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47-02
近日,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听了几位老师的诗词赏析课,感觉不太理想。在语文教研会上,我讲了如何进行诗词教,现在把我的发言整理如,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诗词也是师生们不好把握的文体之一。如何进行诗词教学,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
学养:学问和修养。今天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智能手机成了人们形影不离的朋友。微信,QQ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刷微信,上QQ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去读书,不能只看微信而不读经典。微信只是碎片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快餐,我们浏览了海量的信息,最后的收获依然是茫茫然。别的老师可以不读经典,但语文老师不能不读经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些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不是多媒体不先进,也不是技巧不行,而是学养不深。一个老师的学养不行,课再好也好不到哪去。中学语文课程里有几篇诸子的文章,想要讲好这些课,必须先了解诸子,当我们了解了诸子之后,才能明白孔子在周王朝大厦将倾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圣人情怀,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孔子兴致勃勃地架着马车,唱着歌,赶往一个又一个诸侯国;孔子在树下,在河边,与他的弟子们倾心交谈……我们还会明白庄子隐居乡野的"无为",他用一种独特的悲悯情怀表达了自己人生自我的关注。他愿做一个拖着尾巴在烂泥里自在游动的老龟,也不愿做祭祀的牺牲,他愿乘道德以浮游于天地间……我们还会明白孟子的大人格大气魄大丈夫气质。孟子在诸侯王面前以老师自居,在君王面前他是一位长者,一位老师,他在和他的君王学生谈话.他的浩然正气充盈天地间……还有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诸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他们一直在影响着炎黄子孙,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当我们得志时,想想孔子孟子,想想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失意时,想想老子庄子,想想我们可以在一个无比大的树下睡大觉,可以躺在一个无比大的瓢里浮游江湖,我们就会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发现另一条无比宽阔的道路;当我们过于张扬时,就想想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当我们过于谨小慎微,甚至唯唯诺诺时,就想想孟子的凛然正气。总之,与诸子交朋友,我们会不迷惑,我们慢慢地知天命,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2.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姬长娇在其论文<<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写道:孟子称知人论世是为了尚友古人,其实纵观<<孟子>>一书,知人论世既是一种修身方法,又是一种说诗方法,二者并不矛盾。知人论世后来发展为一种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就是了解和研究文章的作者。论世,就是研究作品与作品所联系的时代的关系。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写道: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清代学者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速论其文也。”
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打开诗词宝库的一把钥匙。
一篇作品,只有把它放到当时特定时空背景中,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才能真正理解作品。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要先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了解变法的势在必行,了解变法的阻力有多么大,了解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了解王安石高瞻远瞩,切中时弊,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读出诗的韵味。读苏轼的《记成天寺夜游》,要先了解乌台诗案,了解苏轼在黄州其实是带罪之身,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苏轼为了温饱在东坡开荒种地,在这种情形之下,苏轼还能写出如此文章,其心胸之旷达,令人敬仰。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其作品也不同。杜甫的<<望岳>>写于开元盛世,其时杜甫才二十四五岁,而<<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杜甫已到中年。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于年轻时候,那時的她,是一位名门闺秀,国泰民安,自己的生活也非常浪漫。而<<武陵春>>则写于晚年,那时,她已53岁,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处境凄惨,人生的种种不幸,都降临在她身上,她内心的哀愁,无法用语言表达,<<武陵春>>字字血泪。
3.诵读涵咏,想象感悟。
宋人郑侠《教子孙读书》: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南宋朱熹"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诵:(1)读出声音来;念,朗诵。(2)背诵:熟读成诵。
诵读:念诗文,高声诵读。诵读,高声诵读,眼到,口到,心到,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还要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把文字变成画面。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展現一幅幅画面。要当堂熟读成诵。
张玉新老师教《苏东坡词二首》《苏东坡词二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再齐读、接下来才是教师范读与朗读指导。张老师的做法很好,因为阅读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教师的范读其实是对作品的直观阐释,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可取代。本课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才范读,看似无心却有意。 学生诵读时,最好不要播放ppt画面,那样做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读曹操的《观沧海》,要想象曹操跃马扬鞭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起伏。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要想象毛泽东登上陕北高原,眼前白雪茫茫,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表意之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這个景物,不仅是自然界里的客观物质,也是蕴含了作者情感的景物。“风住尘香花已尽,”不仅指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也暗指李清照国破家亡,青春已逝,那凋零在泥土中的花朵,不正是李清照吗?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些平常景物,在作者的组合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枯藤老树,秋天凄凉的景物,让人有悲秋之感。傍晚,乌鸦归巢了,回家了,而作者却还在外漂泊,自己的家在哪里?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炊烟袅袅,一家人团聚在屋内,不受秋风的侵袭,一家人团团圆圆准备吃晚饭,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而作者却还在古道上骑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长期漂泊,马累了,瘦了,作者也累了,瘦了。身体累了,心里也累了。此时此刻,作者再也忍不住最后道出了心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肝肠寸断之人还在天涯漂泊,游子何时能归家?这一幅幅画面里蕴含了多少情感?秋天的凄凉,漂泊的孤独,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景中有情,画中有意,这不就是意境吗?
教师要指导引领学生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意境之妙可意会不可言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理清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道识斯真。”诗词教学,同样要理清思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作者醉里挑灯看剑,然后梦回沙场。回忆征战生活。抒发收复山河的心愿。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回到现实,白发已生,壮志难酬,无限悲愤。
6.炼字。
古人写诗词,一字千金。用词之妙,奥妙无穷。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炼字”。“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蒼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7.“诗言志”。
要引导学生总结诗词所要抒发的感情。《春望》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
另外,诗词教学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梯度”。低年级和高年级在难易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低年级教学诗词时,可以浅一些,让学生大致理解,会背诵会默写即可。高年级教学诗词时,可以适当深一些。另一个问题是分“教读”与“自读”。“教读”课重在讲方法,以老师的讲为主。“自读”课以学生自学为主,学以致用,用“教讲课”里学到的方法,自己去学习诗词。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近日,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听了几位老师的诗词赏析课,感觉不太理想。在语文教研会上,我讲了如何进行诗词教,现在把我的发言整理如,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诗词也是师生们不好把握的文体之一。如何进行诗词教学,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
学养:学问和修养。今天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智能手机成了人们形影不离的朋友。微信,QQ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刷微信,上QQ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去读书,不能只看微信而不读经典。微信只是碎片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快餐,我们浏览了海量的信息,最后的收获依然是茫茫然。别的老师可以不读经典,但语文老师不能不读经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些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不是多媒体不先进,也不是技巧不行,而是学养不深。一个老师的学养不行,课再好也好不到哪去。中学语文课程里有几篇诸子的文章,想要讲好这些课,必须先了解诸子,当我们了解了诸子之后,才能明白孔子在周王朝大厦将倾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圣人情怀,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孔子兴致勃勃地架着马车,唱着歌,赶往一个又一个诸侯国;孔子在树下,在河边,与他的弟子们倾心交谈……我们还会明白庄子隐居乡野的"无为",他用一种独特的悲悯情怀表达了自己人生自我的关注。他愿做一个拖着尾巴在烂泥里自在游动的老龟,也不愿做祭祀的牺牲,他愿乘道德以浮游于天地间……我们还会明白孟子的大人格大气魄大丈夫气质。孟子在诸侯王面前以老师自居,在君王面前他是一位长者,一位老师,他在和他的君王学生谈话.他的浩然正气充盈天地间……还有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诸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他们一直在影响着炎黄子孙,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当我们得志时,想想孔子孟子,想想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失意时,想想老子庄子,想想我们可以在一个无比大的树下睡大觉,可以躺在一个无比大的瓢里浮游江湖,我们就会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发现另一条无比宽阔的道路;当我们过于张扬时,就想想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当我们过于谨小慎微,甚至唯唯诺诺时,就想想孟子的凛然正气。总之,与诸子交朋友,我们会不迷惑,我们慢慢地知天命,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2.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姬长娇在其论文<<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写道:孟子称知人论世是为了尚友古人,其实纵观<<孟子>>一书,知人论世既是一种修身方法,又是一种说诗方法,二者并不矛盾。知人论世后来发展为一种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就是了解和研究文章的作者。论世,就是研究作品与作品所联系的时代的关系。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写道: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清代学者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速论其文也。”
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打开诗词宝库的一把钥匙。
一篇作品,只有把它放到当时特定时空背景中,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才能真正理解作品。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要先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了解变法的势在必行,了解变法的阻力有多么大,了解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了解王安石高瞻远瞩,切中时弊,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读出诗的韵味。读苏轼的《记成天寺夜游》,要先了解乌台诗案,了解苏轼在黄州其实是带罪之身,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苏轼为了温饱在东坡开荒种地,在这种情形之下,苏轼还能写出如此文章,其心胸之旷达,令人敬仰。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其作品也不同。杜甫的<<望岳>>写于开元盛世,其时杜甫才二十四五岁,而<<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杜甫已到中年。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于年轻时候,那時的她,是一位名门闺秀,国泰民安,自己的生活也非常浪漫。而<<武陵春>>则写于晚年,那时,她已53岁,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处境凄惨,人生的种种不幸,都降临在她身上,她内心的哀愁,无法用语言表达,<<武陵春>>字字血泪。
3.诵读涵咏,想象感悟。
宋人郑侠《教子孙读书》: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南宋朱熹"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诵:(1)读出声音来;念,朗诵。(2)背诵:熟读成诵。
诵读:念诗文,高声诵读。诵读,高声诵读,眼到,口到,心到,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还要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把文字变成画面。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展現一幅幅画面。要当堂熟读成诵。
张玉新老师教《苏东坡词二首》《苏东坡词二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再齐读、接下来才是教师范读与朗读指导。张老师的做法很好,因为阅读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教师的范读其实是对作品的直观阐释,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可取代。本课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才范读,看似无心却有意。 学生诵读时,最好不要播放ppt画面,那样做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读曹操的《观沧海》,要想象曹操跃马扬鞭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起伏。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要想象毛泽东登上陕北高原,眼前白雪茫茫,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表意之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這个景物,不仅是自然界里的客观物质,也是蕴含了作者情感的景物。“风住尘香花已尽,”不仅指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也暗指李清照国破家亡,青春已逝,那凋零在泥土中的花朵,不正是李清照吗?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些平常景物,在作者的组合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枯藤老树,秋天凄凉的景物,让人有悲秋之感。傍晚,乌鸦归巢了,回家了,而作者却还在外漂泊,自己的家在哪里?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炊烟袅袅,一家人团聚在屋内,不受秋风的侵袭,一家人团团圆圆准备吃晚饭,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而作者却还在古道上骑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长期漂泊,马累了,瘦了,作者也累了,瘦了。身体累了,心里也累了。此时此刻,作者再也忍不住最后道出了心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肝肠寸断之人还在天涯漂泊,游子何时能归家?这一幅幅画面里蕴含了多少情感?秋天的凄凉,漂泊的孤独,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景中有情,画中有意,这不就是意境吗?
教师要指导引领学生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意境之妙可意会不可言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理清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道识斯真。”诗词教学,同样要理清思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作者醉里挑灯看剑,然后梦回沙场。回忆征战生活。抒发收复山河的心愿。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回到现实,白发已生,壮志难酬,无限悲愤。
6.炼字。
古人写诗词,一字千金。用词之妙,奥妙无穷。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炼字”。“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蒼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7.“诗言志”。
要引导学生总结诗词所要抒发的感情。《春望》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
另外,诗词教学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梯度”。低年级和高年级在难易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低年级教学诗词时,可以浅一些,让学生大致理解,会背诵会默写即可。高年级教学诗词时,可以适当深一些。另一个问题是分“教读”与“自读”。“教读”课重在讲方法,以老师的讲为主。“自读”课以学生自学为主,学以致用,用“教讲课”里学到的方法,自己去学习诗词。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拙见,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