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工程学院董事长杨名权,33年前创办了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他凭着对职业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无比热爱,将起初只有十几个学生,靠租房办学的学校,发展为已拥有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四大校区、拥有1.8万在校师生的特色民办职业学院——江西工程学院。
目前,他培養的学生,在八九十年代前往深圳发展的人才,大多已成为南州冠冕。现如今,江西工学院培养出的16万名优秀技能应用型人才,有超过三分之一在深圳创业,其中数十位已成为拥有亿万和千万资产的企业家。在校友创办的三十多家企业及上市公司中,广东省中山市的木林森LED照明公司和鸿利光电公司已经成为中国LED行业的产业巨头。其中,木林森的创始人成为2015年福布斯富豪榜中的中山首富。
“‘时时念危机,天天求发展’是我的座右铭,这让我时刻都不能松懈。”杨名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着这样一句话。
从学习家电维修起步
1976年高中毕业的杨名权,以微弱的分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在广东家乡的一所民办学校当起了教师。后经人介绍在江西钢铁厂负责仪表的维修工作。
“干了几个月之后,我感觉在厂里做维修工作,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不是我想要的。”
凭借敏锐的目光和实干的决心,杨名权毅然辞去手头上的工作,自费来到中山大学电子系进修家电维修专业,学成回到新余后筚路蓝缕,开辟一条“另类”的发展之路。1983年,招收到20名学员的杨名权终于将培训班办了起来;1992年,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培训班经江西省教厅批准注册成为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
转向以培养大专层次为主的技能型人才;1997年,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并一跃成为江西省首批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沐浴新世纪的曙光,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一举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国家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升格为国家普通本科高校,实现了办学层次历史性跨越。
为珠三角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伴随着改革开放,珠三角成为“中国制造”的火车头。
珠三角的制造业上世纪80年代从“三来一补”起步,90年代开始了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之一。90年代末期,珠三角又开始了从加工制造基地向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基地的转变。新世纪以来,加工制造环节广泛应用先进技术,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在这背后,是江西工程学院等职业院校提供的优秀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
“如何使自己的学生有市场?如何使自己的学院有魅力?”是办校之初杨名权一直思考的问题。
当时珠江三角区急需大量电子技术人才,他提出“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教学内容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的“四对准”和“四性”的教学模式,实施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三融合”。并在同年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时间抢占了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源源不断地为沿海开放地区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电子信息一线人才。
“通过对接珠三角办学,作为内地职业院校,我们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探索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率先建立了‘招得来、稳得住、送得出’良性循环的运作方式,率先推荐毕业生到深圳特区就业,在深圳特区设立办事处,率先建立毕业生流动党支部,率先通过职业教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率先实施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推荐就业、全天候安置就业、全员服务就业‘四全’就业工作模式。”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紧跟时代潮流,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 ’行动计划培养人才。”
目前,在杨名权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院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潮流,进一步扩大“老区育才特区用”效应,正在深圳建设江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该中心利用校友人脉、资金和技术资源,利用深圳经济、科技、信息、人才辐射作用,打造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劲引擎。
带领青年技术创业
一个只有20名学员的私立培训班,是凭借何种魅力招收到上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这个问题从采访之初就一直萦绕在记者的心头。
“我从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青年,他们长期活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之中。我要把他们招收进来,教给他们一门实用的技术,让他们去就业,体面地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我们教育者的重大使命!可以说,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先行者。”
基于这一认识,杨名权针对学生的独特性,指导学院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即注重承认个性差异,珍重个性特点,张扬个性优势,强化个性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搭建各自施展才华的坚实平台。
——开设创新工程师班。学院采取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组建了机器人创新工程师班、物联网创新工程师班、智能制造创新工程师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工程师班已成为学风建设示范班、创新方法实验班。2015年3月,中央电视台报道说,学院在江西率先开办创新工程师班,并在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与众多211、985名牌大学同场竞技,取得前5名的好成绩。
——开设创业精英班。面向全院遴选有创业背景、经历、项目的同学组建创业精英班,聘请校友创业导师担任项目指导师,实施小订单式培养。一个导师负责3~5名学生创业实训及指导,学生到导师所在企业创业实践,一是实现了创业直接经验的传授,二是相关的企业遴选学生中成熟项目和技术,直接与有需求的企业接轨,促进了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沟通交流。 ——学院形成了国家学历教育和社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与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构建了“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
——学院大力开展校园文化特色活动,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立了数十个训练学院,第二课堂教学红红火火,营造了“读书有沙龙、学科有竞赛、讲台摆擂台、论坛连歌坛”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参加同学2600余人。
——学院投入数百万元,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拥有店面34家,已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营的物流公司、设计专业学生经营的图文制作公司、会计专业学生经营的代理做账公司等,目前累计35个创业团队100余名成员经过申报、评审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仅2015年,创业孵化基地就带动306名毕业生创业,在校生创业83人,成为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重要平台。
“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可是受欢迎得不得了!”杨名权自豪地说。
技术创新永不停步
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16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上千余所,单是广东省就拥有78所职业院校,杨名权和他的学校却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常青的生命力,实为不易。
对此,杨名权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想站稳脚跟、顺利创业,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江工学院在实现创新突破上花了不少心思。
——学院倡导“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以赛导学、以赛促学”的“双导双促”育人模式。在很多重大赛事中创造了与名牌大学学生同场竞技、同台领奖的优异成绩。
“我们学校是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唯一的十三连冠获得者。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大赛等重大赛事屡屡摘金揽银抱铜,近5年获得全国一等奖202个、二等奖469个、三等奖738个。2015年,摘取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广州赛区创意单元大学组冠军;在2015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获得总决赛亚军,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首届江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省奖项的十分之一。”
——充分发挥学院仙女湖科技园的实践育人功能。长城神州、玉柴等一批企业已入驻科技园,实现了校中办厂、厂中辦学,为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研发、实训、生态、产业功能得到较好发挥。2015年完成了5306人次的实训任务,参训学生完成了1000余万元的生产任务,91.3%达到了实训要求,87.6%的产品(作品)符合精度标准。
——学院在江西首先用TRIZ创新理论与方法指导学生,开发出发电鞋、发电地板、按摩鞋垫、无线电能传输、太阳能流降温船等20多项科技创新作品,20余项正在申请专利。
——成立机器人协会、IT协会等学生创新组织,开发出《千手观音》《江南Style》等舞蹈机器人和写毛笔字机器人、叠衣服机器人、煎鸡蛋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以及智能搬运、月球漫步、深圳旅游、足球比赛、擂台比武等智能项目。
此外,学院还自主研制了高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航拍无人机,成功中标江西省移动公司营业大厅迎宾机器人项目,开发了YK-PDT系列光动力治疗仪、新能源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物联网控制系统、可燃壳体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等科技产品。学校生产力促进中心为10数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转化了机床PLC程序控制、自动化米粉生产线、消防器材等多项科研成果。近两年组织自主研发的科研产品参加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新技术交流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展位之一。这些项目,都有学生参加,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业的关键是要找准项目,要有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思路,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性质,有了经营管理的头脑,还要有比较先进的思路,那么你生产出来的项目肯定能在市场立足,在市场中取胜。”
精彩解读“工匠精神”
“我认为‘工匠精神’应当分为‘工’和‘匠’两个部分。‘工’,即每一位职人都应专注自己的工作,尊敬自己的工作;‘匠’,即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做得非常精,精益求精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被问及“何为工匠精神”时,杨名权给予了自己的诠释:“一个人能够被评为‘能工巧匠’,就代表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现在在世界上,为什么德国、瑞士的产品能够独树一帜,而为何中国只能停留在‘制造大国’的印象,而不是‘制造强国’?这正是因为当代的我们还缺乏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
因此,杨名权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秉承“工匠精神”的信念作为教育的更高追求,将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发扬“工匠精神”的起点。
近来,“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专、做精、做细、做实,是这一精神自古以来的传承标准。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做原动力之一。
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将其化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可敬的生活方式。敬事如仪——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工作,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浮躁情绪;怀着敬畏的态度去教育,方可“找回对教育的初心”。这些敬畏,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
杨名权的言行被江西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奉为圭臬,他主张将工匠精神贯穿到职业教育中去,教育学生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这一精神贯彻始终,为中国朝着“制造强国”前进竭诚尽智。
目前,他培養的学生,在八九十年代前往深圳发展的人才,大多已成为南州冠冕。现如今,江西工学院培养出的16万名优秀技能应用型人才,有超过三分之一在深圳创业,其中数十位已成为拥有亿万和千万资产的企业家。在校友创办的三十多家企业及上市公司中,广东省中山市的木林森LED照明公司和鸿利光电公司已经成为中国LED行业的产业巨头。其中,木林森的创始人成为2015年福布斯富豪榜中的中山首富。
“‘时时念危机,天天求发展’是我的座右铭,这让我时刻都不能松懈。”杨名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着这样一句话。
从学习家电维修起步
1976年高中毕业的杨名权,以微弱的分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在广东家乡的一所民办学校当起了教师。后经人介绍在江西钢铁厂负责仪表的维修工作。
“干了几个月之后,我感觉在厂里做维修工作,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不是我想要的。”
凭借敏锐的目光和实干的决心,杨名权毅然辞去手头上的工作,自费来到中山大学电子系进修家电维修专业,学成回到新余后筚路蓝缕,开辟一条“另类”的发展之路。1983年,招收到20名学员的杨名权终于将培训班办了起来;1992年,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培训班经江西省教厅批准注册成为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
转向以培养大专层次为主的技能型人才;1997年,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并一跃成为江西省首批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沐浴新世纪的曙光,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一举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国家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升格为国家普通本科高校,实现了办学层次历史性跨越。
为珠三角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伴随着改革开放,珠三角成为“中国制造”的火车头。
珠三角的制造业上世纪80年代从“三来一补”起步,90年代开始了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之一。90年代末期,珠三角又开始了从加工制造基地向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基地的转变。新世纪以来,加工制造环节广泛应用先进技术,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在这背后,是江西工程学院等职业院校提供的优秀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
“如何使自己的学生有市场?如何使自己的学院有魅力?”是办校之初杨名权一直思考的问题。
当时珠江三角区急需大量电子技术人才,他提出“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教学内容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的“四对准”和“四性”的教学模式,实施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三融合”。并在同年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时间抢占了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源源不断地为沿海开放地区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电子信息一线人才。
“通过对接珠三角办学,作为内地职业院校,我们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探索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率先建立了‘招得来、稳得住、送得出’良性循环的运作方式,率先推荐毕业生到深圳特区就业,在深圳特区设立办事处,率先建立毕业生流动党支部,率先通过职业教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率先实施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推荐就业、全天候安置就业、全员服务就业‘四全’就业工作模式。”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紧跟时代潮流,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 ’行动计划培养人才。”
目前,在杨名权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院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潮流,进一步扩大“老区育才特区用”效应,正在深圳建设江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该中心利用校友人脉、资金和技术资源,利用深圳经济、科技、信息、人才辐射作用,打造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劲引擎。
带领青年技术创业
一个只有20名学员的私立培训班,是凭借何种魅力招收到上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这个问题从采访之初就一直萦绕在记者的心头。
“我从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青年,他们长期活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之中。我要把他们招收进来,教给他们一门实用的技术,让他们去就业,体面地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我们教育者的重大使命!可以说,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先行者。”
基于这一认识,杨名权针对学生的独特性,指导学院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即注重承认个性差异,珍重个性特点,张扬个性优势,强化个性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搭建各自施展才华的坚实平台。
——开设创新工程师班。学院采取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组建了机器人创新工程师班、物联网创新工程师班、智能制造创新工程师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工程师班已成为学风建设示范班、创新方法实验班。2015年3月,中央电视台报道说,学院在江西率先开办创新工程师班,并在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与众多211、985名牌大学同场竞技,取得前5名的好成绩。
——开设创业精英班。面向全院遴选有创业背景、经历、项目的同学组建创业精英班,聘请校友创业导师担任项目指导师,实施小订单式培养。一个导师负责3~5名学生创业实训及指导,学生到导师所在企业创业实践,一是实现了创业直接经验的传授,二是相关的企业遴选学生中成熟项目和技术,直接与有需求的企业接轨,促进了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沟通交流。 ——学院形成了国家学历教育和社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与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构建了“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
——学院大力开展校园文化特色活动,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立了数十个训练学院,第二课堂教学红红火火,营造了“读书有沙龙、学科有竞赛、讲台摆擂台、论坛连歌坛”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参加同学2600余人。
——学院投入数百万元,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拥有店面34家,已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营的物流公司、设计专业学生经营的图文制作公司、会计专业学生经营的代理做账公司等,目前累计35个创业团队100余名成员经过申报、评审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仅2015年,创业孵化基地就带动306名毕业生创业,在校生创业83人,成为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重要平台。
“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可是受欢迎得不得了!”杨名权自豪地说。
技术创新永不停步
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16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上千余所,单是广东省就拥有78所职业院校,杨名权和他的学校却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常青的生命力,实为不易。
对此,杨名权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想站稳脚跟、顺利创业,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江工学院在实现创新突破上花了不少心思。
——学院倡导“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以赛导学、以赛促学”的“双导双促”育人模式。在很多重大赛事中创造了与名牌大学学生同场竞技、同台领奖的优异成绩。
“我们学校是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唯一的十三连冠获得者。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大赛等重大赛事屡屡摘金揽银抱铜,近5年获得全国一等奖202个、二等奖469个、三等奖738个。2015年,摘取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广州赛区创意单元大学组冠军;在2015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获得总决赛亚军,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首届江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省奖项的十分之一。”
——充分发挥学院仙女湖科技园的实践育人功能。长城神州、玉柴等一批企业已入驻科技园,实现了校中办厂、厂中辦学,为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研发、实训、生态、产业功能得到较好发挥。2015年完成了5306人次的实训任务,参训学生完成了1000余万元的生产任务,91.3%达到了实训要求,87.6%的产品(作品)符合精度标准。
——学院在江西首先用TRIZ创新理论与方法指导学生,开发出发电鞋、发电地板、按摩鞋垫、无线电能传输、太阳能流降温船等20多项科技创新作品,20余项正在申请专利。
——成立机器人协会、IT协会等学生创新组织,开发出《千手观音》《江南Style》等舞蹈机器人和写毛笔字机器人、叠衣服机器人、煎鸡蛋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以及智能搬运、月球漫步、深圳旅游、足球比赛、擂台比武等智能项目。
此外,学院还自主研制了高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航拍无人机,成功中标江西省移动公司营业大厅迎宾机器人项目,开发了YK-PDT系列光动力治疗仪、新能源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物联网控制系统、可燃壳体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等科技产品。学校生产力促进中心为10数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转化了机床PLC程序控制、自动化米粉生产线、消防器材等多项科研成果。近两年组织自主研发的科研产品参加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新技术交流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展位之一。这些项目,都有学生参加,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业的关键是要找准项目,要有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思路,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性质,有了经营管理的头脑,还要有比较先进的思路,那么你生产出来的项目肯定能在市场立足,在市场中取胜。”
精彩解读“工匠精神”
“我认为‘工匠精神’应当分为‘工’和‘匠’两个部分。‘工’,即每一位职人都应专注自己的工作,尊敬自己的工作;‘匠’,即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做得非常精,精益求精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被问及“何为工匠精神”时,杨名权给予了自己的诠释:“一个人能够被评为‘能工巧匠’,就代表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现在在世界上,为什么德国、瑞士的产品能够独树一帜,而为何中国只能停留在‘制造大国’的印象,而不是‘制造强国’?这正是因为当代的我们还缺乏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
因此,杨名权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秉承“工匠精神”的信念作为教育的更高追求,将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发扬“工匠精神”的起点。
近来,“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专、做精、做细、做实,是这一精神自古以来的传承标准。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做原动力之一。
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将其化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可敬的生活方式。敬事如仪——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工作,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浮躁情绪;怀着敬畏的态度去教育,方可“找回对教育的初心”。这些敬畏,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
杨名权的言行被江西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奉为圭臬,他主张将工匠精神贯穿到职业教育中去,教育学生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这一精神贯彻始终,为中国朝着“制造强国”前进竭诚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