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次级贷款市场制度上的缺陷,如信用评级机构中立性、结构性信贷工具透明度、混合型资本工具的使用等问题。但从金融监管目标和长期发展来看,危机的发生为全球,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总结机会。
2007年3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债券风波引发了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纷纷注资,以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和稳定市场信心。目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在逐渐平息,当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市场投资者纷纷为美国次级债可能的损失规模争论不休时,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却似乎在无意中遭到忽视。
危机背后的问题
从表面看,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最大风险在于银行信贷紧缩、对其他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及风险厌恶的普遍上涨。但是,从根本上讲,此次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次级贷款市场制度上的缺陷。
信用评级机构的中立性。长期以来,信用评级机构以其独立立场对金融产品做出的客观评级结果被广大机构投资者所接受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后,以穆迪与标准普尔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了置疑。在这次危机之前,信用评级机构涉嫌将与传统AAA级债券不同的新式及复杂性投资产品评为AAA级,以此赚取投资银行费用。除此之外,信用评级机构面对危机时反应迟钝,未能及时警告投资者投资美国次级债所面临的风险。穆迪与标准普尔在危机出现前不久还将一新品种的信贷衍生工具评为安全性等同美国国库债券的AAA级。与此同时,著名投资银行(如高盛)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不仅面临旗下基金出现巨额亏损,也面临着诚信问题。著名投资银行美林的分析员在5天之内将全美最大房屋按揭公司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的评级,由“买入”降至“沽出”,在市场对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真实风险难以估计的情况下,美林分析员突然转口,导致美国股市随之出现大跌。
结构性信贷工具的透明度。结构性投资工具通常由银行经营,利润来自短期借款利率和结构性产品投资长期回报之间的差异,如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和债务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由于不需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结构性投资工具往往不透明。结构性信贷工具具有的较高评级主要来自市场投资者对此类工具和他们对持有资产的预期。但是,当市场出现动荡,投资者因缺乏有效信息而开始怀疑当初的投资预期之际,也是结构性信贷工具被抛售、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之时。
混合型资本工具的使用。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混合型资本工具一度给金融市场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此提高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为此,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长期次级债券一度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金融机构对混合型资本工具的运用和操作越来越复杂,但其运作核心并未改变,即商业银行把自己的信贷资产不断卖出,同时将自己的劣质信贷资产通过次级债转化为股权资产。这项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金融创新注定了商业银行在次级资产发生问题之时,将被迫使用自己的股权资本抵债,并因此将几乎瞬时从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紧张,使得银行走向倒闭。另外,混合型资本工具在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银行对货币需求的巨大膨胀,成为近年流动性高度过剩的根源。漠视系统性风险,是整个混合型资本工具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缺
陷。为此,对混合型资本工具的使用不能因为个体风险的改善而忽略系统性风险危害。
危机发生之教训
对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方面,美国在住房贷款上的金融创新依然令人称道,代表着当前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主流,许多前瞻性的商业银行业务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此次次级债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在金融创新中的缺陷和漏洞,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并防止在以后的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评估和预测。导致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产业周期性变化。由于经济结构完全不同,一般很难直接将美国房地产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起来。但若回到经济表现支撑金融预期这一经济金融发展机理,国内房地产业也无法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根据香港20年来的经验教训估计,由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偿还能力下降三大因素诱发的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可能超过18%,这部分违约贷款自然就成为未来几年内的银行坏账。银监会最近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应从此次次级债危机中吸取教训,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理念。次级债危机直接原因在于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过度。当前我国住房按揭市场和一般信贷市场也存在着信用风险过度的问题。虽然我国没有典型的住房次级贷款市场,但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敞口并不低,截至2006年末,我国个人商业房贷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元,并且该业务呈加速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国家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当作优质资产而加大开发力度。在审批过程中,由于把关不严使得许多不符合条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和信用水平较低的借款人获得银行信用支持,导致按揭市场积累了大量的虚假按揭。随着国内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性”理应打折扣。可以认为,如果不全面检讨国内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开展模式,不改变目前商业视“住房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而大上特上的形势,国内银行业迟早会面对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系统风险冲击。
重视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虽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出现后呈扩散趋势,但迄今并没有通过杠杆效应提高整体风险倍数,主要原因是美国商业银行在住房贷款方面成熟的客户细分技术和在此基础上的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推迟了次级债风险向一般住房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蔓延,这对我国银行业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国内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隐患可能比美国次级债券风险还要高。因为,美国贷款公司对贷款人的信用有一套评估程序,借款人凭其信用等级 (如“次级信用”)承受不同的贷款利率。但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讲,住房按揭贷款基本上不分什么信用等级,只要提交申请和一份不知真假的收入证明,信用欠佳的贷款人也能获得银行贷款。在此情况下,一旦国内房地产价格出现逆转,住房按揭贷款出现大量违约,商业银行几乎很难搞清到底哪一部分客户出了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到时候,国内银行面临的危机不比现在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规模小。
加快居民信用体系建设。美国信用体系比较健全,不同信用水平的人和机构的融资成本是不一样的。美国次级债市场主要是为信用较低的群体设置的。这种制度性的市场分隔就是在不同信用风险的资产中间设置一道防火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风险过滤的作用。同时,为满足不同信用等级的投资者需要,美国推出很多信贷品种,如固定个贷、浮动贷款等等。而我国信用体系还未建立,产品开发并没有与信用级别联系在一起,而且,不同信用等级的信贷资产混在一起进行管理,因此出现问题很难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显然,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信用体系,在信贷市场上利用结构性技术和对客户进行细分,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不同层次的风险隔离带,降低风险传导性或传导力度。
银行监管的举措
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对此次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思和应对。2003年,银监会成立之初就将“促进金融稳定与金融创新共同发展”作为首要良好监管标准。但如何在金融监管中实现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一直是一个监管难题。通过此次次级债危机,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有必要对美国金融创新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同时,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阶段,优化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技能,从业务上监管、技术上指导,多策并举,促进国内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尽管从金融的角度看,次级贷款危机的产生原因是无节制降低信用门槛导致的信用泛滥,但从产业的角度理解,危机在今年爆发的催化剂却是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对房地产贷款危机的触发作用。虽然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与中国的房贷风险不能直接相比,但在发达程度不等的金融市场中,隐患向危机转化的规模和速度仅是程度差别而已。
2007年初以来,国内银行业信贷投放加快,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房地产行业信贷增长过快,国民经济有从增长过快向经济过热转变的趋势。根据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规律,经济过热会导致银行业风险积累加快。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一方面,及时指导银行业注意防范政策风险,尽量降低顺经济周期行为造成的风险集中;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结构动态管理,防止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绩和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理顺监管体制,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和指导。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着手向银监会申请开展此项业务。从技术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涉及到信贷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债券发行等一系列步骤,在目前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情况下,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的监管成为一个饶不开的难题。为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银行业监管部门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综合监管,不同监管部门提高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达到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全程、无缝监管;二是科学指导。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商业银行具有了流动性创造功能。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吸取此次次级债危机的教训,防止银行业因信贷资产证券化而导致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泛滥,进而避免信贷市场泡沫化。可以考虑,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战略管理工具,科学的指导商业银行利用该业务调节流动性,“熨平”流动性剧烈波动对其他业务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加快推行新资本协议,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归根结底也是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为使国内商业银行能够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在加紧推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同时,引导主要商业银行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如,JP摩根的信用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Risk+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 Manager),选择适当的信用风险识别理论模型并将其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内部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提高信息透明度,规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从根本上讲,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金融创新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这次危机暴露出来的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息披露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就在于多年的银行业监管已经意识到信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为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规范和改善也必须以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度为重点。一是要对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潜在利益共同体加强监管,防范有可能的道德风险;二是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建立起更为严格的透明度监管标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三是强调系统性风险披露,例如,对实施金融创新的商业银行的表外资产信息也要及时披露,防止潜在风险通过金融创新从表内转移至表外。
用好压力测试技术手段,做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预警。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发生和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迫使银监会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加强戒备。为提早预警和防止由于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银行信贷资产损失,银监会7月份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进行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检测手段,压力测试主要通过把综合价格变动的信息应用到银行资产组合中,量化计算出银行自身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以此测定银行存在的风险程度。事实上,要切实做好对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预警,仅有监管部门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业银行从两个方面加强风险管控。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压力测试,并利用压力测试结果,对自身抵御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并将压力测试结果反映至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管控上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及时扭转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而“多多益善”的经营理念,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有可能对银行资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外部经营形势下,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应体现“宁缺勿滥”原则,适当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加大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核,降低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使潜在损失降至最低。
(作者系河南省银监局局长)
2007年3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债券风波引发了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纷纷注资,以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和稳定市场信心。目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在逐渐平息,当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市场投资者纷纷为美国次级债可能的损失规模争论不休时,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却似乎在无意中遭到忽视。
危机背后的问题
从表面看,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最大风险在于银行信贷紧缩、对其他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及风险厌恶的普遍上涨。但是,从根本上讲,此次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次级贷款市场制度上的缺陷。
信用评级机构的中立性。长期以来,信用评级机构以其独立立场对金融产品做出的客观评级结果被广大机构投资者所接受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后,以穆迪与标准普尔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了置疑。在这次危机之前,信用评级机构涉嫌将与传统AAA级债券不同的新式及复杂性投资产品评为AAA级,以此赚取投资银行费用。除此之外,信用评级机构面对危机时反应迟钝,未能及时警告投资者投资美国次级债所面临的风险。穆迪与标准普尔在危机出现前不久还将一新品种的信贷衍生工具评为安全性等同美国国库债券的AAA级。与此同时,著名投资银行(如高盛)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不仅面临旗下基金出现巨额亏损,也面临着诚信问题。著名投资银行美林的分析员在5天之内将全美最大房屋按揭公司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的评级,由“买入”降至“沽出”,在市场对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真实风险难以估计的情况下,美林分析员突然转口,导致美国股市随之出现大跌。
结构性信贷工具的透明度。结构性投资工具通常由银行经营,利润来自短期借款利率和结构性产品投资长期回报之间的差异,如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和债务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由于不需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结构性投资工具往往不透明。结构性信贷工具具有的较高评级主要来自市场投资者对此类工具和他们对持有资产的预期。但是,当市场出现动荡,投资者因缺乏有效信息而开始怀疑当初的投资预期之际,也是结构性信贷工具被抛售、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之时。
混合型资本工具的使用。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混合型资本工具一度给金融市场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此提高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为此,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长期次级债券一度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金融机构对混合型资本工具的运用和操作越来越复杂,但其运作核心并未改变,即商业银行把自己的信贷资产不断卖出,同时将自己的劣质信贷资产通过次级债转化为股权资产。这项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金融创新注定了商业银行在次级资产发生问题之时,将被迫使用自己的股权资本抵债,并因此将几乎瞬时从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紧张,使得银行走向倒闭。另外,混合型资本工具在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银行对货币需求的巨大膨胀,成为近年流动性高度过剩的根源。漠视系统性风险,是整个混合型资本工具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缺
陷。为此,对混合型资本工具的使用不能因为个体风险的改善而忽略系统性风险危害。
危机发生之教训
对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方面,美国在住房贷款上的金融创新依然令人称道,代表着当前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主流,许多前瞻性的商业银行业务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此次次级债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在金融创新中的缺陷和漏洞,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并防止在以后的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评估和预测。导致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产业周期性变化。由于经济结构完全不同,一般很难直接将美国房地产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起来。但若回到经济表现支撑金融预期这一经济金融发展机理,国内房地产业也无法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根据香港20年来的经验教训估计,由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偿还能力下降三大因素诱发的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可能超过18%,这部分违约贷款自然就成为未来几年内的银行坏账。银监会最近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应从此次次级债危机中吸取教训,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理念。次级债危机直接原因在于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过度。当前我国住房按揭市场和一般信贷市场也存在着信用风险过度的问题。虽然我国没有典型的住房次级贷款市场,但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敞口并不低,截至2006年末,我国个人商业房贷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元,并且该业务呈加速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国家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当作优质资产而加大开发力度。在审批过程中,由于把关不严使得许多不符合条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和信用水平较低的借款人获得银行信用支持,导致按揭市场积累了大量的虚假按揭。随着国内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性”理应打折扣。可以认为,如果不全面检讨国内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开展模式,不改变目前商业视“住房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而大上特上的形势,国内银行业迟早会面对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系统风险冲击。
重视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虽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出现后呈扩散趋势,但迄今并没有通过杠杆效应提高整体风险倍数,主要原因是美国商业银行在住房贷款方面成熟的客户细分技术和在此基础上的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推迟了次级债风险向一般住房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蔓延,这对我国银行业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国内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隐患可能比美国次级债券风险还要高。因为,美国贷款公司对贷款人的信用有一套评估程序,借款人凭其信用等级 (如“次级信用”)承受不同的贷款利率。但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讲,住房按揭贷款基本上不分什么信用等级,只要提交申请和一份不知真假的收入证明,信用欠佳的贷款人也能获得银行贷款。在此情况下,一旦国内房地产价格出现逆转,住房按揭贷款出现大量违约,商业银行几乎很难搞清到底哪一部分客户出了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到时候,国内银行面临的危机不比现在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规模小。
加快居民信用体系建设。美国信用体系比较健全,不同信用水平的人和机构的融资成本是不一样的。美国次级债市场主要是为信用较低的群体设置的。这种制度性的市场分隔就是在不同信用风险的资产中间设置一道防火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风险过滤的作用。同时,为满足不同信用等级的投资者需要,美国推出很多信贷品种,如固定个贷、浮动贷款等等。而我国信用体系还未建立,产品开发并没有与信用级别联系在一起,而且,不同信用等级的信贷资产混在一起进行管理,因此出现问题很难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显然,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信用体系,在信贷市场上利用结构性技术和对客户进行细分,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不同层次的风险隔离带,降低风险传导性或传导力度。
银行监管的举措
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对此次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思和应对。2003年,银监会成立之初就将“促进金融稳定与金融创新共同发展”作为首要良好监管标准。但如何在金融监管中实现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一直是一个监管难题。通过此次次级债危机,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有必要对美国金融创新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同时,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阶段,优化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技能,从业务上监管、技术上指导,多策并举,促进国内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尽管从金融的角度看,次级贷款危机的产生原因是无节制降低信用门槛导致的信用泛滥,但从产业的角度理解,危机在今年爆发的催化剂却是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对房地产贷款危机的触发作用。虽然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与中国的房贷风险不能直接相比,但在发达程度不等的金融市场中,隐患向危机转化的规模和速度仅是程度差别而已。
2007年初以来,国内银行业信贷投放加快,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房地产行业信贷增长过快,国民经济有从增长过快向经济过热转变的趋势。根据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规律,经济过热会导致银行业风险积累加快。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一方面,及时指导银行业注意防范政策风险,尽量降低顺经济周期行为造成的风险集中;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结构动态管理,防止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绩和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理顺监管体制,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和指导。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着手向银监会申请开展此项业务。从技术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涉及到信贷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债券发行等一系列步骤,在目前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情况下,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的监管成为一个饶不开的难题。为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银行业监管部门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综合监管,不同监管部门提高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达到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全程、无缝监管;二是科学指导。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商业银行具有了流动性创造功能。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吸取此次次级债危机的教训,防止银行业因信贷资产证券化而导致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泛滥,进而避免信贷市场泡沫化。可以考虑,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战略管理工具,科学的指导商业银行利用该业务调节流动性,“熨平”流动性剧烈波动对其他业务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加快推行新资本协议,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归根结底也是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为使国内商业银行能够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在加紧推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同时,引导主要商业银行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如,JP摩根的信用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Risk+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 Manager),选择适当的信用风险识别理论模型并将其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内部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提高信息透明度,规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从根本上讲,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金融创新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这次危机暴露出来的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息披露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就在于多年的银行业监管已经意识到信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为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规范和改善也必须以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度为重点。一是要对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潜在利益共同体加强监管,防范有可能的道德风险;二是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建立起更为严格的透明度监管标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三是强调系统性风险披露,例如,对实施金融创新的商业银行的表外资产信息也要及时披露,防止潜在风险通过金融创新从表内转移至表外。
用好压力测试技术手段,做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预警。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发生和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迫使银监会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加强戒备。为提早预警和防止由于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银行信贷资产损失,银监会7月份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进行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检测手段,压力测试主要通过把综合价格变动的信息应用到银行资产组合中,量化计算出银行自身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以此测定银行存在的风险程度。事实上,要切实做好对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预警,仅有监管部门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业银行从两个方面加强风险管控。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压力测试,并利用压力测试结果,对自身抵御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并将压力测试结果反映至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管控上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及时扭转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而“多多益善”的经营理念,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有可能对银行资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外部经营形势下,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应体现“宁缺勿滥”原则,适当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加大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核,降低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使潜在损失降至最低。
(作者系河南省银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