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按内容和利用对象的范围分为开放档案和未开放档案。开放档案的利用范围广,我国大陆公民和组织、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外国组织和个人均可利用开放档案。未开放档案的利用范围小,经过批准的我国部分公民和组织才可以利用未开放档案。
[关键词]开放档案 意义 依据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347-01
开放档案就是将一般可以公开和保密期满的档案解除“封闭”,向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开放档案的具体含义如下:
1、确立了开放档案的范围。即一般可以公开的档案文件和已满一定保密期限的档案文件,均应向社会开放。这里的“公开”,是指档案的信息内容可以向社会或“一般公众”公开提供利用,而不是仅向机关、大专院校和研究人员开放。所谓“已满一定保密期限”,是指被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其信息内容不涉及目前党和国家机密事项或受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的隐私,文件上原有的保密等级已被解除。那些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事项、涉及受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隐私的档案,不能列入开放档案的范围。
2、明确了开放档案的用户对象。向社会开放,即“向一般的公众开放”。开放档案是对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价值取向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也是档案部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档案向社会开放,意味着任何依法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的法人和自然人.均有权开发利用档案馆业已开放的档案。
3、简化了开放档案的利用手续。档案用户利用馆藏档案的手续是否得到简化,是衡量开放档案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如果只能在履行了繁琐的申请、审核、批准手续之后,方可查阅业已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档案。但是,开放档案也并非是允许档案用户“完全自由地”、“毫无限制地使用业已开放的档案,而是要求用户在实际利用档案之前,仍要履行—些必要的简单手续。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开放档案?档案不是保密的吗?其实档案的开放不是随随便便的,开放档案的依据有:
1、理论依据。档案价值理论是开放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档案的作用作为—种关系范畴,只有在档案利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认识,是开展档案开放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档案利用工作实践中,档案部门应自觉地根据档案利用价值实现的程度、档案机密性的变化,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档案开放工作。
2、实践依据。从世界范围看,自从档案的开放原则和思想提出至今,开放档案的实践为推动各有关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使社会档案意识得到深化。开放档案的直接结果,使档案利用人次增多、档案利用率提高,利用檔案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加,也促进了档案馆档案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3、法律依据。1《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这是各级档案馆开放档案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法律、法规是各级国家档案馆实行开放档案政策,从事开放档案实践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
档案的开放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一下几方面:
1、开放档案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方针,是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个新步骤。开放档案,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开放档案也是广大用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2、开放档案是现代档案馆自身发展的一项举措。开放档案,能够使档案馆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的方向转变,真正成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实践证明,开放档案,犹如源头活水,会给档案馆的发展带来生机。它可以使社会认识到档案的利用价值,从而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开放档案可以促进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各级国家档案馆通过开展开放档案工作,能够发现其他各项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的缺点与不足,从而有利于提高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质量;开放档案,改变了过去不适当的馆藏结构,对档案的整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了检索工具单一、检索效能低下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当然了,档案的开放也并不是我们想开放就开放,开放档案的需要以下几点条件:
(一)物质条件:档案馆必须根据开放档案的客观需要,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对准备开放的或业已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应加强整理和鉴别,使之有规可循,有目可查。应依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档案的内容进行认真鉴别核查。此外,档案馆还应为用户提供较好的阅览条件复制条件。对于特别珍贵的档案及那些易损的档案(包括录音档案、录像档案等特殊载体的档案文件),档案馆应能为用户提供内容相同的复制件。
(二)检索条件:档案馆必须为开放档案准备较好的检索工具体系,以便从多角度、多途径满足用户的检索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档案目录的基础上,编制开放档案目录,这是实现开放档案的必要条件,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开放档案目录,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直接查捡要求,而且还可以使档案用户在检索过程中熟悉和了解相关档案线索,扩大对档案的开发利用范围。
(三)制度条件:即建立和健全开放档案的利用管理制度,具体规定开放档案的利用要求、利用方式、利用手续,以及复制、公布等事项。档案用户须服从档案馆工作人员安排,遵守利用规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如在利用中损坏档案,应当赔偿或给予其他处理。用户如需复制必须填写复制申请单,经馆长批准后,由馆内工作人员负责办理。用户在著述中引用档案内容,应注明档案收藏单位及档号。
开展已开放档案利用工作符合档案学理论,首先,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按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过程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永久保存或销毁阶段。可以看出,档案本质是文件,现行文件与档案只是整个文件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管理档案实质是管理文件,利用档案实质是利用文件。已公开档案的利用,实际上就是档案利用关口的前移。其次,符合档案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理论。一般公认档案具有两大基本价值: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无论何种价值.社会都希望尽快转化为现实的使用价值。开展已公开档案利用工作,就是充分发挥现行文件作用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马素萍.影响档案开放的因素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3(02).
[2] 刘晓岚.如何加强开放档案工作[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3] 姜之茂.档案开放再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5(02).
[4] 王萍.我看档案开放新问题[J].山西档案.2002(04).
[关键词]开放档案 意义 依据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347-01
开放档案就是将一般可以公开和保密期满的档案解除“封闭”,向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开放档案的具体含义如下:
1、确立了开放档案的范围。即一般可以公开的档案文件和已满一定保密期限的档案文件,均应向社会开放。这里的“公开”,是指档案的信息内容可以向社会或“一般公众”公开提供利用,而不是仅向机关、大专院校和研究人员开放。所谓“已满一定保密期限”,是指被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其信息内容不涉及目前党和国家机密事项或受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的隐私,文件上原有的保密等级已被解除。那些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事项、涉及受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隐私的档案,不能列入开放档案的范围。
2、明确了开放档案的用户对象。向社会开放,即“向一般的公众开放”。开放档案是对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价值取向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也是档案部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档案向社会开放,意味着任何依法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的法人和自然人.均有权开发利用档案馆业已开放的档案。
3、简化了开放档案的利用手续。档案用户利用馆藏档案的手续是否得到简化,是衡量开放档案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如果只能在履行了繁琐的申请、审核、批准手续之后,方可查阅业已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档案。但是,开放档案也并非是允许档案用户“完全自由地”、“毫无限制地使用业已开放的档案,而是要求用户在实际利用档案之前,仍要履行—些必要的简单手续。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开放档案?档案不是保密的吗?其实档案的开放不是随随便便的,开放档案的依据有:
1、理论依据。档案价值理论是开放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档案的作用作为—种关系范畴,只有在档案利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认识,是开展档案开放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档案利用工作实践中,档案部门应自觉地根据档案利用价值实现的程度、档案机密性的变化,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档案开放工作。
2、实践依据。从世界范围看,自从档案的开放原则和思想提出至今,开放档案的实践为推动各有关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使社会档案意识得到深化。开放档案的直接结果,使档案利用人次增多、档案利用率提高,利用檔案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加,也促进了档案馆档案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3、法律依据。1《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这是各级档案馆开放档案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法律、法规是各级国家档案馆实行开放档案政策,从事开放档案实践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
档案的开放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一下几方面:
1、开放档案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方针,是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个新步骤。开放档案,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开放档案也是广大用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2、开放档案是现代档案馆自身发展的一项举措。开放档案,能够使档案馆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的方向转变,真正成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实践证明,开放档案,犹如源头活水,会给档案馆的发展带来生机。它可以使社会认识到档案的利用价值,从而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开放档案可以促进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各级国家档案馆通过开展开放档案工作,能够发现其他各项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的缺点与不足,从而有利于提高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质量;开放档案,改变了过去不适当的馆藏结构,对档案的整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了检索工具单一、检索效能低下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当然了,档案的开放也并不是我们想开放就开放,开放档案的需要以下几点条件:
(一)物质条件:档案馆必须根据开放档案的客观需要,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对准备开放的或业已列入开放范围的档案,应加强整理和鉴别,使之有规可循,有目可查。应依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档案的内容进行认真鉴别核查。此外,档案馆还应为用户提供较好的阅览条件复制条件。对于特别珍贵的档案及那些易损的档案(包括录音档案、录像档案等特殊载体的档案文件),档案馆应能为用户提供内容相同的复制件。
(二)检索条件:档案馆必须为开放档案准备较好的检索工具体系,以便从多角度、多途径满足用户的检索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档案目录的基础上,编制开放档案目录,这是实现开放档案的必要条件,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开放档案目录,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直接查捡要求,而且还可以使档案用户在检索过程中熟悉和了解相关档案线索,扩大对档案的开发利用范围。
(三)制度条件:即建立和健全开放档案的利用管理制度,具体规定开放档案的利用要求、利用方式、利用手续,以及复制、公布等事项。档案用户须服从档案馆工作人员安排,遵守利用规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如在利用中损坏档案,应当赔偿或给予其他处理。用户如需复制必须填写复制申请单,经馆长批准后,由馆内工作人员负责办理。用户在著述中引用档案内容,应注明档案收藏单位及档号。
开展已开放档案利用工作符合档案学理论,首先,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按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过程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永久保存或销毁阶段。可以看出,档案本质是文件,现行文件与档案只是整个文件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管理档案实质是管理文件,利用档案实质是利用文件。已公开档案的利用,实际上就是档案利用关口的前移。其次,符合档案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理论。一般公认档案具有两大基本价值: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无论何种价值.社会都希望尽快转化为现实的使用价值。开展已公开档案利用工作,就是充分发挥现行文件作用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马素萍.影响档案开放的因素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3(02).
[2] 刘晓岚.如何加强开放档案工作[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3] 姜之茂.档案开放再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5(02).
[4] 王萍.我看档案开放新问题[J].山西档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