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身体的表征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62年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的“国际激浪派新音乐节”上艺术家白南准表演了行为艺术《头之禅》,在现场他与作曲家拉莫特·扬的音乐互动,将自己的头,双手和脖颈蘸入一盆由墨汁和番茄汁混合的液体里,然后在一张纸上拖出一条长长的水平线。亚历山大·门罗在《佛教和新前卫艺术:凯奇禅、垮掉禅和禅》中评价这件作品标志了艺术的价值逐渐从有目的性转向无目的性,从物体转向过程,从静态转向持续。这也正应和了“激浪派”的概念本意—“流水”、“不断的变化”、“运动”。
  从对勋博格的热爱到对约翰.凯奇的追随,对东方禅宗有深刻理解的白南准毅然决定成为“激浪派”最重要的一员,白南准对“激浪派”最大的贡献一方面来自于其本身的文化血脉,禅宗中的“空”(意涵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对“时间”的态度都在这一时期融入到他对电视媒介的利用中,而电视作为一种当时的新兴媒介,在白南准诸多充满科幻色彩的作品中,已变成另一种对于身体的延伸和玄想,一如今日依靠科技力量而出现的“人工智能”和“科技身体”等等。
  在白南准的影像装置行为代表作《电子大提琴》中,合作者穆曼用琴弓“演奏”着一个用电视屏幕制成的提琴,屏幕中播放着预先录制好的穆曼正在演奏“电视提琴”的同步录像。这是一种新的“挪用”方式,正如另外的重要作品《电视佛》或《电视胸罩》,白南准的兴趣在于将时间概念视觉化,他认为“我的作品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而是一种时间艺术。”
  不算是巧合,1964年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本书影响至今,他在“电视:羞怯的巨人”一节中针对当时新兴的电视媒介现象及其着重“过程”的特性进行了新总结—“电视这一媒介拒斥形象鲜明的人物,它有利于表现过程而不是产品。”这点也被白南准在日后的录像作品中逐渐加以应用,他斥资重金和日本的阿部修对电视显像管进行研究,拉长作品的“时间”,并用“过程”创造出一个新的“时间洞”,他也很肯定的将电视以及“媒介”属性作为表达一个时代的“参与”和“民主”的方式,其意义早已脱离传播学或是艺术学的简单范畴,而是真正的“社会景观”。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葬礼当天全球在电视机前收看葬礼现场直播的人有数亿之多,麦克卢汉认为“观众感到电视给葬礼赋予公众参与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简言之,肯尼迪的葬礼体现了电视使全国人民卷入一种仪式过程中的力量。”这样的收视率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它由媒介创造出来“仪式”,从而逐渐成为“主宰”事物和舆论的手段,电视媒介必然带有强烈的对政治的参与野心—“因为电视总是以各种色彩、扭曲的信息、计划好的程序,毫不顾忌地巧妙地调整收视观众的意识和给其洗脑。”显而易见,白南准准确无误地把电视媒介成功转换为一种新的力量。
其他文献
进入5月以来,随着内地几家拍卖公司春拍陆续开槌,以及两场重要艺术博览会的落幕,当代艺术市场今春基调基本被定性:外强中干。  纵然用心如嘉德,在春拍将以往只占一个专场的油雕版块细分为4个,并且划分标准既感性又学术,但依然挡不住近8成作品成交仅在估价内低空划过的事实。至于更加兴师动众的艺博会,虽然各家艺术机构的反馈貌似都有不错的成交,但从各路人马的吐槽来看,预期效果还是有所偏差。  如此境遇下,当代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毛病,换种自我欣赏的说法是—对于个人风格的固执与坚持。我不喜欢平铺直叙的美丽,但对于过份玄虚的意义也抱有本能的排斥。我喜欢魔金石空间做展览的一贯“腔调”,但也不是对它的每次展览都能说三道四或欣赏有加。  此处省略掉一些我不喜欢或看不懂的展览,直接转入这次名为“以扰之名”的英国艺术家James Richards的个展上—如果以10分标准来评价一次展览好坏的话,那么我给“以扰之
展览:肯尼斯·诺兰德:绘画 1975-2003  (Kenneth Noland : Paintings 1975-2003)  时间:2014.03.21-2014.04.19  地点:佩斯画廊(纽约)  “色彩在触碰到眼睛的一瞬间诉说了它的故事,连大脑都来不及思考,视觉已经成为了视觉。”—美国艺术家拉锐·彭斯(Larry Poons)  色域画派(Color Field Painting)是上
1995年,一群来自北京“东村”的艺术家们,联合创作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在这件作品中,11个赤裸的身体孤绝地叠摞在一起,连接着背景中绵延的群山,共同呈现出了高度的默契和诚意。  尽管这件作品曾被赋予过各种与“现实政治”相关的解读版本。但在尚未被过多的“名气”和“利益”所负累的“自由”状态中,贫穷的少年心气和不对未来负责的浓厚诗意,却让这群紧致的肉身在“社会政治”的异眼中,保持住了此刻“纯洁”的
摘 要: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引入趣味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立足生活;信息技术;趣味教学   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现将個人关于显著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简单总结、陈述如下,望带给广大数学教师些许启发,
“恋地情结(Topophilia)”,这个标题似乎有点抒情的群展,却深刻讨论了人群之间的文化认同,身处环境的情感依附,以及对某种地域特质的钟爱。参与这次展览的华裔艺术家:陈界仁、张弈满、傅传芳、何颖宜、李杰、林明弘、欧宗翰、吴建瑩、杨俊、姚書安、张宜&大卫·凯利,他们都各自“游牧”于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以观念性的手法介入日常主题与素材,或直接以自身的迁徙经历为蓝本,借助作品
人民如潮涌  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在一首歌里低沉地唱到: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一句“人民如潮涌”,总会画面感十足的唤起我关于生活里或历史事件中的经验和想象:地铁街道,车站广场,电视新闻、纪录片里的场面,甚至影视作品的虚构或再现,图片、文本的分析与试图还原,都不乏政治意味和社会性地交织在一起。当我们把艺术家张大力的一组名为《广场》的新雕塑,和之前《肉皮冻民工》、《一百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