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教师“照抄教案”现象谈起
  平时的教学现状调查和听课中发现如下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教师照抄教案以应付上级的教学六认真检查;部分教师长期不备课,临上课时拿着教案书走上讲台“即兴施教”;多数教师是先上课,后备课(抄教案)。这三种怪现象所造成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由此我想到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怕承担上公开课的缘由。试想:以往照本宣科式地教学搞惯了,以往“上到哪儿黑就到哪儿歇”的作法操练惯了,突然来“赶鸭子上架”,上一堂像模像样的公开课,对教学目标的拟定,训练点的把握,训练程序的安排,教学结构的优化来一番“深思熟虑”,有的教师能没有畏惧心理吗?有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没备好,教材没钻熟,“临战擦枪式”地上课,只能导致课堂教学费时多,效率低。
  如何根治教师在课堂上讲风太甚、独霸学生话语权、效率低效甚至负效的不良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办法是追求“目标明确,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的“书香课堂”,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时间的损耗,将不必要的“损失”弥补回来。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并非易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弄清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
  二、农村学校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当前农村学校语文教学“时耗”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确定说不清摸不准,造成如下问题:(1)一节课无明确的教学目标。从笔者平时的听课和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制订的课堂教学目标模糊不恰当,教师在一节课中究竟要教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什么习惯,品质,说不清。因此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措施,教学环节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既浪费了时间,更谈不上什么效率;(2)教学目标不适切。存在教学目标定得过低、过高、不全三种情况。这与有些教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教材,特别是不明确教学目标的能级水平,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度有关;(3)不能突出重点教学目标。部分教师没处理好重点教学目标和一般教学目标的关系,该重点使力的没落实,不该重点使力的却平均用力,造成时间的浪费;(4)教学目标的组合不合理。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思想教育游离于课文之外。常见的是在学习课文之后一定要联系一下形势或结合自己,贴上一些政治标签。由于组合不合理,造成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教师废话多,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课堂教学缺少语言训练,“满堂问”和“满堂灌”的现象较为突出
  教学中常出现下述情况:
  其一,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形式替代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一节课45分钟几乎没有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造成的弊端是“光问不练,学生疲倦”。如有位老师上《李时珍》一课,开头就问,李时珍是哪国人?答是“中国人”。问:是什么朝代的人?答:明朝人。问:是什么家?答:是医学家和药物学家。问:是一般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吗?答:不是的,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样的问答,势必造成课堂“三少”的格局:学生读少、写少、思少。
  有的教师提问题不顺应学生心理,对学生要求过高。如有个老师问“蝙蝠和雷达”中的“和”字是什么意思?学生怎么也回答不出来。时间是一个常数,如果教师以“问”为手段,课堂上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挤掉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该学的没学到,该做的没做到。长此下去,只能是课内损失课外补,给学生造成额外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其二,训练走过场,面面俱到,造成的弊端是“什么都要,什么都得不到”。表现为训练要求不准确,不明白,不到位,不扎实。教师千文一法,对学生一读就懂的文章,也作喋喋不休的讲解。而在读的训练上,动笔写字和做作业的习惯训练上走过场。造成学生读写时间少,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记忆语言、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得不到很好训练。
  其三,课堂教学搞花架子,华而不实,自学不到半分钟,小组讨论走过场,重结果而轻训练过程,造成的弊端是“课堂成了一个人的舞台,多数人的看台”。课堂上一会儿幻灯,一会儿录音,演、唱、念、做都搬进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实际上语言文字上的训练只是“蜻蜓点水”,没务到实。
  3.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层次性、目标性
  课堂提问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许多农村教师只注重梳理情节内容的填空式提问和选择式提问,所提问题大多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很好地落实重点训练目标。
  课堂提问的凭借点是教材,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提问的归宿要落实到学生双基的掌握与智能的开发上。课堂提问应当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体裁特点,年级与单元训练重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干问题。目前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提问存在问题甚多,值得深究。
  4.课堂结构陈旧,程序呆板,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堂结构,是教育思想的反映。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为“教”而教。可众多教师还是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其结构模式陈旧,不管课型和年段特点。多以谈话法和串讲法贯穿教学始终。“红领巾”教学法虽有优点,它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认识过程,重视思想教育等等。但它的特点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理解课文内容,缺乏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忽略了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
  具体讲,陈旧的课堂结构有三个弊端:
  其一,教师成了剥夺学生话语权的“讲师”。一堂课中,教师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地讲解分析,造成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无法触及课文的思想内涵,把握课文的核心部分。
  其二,少数学生统治课堂,忽略了大面积训练。问题的过浅或过深,都极大限度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出现“尖子生撑场面,多数人当陪座”的局面。
  其三,教师讲得多而杂,提问散而乱,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不符合语文规律的。
  改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现状的对策
  1、改变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率和名牌学校的上线率。尤其是对农村中学语文的课堂评价标准应重新制定。
  2、给学生一个启发的课堂
  所谓启发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变化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表现,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
  3、教育政策的倾斜与平衡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作点尝试,鼓励城市的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执教,让他们成为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生力军和主导力量。同时对这些教师和毕业生给予政治上、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相信在上级政策的倾斜下一定能平衡城乡之间的语文教改差距,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综上所述,笔者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相信我们只要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也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做为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相应的指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语文 自主学习 指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
期刊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多媒体在辅助、提高课堂效率,改革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
期刊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学生写作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尽管素质教育雷声大震,“减负”也初见端倪,但是,由于种种机制的制约,不少学生仍无法摆脱学习课本知识的重压,无暇对周围的生活进行细致地观察,尤其还有一些全封闭式的学校教育,学生更如笼中的小鸟,更不要说自由地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了。他们不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一写作文就感到十分棘手,无从
期刊
一个学校的管理如何?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级管理,决定于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少学校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很多老师都不想走近,科任教师害怕走进教室就连班主任也头疼,恨不得丢之弃之。而有的班级则是班主任的话听之任之,其他教师的课则我行我素,甚至为所欲为,科任教师无法招架,有时气得火冒三丈,也无济于事。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在“动”与“活”中快快乐乐地获取英语知道,轻轻松松地提高学习能力和英语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情景 创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举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去年在我省实施。这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此必然会引发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对新课改的实践,我们很有必要对它进行理性思考,以确保准确地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尽量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陷入误区。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    一、高一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
期刊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关键词:语文 主人 激发求知欲 新课标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讲授不同深度的知识。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教学”是一样的。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
期刊
走进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注重的是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念,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为此,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如何体现新课改,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新物理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