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层宾馆的火灾危险性及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常见的火灾隐患及影响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高层宾馆的防火技术要求,并从建立组织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和加强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提出要加强高层宾馆内的消防安全管理,以减少或避免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防火 高层宾馆 消防监督管理
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流动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促使建筑向高层发展。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高层宾馆建筑在各中、小城市拔地而起,发展迅速,一方面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消防问题,由于高层宾馆建筑装修富丽豪华,是一种集住宿、就餐、购物、娱乐、商务、开会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火灾荷载增大,一旦发生火灾,难于扑救及人员疏散,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高层宾馆建筑火灾一直是国内外火灾研究防治的重点,对于掌握高层宾馆的消防安全隐患以及提出必要的防火监督管理措施,避免和减少火灾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高层宾馆的火灾危险性
高层宾馆在我国按投资和经营的不同情况分为豪华级、舒适级和经济级三种,其既讲究建筑的整体美观实用性,又讲究外观雄伟、内部装饰豪华,特别是现代高层宾馆,由于结构的复杂多样性及其使用功能和装饰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促使高层宾馆火灾特点有别于其他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L,1结构、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大型宾馆抛弃了以往以客房为主单一经营方式,将客房、公寓、餐饮、夜总会、会议中心等集于一体,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并追求豪华、舒适,以满足旅客的需要,以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对建筑和其它附属设施的要求很高,在设备、设施、装修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必然增加了可燃和易燃物品等火灾荷载,如大量的内部装饰材料和陈设用具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丝、毛以及其它纤维制品。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毒气体,给疏散和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危险。
1,2火势蔓延陕,途径多,且易发生烟囱效应
由于高层宾馆建筑的功能多,内部比较复杂。追求美观往往设有中庭和玻璃幕墙,内部均设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很多竖向管井。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机易发生烟囱效应。 l 3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宾馆发生火灾,要使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的安全区域,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 1,3,1疏散距离长 高层宾馆层数多,垂直距离长。高层宾馆发生火灾时,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和受逃生本能的促使,大量人员挤入楼梯,常常发生拥挤、堵塞现象,致使疏散速度相当缓慢。 1,3,2人员集中 大型宾馆是人员较集中的地方,而多数又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安全疏散设施不熟悉,当发生火灾时,人们都有强烈的逃生欲望,往往会出现慌不择路的现象,加之烟雾弥漫且高温有毒,极易使入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工作带来困难,并易造成重大伤亡。 2,高层宾馆的防火设计要求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高层宾馆,应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作好防火设计;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针对高层宾馆发生火灾的特点,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消除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以确保城市高层宾馆的安全运营。 2,1设计总平面布局要合理 2,1 1高层宾馆选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场地设计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应满足高层宾馆性质的要求,并与城市消防站保持便捷联系,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城市消防站能迅速出动并有效地组织扑救。
2,1 2高层宾馆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与城市主次干道有机相连,使消防车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场。合理布置消防扑救面。
2,1,3要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是为了保证消防车灭火操作的要求:二是为了防止火势飞扬蔓延,殃及相邻建筑物。
2,2设计防排烟系统要合理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因此在高层宾馆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首先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z,而后选择防排烟方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自然排烟、加压送风排烟和机械排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间(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
2,3设计消防楼梯间及竖向井道要合理
高层宾馆的楼梯间必须设计成防烟楼梯或封闭式楼梯。这样既能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又能阻止火势蔓延。竖向井道如管道井、电缆井等必须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每隔2或3层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材料密封堵塞。高度超过lOOm的建筑即超高层宾馆的管道间应每层进行防火分隔。
3,加强高层宾馆的消防监督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不是某一个部门单独职责。单靠某一部门管理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组织,共同依法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3,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对于新建高层宾馆,各职能部门应联合实行消防一票否决制,把好建筑审核关,对未办理消防审批手续的,建委系统不予办理建设手续和核发施工证;对未领取消防安全许可证的高层宾馆工商部门不准核发营业执照。从根本上杜绝失控漏管、违章设计和违章装修等现象发生。 3,2依法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负责人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根据高层宾馆的情况设防火安全委员会或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为安委会或小组成员,全面领导并推动消防安全工作,制定高层宾馆逐级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将消防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监管部门应对高层宾馆按照安全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四不放过”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以督导高层宾馆按规章实施管理,避免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3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火灾隐患整改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防火安全检查,才有可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加以整改。这一方面要求高层宾馆的经营单位对防火工作有高度认识、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开展经常性的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同时要求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在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严格依照消防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未经建审审核、耐火等级不够、未设防火分区、电器线路乱拉乱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够、装修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高层宾馆,坚决责令其停业整改。
[关键词]防火 高层宾馆 消防监督管理
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流动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促使建筑向高层发展。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高层宾馆建筑在各中、小城市拔地而起,发展迅速,一方面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消防问题,由于高层宾馆建筑装修富丽豪华,是一种集住宿、就餐、购物、娱乐、商务、开会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火灾荷载增大,一旦发生火灾,难于扑救及人员疏散,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高层宾馆建筑火灾一直是国内外火灾研究防治的重点,对于掌握高层宾馆的消防安全隐患以及提出必要的防火监督管理措施,避免和减少火灾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高层宾馆的火灾危险性
高层宾馆在我国按投资和经营的不同情况分为豪华级、舒适级和经济级三种,其既讲究建筑的整体美观实用性,又讲究外观雄伟、内部装饰豪华,特别是现代高层宾馆,由于结构的复杂多样性及其使用功能和装饰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促使高层宾馆火灾特点有别于其他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L,1结构、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大型宾馆抛弃了以往以客房为主单一经营方式,将客房、公寓、餐饮、夜总会、会议中心等集于一体,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并追求豪华、舒适,以满足旅客的需要,以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对建筑和其它附属设施的要求很高,在设备、设施、装修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必然增加了可燃和易燃物品等火灾荷载,如大量的内部装饰材料和陈设用具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丝、毛以及其它纤维制品。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毒气体,给疏散和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危险。
1,2火势蔓延陕,途径多,且易发生烟囱效应
由于高层宾馆建筑的功能多,内部比较复杂。追求美观往往设有中庭和玻璃幕墙,内部均设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很多竖向管井。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机易发生烟囱效应。 l 3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宾馆发生火灾,要使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的安全区域,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 1,3,1疏散距离长 高层宾馆层数多,垂直距离长。高层宾馆发生火灾时,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和受逃生本能的促使,大量人员挤入楼梯,常常发生拥挤、堵塞现象,致使疏散速度相当缓慢。 1,3,2人员集中 大型宾馆是人员较集中的地方,而多数又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安全疏散设施不熟悉,当发生火灾时,人们都有强烈的逃生欲望,往往会出现慌不择路的现象,加之烟雾弥漫且高温有毒,极易使入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工作带来困难,并易造成重大伤亡。 2,高层宾馆的防火设计要求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高层宾馆,应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作好防火设计;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针对高层宾馆发生火灾的特点,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消除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以确保城市高层宾馆的安全运营。 2,1设计总平面布局要合理 2,1 1高层宾馆选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场地设计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应满足高层宾馆性质的要求,并与城市消防站保持便捷联系,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城市消防站能迅速出动并有效地组织扑救。
2,1 2高层宾馆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与城市主次干道有机相连,使消防车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场。合理布置消防扑救面。
2,1,3要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是为了保证消防车灭火操作的要求:二是为了防止火势飞扬蔓延,殃及相邻建筑物。
2,2设计防排烟系统要合理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因此在高层宾馆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首先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z,而后选择防排烟方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自然排烟、加压送风排烟和机械排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间(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
2,3设计消防楼梯间及竖向井道要合理
高层宾馆的楼梯间必须设计成防烟楼梯或封闭式楼梯。这样既能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又能阻止火势蔓延。竖向井道如管道井、电缆井等必须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每隔2或3层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材料密封堵塞。高度超过lOOm的建筑即超高层宾馆的管道间应每层进行防火分隔。
3,加强高层宾馆的消防监督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不是某一个部门单独职责。单靠某一部门管理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组织,共同依法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3,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对于新建高层宾馆,各职能部门应联合实行消防一票否决制,把好建筑审核关,对未办理消防审批手续的,建委系统不予办理建设手续和核发施工证;对未领取消防安全许可证的高层宾馆工商部门不准核发营业执照。从根本上杜绝失控漏管、违章设计和违章装修等现象发生。 3,2依法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负责人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根据高层宾馆的情况设防火安全委员会或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为安委会或小组成员,全面领导并推动消防安全工作,制定高层宾馆逐级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将消防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监管部门应对高层宾馆按照安全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四不放过”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以督导高层宾馆按规章实施管理,避免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3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火灾隐患整改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防火安全检查,才有可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加以整改。这一方面要求高层宾馆的经营单位对防火工作有高度认识、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开展经常性的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同时要求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在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严格依照消防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未经建审审核、耐火等级不够、未设防火分区、电器线路乱拉乱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够、装修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高层宾馆,坚决责令其停业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