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泳池诞生记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搭建轨道滑梯
  今天,小羽和小锦一同选择了轨道游戏这个玩具。
  小羽对小锦说:“我去新加坡的时候玩过一个大滑梯,就像这个轨道一样,咱俩搭一个管道滑梯吧!”
  小锦也说:“好呀!我也很喜欢三亚那里的水上滑梯,玩起来可有意思啦!”
  两个孩子一拍即合,迅速开始了她们的搭建。小羽把轨道的柱子搭得特别高:“看,新加坡滑梯很高吧!可以从最高的地方滑下来。”小锦也兴奋地说:“我看到三亚的那个管道滑梯是垒在一起的,还有螺旋样子的泳道。”他们很快就搭成了一个联排的泳池轨道。这时,小锦突然焦急地喊起来:“快帮我扶一下,滑梯快要倒了!”伴随着小锦紧张的叫声,俩人迅速地扶住了滑梯,迟迟不敢放手。
  游戏分享时,孩子们听到她俩生动有趣的讲解,都特别喜欢这个搭建主题,想再找一些轨道滑梯的资料看一看,搭一搭。
  对于轨道不稳的问题,孩子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冰冰说可以增加支撑点来解决;楠楠说她们搭的轨道滑梯又高又长,像个“1”,所以容易倒,可以借用纸牌折叠站立的方法,让轨道滑梯变成弧形来解决。聽了同伴的建议,小羽马上调整,将轨道两端向中间收拢了一下,果然解决了问题。
  小锦提出了新的愿望和问题:“我们还想从最高处搭一个更长、弯道更多的滑梯,但是我们没有材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其他孩子们提议,可以用积木或是别的拼插材料来帮助搭建。
  分析: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听到孩子们的讨论,我在思考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是什么、又迁移了哪些经验。
  第一,迁移了旅游中获得的生活经验。小羽发现管道里放上球,可以直线下滑、旋转下滑,与外出旅游时所玩的泳池滑梯非常相似,引发其生活经验的迁移。通过协商,有着同样旅游经历的两个孩子,积极表达着自己对泳池轨道的想法,各自按照记忆中泳池轨道滑梯的外形结构,运用平时搭建小球轨道的经验,大胆尝试组合与连接各种不同形状的插管和弯道,搭建出高低错落、多向叠摞的泳池轨道。
  第二,迁移了让纸牌稳固站立的经验。通过同伴互助,孩子们尝试迁移纸牌折叠站立的经验,调整泳池轨道底座的形状,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这样,孩子们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解决问题的经验又丰富了。
  从游戏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搭建更高的轨道滑梯。遗憾的是,由于玩具材料不足,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
  我不想搭这么小的滑梯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搭建泳池轨道。今天,小冯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张老师,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设计的新加坡新型泳池!我的这个泳池和上周小羽和小锦在科学区搭的管道泳池滑道不一样。我这个不会倒塌,而且泳池里还有飘浮的球球,四周还有不一样高的跳台。相同的地方是也有滑梯。可是我的材料也不够了,只能搭这么一个很小的滑梯。我们还想继续搭,怎么办呀?”
  两次游戏出现了相同的问题,我请全班小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小新说:“可以拿别的区的材料代替。”小可说:“可以去中一班借点这款玩具来继续搭建。”这时候,小羽说:“我觉得你搭得很好,我之前也在科学区搭建过管道滑梯轨道,玩具也不够用,要是能把这两个玩具结合在一起用就好了。”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就鼓励他们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的收获与发现,并跟进观察孩子们的游戏。
  分析:发现问题之后,如何解决问题?游戏中,动手操作和同伴学习伴随着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始终,是他们建构新经验的重要途径。小冯先尝试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材料不够的问题。于是,其他同伴从增加同种材料的数量、用其他材料代替、不同种材料联合搭建等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拓展了新的游戏经验。
  游泳池轨道群诞生了
  昨天,孩子们想出了一些解决材料不够的办法。今天,他们又会有哪些新尝试呢?
  今天,轩轩、辰辰两人一商量,决定听取小羽的建议,用不同的材料搭建起来。轩轩用管道滚球玩具搭了一组相对矮点的轨道,而辰辰用球体追踪轨道玩具搭起一组高轨道。孩子们投入地搭建着,一会儿就搭好了。轩轩满意地说:“看,这下高低轨道都有了,咱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吧!”边说边把两种不同类的轨道摆在了一起,马上高低错落、曲直结合、色彩丰富、多个起点的巨型泳池轨道群就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分析:因为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不断挑战和尝试怎样有效地与其他区域的材料相结合,一步步探索和验证新材料的玩法,所以参与的每名幼儿都在收获属于自己的经验。从过程来看,他们积极表达想法,集思广益,逐渐丰富搭建的内容;从作品来看,他们综合运用了拼插、组合、连接、以物代物等技能方法进行搭建,建构能力不断提升。
  滑梯和泳池的完美组合
  轨道愈加庞大和复杂后,孩子们又在完善和丰富泳池轨道游戏的情境。
  把滑梯放到泳池里——今天,小支和小洲又不厌其烦地搭建泳池轨道。这次搭建的速度更快了,一会儿立体的滑梯就搭起来了。
  小支有点不太满足:“要是把我搭的滑梯放到泳池里就更好了。”小洲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立刻调整起来。他先把滑梯摆弄了摆弄,将管道滑梯的终点调整了一下方向,顺利地把滑梯和游泳池连接了起来,瞬间将所有的建筑连成了一个整体。
  一旁的小支搭着搭着,发现管道泳池轨道搭高以后有些不稳固,小洲支了一招:“你可以拿纸垫在下面试一试。”小支立刻行动,把纸叠了几下塞在了不稳固的轨道下面,观察了一下,兴奋地对小洲说:“你快看,还真的不晃了!你真有办法。”
  有场景的水上世界——孩子们大胆尝试利用插片的不同色彩来区分和表现不同的场景。辰辰把蓝色插片当水或海洋,把黄色插片当沙滩。小丹则插了一把遮阳伞、两棵绿油油的大树。孩子们在不断扩充游戏场景。小支说:“我上周末去海边了,我发现海边还有一些船只、高高的大树、滑梯……这些东西我可以用插片插出来。”小丹说:“对,我还可以用小球在沙滩上搭一个沙滩排球。”由于有了新创意的融入,孩子们搭出一座有场景、有情节的水上世界。   我把孩子们的创作拍摄下来,在电视屏幕上播放,请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想法。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用插片插个游艇,用废旧材料当轨道,自创滑梯。孩子们在喜欢的游戏中产生了共鸣。我边看、边听、边想:我该回去找找有关水中游泳池或者海边的图片,看看还能不能激发出孩子们其他的新想法。
  分析:现在,幼儿的作品有立体结构,有平面点缀,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创意无限。生活经验永远是幼儿产生新想法的基础,孩子们将生活中的经历运用到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对同伴好的游戲创意给予认同和鼓励,让每个作品根据主题进行有意识的连接、组合,更加合理和完善,最终使轨道泳池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整体。
  教师感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是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中学习的。”我们班的轨道游泳池在孩子们的合作下,前后历时三个月,最终诞生、完善。这让我深刻体悟到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经验建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也在支持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工作的独特性。
  1.营造支持性氛围,呵护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热情
  在这个轨道泳池游戏中,我做得最多的是静静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细细聆听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陪伴幼儿的游戏。
  我提供开放的空间和材料,让幼儿可以自由使用班中各个区域的材料,支持他们将各种材料进行搭配和组合。由于打破了材料只能在一个区域使用的固有游戏模式,孩子们得以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想象和创造,并自然地把建构、科学探索、艺术设计等经验融合在一起,玩出了不同的花样。这才是幼儿游戏的真正状态。
  这让我更加坚定,只有顺应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打破思维的禁锢,才能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他们才能不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2.关注幼儿的持续性探索,支持幼儿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经验
  从泳池轨道的诞生到水上世界的形成,孩子们在建构游戏中经历了一个从设计到构建,再到创造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复杂性为幼儿带来很多发展的机会。
  在一次又一次的搭建、尝试、思考、调整中,孩子们解决了泳池轨道不稳、拼插材料数量不够、改变泳池轨道构造、寻找其他拼插材料进行辅助搭建等问题。整个过程,孩子们不放弃、不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同时展现了他们对同伴意见的倾听、接纳,展现了他们运用已有经验、验证新想法、构建新经验、运用经验的学习经历,展现了他们天生自信主动的学习者形象!
  总之,教师的支持和引导在于让幼儿对自己喜欢的游戏持久保持兴趣和积极性,愿意不断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活动不断产生新的转机和生长点,从而促使幼儿收获更多的学习与发展。关于游戏,孩子们还有很多秘密要去探究。我深知:尊重、理解、支持和赏识幼儿,让他们玩出快乐、玩出智慧是我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要与孩子们一起同生共长。
其他文献
伴随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线上幼儿园(空中幼儿园)的实践探索,我区幼教工作者基于现实困境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创新师幼互动方式、扩展教育空间场域、整合家园社会资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鲜活而又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我发现,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基于专业,这些教育行动背后的儿童观都能指引我们更好地呵护儿童、守护童年。在疫情逐渐消退之际,进行儿童观的复盘,既是对一线幼教工作者自身专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我们班的幼儿马上要升入小学了,但班里有几位小朋友的“玻璃心”,让我甚是担忧,他们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吗?  我们班的雯雯小朋友是本学期新转来的幼儿,聪明乖巧,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强,在以前的幼儿园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学习楷模,她的妈妈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也非常自信。可是,雯雯接受不了任何失败挫折。一天,雯雯和小强玩五子棋,雯雯稍没注意败在了小强的手下。只见雯雯兴奋的小脸瞬间转
麟麟小朋友在家中备受宠爱,从出生起,爸爸就为他设计好了培养方向,所以尽管麟麟才4岁,却已认得2000汉字,能说一口快板,会背三字经、弟子规。麟麟在班上也經常为小朋友表演上一段,当老师把麟麟表演的视频发到班级群中展示的时候,赢得了其他家长的称赞,麟麟爸爸对此也一直引以为傲。  但麟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发展却比较弱,比如他分不清楚人称代词,经常把老师的指令理解反。另外,麟麟在生活自理和运动能力方面发展也
从每年园所举办的幼儿身高、体重及体质例行测量中,我们都能发现部分孩子体质偏弱,个别孩子还出现肥胖的现象。为此,我们组织教师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识到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可以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能活动,提高体质。经过四年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是根据我园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实施步骤及要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活动区  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活动区,是
在幼儿园的一个下午,一位小男生——嘟嘟无意間提出的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好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每一句话或者是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幼儿心灵成长的助推器,但也有可能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案例呈现  一日上午科学活动期间,嘟嘟因为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多多坐在一起,便自行向着他所在的方向挪动椅子。一开始嘟嘟探着小脑袋朝着老师望了一眼,见老师的目光不在自己
摘 要: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是高校软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则是人才培养的直接体现。本文旨在结合本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在认真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设置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对提高软件技术人才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软件人才 课程框架体系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
去年,我有幸参加“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培训项目,走进丹麦游学。  我们在丹麦参与了两次美术方面的师训活动。活动前,大家都很彷徨,总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不好。但是,活动后,通过多元材料的使用、丰富活动的体验,在丹麦老师放大镜式的语言鼓励下,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可以画,都能画得不一样。  以其中一次美术活动为例。这次活动围绕绘画中的观察展开,分为3个小活动。我体会到:学会观察,才能学会画画。  活动1盲
作为一名涉足幼儿园园本教研近十年的业务管理者,我深深知道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园所培训管理者的眼界、思路、学术水平以及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园中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者的产生往往却是因为“教而优则管”。这就导致了在业务培训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虽然出身是优秀的教师,但是缺乏专业引领的管理策略;虽然有满腔的幼教热情和高超的教育水平,但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虽然积累了
疫情期间,有一天,刘焱老师兴奋地提及她最近在翻译美国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书。当时因为课题研究的缘故,我正在读刘焱老师若干年前翻译的《读懂幼儿的思维: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一书,我暗自思忖,是什么样的吸引力又促使刘老师带领团队在疫情期间开始了翻译之旅?又是什么样的一本书能令刘老师如此津津乐道?后来我荣幸地成为了该书的第一读者。带着好奇,更怀着荣幸读完书稿。恰逢刚刚听完《黄帝内经》解读,了解到中
“牵着蜗牛去散步”本身就给教师自己和“蜗牛们”套上了枷锁,我们何不陪着“蜗牛”或者自己也变成蜗牛,和他们一起去散步呢?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和“蜗牛”散步的每一天也定能让他们收获多多。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很差,我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如洗手排好队,玩具要分类摆放等)重复要求好多次,一天下来,嗓子沙哑,累到瘫痪。但第二天,孩子们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改善。反思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