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的世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从事写作数十年了,但提起书房二字,还是有点羞于启齿。小时候家里穷,房子小得似乎“进门就上炕”,不用说书房,就是窄窄的小厨房里还要架床睡觉。尽管当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我们中国人买衣柜买橱柜甚而买酒柜,但很少见有买书柜的,更甭说有什么书房了。为我赢得文学光彩乃至改变我物质生活的获奖小说,全都是我伏在厨房吃饭的小桌上一笔一画磨出来的。电脑成为创作工具后,我只要夹着个“笔记本”,坐到哪儿都能敲打一通。所以,书房二字最初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位置。
  可是当我被人们堂皇地称为作家时,这才觉得没有书房就有点丢脸了,再加上住宅面积增大,也就拿出一间居室当起了自己的书房。我当然有点摆门面的意思,首先花费不少稿费和工资,买了十多个书柜,将书房内的三面墙壁全部排满,然后摆齐了古今中外的书籍,这使到我家的朋友们大为震撼,感觉文化厚重,确实是作家的书房,我不由得沾沾自喜。坦率地说,摆在书柜里的书,至今我一本也没读,而我读的书却都是堆在书桌上下左右,甚至周边的地板上。书桌上有电脑有充电器有上网的“猫”和大大小小的U盘,还有随时寄来的报纸杂志,用妻子的话说,乱得像垃圾场。但我看到一本书,上面有位名人写道,凡是书房弄得乱七八糟,主人肯定才华横溢;反之,整洁干净,井井有条,那充其量是个匠才。我大喜,书房也就愈加乱七八糟了。
  然而不知什么時候开始,我渐渐觉出书房的价值,有时外出旅游或采风,竟然相当“怀念”才离开不多日的书房。因为无论眼前的景物多么五彩缤纷,都不如书房里的世界丰富多彩。随着年龄增长,我竟然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好能在书房里“坐化”。深深的夜里,只要对着书柜扫视一下,看到一些书目,立即就像在全世界遨游了一圈。而且越是外面风雨交加,越是感觉到书房里的温暖和安稳;越是心情忧郁低沉,越是能感受到书房里的欢欣和亮堂。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这两个老家伙的创作风格让我迷得发疯,一个是“一本正经地说胡话”,一个是“嬉皮笑脸地吐真言”。我曾在作家朋友陈世旭面前大段大段地背诵两个作家的作品,陈世旭激动得几乎泪光闪闪。我的数千本藏书中,却没有一本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作品,想到这,我也大吃一惊。而坐在书房里,我却能时时感觉到这两位作家的幽默。我想了半天,才恍然悟出,一个人的书房不只在他的家里,在他的目光里,也在他的心灵里。拥有书房的人会比别人多拥有一个世界,而且一辈子也不会患老年痴呆症。
  选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在故国C城居住时,因常到城外山野一家农家饭庄吃饭的缘故,和老板H成了朋友。H夫妇是中年人,来自高雄,他有农业博士学位,十多年发展后,不但事业有成,两个儿女也蛮出色,都上了顶尖大学。在杉木皮和葵叶为顶的亭子内,我们和老板对喝啤酒,他谈及叫他无比骄傲的孩子,说他们的烦恼一点不比别人少。“最近,女儿在全年级作文考试名列第二,加上几桩不如意事,烦得不得了,几天没好好吃饭。我和她谈,她说出缘由:第一名的××
女儿过了暑假要上五年级了,学习成绩不坏也不算最好,属于中上。我的困恼却日渐增多,耳边弥漫的,都是朋友关于“小升初”、“坑班”、“奥数”的劝导和指点,未经过这阵仗的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有两个中学同学,都是事业有成,一位是金融投资家,一位是跨国公司老总,各有一个女儿,都刚经历过小升初。跨国公司老总的太太也是女强人,孩子在校成绩也很好,却从来没有上过什么课外班;金融投资家的太太专职在家带孩子,每周休息日
曾看过一篇很短的科幻小说,题目忘了,说有这样一个时代,两个人之间可以借助某种技术,交换包括全部记忆在内的完整人格。但为了保证社会公平,法律规定,财产所有权只认人的身体而不认他(她)所拥有的人格。这一时期,人们发现富豪们普遍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们被称为“人格寄存者”,他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人格频繁切换。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50多岁的富豪,他平均每天换一种人格,并为此痛苦不已。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很简单:这个
前两天,朋友来串门儿。聊起老北京的先前。读到的文字,看到的影像,听到的讲述,多是皇家旧事,官府轶闻。生在市井,长在街巷的草根提的不多。草根百姓在哪个时代都是绝对多数,好像该多说说。我草根一辈子,经过见过的都是老百姓的事。也写过一些,泛泛。当时应许说,赶明儿写写。老没动静儿,不合适。虽然不是君子,也不能赖。按记忆如实写。北京的杂院,不是开发商按设计盖的专用住宅。挡风遮雨,坐着能直腰,躺着能伸腿,就是
我是在填报志愿时才意识到高考是件大事的。那天晚上,父亲戴着眼镜,拿过填报志愿的指南,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看了很久。家里很安静,可以听到隔壁邻居家传来的电视广告声。因为戴着花镜,强壮的父亲露出了一丝老态。他一页一页地翻着院校指南,专注阅读的神情,似乎在决定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我觉得这对父亲不公平,因为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了解,我知道我绝对考不中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此时父亲却这样慎重地考虑,似乎在调动他
高三起始于高二的暑假。那一年暑假格外短暂,在高二期末考试过后,大概只休息了十来天,我们便回到学校,开始了暑假补课。为了高三能有更长的时间复习,我们通常要提前很久便把整个高三的内容学完,剩下的时间就全部用来复习、考试和讲试卷。这是我和妹妹从六岁那年开始,第一年暑假没有下田帮家里割稻打稻———从此以后也就再没有下过田,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补课开始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住寝室的女生约好一起去一楼高三教
对于调味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人:一是对每个菜(尤其是对西餐的每个菜)自己来一番加工;一是很少或简直不利用食桌上的调味品。从这一观点上来实习你的“动的相术”时,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性格来。先说那爱给每一个菜加佐料的人吧。有些人为了表示自己有饮食修养,在适宜的菜里加些适宜的调味品,这女婿从吃的立场看是大可要得的;只是如果你的女儿不善烹饪时也很易受他的气。佐料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加在合适的碟子里,而且需要合适
今天朋友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戏?我答,写高中生与父母斗智斗勇,共同成长的戏。他说怎解?我答,以我对人生的理解,老天爷之所以设计出孩子这个游戏环节,是怕我们其中有些人练级太快,游戏只玩一半发现练级到顶就弃玩了。因为有了孩子,你会发现练级无止尽,大BOSS隔三岔五不定时就爆顶级利器!搞得你欲罢不能,不舍离去。如果没这群大BOSS,我估计我的修行都快圆满结束了。我在43岁的年纪上,已经能坦然接受谋事在人成事
柏拉图所著《理想国》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开端。不少人将这一开端追述到柏拉图以前,如果考虑到哲学对西方文明的奠基性作用,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地位,这样的争论便是多余之举。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而言,柏拉图也是一个著作颇丰之人。众多作品之中,最著名、最具影响者,当属《理想国》。《理想国》之所以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在于其对“教育”的关注。柏拉图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其次才是其他身份。柏拉图笔下的教育,并非现代所谓
家,最温暖也最神奇———在异乡则无时不惦念,归来却逐渐心生嫌弃。互送吉祥言语,祈愿新年好运。说完了,又常常后悔,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套话不免于空洞无感,而变通了又不免于流俗。言多必失,无言又不妥。本想将谨小慎微的工作状态放松,细细品味旷达与悠然之感,却发现天真得不可救药。要跟随大流,否则,承受嗤之以鼻,还会连累至亲的颜面。相聚甚短,而同事与领导的成败与得失却荣登聊天榜单并蝉联前三。正如工作闲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