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本是一方圣土,但如今也深受污染,原本的真诚受到了虚假的冲击。
课程表名不副实
一些学校将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常识科“缩水”,给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增肥”。为应付上级有关部门对课程开设情况的检查,学校通常有三种作假手法:一是制定两套课程表,一套用来应付检查,一套用于实际教学;二是制定一套课程表,但只是表面文章,实施时,主科常常挤占音乐、美术等副科的课时;三是平时按课表实施,临近期末时,提前三五周结束所有常识科教学,按所谓大课表(只有考试科目)上课。名不副实的课程表使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
学籍管理藏猫腻
有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在学籍方面玩猫腻:一玩假休学——学籍休,学生不休。对当年升学无望的中等生,让他们假借生病而休学,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休学,而是在校继续学习,经过一年的再学习,他们大多能考上较为理想的学校。二玩假转学——学籍转出,学生流失。对差生施加各种压力,致使部分差生成为“流生”,但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流生,为补流生缺口,他们将流生的学籍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出嫁”到县外、市外、省外。三玩假“户口”。对一些智力上的“特困生”,与其父母“约法三章”,不报学
籍,以减少流生率。
学校档案闭门造车
档案本该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如实记录,真实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目前不少学校为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评比,常常闭门“造”档案。其流程一般为:接到检查评比通知,先召开行政人员会议,统一思想;再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统一认识;然后成立“专案”组,逐条研究评比的标准,查找空缺之处;最后分工到人,落实责任,按要求“造”档案。为达到评比的标准,平时没有举行的活动,档案里举行了;平时没有形成的材料,档案里也有了;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将兄弟学校通过检查验收的档案借来全盘复制。
教育科研急功近利
教育科研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杠杆,如今却成了一些学校和教师急功近利的手段。一些学校打着“科研立校”的招牌,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科研课题,课题一旦立项,便认为“革命成功”,之后便偃旗息鼓,没有了下文。有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只是为了自己评职称,一旦评上职称,利益到手,则万事完毕,从此不再见文章出笼。再看看他们为逐利赶写的论文,纯属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有的是东拼西凑的;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
从杂志上拿来的;有的是花钱请人写的;有的是花钱发表的。
公开课成为表演秀
听过不少公开课,给人的感觉大都是怪怪的。课堂上,教师既像演员,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内容;又似导演,把一个个教学环节层层相扣。而学生,都是天才,所有问题不需要提醒就能迎刃而解。教师的精彩表现、学生的精彩发言,往往赢得听课者的喝彩。其实这样的公开课只是一场表演秀,一堂公开课不知道要经过同学科的教师甚至教研室专家指导多少次,也不知道要在本班甚至其他班级演练多少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答案,
甚至提问哪些学生等都事先设计好了。这样的公开课究竟有什么学习的价值?
备课笔记移花接木
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备课、写备课笔记,然而有些教师不备课就进课堂,他们用的备课笔记也没花费自己的心血,而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借”来的:一种是“新瓶装旧酒”——把上一学年的教案重新打印或重新抄写一遍再次使用;另一种是“拿来主义”——搬用别的老师的备课笔记,将其改头换面,或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或直接从现成的教案上抄抄摘摘。这样的备课笔记除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外,其实用价值不大,对课堂教学也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
招生宣传夸大其辞
为招生进行宣传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学校的招生宣传夸大其辞。主要是夸大录取率,一些学校声称其升学率在95%以上,甚至达100%。那么,他们的高升学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拿中招来说,有些职高、技校,很难完成招生计划,他们往往实行注册入学,不管中考成绩高低,而一些初中不管学生有没有去职高报到,只要有录取通知书就计算在升学率里,这就是所谓的高升学率。此外,一些高中的高考录取率的统计是从高考的最低资格线算起,其实高考最低资格线和录取分数线本身就是两码事!
继续教育一锅稀饭
根据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并且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应该达到相应的学分。教师一般都有专业技术职称,按照规定必须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任务,但笔者发现继续教育成了一锅稀饭,有不少教师、学校在继续教育这个问题上弄虚作假。首先对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讲座,大部分教师听课不认真。其次是不少教师请人购买听课条,而本人不去听课。再次是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真正落实的也很少,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伪造校本培训记录的学校不在少数。当然出现这些情况也跟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不相适应有关。
课程表名不副实
一些学校将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常识科“缩水”,给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增肥”。为应付上级有关部门对课程开设情况的检查,学校通常有三种作假手法:一是制定两套课程表,一套用来应付检查,一套用于实际教学;二是制定一套课程表,但只是表面文章,实施时,主科常常挤占音乐、美术等副科的课时;三是平时按课表实施,临近期末时,提前三五周结束所有常识科教学,按所谓大课表(只有考试科目)上课。名不副实的课程表使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
学籍管理藏猫腻
有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在学籍方面玩猫腻:一玩假休学——学籍休,学生不休。对当年升学无望的中等生,让他们假借生病而休学,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休学,而是在校继续学习,经过一年的再学习,他们大多能考上较为理想的学校。二玩假转学——学籍转出,学生流失。对差生施加各种压力,致使部分差生成为“流生”,但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流生,为补流生缺口,他们将流生的学籍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出嫁”到县外、市外、省外。三玩假“户口”。对一些智力上的“特困生”,与其父母“约法三章”,不报学
籍,以减少流生率。
学校档案闭门造车
档案本该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如实记录,真实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目前不少学校为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评比,常常闭门“造”档案。其流程一般为:接到检查评比通知,先召开行政人员会议,统一思想;再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统一认识;然后成立“专案”组,逐条研究评比的标准,查找空缺之处;最后分工到人,落实责任,按要求“造”档案。为达到评比的标准,平时没有举行的活动,档案里举行了;平时没有形成的材料,档案里也有了;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将兄弟学校通过检查验收的档案借来全盘复制。
教育科研急功近利
教育科研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杠杆,如今却成了一些学校和教师急功近利的手段。一些学校打着“科研立校”的招牌,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科研课题,课题一旦立项,便认为“革命成功”,之后便偃旗息鼓,没有了下文。有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只是为了自己评职称,一旦评上职称,利益到手,则万事完毕,从此不再见文章出笼。再看看他们为逐利赶写的论文,纯属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有的是东拼西凑的;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
从杂志上拿来的;有的是花钱请人写的;有的是花钱发表的。
公开课成为表演秀
听过不少公开课,给人的感觉大都是怪怪的。课堂上,教师既像演员,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内容;又似导演,把一个个教学环节层层相扣。而学生,都是天才,所有问题不需要提醒就能迎刃而解。教师的精彩表现、学生的精彩发言,往往赢得听课者的喝彩。其实这样的公开课只是一场表演秀,一堂公开课不知道要经过同学科的教师甚至教研室专家指导多少次,也不知道要在本班甚至其他班级演练多少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答案,
甚至提问哪些学生等都事先设计好了。这样的公开课究竟有什么学习的价值?
备课笔记移花接木
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备课、写备课笔记,然而有些教师不备课就进课堂,他们用的备课笔记也没花费自己的心血,而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借”来的:一种是“新瓶装旧酒”——把上一学年的教案重新打印或重新抄写一遍再次使用;另一种是“拿来主义”——搬用别的老师的备课笔记,将其改头换面,或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或直接从现成的教案上抄抄摘摘。这样的备课笔记除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外,其实用价值不大,对课堂教学也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
招生宣传夸大其辞
为招生进行宣传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学校的招生宣传夸大其辞。主要是夸大录取率,一些学校声称其升学率在95%以上,甚至达100%。那么,他们的高升学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拿中招来说,有些职高、技校,很难完成招生计划,他们往往实行注册入学,不管中考成绩高低,而一些初中不管学生有没有去职高报到,只要有录取通知书就计算在升学率里,这就是所谓的高升学率。此外,一些高中的高考录取率的统计是从高考的最低资格线算起,其实高考最低资格线和录取分数线本身就是两码事!
继续教育一锅稀饭
根据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并且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应该达到相应的学分。教师一般都有专业技术职称,按照规定必须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任务,但笔者发现继续教育成了一锅稀饭,有不少教师、学校在继续教育这个问题上弄虚作假。首先对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讲座,大部分教师听课不认真。其次是不少教师请人购买听课条,而本人不去听课。再次是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真正落实的也很少,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伪造校本培训记录的学校不在少数。当然出现这些情况也跟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不相适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