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 宜商宜游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格里拉,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地。没来大埔前,一位祖籍大埔的朋友告诉我,大埔是“客家的香格里拉”。当时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从广州出发,沿广梅高速公路一路穿行,由梅州下高速后,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的目光突然被满眼的绿吸引住了:远山黛绿、近水浓绿、溪河碧绿、路树翠绿。最难得的是,江水依山而走,绵绵无尽头……
  让我们一路惊艳的大埔终于到了!
  这些亮点,让人读懂“大埔文明”
  干净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依然保留着旧建筑风格的楼房,让人感觉到大埔县城的与众不同,无愧于“全国文明县城”的称号。
  大埔地处粤东北山区,却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中先行一步,其中有什么秘诀呢?
  大埔县政府郑尚森副县长对《源流》记者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福建某地有几位领导来大埔考察,停车在路边买甘蔗。卖甘蔗的农民削好甘蔗后,同时递过来几个塑料袋,很认真地叮嘱福建客人:“你们吃甘蔗的时候,要把甘蔗渣装进塑料袋,不要随街乱扔。我们大埔是全国文明县城,街道整洁是必须的。”
  这几位客人被感动了。连一个大埔的普通市民都这么珍惜“全国文明县城”的荣誉,自觉地维护大埔的环境,他们由衷地向这位卖甘蔗的农民竖起了大拇指。
  2011年,大埔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深入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竭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近年来,大埔累计投入4.5亿元,着力构建以县委、县政府为中心,向北推进、东西走向的五环交通网络;新建改造了10多条残旧道路和10座大桥,兴建了县城南北防洪堤、西湖公园、湿地公园、滨江公园、西岭中国书法公园、梅河公园,并建成了8.8公里绿道,丰富了城市内涵。同时,投入1亿元建设集防洪、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一河两岸工程,狠抓县城绿化、美化,因路配绿,沿河植绿,见缝栽绿,努力实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水景相融”的目标。同时,投入500万元建设治安视频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点遍布县城大街小巷,让群众出行更具安全感。目前,大埔是全省刑事案发率最低县之一。
  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说,“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微服“私访”的故事也广泛流传,脍炙人口。他对大埔的变化深感欣慰,但又有点担心是不是上级领导来的时候,大埔才变靓;是不是检查组到之前,大埔才突击做工作。于是,他轻车简从,悄悄来到大埔调研。他亲耳听到了大埔百姓的赞扬,亲眼目睹了大埔县城一如既往的干净和整洁。
  文明,提升大埔人生活品质
  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县城在哪里?
  行走大埔,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答案:文化中心、书法公园、梅河公园……在大埔,每一项文化工程建成后,都是大门敞开,任由百姓免费进入参观。
  清澈的梅潭河静静地流过大埔县城,河边新近建起的梅河公园使百姓可以亲近河水、回归自然,成为大埔县城居民最喜欢去的休闲场所。但许多市民不知道,梅河公园的建成凝聚了大埔县委县政府的心血。这片沿河土地早已出让给了私企老板,已经成为“黄金旺地”。为了突出城市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大埔县委县政府毅然用2000多万元回购了此地,并精心建成高规格的休闲平台,打造了“一河两岸”秀丽风景。
  走进大埔,似乎走进了一个“文化大观园”。保护良好的古民居、古街道,弘扬发展的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新修建却充斥着文化气息的公园、馆场……客家特色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大埔是“古老”的,古民居、古街道、古民俗、古文艺……散发着幽幽“古韵”。保护与开发,是古城永恒的话题,在大埔,上下都形成一个共识:保护就是最好的开发。对名镇、名村、民居的开发,该县都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聘请有关专家制订严格的保护和开发规划,在对残旧的街道、建筑进行维护、修缮的同时,进行开发可行性论证,对尚未有经济能力统一开发的区域,宁可选择让它继续“沉睡”,也不愿意实施破坏性开发。此举无疑是有力地保存了“古文化”。这里有了保存完好的茶阳古街、百侯老屋群……有了开发得当的张弼士故居、泰安楼……有了传承发展的广东汉乐、茶阳花环龙、百侯鲤鱼灯……
  近年来,大埔共投入1.2亿元,在县城兴建了汇聚客家文化渊源、体现大埔风土人情的西湖公园,集文化标志性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江公园,集历史文化、客家民俗风情、康体休闲为一体的西岭中国书法公园,以及可亲近大自然、赏名花名木的梅河公园。
  目前,大埔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这个比例在国内不算低。大埔按照绿色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定位建设县城,不断完善县城市政功能,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存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完善了县城道路排水、公厕、停车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服务体系;抓好绿化、亮化、净化,主城区街道焕然一新,呈现了“一路一灯、一街一景、一区一品”的特色;结合县城防洪堤围改造,建设集防洪、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一河两岸工程。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他们已然在精神的家园里“诗意栖居”。
  大埔没有艳遇,没有酒吧,没有专业的导游,没有成排的旅游大巴,只有城市达人所追求的慢生活。走在县城古镇的石板路上,你可以感受到中国边远小镇般原生态的生活:骑楼里开着用手推的推剪剪头发、用剃刀刮胡子的理发店;“大埔电报局”的石板门里出售着手工玻璃做成的煤油灯;街角转弯处一身深灰色打扮的老大爷倚着门板,就着阳光修着可能与古城一样老的眼镜……
  所有的幸福点滴,积聚起这些城市申报文明城市的底气。在大埔,“文明县城”早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因为吐纳自然,幸福愈加深厚绵长。
  文明,塑造客家美丽的风情
  大埔枫朗镇有位当地群众称他“永伯”的老人,他的姓名叫罗永,今年86岁了。永伯十分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为老年人服务,工作任劳任怨,得到乡亲们的好口碑,曾被大埔县委县政府授予“大埔县十大道德楷模”荣誉称号。   他借助大埔县枫朗慈善会这个平台,义务服务困难乡亲。在核实困难户情况的过程中,他不畏辛劳,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深入到困难户家中,了解情况,并为他们提出帮扶方案,通过慈善会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目前,慈善会资助覆盖枫朗、百侯、大麻、西河、光德、大东、三河等镇计650户6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低保户、残疾灾病困难户等困难群众。慈善金每月9日发放,工作月月如此,永伯从无半句怨言。他经手发放的固定救济、灾病临时救助慈善金累计近800万元。
  罗永的动人之处,在于他让人们看到普通人内心的美,这给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事实上,在大埔,客家人的淳朴、善良无处不在,真善美的品格在这里显得格外醒目。无论是城镇,还是边远山区,涌现出更多的凡人大德、身边善举不断温暖人心。
  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候选人、大埔县家炳一中退休教师邬义兴,从1975年开始,把因患高血压和风湿性心脏病而不能劳作的岳母刘善老人接到自己家生活,30多年悉心照料。2002年,刘善老人不慎摔了一跤,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邬义兴的妻子身体又不好,他承担起照顾岳母的重任。夏天天热,他把老人背到屋外阴凉的地方;冬天,他装好热水袋,把老人背到室外晒太阳,让老人和邻居拉家常,使老人幸福开心。邬义兴悉心照顾疾病缠身的岳母,在儿女、孙辈及青少年中起到典范作用,在当地传为佳话。
  感动梅州十大道德楷模杨韵棣,是大埔县中医院退休返聘副主任中医师。他立足中医岗位,从医30多年来,日均要给近50位患者诊治,年计超1.6万人次。还经常利用节假日,背着药箱,翻山越岭为患者诊治。即使是在查出患有恶性喉癌后,仍然关注中医工作,凭着毅力和爱心,4年多来,用“电子喉”顶着喉咙发声,每天还坚持到医院坐诊,为山区患者服务。
  道德人物的凸显,让人们看到这座文明城市的最美风情。道德人物涌现的背后,更有着政府的引导。
  大埔县政府先后开展“热爱大埔、爱我家乡”、“文明礼仪在大埔”、“大埔十大道德楷模评选”等主题实践活动,制订发放《大埔县文明公约》和《致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各一万多份,大力弘扬先进典型,营造讲文明、树新风浓厚氛围。目前,全县评选出大埔县文明单位34个,梅州市文明单位9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1个。今年,县城开展了“三个十”民风塑造活动,评选表彰了10名“好公民”、10户“好家庭”和10个“好村(居)民小组”,培植了一批文明典型,形成了学榜样、走正道、爱公益、讲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
  “红色文化”也在大埔熠熠发光。大埔县有关部门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也了解社会,因为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再遥不可及,信仰也成为活生生的所在。
  “学身边道德楷模,当科学发展先锋”,正成为全体大埔人的共同实践。
  全国文明县城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许多城市梦寐以求的荣誉之冠。
  一路创建,一路前行。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客家香格里拉——大埔,在荣誉面前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完善机制,精耕细作,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灿烂。
其他文献
从广州出发,驱车5个多钟头,才到了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太忙了,近几天内的工作日程已安排得满满的。我们只好见缝插针,抓紧机会,利用吃早餐前的时间专访了他。中间,他先后两次被请示工作的电话打断……  《源流》:大埔是广东省第一个被确认的中央苏区县。当初大埔县委、县政府对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这件事为什么如此重视?  林健雄:大埔是广东首个被确认的中央苏区县,是全国100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也是全省重点革命老
期刊
地处粤北老、边、山、穷的仁化县红山镇是产茶基地,自从成立“富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仁化丹霞天雄等茶叶加工企业后,该镇茶农的种茶积极性大为高涨,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过去有不少茶农由于滞销而把茶山丢荒或改种,如今茶叶加工企业收购价的稳定,促使他们又种回了茶树。  据了解,仁化县红山镇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该镇的特色、主导农业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该镇盛产的红山
期刊
大埔地处粤东北,毗邻闽西南,境内群山绵延,三江汇流,风景秀美。  这里人文积淀厚重,古今名人辈出,“一腹三翰林”、“父子两总理”、“父子两进士”、“兄弟三将军”、“全县109位将军”等被传为佳话。  这里客家风情浓郁,民居建筑古朴典雅、琳琅满目,花环龙、仔狮舞、鲤鱼灯等别具特色,是广东汉乐之乡,“南国牡丹”汉剧的发源地。  这里曾是中国的四大瓷都之一,如今更被人们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传承客
期刊
“现在农田建起硬底化水渠,水能引进来,不用再担忧春耕用水问题了。”村干部陈向模如释重负。多年来,怀集县桥头镇新平村由于农田水渠年久失修,渠道不通,“有水没水用”,群众意见较大。年初,陈向模就“用水难”问题向党代表作了反映,并得到了解决,村民不再为水而出现纷争。  据了解,今年,怀集县围绕该县中心工作,结合新春开局抓调研、听民声、谋发展工作,组织开展“党代表接待活动月”活动,落实措施,力促党代表活动
期刊
近日,韶关市曲江区农业局、农机局、畜牧水产局联合举办大型“农业科技促进年”下乡活动,分别在大塘、枫湾、樟市等镇巡回举办种养技术、农业法规、支农惠农政策等咨询,免费发放相关资料,推介新产品等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咨询和索取资料。  活动第一天,光是资料就发放了5000多份。一位手里拿着资料从人堆里钻出的群众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现在种植了几亩水稻,还想多学点其它种植知识,多掌握一项致富门
期刊
“每年春节过后,我们都要到千里之外的江苏、上海、浙江以及广东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有班上,再也不用候鸟似的东南飞了!”,在郯城县李庄镇家电产业园一次招聘会上一伙签订了招聘合同的青年说。  地处沂蒙老区的山东省郯城县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力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去年以来,依靠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郯城县在李庄镇建成了一处江北最大的家电产业园,先后吸引了广东、浙江、四川、湖北
期刊
2月1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朱小丹也作了讲话。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有很多扶贫的“实招和看点”。  老区依然是新十年扶贫重点  《意见》指出:根据我省实际,将贫困程度较深的边远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华侨农(林)场、石灰岩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和东西部沿海
期刊
近年来,大埔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思路,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方筹措,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创建教育强县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走进大埔虎山中学,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古香古色的老建筑,设施齐全的实验大楼,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建综
期刊
张善铭  (1900-1928),大埔西河下黄砂村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6月,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次年6月返广东,任广东区团委书记。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1927年后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策划了三次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10月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当选广东省委常委、军委主任。同年4月在海陆丰领导
期刊
日前,由省水利厅调研员张伟民率领的省老区饮水安全工程检查组,在怀集县政府副县长梁妙练和县水务局领导的陪同下,到该县老区坳仔镇、凤岗镇及怀城镇抽检老区饮水安全工作。检查中,张伟民充分肯定了怀集县老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认为怀集老区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能够做到真抓实干。同时,他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老区饮水水源地安全环境保护和监管,确保水质达标,水价合理。  (特约记者 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