人们通过转基因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等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普及生活常识,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遍布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处处能接触到的常识的理论依据,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而且,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相关仪器,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比如课本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总是学生理解的难题,如果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过程的动画播放,就会容易理解很多,而且通过动画的方式,内容的展现也会更加生动。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1.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实验中种种现象的原因,同时划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在与不同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扩展自己的思维宽度。如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微生物培养的动手活动,亲眼用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乐趣。
2.在小组合作中完善知识体系。比如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究过程时,便可以组织同学小组合作进行长期的探究性活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还有“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在小组合作中,也会提高彼此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小组动手过程中,还会给学生带来课本上没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实际,思考生活现象,自主学习知识。学习 “光合作用”时,最大的难点就是对“光合作用发生的过程猜想”进行理解,如果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有自己的猜想,再加上小组同学的互相完善,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有一个自己的完整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照搬看课本上的示例图。在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着用学到的知识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现象,比如,大棚的塑料纸为什么要用白色的,为什么实际上中午光合作用并不强等扩展性思考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扩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放的更加长远,除了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也应该变得更加系统,只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衡量指标,拒绝通过分数决定一切评价。通过学习生物,避免因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对生物科学产生误解,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体会生命的高度。
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高。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陶颖婷.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
[2]王智杰.浅谈高考实验题中隐含的逻辑思维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2[1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