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是听多了国学大师们的讲座,或因自己是语文老师,我对国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每当独处空室,倚栏捧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聆听先贤教诲;或于茶余饭后,手执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欣赏他对唐诗宋词的评析;或于无人处高声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胸中油然升腾起千古的惆怅与忧伤……此时,心中总氤氲着浓浓的士人情愫。国学经典宏富驳杂,越读越觉得博大精深,越读越觉得自己浅陋粗俗,责怪自己早时读书太少,感叹小时父母引导教育缺乏。于是就想,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多读书。后来儿子出生,我特意给他取名“弘毅”,取自“士不可以不弘毅,其任重而道远” 一句,希望他能多读书,志存高远。
童蒙养正
中国古书《易经》上讲过一句话,它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童时期,培养他的正气,不要养歪、养邪。记得儿子两三岁稍微能说些话,我教他第一首诗是骆宾王的《鹅》。我满怀激情地朗诵一遍,他却奇怪地看我一眼,扭头过去只顾着自己玩玩具,根本不理我。我把他扳过身来,他又扭过身去。再扳再扭,逼急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急得爷爷奶奶一起上前侍侯,害得我挨了一顿批评。没办法,便只好由着他。待他情绪稳定了,瞅准他心情不错,就我说一句,让他跟着说一句。反复几遍之后,我再重复教他,他自己却能提前对出下句来,这让我大喜过望。后来,我又陆续教他《一去二三里》《勅勒歌》《静夜思》《草》等,他也都是那样学会的。我才明白,小孩子学习可不是一本正经坐在那里听讲,他是边玩边学。
儿子上幼儿园,有一天回来,他很郑重地把我按在椅子上,然后立正站好,开始朗诵:“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情严肃庄重,真像个表演家。全家人给惹得哈哈大笑,接着是热烈地鼓掌。原来,这是他们幼儿园老师教的,还布置他们回来背给父母听。
教《三字经》时也教读一些《弟子规》。弟子规里有不少内容都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教起来有情境,倒很容易。比如教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些,我们就告诉他:“像昨天你在楼下玩,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你就应该立即答应;刚才妈妈叫你换鞋子,你就应该立即去换,不应该要奶奶帮你脱鞋子。这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懂吗?”他倒像真的懂了一样很乖巧地说:“噢,我知道了。”与姑姑家的小弟弟一起玩,两个人经常抢玩具,又哭又闹的。我们往往会批评他,告诉他:“‘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与弟弟在一起玩要互相谦让才行。”所以,除了几句晦涩一点的句子,《弟子规》里的大多内容他倒能背下来。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虽然很想儿子能多积累一些,但是也许我们缺乏耐心和恒心,没有及时巩固,更主要的是遇到他有抵触情绪我们就妥协了。到幼儿园结束时,儿子陆陆续续学了几百首古诗,加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真正熟记的也不到三分之一,大多给忘了。现在想来,那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对小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只一味地灌输读背,缺乏巩固,缺乏艺术。再加上我们也怕逼他太紧,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督促有所放松。有一次看到台湾一位学者王财贵博士关于儿童读经的演讲,听他介绍儿童读经要素读、要陪读、要赛读、要和着音乐读等等方法策略,才明白自己给儿子的开蒙有谬。可惜覆水难收,耽误的时光不会再有,遗憾只能供作以后教育的镜鉴了。
同读《论语》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对论语的崇拜由来已久,不过用在教儿子阅读上,我却一直未敢尝试,因为里面不少句子不看注释我也读不懂。但《论语》中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永恒的人生法则。熟读《论语》可以洞察人性,了悟人生。我觉得一个孩子将来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方方面面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的启发。所以,心里一直在找机会把《论语》介绍给儿子。
我睡觉前一般喜欢倚在床上看一会儿书。儿子经常挤在我们床上。我们看我们的书,他也捧着他的漫画书或者故事书看。有一天我正捧着《论语》看得入神,看到精彩的句子还回过来读上两遍,加深记忆。大概我看得太入迷,儿子显然被吸引了,忍不住也扒在我身边非要看不可。我就挑了一句“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把泰伯三次让王位的故事讲给他听。他很爱听故事,听得很认真。我就告诉他:“这本书是中国最好的书之一。许多人说,把这本书学懂了一半,就可以去管理国家了,所以古代读书的人都要学习这本书的。你们的语文书里也都选了这本书上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子的眼睛亮闪闪的。我又说:“你的名字就是爸爸从这本书上得来的。你看,就是这句。”儿子读了出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其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儿子很兴奋,我又把名字所含的意思讲给他听。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自然,那两句很快就给记住了。
有一天中午回家,发现儿子坐在椅子上,手里正捧着《论语》念念有词。我很意外,就说:“那个你能看懂吗?要爸爸跟你一起看才行呢!”“那你就跟我一起看吧!”我一想: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我就跟他一起读第一章《学而篇》,边读边讲解意思给他听。读了几遍,他背上了,说:“原来这也不难呀。”我说:“是啊,‘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代有两个和尚都说要去南海,其中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那个富和尚说,‘我要准备一只大船,还要准备许多食物和生活用品,再过几年我就准备去了。’那个穷和尚则什么也不准备,只带着一只化缘的钵和一件袈裟就去了。几年之后他们又相见了。那个富和尚还没有筹备好去南海的东西,而那个穷和尚却已经从南海回来了。可见,做什么事要想成功,最关键的是去做。光说光想不去行动,是不会成功的。比如你,原先认为《论语》难背诵,现在去背了,就发现原来并不难。对不?”
此后,我们俩约定每天晚上都背两条,争取一学期背完全书,我当然乐意去做。我们果然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每天复习前两天记忆的两条,再读背新的两条。与儿子比较起来,我背起来是快些,但遗忘也快。所以,一段时间下来,儿子倒是背诵了《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一百多则内容,而我却只能记熟几十条,中间还常有错误。我感叹儿子的记忆力好,儿子则因为能超过我而热情高涨。我故意嘴犟表示不服气,要与他比赛到底,说“笑在中途不算真本领,如果背不上全部,只能算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要比就看谁最先背完整本,有本事笑到最后。”儿子轻蔑地说:“好啊,比就比到底。”
学葫芦丝
我们夫妻俩缺乏艺术细胞,所以很希望儿子能接受一些音乐教育,蓄积些艺术素养。听说0岁到3岁人的听觉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3岁之内要是能听一些音乐,只要听一遍两遍,终生不忘。可惜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于是在儿子上小学时,就给他请了一位老师教学葫芦丝。选择葫芦丝,实在因为葫芦丝的音乐悠扬又带些许忧郁,很有古典的意味。与其说为儿子选择兴趣,不如说是在投我自己的喜好。
买回了葫芦丝,老师教儿子学吐气。儿子看着葫芦丝,很兴奋,尤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吹出声音来,很有意思。也许是老师指导有方,或者是我儿子真的有潜质,他只试吹几次就不再有“咕”音了。老师说,“这要在别的孩子那儿要学几天才能吹好,你儿子很有天分。”我半信半疑。第二次他又学会了几个单吐音,看起来成效显著。可是,男孩子心不静,学东西是三分钟热度,反复枯燥地练习他就不太情愿了,不是姿势不正确,就是吐音出问题,吹奏的姿势也很不规范。我看着心里有些窝火,但是那位老师很有耐心,不时地帮助纠正,经常鼓励他吹得好听。一个多小时下来,我看得眼都酸了,回来的路上他说嘴巴疼。原来吹奏很费力,嘴巴上的肌肉都练僵了。我看着心疼,但是这才开始,自然不能放松。我又鼓励他,夸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真了不起。
除了在老师那里学习,回来还需要不断地巩固练习。这时又没有老师督促,全依赖家长陪伴督促。孩子吹了几分钟就不感兴趣了。学乐器的过程都是痛苦的,时常听到某某孩子练琴被父母责打体罚的事,我们没有这么做,但技艺需要反复训练才行。怎么办呢?有一天带他去超市,他看到玩具就挪不动脚了,赖在那里嚷着买玩具。他妈妈一看,要一百多,就不想买。他不走,继续嚷嚷着,僵持好一阵。我忽然想到《功夫熊猫》里的虫师傅,针对熊猫贪吃的特点教授武功。我灵机一动,说:“买是可以的,但现在买回去不可以玩。你要通过练习吹葫芦丝,吹一次挣5分,一直挣够100分就可以归你玩了。你愿意吗?”儿子很想那辆遥控车,一听当然同意。逛街回来,看到儿子眼馋那玩具,我就提醒他,“可以挣分呀!”儿子果真拿起葫芦丝吹起来。为了让他不寂寞,我常在一旁陪着他,想着老师讲解的要求提醒他。就这样,一连几个星期,儿子还真学会了不少技法。有时他妈妈看儿子可怜,就想拿玩具给他玩。我阻止她说:“说过的话要算话,不能出尔反尔,不守信用。”就这样,找到了这种新方法,每当儿子说想买什么玩具时,我就提出这样的要求,儿子无奈,只好遵照执行。一年多下来,儿子吹葫芦丝进步了许多。
由于我们工作单位变动,全家迁居异地,孩子的学习也出现了新问题——附近没有教学葫芦丝的老师。找了几圈后无果,我们只得放弃。回到家里,按照葫芦丝练习教材,一步步与儿子去吹揣摩、模仿。儿子的水平早已超过我伴读偷听来的那点常识了,所以往往是他理解了,吹给我听,我再对照书去验证。后来,又从网上下载一些葫芦丝老师教学的视频给儿子看,有一些作用,但毕竟不是现场教学,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学习也就没什么效果。更主要是儿子的热情锐减,我们也难有办法,对他的催促也就日减了。以前,每当疲劳时,听儿子吹一曲葫芦丝,还真是一种享受。如今偶尔再听到儿子拨弄葫芦丝,吹奏什么《喜洋洋》《紫竹调》《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心中悠悠地泛起阵阵酸意,不禁一叹。
孩子五年级了,眼看就要六年级,将要面临小学毕业升中学,估计再没有时间供我们去挤压了。回想这几年来,陆续教儿子读背了《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论语》《龙文鞭影》《幼学琼林》《菜根谭》以及几百首唐诗宋词等,虽都囫囵吞枣,博闻强记,但毕竟有所收获。其间,有辛苦也有快乐,有甜蜜也有失误。看到儿子牙牙学语的可爱,诵读洋洋千言的自豪;想想自己威逼利诱的“不义”,鞍前马后的辛劳,几多感慨,几多思索。但愿他多年之后,说一句“亏得小时候积累了不少诗词歌赋”,吾心足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
童蒙养正
中国古书《易经》上讲过一句话,它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童时期,培养他的正气,不要养歪、养邪。记得儿子两三岁稍微能说些话,我教他第一首诗是骆宾王的《鹅》。我满怀激情地朗诵一遍,他却奇怪地看我一眼,扭头过去只顾着自己玩玩具,根本不理我。我把他扳过身来,他又扭过身去。再扳再扭,逼急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急得爷爷奶奶一起上前侍侯,害得我挨了一顿批评。没办法,便只好由着他。待他情绪稳定了,瞅准他心情不错,就我说一句,让他跟着说一句。反复几遍之后,我再重复教他,他自己却能提前对出下句来,这让我大喜过望。后来,我又陆续教他《一去二三里》《勅勒歌》《静夜思》《草》等,他也都是那样学会的。我才明白,小孩子学习可不是一本正经坐在那里听讲,他是边玩边学。
儿子上幼儿园,有一天回来,他很郑重地把我按在椅子上,然后立正站好,开始朗诵:“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情严肃庄重,真像个表演家。全家人给惹得哈哈大笑,接着是热烈地鼓掌。原来,这是他们幼儿园老师教的,还布置他们回来背给父母听。
教《三字经》时也教读一些《弟子规》。弟子规里有不少内容都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教起来有情境,倒很容易。比如教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些,我们就告诉他:“像昨天你在楼下玩,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你就应该立即答应;刚才妈妈叫你换鞋子,你就应该立即去换,不应该要奶奶帮你脱鞋子。这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懂吗?”他倒像真的懂了一样很乖巧地说:“噢,我知道了。”与姑姑家的小弟弟一起玩,两个人经常抢玩具,又哭又闹的。我们往往会批评他,告诉他:“‘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与弟弟在一起玩要互相谦让才行。”所以,除了几句晦涩一点的句子,《弟子规》里的大多内容他倒能背下来。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虽然很想儿子能多积累一些,但是也许我们缺乏耐心和恒心,没有及时巩固,更主要的是遇到他有抵触情绪我们就妥协了。到幼儿园结束时,儿子陆陆续续学了几百首古诗,加上《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真正熟记的也不到三分之一,大多给忘了。现在想来,那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对小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只一味地灌输读背,缺乏巩固,缺乏艺术。再加上我们也怕逼他太紧,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督促有所放松。有一次看到台湾一位学者王财贵博士关于儿童读经的演讲,听他介绍儿童读经要素读、要陪读、要赛读、要和着音乐读等等方法策略,才明白自己给儿子的开蒙有谬。可惜覆水难收,耽误的时光不会再有,遗憾只能供作以后教育的镜鉴了。
同读《论语》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对论语的崇拜由来已久,不过用在教儿子阅读上,我却一直未敢尝试,因为里面不少句子不看注释我也读不懂。但《论语》中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永恒的人生法则。熟读《论语》可以洞察人性,了悟人生。我觉得一个孩子将来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方方面面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的启发。所以,心里一直在找机会把《论语》介绍给儿子。
我睡觉前一般喜欢倚在床上看一会儿书。儿子经常挤在我们床上。我们看我们的书,他也捧着他的漫画书或者故事书看。有一天我正捧着《论语》看得入神,看到精彩的句子还回过来读上两遍,加深记忆。大概我看得太入迷,儿子显然被吸引了,忍不住也扒在我身边非要看不可。我就挑了一句“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把泰伯三次让王位的故事讲给他听。他很爱听故事,听得很认真。我就告诉他:“这本书是中国最好的书之一。许多人说,把这本书学懂了一半,就可以去管理国家了,所以古代读书的人都要学习这本书的。你们的语文书里也都选了这本书上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子的眼睛亮闪闪的。我又说:“你的名字就是爸爸从这本书上得来的。你看,就是这句。”儿子读了出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其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儿子很兴奋,我又把名字所含的意思讲给他听。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自然,那两句很快就给记住了。
有一天中午回家,发现儿子坐在椅子上,手里正捧着《论语》念念有词。我很意外,就说:“那个你能看懂吗?要爸爸跟你一起看才行呢!”“那你就跟我一起看吧!”我一想: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我就跟他一起读第一章《学而篇》,边读边讲解意思给他听。读了几遍,他背上了,说:“原来这也不难呀。”我说:“是啊,‘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代有两个和尚都说要去南海,其中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那个富和尚说,‘我要准备一只大船,还要准备许多食物和生活用品,再过几年我就准备去了。’那个穷和尚则什么也不准备,只带着一只化缘的钵和一件袈裟就去了。几年之后他们又相见了。那个富和尚还没有筹备好去南海的东西,而那个穷和尚却已经从南海回来了。可见,做什么事要想成功,最关键的是去做。光说光想不去行动,是不会成功的。比如你,原先认为《论语》难背诵,现在去背了,就发现原来并不难。对不?”
此后,我们俩约定每天晚上都背两条,争取一学期背完全书,我当然乐意去做。我们果然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每天复习前两天记忆的两条,再读背新的两条。与儿子比较起来,我背起来是快些,但遗忘也快。所以,一段时间下来,儿子倒是背诵了《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一百多则内容,而我却只能记熟几十条,中间还常有错误。我感叹儿子的记忆力好,儿子则因为能超过我而热情高涨。我故意嘴犟表示不服气,要与他比赛到底,说“笑在中途不算真本领,如果背不上全部,只能算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要比就看谁最先背完整本,有本事笑到最后。”儿子轻蔑地说:“好啊,比就比到底。”
学葫芦丝
我们夫妻俩缺乏艺术细胞,所以很希望儿子能接受一些音乐教育,蓄积些艺术素养。听说0岁到3岁人的听觉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3岁之内要是能听一些音乐,只要听一遍两遍,终生不忘。可惜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于是在儿子上小学时,就给他请了一位老师教学葫芦丝。选择葫芦丝,实在因为葫芦丝的音乐悠扬又带些许忧郁,很有古典的意味。与其说为儿子选择兴趣,不如说是在投我自己的喜好。
买回了葫芦丝,老师教儿子学吐气。儿子看着葫芦丝,很兴奋,尤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吹出声音来,很有意思。也许是老师指导有方,或者是我儿子真的有潜质,他只试吹几次就不再有“咕”音了。老师说,“这要在别的孩子那儿要学几天才能吹好,你儿子很有天分。”我半信半疑。第二次他又学会了几个单吐音,看起来成效显著。可是,男孩子心不静,学东西是三分钟热度,反复枯燥地练习他就不太情愿了,不是姿势不正确,就是吐音出问题,吹奏的姿势也很不规范。我看着心里有些窝火,但是那位老师很有耐心,不时地帮助纠正,经常鼓励他吹得好听。一个多小时下来,我看得眼都酸了,回来的路上他说嘴巴疼。原来吹奏很费力,嘴巴上的肌肉都练僵了。我看着心疼,但是这才开始,自然不能放松。我又鼓励他,夸他得到老师的表扬,真了不起。
除了在老师那里学习,回来还需要不断地巩固练习。这时又没有老师督促,全依赖家长陪伴督促。孩子吹了几分钟就不感兴趣了。学乐器的过程都是痛苦的,时常听到某某孩子练琴被父母责打体罚的事,我们没有这么做,但技艺需要反复训练才行。怎么办呢?有一天带他去超市,他看到玩具就挪不动脚了,赖在那里嚷着买玩具。他妈妈一看,要一百多,就不想买。他不走,继续嚷嚷着,僵持好一阵。我忽然想到《功夫熊猫》里的虫师傅,针对熊猫贪吃的特点教授武功。我灵机一动,说:“买是可以的,但现在买回去不可以玩。你要通过练习吹葫芦丝,吹一次挣5分,一直挣够100分就可以归你玩了。你愿意吗?”儿子很想那辆遥控车,一听当然同意。逛街回来,看到儿子眼馋那玩具,我就提醒他,“可以挣分呀!”儿子果真拿起葫芦丝吹起来。为了让他不寂寞,我常在一旁陪着他,想着老师讲解的要求提醒他。就这样,一连几个星期,儿子还真学会了不少技法。有时他妈妈看儿子可怜,就想拿玩具给他玩。我阻止她说:“说过的话要算话,不能出尔反尔,不守信用。”就这样,找到了这种新方法,每当儿子说想买什么玩具时,我就提出这样的要求,儿子无奈,只好遵照执行。一年多下来,儿子吹葫芦丝进步了许多。
由于我们工作单位变动,全家迁居异地,孩子的学习也出现了新问题——附近没有教学葫芦丝的老师。找了几圈后无果,我们只得放弃。回到家里,按照葫芦丝练习教材,一步步与儿子去吹揣摩、模仿。儿子的水平早已超过我伴读偷听来的那点常识了,所以往往是他理解了,吹给我听,我再对照书去验证。后来,又从网上下载一些葫芦丝老师教学的视频给儿子看,有一些作用,但毕竟不是现场教学,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学习也就没什么效果。更主要是儿子的热情锐减,我们也难有办法,对他的催促也就日减了。以前,每当疲劳时,听儿子吹一曲葫芦丝,还真是一种享受。如今偶尔再听到儿子拨弄葫芦丝,吹奏什么《喜洋洋》《紫竹调》《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心中悠悠地泛起阵阵酸意,不禁一叹。
孩子五年级了,眼看就要六年级,将要面临小学毕业升中学,估计再没有时间供我们去挤压了。回想这几年来,陆续教儿子读背了《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论语》《龙文鞭影》《幼学琼林》《菜根谭》以及几百首唐诗宋词等,虽都囫囵吞枣,博闻强记,但毕竟有所收获。其间,有辛苦也有快乐,有甜蜜也有失误。看到儿子牙牙学语的可爱,诵读洋洋千言的自豪;想想自己威逼利诱的“不义”,鞍前马后的辛劳,几多感慨,几多思索。但愿他多年之后,说一句“亏得小时候积累了不少诗词歌赋”,吾心足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