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把中医药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无数医学家智慧与经验的宝藏与结晶,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的著作。它的精髓在于强调整体观念,也即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体各个部分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辨证论治。预防养生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藏象学说还包括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真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剂汤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根银针可起死回生。是几千年民族繁衍和健康的保证。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治疗手段诊断疾病,辨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来用药治疗。
以脑血管病的治疗为例,临床上脑出血的病人多表现意识障碍、体质较胖、面红,鼻鼾痰鸣,脉洪弦属阳症,实证热症,治则为清热化痰、开窍醒脑,可用安宫牛黄丸及局方至宝丹结合西医降颅压,镇痉降血压或手術治疗,切忌使用人参,此时用人参如火上浇油,有害无益。
又如脑梗死的病人较安静、面色黄白、舌白厚苔、脉较平稳,有肢瘫、面瘫、失语等。神态意识障碍较轻属阴症型,属阴症、虚症、寒症。中医治则活血化瘀,常用的经典方为补阳还五汤及天麻钩藤饮结合西医的溶栓及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是最理想、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5年屠呦呦以青蒿素治疗疟疾,使世界亿万患者,特别是非洲病人得以治疗,减低死亡率20%,是非常卓越的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中医药向世界证明了它无以伦比的光辉、异彩。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延伸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无数医学家智慧与经验的宝藏与结晶,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的著作。它的精髓在于强调整体观念,也即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体各个部分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辨证论治。预防养生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藏象学说还包括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真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剂汤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根银针可起死回生。是几千年民族繁衍和健康的保证。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治疗手段诊断疾病,辨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来用药治疗。
以脑血管病的治疗为例,临床上脑出血的病人多表现意识障碍、体质较胖、面红,鼻鼾痰鸣,脉洪弦属阳症,实证热症,治则为清热化痰、开窍醒脑,可用安宫牛黄丸及局方至宝丹结合西医降颅压,镇痉降血压或手術治疗,切忌使用人参,此时用人参如火上浇油,有害无益。
又如脑梗死的病人较安静、面色黄白、舌白厚苔、脉较平稳,有肢瘫、面瘫、失语等。神态意识障碍较轻属阴症型,属阴症、虚症、寒症。中医治则活血化瘀,常用的经典方为补阳还五汤及天麻钩藤饮结合西医的溶栓及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是最理想、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5年屠呦呦以青蒿素治疗疟疾,使世界亿万患者,特别是非洲病人得以治疗,减低死亡率20%,是非常卓越的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中医药向世界证明了它无以伦比的光辉、异彩。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延伸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