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主要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有关,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征、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必要性、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朝着生活化倾向发展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中的相关措施,以便为语文教学生活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元素;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及综合素质培养上有重要意义,而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能与其他学科和生活有所联系,从而整体推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素质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保证生活化教育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机融合,为语文教学发展提供新路径。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征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特征进行分析时,可发现主要体现在开放性、主体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首先,从开放性角度出发,现行的语文教学方式及策略,更多体现出开放性特征,使得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间有紧密联系。如语文作为一种素养和文化,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延伸,在个人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培养自身语言素养。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生活来拓展自身知识面,是语文教学开放性的体现。
其次,在主体性方面。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可通过以下方面加以阐述:一是教师为了顺应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贴合学生生活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熟悉感,来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二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保持学生专注力,将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掌握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将生活经历作为主要教学资源,提高语文学习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知识需求学习语文,实现学生学习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最后,生活化教学还体现出实践性特征,指的是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課堂学习中,对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间关联性认识不足,导致语文知识无法达到灵活性运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文知识应用提供了适当的学习场所,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感受语文学习乐趣。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必要性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与国家文化传承有紧密联系,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应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生活化教学形式下,教师可采取问题探讨、情境创设等开放性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作用,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朝着生活化倾向发展的措施
(一)促进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而出现的,旨在让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知识应用性。为了促进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特征,要求教育者能尽快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采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来替代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信心方面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促使语文教学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作用,真正做到基于生活实际的条件下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在选取教学方式上,注重以学生生活经历为背景,创建满足生活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情境,以便营造出生活化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一主题,整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儿子在各个成长时期对父亲的解读,在儿子小时候,将父亲看作是了不起的人物,随着年龄增长觉得父亲也有不懂的事情,直至到中年期感到父亲不似印象中精明,再到老年感到父亲的重要性。在整篇文章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生活琐事的说明,详细阐述对父亲这一形象的了解,能吸引读者感受文章情感变化。在讲解这篇文章时,为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教师通常会选择鼓励学生回忆并讲述与父亲的往事,来营造符合文章情感的课堂氛围,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实际生活事例带来的感动情绪,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掌握。在借助生活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能有效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不仅使其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能明确父亲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在今后的交往中能做到尊重父亲,从而真正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上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促使教学形式有所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与生活实践间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展现,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促进语文知识的生动传达,在图片、视频等因素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突破教材范围来感受语文世界。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关于“美猴王”的文章,主要内容为讲述孙悟空的故事。为了使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视频后,将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极大兴趣,从而在学生配合下保障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同时在语文课堂最后阶段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认识,讲述在学习文章后对孙悟空形象的重新见解,并说明带来自身何种启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成效。
(三)凸显语文教材中生活化内容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能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强调其中的生活化内容,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这种做法的实施,可将生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拉近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间距离,有利于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文章主要以父亲的背影为主线,讲述作者眼中的父亲,进而表达对父亲的情感,在讲述与父亲间小事的基础上提升文章情感价值。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在于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包括父亲去车站送我、父亲买水果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但同样是容易被忽视的事情。而通过文章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的目的。具体来说,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元素较丰富,主要是由于语文学科本身便体现出生活化属性,通过挖掘生活中语文元素,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水平。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以便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做到课后作业生活化
现阶段,语文课后作业更多是书面形式,旨在保证学生通过相关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是由于书面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化的缺陷,无法满足现代语文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且脱离了生活实践,将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因此,在进行作业布置时,需要教师能同时布置书面作业和具有实践特点的家庭作业,以便在上述作业形式的配合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在实践性课后作业作用下,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感悟语文,这类作业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利用摄像设备记录做饭直到父母看见满桌饭菜时表情的整个过程,之后根据视频内容写下自身感悟。这些日常中的小事最能体现母子间亲情,在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能产生较大的情感变化,这时进行写作能确保文章内在情感真挚,保证文章质量并能锻炼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具体来说,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确保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需要教师能从创新课后作业形式的角度出发,突破书面作业局限,以便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在学生语文知识巩固上的作用,促使学生明确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本质的认识,并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体会语文学习乐趣,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可采取生活化、挖掘教材中生活化内容以及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措施,能实现语文教学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宁宁.捕捉生活元素,找寻别样趣味——初中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研究[J].学周刊,2018(2).
[2]李金日.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路[J].新课程学习(中),2014(7).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元素;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及综合素质培养上有重要意义,而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能与其他学科和生活有所联系,从而整体推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素质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保证生活化教育与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机融合,为语文教学发展提供新路径。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征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特征进行分析时,可发现主要体现在开放性、主体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首先,从开放性角度出发,现行的语文教学方式及策略,更多体现出开放性特征,使得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间有紧密联系。如语文作为一种素养和文化,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延伸,在个人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培养自身语言素养。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生活来拓展自身知识面,是语文教学开放性的体现。
其次,在主体性方面。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可通过以下方面加以阐述:一是教师为了顺应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贴合学生生活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熟悉感,来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二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保持学生专注力,将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掌握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将生活经历作为主要教学资源,提高语文学习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知识需求学习语文,实现学生学习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最后,生活化教学还体现出实践性特征,指的是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課堂学习中,对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间关联性认识不足,导致语文知识无法达到灵活性运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文知识应用提供了适当的学习场所,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感受语文学习乐趣。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必要性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与国家文化传承有紧密联系,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应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生活化教学形式下,教师可采取问题探讨、情境创设等开放性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作用,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朝着生活化倾向发展的措施
(一)促进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而出现的,旨在让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知识应用性。为了促进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特征,要求教育者能尽快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采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来替代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信心方面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促使语文教学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作用,真正做到基于生活实际的条件下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在选取教学方式上,注重以学生生活经历为背景,创建满足生活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情境,以便营造出生活化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一主题,整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儿子在各个成长时期对父亲的解读,在儿子小时候,将父亲看作是了不起的人物,随着年龄增长觉得父亲也有不懂的事情,直至到中年期感到父亲不似印象中精明,再到老年感到父亲的重要性。在整篇文章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生活琐事的说明,详细阐述对父亲这一形象的了解,能吸引读者感受文章情感变化。在讲解这篇文章时,为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教师通常会选择鼓励学生回忆并讲述与父亲的往事,来营造符合文章情感的课堂氛围,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实际生活事例带来的感动情绪,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掌握。在借助生活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能有效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不仅使其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能明确父亲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在今后的交往中能做到尊重父亲,从而真正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上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促使教学形式有所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与生活实践间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展现,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促进语文知识的生动传达,在图片、视频等因素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突破教材范围来感受语文世界。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关于“美猴王”的文章,主要内容为讲述孙悟空的故事。为了使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视频后,将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极大兴趣,从而在学生配合下保障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同时在语文课堂最后阶段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认识,讲述在学习文章后对孙悟空形象的重新见解,并说明带来自身何种启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成效。
(三)凸显语文教材中生活化内容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能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强调其中的生活化内容,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这种做法的实施,可将生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拉近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间距离,有利于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文章主要以父亲的背影为主线,讲述作者眼中的父亲,进而表达对父亲的情感,在讲述与父亲间小事的基础上提升文章情感价值。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在于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包括父亲去车站送我、父亲买水果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但同样是容易被忽视的事情。而通过文章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的目的。具体来说,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元素较丰富,主要是由于语文学科本身便体现出生活化属性,通过挖掘生活中语文元素,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水平。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以便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做到课后作业生活化
现阶段,语文课后作业更多是书面形式,旨在保证学生通过相关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是由于书面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化的缺陷,无法满足现代语文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且脱离了生活实践,将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因此,在进行作业布置时,需要教师能同时布置书面作业和具有实践特点的家庭作业,以便在上述作业形式的配合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在实践性课后作业作用下,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感悟语文,这类作业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利用摄像设备记录做饭直到父母看见满桌饭菜时表情的整个过程,之后根据视频内容写下自身感悟。这些日常中的小事最能体现母子间亲情,在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能产生较大的情感变化,这时进行写作能确保文章内在情感真挚,保证文章质量并能锻炼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具体来说,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确保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需要教师能从创新课后作业形式的角度出发,突破书面作业局限,以便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在学生语文知识巩固上的作用,促使学生明确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本质的认识,并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体会语文学习乐趣,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可采取生活化、挖掘教材中生活化内容以及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措施,能实现语文教学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宁宁.捕捉生活元素,找寻别样趣味——初中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研究[J].学周刊,2018(2).
[2]李金日.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路[J].新课程学习(中),2014(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