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文章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推敲、想象填补、涵泳诵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上方法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使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母语之美。
关键词: 品味语言 比较推敲 想象填补 涵泳诵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对品味语言的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中我们可以感知编者对品味语言这个能力要求的重视。可以说,重视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对于课文,可以把握的要素很多,但无论如何,品味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张志公先生指出,如果不能从语言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欣赏、评论文学作品,恐怕其理解将会是模糊的,其分析将会是笼统的,其欣赏的评论将会是浮泛的。只有通过品味语言,才能达成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内化。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呢?
一、比较推敲
通过比较,学生既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异,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东家之子的美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优秀作品的语言也是这样。我们在品味语言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增删原作的词语,通过对比分析来品味语言的精彩。
1.词语的比较推敲
古今中外大家写作时对词语的锤炼是非常讲究的,如“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他们的论述及创作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与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句是不行的,也不能因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词语的表达效果非同寻常,值得好好品味。
如《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让学生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比较、诵读、品味,可以明白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换作“漂”或“升”呢?学生在比较后可以明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与“薄薄”相照应。“漂”和“升”就难以体现青雾的轻盈之美、自由之态。
2.句式的比较推敲
句式不同,它们的语调气势、表达重点或语体色彩也不相同,因此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有经验的作家写作时,总是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精心挑选最合适、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认真研究他们是如何选择句式的,仔细辨析不同句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如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对水生的一句问话:“怎么了,你?”如果换成正常语序“你怎么了?”表达效果就有不同,值得好好比较推敲。
再如鲁迅的《祝福》中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时说话时的语序不同,第一次是这样说的:“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二次:“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种说法在表达上是不同的,值得好好品味。
二、想象填补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空白。”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有其非确指意义的,在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对于这类“含蓄”“模糊”的语言要加以想象发挥,进行再创造,填补语言意义的空白。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实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如鲁迅小说《药》中“谈药”这个情节中,作者写那些茶客时,用了借代手法,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形象特征来代人),但写到那个年轻人时,为什么就不用形象特征来代人而要用年龄“二十多岁”来代人了呢?这个“二十多岁”有没有深刻内涵呢?这一个“二十多岁”留下了极大的空白地带,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填补,通过揣摩咀嚼领悟,“二十多岁”是有深刻内涵的:夏瑜发了疯了——是个荒唐的结论,连最容易受到启蒙、接受新思想的青年,都这样愚昧,可见像夏瑜这样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只能“驰于寂寞的道上”,可见社会政治革命并不能独立地真正变革民族的命运,只有靠文化思想革命的推动,完成“立人”,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即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
三、涵泳诵读
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他在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时又指出:“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诵读精彩文段,对语言的丰富性便有感性的认知,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也可以从中领会到,这样便增强了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表情朗读,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长期坚持以上方法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使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接受美的熏陶,就能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母语之美。
参考文献:
[1]张悦.鲁迅小说语言意义的文化蕴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5).
[2]杨守国.不完整中得完整,于无言处意无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4).
关键词: 品味语言 比较推敲 想象填补 涵泳诵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对品味语言的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中我们可以感知编者对品味语言这个能力要求的重视。可以说,重视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对于课文,可以把握的要素很多,但无论如何,品味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张志公先生指出,如果不能从语言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欣赏、评论文学作品,恐怕其理解将会是模糊的,其分析将会是笼统的,其欣赏的评论将会是浮泛的。只有通过品味语言,才能达成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内化。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呢?
一、比较推敲
通过比较,学生既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异,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东家之子的美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优秀作品的语言也是这样。我们在品味语言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增删原作的词语,通过对比分析来品味语言的精彩。
1.词语的比较推敲
古今中外大家写作时对词语的锤炼是非常讲究的,如“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他们的论述及创作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与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句是不行的,也不能因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词语的表达效果非同寻常,值得好好品味。
如《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让学生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比较、诵读、品味,可以明白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换作“漂”或“升”呢?学生在比较后可以明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与“薄薄”相照应。“漂”和“升”就难以体现青雾的轻盈之美、自由之态。
2.句式的比较推敲
句式不同,它们的语调气势、表达重点或语体色彩也不相同,因此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有经验的作家写作时,总是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精心挑选最合适、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认真研究他们是如何选择句式的,仔细辨析不同句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如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对水生的一句问话:“怎么了,你?”如果换成正常语序“你怎么了?”表达效果就有不同,值得好好比较推敲。
再如鲁迅的《祝福》中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时说话时的语序不同,第一次是这样说的:“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二次:“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种说法在表达上是不同的,值得好好品味。
二、想象填补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空白。”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有其非确指意义的,在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对于这类“含蓄”“模糊”的语言要加以想象发挥,进行再创造,填补语言意义的空白。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实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如鲁迅小说《药》中“谈药”这个情节中,作者写那些茶客时,用了借代手法,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形象特征来代人),但写到那个年轻人时,为什么就不用形象特征来代人而要用年龄“二十多岁”来代人了呢?这个“二十多岁”有没有深刻内涵呢?这一个“二十多岁”留下了极大的空白地带,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填补,通过揣摩咀嚼领悟,“二十多岁”是有深刻内涵的:夏瑜发了疯了——是个荒唐的结论,连最容易受到启蒙、接受新思想的青年,都这样愚昧,可见像夏瑜这样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只能“驰于寂寞的道上”,可见社会政治革命并不能独立地真正变革民族的命运,只有靠文化思想革命的推动,完成“立人”,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即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
三、涵泳诵读
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他在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时又指出:“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诵读精彩文段,对语言的丰富性便有感性的认知,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也可以从中领会到,这样便增强了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表情朗读,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长期坚持以上方法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使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接受美的熏陶,就能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母语之美。
参考文献:
[1]张悦.鲁迅小说语言意义的文化蕴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5).
[2]杨守国.不完整中得完整,于无言处意无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