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海淀 100081)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两名从小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侗族大学生为个案,从他们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认识两个维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案研究;教育人类学
引言
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绚烂的历史和獨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一直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民族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少数民族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子女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青少年,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必要的、紧迫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是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其民族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各民族对共享的、普遍的国家共同体文化的接受、认同则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1]民族认同本身带有强烈的跨文化色彩,不同民族的民族认同、同一民族在不同成长环境下的民族认同情况都不一样。那么,在城市环境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民族认同状况如何,在表现上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自我反思?这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国外学者Geertz认为:“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宗教社区、语言社群,以及其生长所在地的社会习俗,这些与生俱在的共同文化构成其认同的基础。”[2]简而言之,语言、血缘、宗教、种族、地区、习俗等,都是群体文化认同基础,这些共同的文化和认同的基础,形成一种无可言喻的力量,将群体成员集结在一起。Phinney是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在她的文章中提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3]有国内学者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进行研究,认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4]还有学者以海南省彝族学生为例对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其族际交往呈现族际关系和谐化、交往态度理性化、族际认同地域化的特征,并从文化、区位以及民族认同等因素来进行分析。[5]
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但是当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对于在城市杂居区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经历、状况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了解两个维度对两位侗族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一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学习的途径、遭遇的尴尬境地三个方面;二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主要包括语言掌握情况、民族服饰穿著情况、对侗族大歌及建筑的了解情况、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来自贵州城市地区的两位侗族同学,现均在M大学就读,基本情况如下:
Z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凯里市,现就读于M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G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现就读于M大学教育学院,大三,母亲是教师,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二)研究方法的实施
1.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主要是指无结构式的访谈。[6]它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者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深入交流。本文通过对Z同学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她对于侗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关于民族认同的看法等。
2.口述史研究
口述史是研究主体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研究对象(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进行访谈或回忆,根据口述历史的方式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研究过程和方法。[7]
本文将采用以上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以及研究者的侗族朋友进行访谈,通过从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者于2014年12月对Z同学先后进行了两次深度访谈,同时,请室友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整理出约8000字的访谈记录。
二、主要访谈结果
(一)对侗族文化身份的认识
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两位同学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进行探讨。
1.民族意识淡薄
Z同学:其实关于民族的概念我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但是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Z同学在外地上的初中),当时我们班就我一个少数民族,但是当时也只是说说,也没觉得我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同学们也没有觉得奇怪。
G同学:有民族的意识应该很早吧,小时候爱国主义教育,但是真正的这种本民族意识应该是从大学才开始,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少数民族汉族一起的,没什么差别,也就懒得问大家都是什么民族,也记不得。
对于两位同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以追溯到她们的家庭背景以及家族史来进行分析。从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两位同学的家庭都不是单一民族家庭,而分别是和苗族、仡佬族通婚而组成的民族混合型家庭。Z同学的母亲和奶奶是苗族、爸爸和爷爷则是侗族。与之相似,G同学的外婆是仡佬族,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侗族。从两位同学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来看,基本没有关于民族的事项。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两位同学都只是接受了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下的民族意识教育。但是,针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显然并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2.民族文化学习途径单一
Z同学:我主要是在上大学之后加入了侗年筹备会,通过这个筹备会的一些人我接收到的民族知识很多,经常跟他们聊天,他们也会告诉我一些有关侗族的知识,我自己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也耳濡目染的接受了一些观点,就是我们侗族的文化真的非常的美好,非常值得传承下去,我自己也会献一份力。
G同学: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侗族,我们学校的侗族也没有像广西三月三这种社团,所以我了解侗族文化知识的途径非常的窄,都是从网上呀、侗年晚会呀什么的,可能我自己也没有太主動的缘故吧。
通过对两位同学访谈,发现两人都是在进入M大学学习之后才逐渐开始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感兴趣。同时,她们在了解本民族文化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动性,Z同学会主动去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而G同学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与她们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有关。通过进一步對她们的家族史进行挖掘,我们发现家族的民族历史因素对后代的民族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Z同学家是其太爷爷辈从天柱县(贵州省东部)搬迁到现居地,而天柱县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地,其长辈都会说侗语,但是随着语言环境的流失,他们的民族语言能力也逐步退化。G同学的家族史又与之不同,她所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区,据了解该地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民族成分认定,因此这让G同学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一度产生怀疑,其民族认同感也不高。
3.民族认同处于尴尬境地
Z同学:你所说的尴尬境地是指被别人问起自己的民族文化吗?
这肯定会有啊,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是民族大学,能歌善舞的同学非常多,当我说自己是侗族的时候别人就会问我关于侗族的各种问题,但是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多少,这个是时候就会特别的尴尬和羞愧。
G同学:有,这个有,特别是第一堂课上,大家都要PPT展示自己的民族,然后我就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读得非常熟,然后上去讲,结果老师的一些问题就把我问傻眼了,毕竟自己知道的东西只是从网上找的一点点,所以就答不上来了,就特别尴尬,还有就是高考加分让其他没有民族加分的同学觉得我们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才跟他们坐到一起,很伤心。
上文提到,Z同学和G同学都是就读于M大学,而M大学是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这里汇聚着众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民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Z同学和G同学她们在学习生活中都遇到了不少尴尬的事情,例如访谈内容中提到的自我介绍、被问关于侗族的民族文化等。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也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经历让她们更加地想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提升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侗族人。
(二)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
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8]对侗族文化的接触了解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两位同学的认知情况进行探讨。
1.基本不掌握本民族语言
Z同学:不会说,一点不会,我爸也不会说。后来上大学之后,听别人说过,还在咱们那个侗年晚会上学过一句。
G同学:不会,听不懂,上大学之前都没听过。
2.很少穿着本民族服饰
Z同学:我有一套侗族的衣服,还挺贵的,是当时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看了要求,说少数民族同学可以带上自己的民族服装,然后我妈就给我买了一套带过来,从来没穿过。
其实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大概是什么样子,还挺好看的呢。
G同学:我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关注侗族的,所以那时候就从网上找了好多资料,侗族的服装应该是以青色为主,女生的是裙装,男生的是裤子,侗布好像特别有名,非常的漂亮,但是我没见过,听说好几年前咱们还有侗布的展销会,可惜没赶上。
我自己没有侗族服装,据说一套好一点的得一千多块钱呢。
3.对侗族大歌、建筑感兴趣
Z同学:我听过侗族大歌,也是在上大学之后,特别的原生态,讲究多声部合作。我不会唱。
建筑的话像鼓楼、风雨桥这些我都知道。
G同学:我知道,侗族大歌被称作东方的天籁之声,特别的好听,但是我自己不会唱,是在网上搜来听过,还在课上给大家介绍过,曾经我还想做关于这方面的社会实践的,但是后来发现不行。
侗族建筑我知道鼓楼、风雨桥,好像每个侗族村寨里面都有一座鼓楼,而且每座鼓楼都是单层的,绝对没有双层的,不信你去数数,这也是我在上课的时候知道的。
4.了解一些侗族风俗习惯
Z同学:风俗习惯有侗年,咱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但是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说过哎,宗教好像没有吧,对了我之前跟一个侗族研究生师姐聊天,她告诉我,侗族有试婚的传统,女方先到男方家住一段时间,如果合适就结婚,如果不合适就回家去,还有以前侗族男的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现在就不知道了,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就觉得侗族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G同学:好像有斗牛、抢花炮、侗年,我之前搜过好多,现在都忘了,不过侗年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而且我们侗族学生的手机号他们都有,每年都会给我们发短信去欢聚侗年,聚餐,我第一年去过,后来两次都有事儿耽搁就没去,晚会挺好看的,就是有侗族大歌呀、侗族乐器表演呀之类的。
通过这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不管是从语言方面、服饰方面还是对侗族风俗习惯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她们的原生家庭已经失去了本民族语的语言环境,取而代之的是现居地的方言。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压迫也使得民族地区的人逐渐从着装上面与主流社会接轨,民族服饰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最后是两位侗族同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建筑以及侗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和了解,而了解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以及媒体网络资源等等。通过对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她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但是在进入民族大学之后,她们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步开始去了解和接受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民族认同感深化和强化的表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中对Z同学和G同学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历了一个重构的过程。刚到学校时,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处于基本不了解的状态,但是随着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认同危机,从而产生去重构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意愿。这种认同危机一般发生在人生的轉折期或是环境发生很大改变时,通过不断刺激体现出来的。在面对“他者”时,“我是谁”的问题才变得突出,[9]在和异文化的交流中,更刺激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主流文化环境,来到多元文化环境中求学,这期间必然要遇到文化冲击、文化震撼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他们也意识到增强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紧迫性。在文化交融中,他们深刻意识到了认同危机的产生。但是,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途径却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局限性。他们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对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宗教、价值观、世界观的了解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人云亦云式的。针对该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到杂居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的特殊性,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程。
散居区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汉族文化背景下,由于大环境下主体民族是汉民族,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都倾向于汉族。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孩子对于自己的民族都相对陌生,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都知之甚少。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可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知识带进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包括汉族学生都能够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形成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从而产生更深一层次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第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第三,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观,拓宽民族文化知识获取渠道。
民族认同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稳定有重要意义。[10]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当前城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他们的家庭并没有民族传统,因此,要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就必须拓宽其渠道,学校内部可以开设有关选修课,开展社团及民族节日活动等,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本族语言文化势微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失落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11]
参考文献:
[1]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07).
[2]萬明钢,杨宝琰主编.西北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90-191.
[3]Phinne,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1990,(3).
[4]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02):32-36.
[5]李海峰.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A].钟海青主编.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490-497.
[6]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05).
[7]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2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8]陈沛照.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72-76.
[9]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3).
[10]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109-113.
[11]巴战龙.如何打造双语家庭——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5):58-63.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两名从小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侗族大学生为个案,从他们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认识两个维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案研究;教育人类学
引言
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绚烂的历史和獨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一直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民族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少数民族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子女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青少年,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必要的、紧迫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是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其民族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各民族对共享的、普遍的国家共同体文化的接受、认同则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1]民族认同本身带有强烈的跨文化色彩,不同民族的民族认同、同一民族在不同成长环境下的民族认同情况都不一样。那么,在城市环境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民族认同状况如何,在表现上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自我反思?这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国外学者Geertz认为:“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宗教社区、语言社群,以及其生长所在地的社会习俗,这些与生俱在的共同文化构成其认同的基础。”[2]简而言之,语言、血缘、宗教、种族、地区、习俗等,都是群体文化认同基础,这些共同的文化和认同的基础,形成一种无可言喻的力量,将群体成员集结在一起。Phinney是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在她的文章中提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3]有国内学者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进行研究,认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4]还有学者以海南省彝族学生为例对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其族际交往呈现族际关系和谐化、交往态度理性化、族际认同地域化的特征,并从文化、区位以及民族认同等因素来进行分析。[5]
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但是当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对于在城市杂居区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经历、状况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了解两个维度对两位侗族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一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学习的途径、遭遇的尴尬境地三个方面;二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主要包括语言掌握情况、民族服饰穿著情况、对侗族大歌及建筑的了解情况、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来自贵州城市地区的两位侗族同学,现均在M大学就读,基本情况如下:
Z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凯里市,现就读于M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G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现就读于M大学教育学院,大三,母亲是教师,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二)研究方法的实施
1.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主要是指无结构式的访谈。[6]它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者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深入交流。本文通过对Z同学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她对于侗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关于民族认同的看法等。
2.口述史研究
口述史是研究主体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研究对象(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进行访谈或回忆,根据口述历史的方式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研究过程和方法。[7]
本文将采用以上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以及研究者的侗族朋友进行访谈,通过从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者于2014年12月对Z同学先后进行了两次深度访谈,同时,请室友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整理出约8000字的访谈记录。
二、主要访谈结果
(一)对侗族文化身份的认识
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两位同学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进行探讨。
1.民族意识淡薄
Z同学:其实关于民族的概念我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但是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Z同学在外地上的初中),当时我们班就我一个少数民族,但是当时也只是说说,也没觉得我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同学们也没有觉得奇怪。
G同学:有民族的意识应该很早吧,小时候爱国主义教育,但是真正的这种本民族意识应该是从大学才开始,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少数民族汉族一起的,没什么差别,也就懒得问大家都是什么民族,也记不得。
对于两位同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以追溯到她们的家庭背景以及家族史来进行分析。从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两位同学的家庭都不是单一民族家庭,而分别是和苗族、仡佬族通婚而组成的民族混合型家庭。Z同学的母亲和奶奶是苗族、爸爸和爷爷则是侗族。与之相似,G同学的外婆是仡佬族,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侗族。从两位同学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来看,基本没有关于民族的事项。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两位同学都只是接受了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下的民族意识教育。但是,针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显然并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2.民族文化学习途径单一
Z同学:我主要是在上大学之后加入了侗年筹备会,通过这个筹备会的一些人我接收到的民族知识很多,经常跟他们聊天,他们也会告诉我一些有关侗族的知识,我自己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也耳濡目染的接受了一些观点,就是我们侗族的文化真的非常的美好,非常值得传承下去,我自己也会献一份力。
G同学: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侗族,我们学校的侗族也没有像广西三月三这种社团,所以我了解侗族文化知识的途径非常的窄,都是从网上呀、侗年晚会呀什么的,可能我自己也没有太主動的缘故吧。
通过对两位同学访谈,发现两人都是在进入M大学学习之后才逐渐开始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感兴趣。同时,她们在了解本民族文化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动性,Z同学会主动去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而G同学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与她们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有关。通过进一步對她们的家族史进行挖掘,我们发现家族的民族历史因素对后代的民族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Z同学家是其太爷爷辈从天柱县(贵州省东部)搬迁到现居地,而天柱县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地,其长辈都会说侗语,但是随着语言环境的流失,他们的民族语言能力也逐步退化。G同学的家族史又与之不同,她所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区,据了解该地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民族成分认定,因此这让G同学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一度产生怀疑,其民族认同感也不高。
3.民族认同处于尴尬境地
Z同学:你所说的尴尬境地是指被别人问起自己的民族文化吗?
这肯定会有啊,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是民族大学,能歌善舞的同学非常多,当我说自己是侗族的时候别人就会问我关于侗族的各种问题,但是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多少,这个是时候就会特别的尴尬和羞愧。
G同学:有,这个有,特别是第一堂课上,大家都要PPT展示自己的民族,然后我就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读得非常熟,然后上去讲,结果老师的一些问题就把我问傻眼了,毕竟自己知道的东西只是从网上找的一点点,所以就答不上来了,就特别尴尬,还有就是高考加分让其他没有民族加分的同学觉得我们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才跟他们坐到一起,很伤心。
上文提到,Z同学和G同学都是就读于M大学,而M大学是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这里汇聚着众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民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Z同学和G同学她们在学习生活中都遇到了不少尴尬的事情,例如访谈内容中提到的自我介绍、被问关于侗族的民族文化等。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也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经历让她们更加地想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提升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侗族人。
(二)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
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8]对侗族文化的接触了解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两位同学的认知情况进行探讨。
1.基本不掌握本民族语言
Z同学:不会说,一点不会,我爸也不会说。后来上大学之后,听别人说过,还在咱们那个侗年晚会上学过一句。
G同学:不会,听不懂,上大学之前都没听过。
2.很少穿着本民族服饰
Z同学:我有一套侗族的衣服,还挺贵的,是当时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看了要求,说少数民族同学可以带上自己的民族服装,然后我妈就给我买了一套带过来,从来没穿过。
其实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大概是什么样子,还挺好看的呢。
G同学:我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关注侗族的,所以那时候就从网上找了好多资料,侗族的服装应该是以青色为主,女生的是裙装,男生的是裤子,侗布好像特别有名,非常的漂亮,但是我没见过,听说好几年前咱们还有侗布的展销会,可惜没赶上。
我自己没有侗族服装,据说一套好一点的得一千多块钱呢。
3.对侗族大歌、建筑感兴趣
Z同学:我听过侗族大歌,也是在上大学之后,特别的原生态,讲究多声部合作。我不会唱。
建筑的话像鼓楼、风雨桥这些我都知道。
G同学:我知道,侗族大歌被称作东方的天籁之声,特别的好听,但是我自己不会唱,是在网上搜来听过,还在课上给大家介绍过,曾经我还想做关于这方面的社会实践的,但是后来发现不行。
侗族建筑我知道鼓楼、风雨桥,好像每个侗族村寨里面都有一座鼓楼,而且每座鼓楼都是单层的,绝对没有双层的,不信你去数数,这也是我在上课的时候知道的。
4.了解一些侗族风俗习惯
Z同学:风俗习惯有侗年,咱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但是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说过哎,宗教好像没有吧,对了我之前跟一个侗族研究生师姐聊天,她告诉我,侗族有试婚的传统,女方先到男方家住一段时间,如果合适就结婚,如果不合适就回家去,还有以前侗族男的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现在就不知道了,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就觉得侗族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G同学:好像有斗牛、抢花炮、侗年,我之前搜过好多,现在都忘了,不过侗年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而且我们侗族学生的手机号他们都有,每年都会给我们发短信去欢聚侗年,聚餐,我第一年去过,后来两次都有事儿耽搁就没去,晚会挺好看的,就是有侗族大歌呀、侗族乐器表演呀之类的。
通过这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不管是从语言方面、服饰方面还是对侗族风俗习惯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她们的原生家庭已经失去了本民族语的语言环境,取而代之的是现居地的方言。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压迫也使得民族地区的人逐渐从着装上面与主流社会接轨,民族服饰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最后是两位侗族同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建筑以及侗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和了解,而了解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以及媒体网络资源等等。通过对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她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但是在进入民族大学之后,她们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步开始去了解和接受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民族认同感深化和强化的表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中对Z同学和G同学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历了一个重构的过程。刚到学校时,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处于基本不了解的状态,但是随着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认同危机,从而产生去重构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意愿。这种认同危机一般发生在人生的轉折期或是环境发生很大改变时,通过不断刺激体现出来的。在面对“他者”时,“我是谁”的问题才变得突出,[9]在和异文化的交流中,更刺激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主流文化环境,来到多元文化环境中求学,这期间必然要遇到文化冲击、文化震撼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他们也意识到增强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紧迫性。在文化交融中,他们深刻意识到了认同危机的产生。但是,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途径却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局限性。他们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对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宗教、价值观、世界观的了解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人云亦云式的。针对该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到杂居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的特殊性,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程。
散居区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汉族文化背景下,由于大环境下主体民族是汉民族,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都倾向于汉族。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孩子对于自己的民族都相对陌生,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都知之甚少。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可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知识带进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包括汉族学生都能够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形成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从而产生更深一层次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第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第三,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观,拓宽民族文化知识获取渠道。
民族认同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稳定有重要意义。[10]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当前城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他们的家庭并没有民族传统,因此,要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就必须拓宽其渠道,学校内部可以开设有关选修课,开展社团及民族节日活动等,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本族语言文化势微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失落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11]
参考文献:
[1]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07).
[2]萬明钢,杨宝琰主编.西北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90-191.
[3]Phinne,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1990,(3).
[4]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02):32-36.
[5]李海峰.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A].钟海青主编.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490-497.
[6]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05).
[7]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2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8]陈沛照.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72-76.
[9]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3).
[10]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109-113.
[11]巴战龙.如何打造双语家庭——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