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全面阐释了其悲剧理论,包括摹仿论、“卡塔西斯”作用、悲剧过失论等,其中投射出人性的意识。其中,悲剧来源于人性,并对人性产生反作用,同时,悲剧的深层与人的本质要求相契合。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人性意识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彼时,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的核心在于人。在悲剧里,人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构成要素和演绎形式,还表现在悲剧的源头、社会意义和本质。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悲剧来源于人性,在揭示人性时反作用于人性,而悲剧与人性之间的契合点源于悲剧的深层意义与人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一、悲剧来源于人性
悲剧的早期代表是古希腊的悲剧诗。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起源于人的天性:“摹仿”与“音调感和节奏感”。有一部分人天生感知能力超然,能对音调和节奏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摹仿音调、音律,再包裹以社会现实的外壳,悲剧便在人的本性驱动下诞生了。悲剧作为同诗歌一样的艺术形式,其本性也是摹仿,重现人的行为、性格和心理等等。古希腊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原型便是当时雅典奴隶主自由派,它所摹仿的抗争精神和无奈心理,是雅典人民相信自己的力量,又对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倍感无力的真实写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摹仿的是当时先进的探索者,普罗米修斯敢于挑战权威、拥抱自由,但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真正内容完全不是自然,而是人生……人、人的行为、人的遭遇都是诗所摹仿的对象。”将所有的摹仿对象进行提炼,剩下的都是人性,悲剧对现实的摹仿就是对人性的摹仿,并通过带有创造性的再现来探索人性的规律。
当然,悲剧不是无条件地照搬全部现实,而是摹仿某种特殊的现实,这种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观众能从中寻得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并获得启发。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的那样:艺术不是摹仿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摹仿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情。
二、悲剧对人性的“卡塔西斯”作用
无论人的天性是善是恶,本性之中都有着对美好、崇高的向往和追求。悲剧可以“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让人在悲剧欣赏中得到后天的陶冶,步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好人受难”这一母题是悲剧永恒的叙事模式。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会潜移默地影响普通民众的情感偏向和价值判断。好人往往是正义和道德的一根标杆,一旦他遭遇不测,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恻隐之心,愤恨、咒骂非正义一方。此时,心灵受到的冲击,会产生心理上的快感,道德越崇高,心灵上受到的冲击便越强烈,获得的快感也越让人感到满足。悲剧对人性的陶冶作用便在此,为了在观看悲剧之时产生更强烈的快感,观众就要不断地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觉悟,升华对悲剧的理解,以便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所以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亚里士多德主张悲剧表现善的形式应该是一致的,如果要摹仿坏人,就要将其丑化,适应作品积极的道德倾向。正是由于“卡塔西斯”对人性有强大的陶冶作用,悲剧中的好人角色往往形象高大,这样才能对观众产生正面的引领作用;摹仿坏人也绝不会是在赞扬他,因为在“卡塔西斯”作用之下,美化坏人可能误导观众,失去该有的教育意义。所以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引领观众走向更崇高的人性境界,同时,助力观众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悲剧与人性的本质要求相契合
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命运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强大、神秘而且无法抗拒。古希腊人的命运由神祗来决定,带有强烈的“宿命论”的倾向。众神的意志凌驾于人类之上,可以谈笑间改变人的命运。人类无论如何挣扎都逃不过神的控制,人性的力量被完全地弱化。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则将关注点转向人性,他在“悲剧过失论”中表示,悲剧主人公陷入厄运不是命中注定,而是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所造成的后果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人的本性中有强烈的自我和自然意识,亚里士多德将苦难与人的错误过失联系起来,而不是将苦难归咎于命运,是立足于人生、正视人类自身的表现,是对传统命运观念的抗争,更是对人性的回归。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悲剧可以激发观众心底追求卓越、向往崇高的意识,与人性向“善”的一面相契合。所谓“善”带有两层意思:善良和卓越。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中,悲剧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等同于悲惨、不幸或者死亡那么简单,它作为人生中严肃的事情,身负伟大的使命——社会教育意义,而卡塔西斯是达成这一使命最为有效的手段。无论是从悲剧的创作者、观众、角色还是从情节、语言、思想来看,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都可以让得观众在接触戏剧中的痛苦和灾难时,感知自身人格上的缺陷;在接触崇高和伟大时,唤起我们灵魂中对崇高、伟大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敢于突破、追求卓越,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心理,与人性向“善”的本质是契合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寇鹏程,何林军,编著.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人性意识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彼时,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的核心在于人。在悲剧里,人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构成要素和演绎形式,还表现在悲剧的源头、社会意义和本质。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悲剧来源于人性,在揭示人性时反作用于人性,而悲剧与人性之间的契合点源于悲剧的深层意义与人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一、悲剧来源于人性
悲剧的早期代表是古希腊的悲剧诗。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起源于人的天性:“摹仿”与“音调感和节奏感”。有一部分人天生感知能力超然,能对音调和节奏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摹仿音调、音律,再包裹以社会现实的外壳,悲剧便在人的本性驱动下诞生了。悲剧作为同诗歌一样的艺术形式,其本性也是摹仿,重现人的行为、性格和心理等等。古希腊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原型便是当时雅典奴隶主自由派,它所摹仿的抗争精神和无奈心理,是雅典人民相信自己的力量,又对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倍感无力的真实写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摹仿的是当时先进的探索者,普罗米修斯敢于挑战权威、拥抱自由,但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真正内容完全不是自然,而是人生……人、人的行为、人的遭遇都是诗所摹仿的对象。”将所有的摹仿对象进行提炼,剩下的都是人性,悲剧对现实的摹仿就是对人性的摹仿,并通过带有创造性的再现来探索人性的规律。
当然,悲剧不是无条件地照搬全部现实,而是摹仿某种特殊的现实,这种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观众能从中寻得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并获得启发。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的那样:艺术不是摹仿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摹仿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情。
二、悲剧对人性的“卡塔西斯”作用
无论人的天性是善是恶,本性之中都有着对美好、崇高的向往和追求。悲剧可以“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让人在悲剧欣赏中得到后天的陶冶,步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好人受难”这一母题是悲剧永恒的叙事模式。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会潜移默地影响普通民众的情感偏向和价值判断。好人往往是正义和道德的一根标杆,一旦他遭遇不测,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恻隐之心,愤恨、咒骂非正义一方。此时,心灵受到的冲击,会产生心理上的快感,道德越崇高,心灵上受到的冲击便越强烈,获得的快感也越让人感到满足。悲剧对人性的陶冶作用便在此,为了在观看悲剧之时产生更强烈的快感,观众就要不断地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觉悟,升华对悲剧的理解,以便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所以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亚里士多德主张悲剧表现善的形式应该是一致的,如果要摹仿坏人,就要将其丑化,适应作品积极的道德倾向。正是由于“卡塔西斯”对人性有强大的陶冶作用,悲剧中的好人角色往往形象高大,这样才能对观众产生正面的引领作用;摹仿坏人也绝不会是在赞扬他,因为在“卡塔西斯”作用之下,美化坏人可能误导观众,失去该有的教育意义。所以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引领观众走向更崇高的人性境界,同时,助力观众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悲剧与人性的本质要求相契合
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命运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强大、神秘而且无法抗拒。古希腊人的命运由神祗来决定,带有强烈的“宿命论”的倾向。众神的意志凌驾于人类之上,可以谈笑间改变人的命运。人类无论如何挣扎都逃不过神的控制,人性的力量被完全地弱化。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则将关注点转向人性,他在“悲剧过失论”中表示,悲剧主人公陷入厄运不是命中注定,而是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所造成的后果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人的本性中有强烈的自我和自然意识,亚里士多德将苦难与人的错误过失联系起来,而不是将苦难归咎于命运,是立足于人生、正视人类自身的表现,是对传统命运观念的抗争,更是对人性的回归。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悲剧可以激发观众心底追求卓越、向往崇高的意识,与人性向“善”的一面相契合。所谓“善”带有两层意思:善良和卓越。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中,悲剧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等同于悲惨、不幸或者死亡那么简单,它作为人生中严肃的事情,身负伟大的使命——社会教育意义,而卡塔西斯是达成这一使命最为有效的手段。无论是从悲剧的创作者、观众、角色还是从情节、语言、思想来看,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都可以让得观众在接触戏剧中的痛苦和灾难时,感知自身人格上的缺陷;在接触崇高和伟大时,唤起我们灵魂中对崇高、伟大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敢于突破、追求卓越,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心理,与人性向“善”的本质是契合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寇鹏程,何林军,编著.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