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文言文的字词句现象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学生在文言文语言知识积累不够的情况下,想读懂文言文并非易事;二是文言文所包含的古代文化常识往往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古今文化差异也是造成文言文难学的原因之一;三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老师们在文言文教学时常常侧重字词的解释、文章的翻译,教学方法多是灌输式的。久而久之,文言文教学就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于一学习文言文课文,上课就昏昏欲睡。因此,想方设法改变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是必要的。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教学,只要我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都能生动起来,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标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不妨也带着质疑的目光、探究的精神去发现文言文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文言文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让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下面笔者试举几例说明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扬探究精神。
一、带着探究的精神学习文言字词句
弄懂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尽管教材上有权威的注释,众多参考资料上也有详尽的说明,但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字词句的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从而让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变成师生主动思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再是一个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时,文末句“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的教材注释是“意思是说,站在君子的立场上看,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涕泣于庭中的,是很少见的”(见教材第42页注释41),注释解释的是句子大意,句中“所以”是什么含义?其妻妾为了什么感到羞耻?学生看完注释后依然存在疑问。带着一探究竟的精神,我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何乐士编,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结果发现“所以•动(宾)”结构的作用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方法或原因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方法等”时“可译为‘用来作为……的凭借(工具)’等”,如“夫礼,所以整民也”其含义是“礼,是(国君)用来整顿百姓的凭借”(见该词典第387页)。据此,我们知道“所以求富贵利达”的含义是“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应理解为“人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而不是像注释中那样理解为定语后置句“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其妻妾感到羞耻、相向涕泣的原因也不是“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是他们“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这一点在儒家思想中有明显的体现:儒家向来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作为儒家思想代表的孟子反对的并不是“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是他们“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若像齐人那样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地去“谋求富贵显达”,那必然为君子所不齿。至此,我们可以判定,教材对这句话的注释欠妥,应修改为“站在君子的立场上看,人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他们的妻妾不为之感到羞耻、也不相向涕泣的,是很少见的了”。正是带着探究的精神去学习文言字词句,我们才有了新的发现。
二、带着探究的精神分析文言文文本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在文本方面一般都不存在错误,但当我们带着探究的精神去分析文本时,我们往往也会有新的收获。
例如,新人教版必修1《鸿门宴》中有“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一句,这句话乍看没有问题,但细心的学生却发现了不对劲:既用“等”意思就是不止“四人”,既有确数“四人”为何还用“等”?此处是司马迁的笔误,还是“等”字另有其义?教材注释没有任何说明,教师用书第49页译文为“沛公就丢下车马、随员,独自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个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随)”,译文干脆就去掉了原文中的“等”字,这样翻译固然比许多资料书中照原文译为“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个人”合理得多,但也没详细说明如此翻译的理由。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和《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的解释,《鸿门宴》中该句的“等”字“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的意义,然而这与确数“四”明显是矛盾的。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分析,沛公既然“置车骑,脱身独骑”就不可能在逃命时还带很多随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为刘邦得力部下,四人“持剑盾步走”跟随保护刘邦已足够,也符合当时紧急的情势。因此,我们断定,此处的“等”字多余,当为司马迁的笔误。
有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篇选文的用字也呈现出不同,那么,哪个版本的用字更贴切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例如新人教版必修5和粤教版必修5教材都选录了西晋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文,但个别句子用字却不同,如前者出现的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后者出现的是“诏书将下,拜臣郎中”,一个“特下”,一个“将下”,一字之差,表意却大相径庭:“特下”是“特地下达”,体现了皇恩浩荡,晋武帝赏识李密,李密则对晋武帝充满感激之情;“将下”是“尚未下达”,既然“尚未下达”,作为平民的李密又怎么知道诏书的内容是要“拜”他为“郎中”呢?由此可见,新人教版的“诏书特下”更为准确。正是带着探究的精神分析文言文文本,才使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带着探究的精神解读文言文的思想内涵
古人著书立说往往带有特定的目的,蕴藏于文中的思想内涵多数早有定论,但古文今读,作为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教师和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时,我们不妨也带着探究的精神,在思辨中获取新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出该文是“针对中唐时期官府扰民、百姓疲敝不堪的社会现象有感而发,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委婉含蓄地说明了为政当‘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提出了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的主张”这一思想内涵外,我还提出让学生从郭橐驼的为人、郭橐驼的种树经验、他植者、长人者等多种角度对该文的思想内涵作新的解读。让我惊讶的是,当学生带着探究的精神作出大胆联想和拓展时,他们对文章的创造性解读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有人从郭橐驼的为人中获得了貌虽丑但人要有一技之长便可自立于天下、做人当如郭橐驼一样乐观的感悟;有人从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联想到了当代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育人“当放手时要放手”的观点;有人从他植者身上看到了长辈及当代球迷的影子,部分长辈对晚辈、部分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同样缺乏理性;有人从长人者联想到了当代的为官者,当代为官者看似轰轰烈烈、“勤政爱民”的许多举动其实也是劳民伤财、扰民不断……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或许做梦也想不到,后人对他文章内涵的解读如此多样。
以上笔者仅举几例来说明文言文教学中应发扬探究精神,事实上,需要我们带着探究精神去教和学的不仅仅只有文言字词句、文言文文本及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整个文言文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有敢于质疑、勤于思辨、善于分析的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文言文的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教学,只要我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都能生动起来,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标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不妨也带着质疑的目光、探究的精神去发现文言文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文言文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让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下面笔者试举几例说明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扬探究精神。
一、带着探究的精神学习文言字词句
弄懂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尽管教材上有权威的注释,众多参考资料上也有详尽的说明,但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字词句的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从而让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变成师生主动思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再是一个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时,文末句“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的教材注释是“意思是说,站在君子的立场上看,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涕泣于庭中的,是很少见的”(见教材第42页注释41),注释解释的是句子大意,句中“所以”是什么含义?其妻妾为了什么感到羞耻?学生看完注释后依然存在疑问。带着一探究竟的精神,我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何乐士编,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结果发现“所以•动(宾)”结构的作用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方法或原因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方法等”时“可译为‘用来作为……的凭借(工具)’等”,如“夫礼,所以整民也”其含义是“礼,是(国君)用来整顿百姓的凭借”(见该词典第387页)。据此,我们知道“所以求富贵利达”的含义是“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应理解为“人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而不是像注释中那样理解为定语后置句“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其妻妾感到羞耻、相向涕泣的原因也不是“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是他们“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这一点在儒家思想中有明显的体现:儒家向来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作为儒家思想代表的孟子反对的并不是“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而是他们“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若像齐人那样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地去“谋求富贵显达”,那必然为君子所不齿。至此,我们可以判定,教材对这句话的注释欠妥,应修改为“站在君子的立场上看,人用来谋求富贵显达的方法,他们的妻妾不为之感到羞耻、也不相向涕泣的,是很少见的了”。正是带着探究的精神去学习文言字词句,我们才有了新的发现。
二、带着探究的精神分析文言文文本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在文本方面一般都不存在错误,但当我们带着探究的精神去分析文本时,我们往往也会有新的收获。
例如,新人教版必修1《鸿门宴》中有“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一句,这句话乍看没有问题,但细心的学生却发现了不对劲:既用“等”意思就是不止“四人”,既有确数“四人”为何还用“等”?此处是司马迁的笔误,还是“等”字另有其义?教材注释没有任何说明,教师用书第49页译文为“沛公就丢下车马、随员,独自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个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随)”,译文干脆就去掉了原文中的“等”字,这样翻译固然比许多资料书中照原文译为“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个人”合理得多,但也没详细说明如此翻译的理由。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和《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的解释,《鸿门宴》中该句的“等”字“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的意义,然而这与确数“四”明显是矛盾的。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分析,沛公既然“置车骑,脱身独骑”就不可能在逃命时还带很多随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为刘邦得力部下,四人“持剑盾步走”跟随保护刘邦已足够,也符合当时紧急的情势。因此,我们断定,此处的“等”字多余,当为司马迁的笔误。
有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篇选文的用字也呈现出不同,那么,哪个版本的用字更贴切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例如新人教版必修5和粤教版必修5教材都选录了西晋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文,但个别句子用字却不同,如前者出现的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后者出现的是“诏书将下,拜臣郎中”,一个“特下”,一个“将下”,一字之差,表意却大相径庭:“特下”是“特地下达”,体现了皇恩浩荡,晋武帝赏识李密,李密则对晋武帝充满感激之情;“将下”是“尚未下达”,既然“尚未下达”,作为平民的李密又怎么知道诏书的内容是要“拜”他为“郎中”呢?由此可见,新人教版的“诏书特下”更为准确。正是带着探究的精神分析文言文文本,才使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带着探究的精神解读文言文的思想内涵
古人著书立说往往带有特定的目的,蕴藏于文中的思想内涵多数早有定论,但古文今读,作为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教师和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时,我们不妨也带着探究的精神,在思辨中获取新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出该文是“针对中唐时期官府扰民、百姓疲敝不堪的社会现象有感而发,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委婉含蓄地说明了为政当‘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提出了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的主张”这一思想内涵外,我还提出让学生从郭橐驼的为人、郭橐驼的种树经验、他植者、长人者等多种角度对该文的思想内涵作新的解读。让我惊讶的是,当学生带着探究的精神作出大胆联想和拓展时,他们对文章的创造性解读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有人从郭橐驼的为人中获得了貌虽丑但人要有一技之长便可自立于天下、做人当如郭橐驼一样乐观的感悟;有人从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联想到了当代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育人“当放手时要放手”的观点;有人从他植者身上看到了长辈及当代球迷的影子,部分长辈对晚辈、部分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同样缺乏理性;有人从长人者联想到了当代的为官者,当代为官者看似轰轰烈烈、“勤政爱民”的许多举动其实也是劳民伤财、扰民不断……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或许做梦也想不到,后人对他文章内涵的解读如此多样。
以上笔者仅举几例来说明文言文教学中应发扬探究精神,事实上,需要我们带着探究精神去教和学的不仅仅只有文言字词句、文言文文本及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整个文言文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有敢于质疑、勤于思辨、善于分析的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文言文的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