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发生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地点在纽约。小说发表于1925年,它的问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他成为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内容的分析,及作品中运用的象征手法来分析美国梦出现的缘由及特点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象征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
  1.内容介绍
  书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场虚无爱情的牺牲品。他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穷人,却爱上了富家女黛西,然而,当他应征入伍后,黛西最终嫁给了富家子汤姆。盖茨比领悟到是自己太穷使他失去了黛西,为了找回昔日的爱人,他开始奋斗,最终通过私卖酒和犯罪成为了巨富,成为了有钱人之后盖茨比在黛西家的对面盖了豪宅,并时常在家中举行盛大的宴会,这些都是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然而,黛西从来不是他想象中那个充满活力的清纯女孩,以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更不是。然而一次黛西在心烦意乱下开车,轧死了汤姆的情妇。盖茨比为了黛西承担下了责任,而黛西早已决定抛弃盖茨比。在汤姆的挑唆下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就在人们为盖茨比举行葬礼的时候,黛西和汤姆已经在去旅行的路上了,作为叙述者的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假意,深感厌恶,于是决定远离冷漠、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
  2.美国梦
  2.1美国梦出现的缘由
  大约在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主张清除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残余影响,但是,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威胁着清教徒,他们不得不迁往荷兰避难,但他们在荷兰却依然没能逃脱宗教的迫害,并且遭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他们又一次迁移,这一次他们选择了美洲,他们相信在这块土地上,能更自由,更公平的生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花”号事件。其实那时美国梦已悄然萌芽。
  2.2美国梦的发展
  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曾在他的作品《美国史诗》中写道:“美国梦就是梦想中的这样一片土地,在那上面每个人都可以活得更好,更富足,更圆满,并且那些有能力或者成就的人总是充满机会,他们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人所认可。”(The Epic of America,1931)这是美国梦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而这个概念对美国后世影响深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18-19世纪,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对美国的宣扬和赞美,激起了很多人对美国的向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由于这一时期其土地多半未开发,所以移民很容易通过辛勤劳动及努力获得财富,而金矿的发现更是让很多人一夜暴富,于是当时便出现了“淘金热”。19世纪70年代,美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为很多有天赋的人的成功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爱迪生的发明使他成为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到了21世纪,各种有着不同背景和技能的人仍然渴望进入美国。美国梦所蕴含的公平正义、各种机会等因素仍然是吸引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出现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而这些象征主义的运用也从侧面反映了小说中的美国梦,这部分主要通过对小说中出现的四个意象的分析来阐述小说中的美国梦。
  3.1东部和西部
  从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中的道德冲突反映的是美国东部和西部的冲突——古老没落的东部和原始但充满生机的西部。在小说的结尾本文的叙述者尼克叹息道:“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所有这些都是西部的传奇,毕竟汤姆,黛西,乔丹和我都是西部人,也许我们天生有着共同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我们往往不能适应东部的生活。”在小说中,汤姆和黛西住在东卵可能有更微妙的意义,因为实际上他们比尼克和盖茨比更适应西部生活。
  3.2埃克尔堡博士的巨大眼睛
  埃克尔堡博士的眼睛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他的眼睛巨大无比,瞳仁就有一码高。那双眼睛见证了很多事情的发生。小说中他的眼睛象征着上帝的眼睛,注视着世间发生的一切。在汤姆的情妇死之前,她的丈夫曾对她说:“你所做的事情可以欺骗我,但你逃不过上帝的眼睛!”但另一方面,埃克尔堡博士的眼睛又是已死的,或者说它是无用的,它目睹了盖茨比的无辜惨死,而真正的凶手却逍遥法外。
  3.3灰烬山谷
  小说的第二章出现了一个地方——灰烬山谷。它处于繁忙的公路和铁路交汇处,位于西卵和纽约中部从铁路向外延伸大约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这是一个满是灰烬的山谷,但它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的。在这里灰烬堆成房屋、烟筒的形状。交通的便利使这里成为了垃圾的倾倒场,这实际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也暗示着美国梦的破灭。
  3.4绿光
  绿光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第一次出现是第一章“他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水伸出雙臂,尽管离我很远,但我敢肯定他的发抖。我不由得朝海面望去,那里除了一盏绿灯,什么也没有,它渺小而遥远,或许是在码头的尽头。”(邓若虚,2013:40-41)这盏绿灯象征着盖茨比的美国梦,同时也代表着那一时代整个国家的美国梦——渺小但充满希望。
  第二次出现是盖茨比对黛西说的话,“如果不是有雾,那么我就可以看到你家那盏不灭的绿灯”这里的绿灯指的是盖茨比具体的梦想——拥有黛西。而他苦苦追寻的却一直是他想象中的黛西,这也暗含他的美国梦的不切实际。
  第三次出现是在小说的结尾处“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色的灯光,那一年年从我们面前向后退缩者但又极度令人兴奋的未来。最终它从我们手中逃脱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一些,我们的手臂会伸得更远一些……”美国梦虽然破灭了,但人们对它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未来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却是充满希望的,终有一天人们会实现美国梦。
  参考文献:
  [1]候皓元.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2]邓若虚. 了不起的盖茨比[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3.
  [3]James Truslow Adams. The Epic of America[M].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Reprint, 1931.
其他文献
由北京科技大学、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嘉兴冶金机械厂和酒钢镜铁山铁矿共同研制的一台DZY220型地下装药车样机,在镜铁山铁矿Ⅱ矿体经近一年的工业试验和生产使用,顺利地装填
田园诗发展到了宋代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范成大无疑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使他享有“田园诗人”的称号.组诗真实自然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方
沉积盆地中沉积物密度与深度的变化关系为一双曲线。具有密度对称分布的二维垂直棱形和对称梯形的重力异常表达式是相似的。利用这些表达式可对变密度的沉积盆地作反演。首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于1971年内迁峨眉。20余年来该所在攀西钒钛磁铁矿、金川铜镍钴矿等特大型矿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生产工艺流程改进以及众多大、中、小型黑色
摘 要: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者,其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文以言志”,杜甫的诗歌也反映了其重要的文学思想与社会意识。本文从杜甫的诗歌创作入手,详细分析了杜甫诗歌中包含的文学思想,并详细的分析了杜甫的文学思想跟他的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杜甫;文学思想;解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摘 要:《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家司汤达的经典之作,司汤达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实践者。《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索雷尔有着极为矛盾的性格,正是这些矛盾的性格让于连的形象变得立体,作者借助主人公于连悲壮的短暂人生奋斗历程来揭示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腐败和教会的黑暗,深刻的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落后与腐朽。  关键词:《红与黑》;于连;矛盾的性格  指导教师:官晓敏  [中图分类号]:I
受众是什么?站在电视人的角度看最少可以有三个答案:一日上帝;二日救济对象;三日阿斗。第一个答案是电视人把自己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上,把自己看作是电视节目的经营
摘 要:凯尔泰斯的写作对奥斯维辛进行自杀性的思辩,思考人类的存在境况。从罪孽中感受屈辱,生存即屈从;但同时,屈从中也有抵抗。个体被高压的专制机器几近碾碎时,他将写作看做一种救赎,以对绝望的深挖反抗绝望。  关键词:凯尔泰斯;屈从;反抗;写作  作者简介:侯艺璇(1996-),女,汉,陕西西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进而研究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并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治疗及预防支架再狭窄提供细胞学理论依据。方法:瑞舒伐他汀作用于对TGF-β_1诱导的VSMCs的实验浓度为0、1、2、3、4、5、6μmol/L,测定时间点分别为瑞舒伐他汀作用24、48、72小时。1用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反应(MTT法)测定瑞舒伐他汀在不同浓度下对T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之一,并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她凭借其细致、独特的洞察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审视,并描写了发人深思的女性形象。鉴于此,本研究剖析了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直面困境的、独立自主的、充满母性意识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小说;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