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中古诗词鉴赏越来越成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掌握古诗词对于高考至关重要。一般地,古诗词鉴赏包括“赏情”“赏技”“赏妙语”,本文从赏析的三个方面出发,以案例为依据来阐述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关键词:鉴赏;古诗词;技巧
一、赏情
1.爱国情怀。如陆游的《示儿》中的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从该诗的语气情感来看,开句直抒胸臆地表达出这首诗属于一首临终绝笔,很明显作者病重,回首一生,感触良多,面对后代,更多地是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嘱咐,希望他们能保持一颗爱国之心。
从诗句的语言特色来看,诗句的用词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蕴含着对世事一生的悲愤,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诗词的真挚情感一般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如孟郊的《游子吟》的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作者用常见之物“线”和“衣”导入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表达出母子间的骨肉情深。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首诗是对母爱伟大的歌颂,在作者在官场不如意的情况下,作者感觉到世态炎凉和亲情的可贵。
3.思乡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送别的典型佳作,第一第二句就运用对仗的修辞方式,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成为思乡送别的名句,传之千古,有口皆碑。最后一句画龙点睛“送”的主题。
4.热爱山水田园。我国田园诗人以东晋的陶渊明和唐朝的孟浩然的诗句最为出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是田园派诗词中的佳作。田园派诗词一般是以朴素的语言来描绘田园间劳作的情况,更是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一般地,又反映出作者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如谭嗣同《狱中题壁》
中最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描绘了作者在临死前面对屠刀仍然不怕死,笑对人生,诗中的“两昆仑”,是指昆仑山,面对死亡肝胆之气仍像昆仑山那样浩然长存。如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更是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壮志豪情和壮志难酬,作者认为砍头并不可怕,主要有信仰主义在,哪怕是自己被杀,仍然有后来之人来续存自己的风骨,会有更多的后来人跟随自己的脚步。
6.感伤时事,怀古伤今。如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千古名句,诗句原意是如果当年没有东方的话,周瑜也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中建功,很可能曹操就要俘虏大乔小乔安置在铜雀台供其淫乐。这里的铜雀台便是曹操儿子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中铜雀台,《赤壁》一诗中铜雀台锁二乔,实在是曹操个人平生之愿,统一九州,俘虏大乔小乔于铜雀台,大乔即孙策之妻,小乔即周瑜之妻,“锁”字更体现出一种强制的行为,更能体现出该诗的感伤怀古之悲。
二、赏技
1.抒情方式。古诗词的抒情方式一般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和用典抒情这六种常见的抒情方式。不同的抒情方式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都根据作者的作诗风格和当时的作诗背景而定,一般地上述六种的抒情方式比较常见,同一首诗中有时也运用多种抒情的方式相结合的情况,而往往对现实的不满,而不便于直接批判的情形,一般采用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从侧面来烘托作者自身的感情。
2.修辞手法。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是非常常见的,常说的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是比较容易领会的,而比较严谨的用的较少的有“互文”“顶真”“双关”和“通感”的运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把白雪比喻成梨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木兰诗》中的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词中一种较为特殊的修辞手法,并不常见,一般地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的修辞手法一般包括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四种情况,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运用对句互文的修辞手法。
(二)双关。一般地双关就是在运用一些多音多音词,有意地使诗词具有多重的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语意双关和语意双关。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三)通感。另一种叫法叫移觉,常见的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感觉来进行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上述几种感觉在修辞的过程中都可以相互运用和沟通,在现当今的文章写作上,被视为感觉错位的用法,在古汉语诗词中却是通感的修辞表现。
三、赏“妙语”
1.准确性。首先,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其次,要理解诗句的原意和创作背景,如果连诗句的愿意都不能理解,就很难理解诗句内层的引申义判断;最后,很多古诗都有“诗眼”,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生动性。诗句的艺术特色赏析所赏析的词语一般都是诗词中具有艺术特色的词语,而且大多是动词,一般这些动词都对诗句生动性、形象性有具体表现。
3.形象性。古诗词的形象,指的是诗词中生动具体的、寄寓着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即作者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即抒情主人公形象。景物形象,指的是诗人借助于客观物所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所谓“意象”。事物形象,是指在咏物诗中,作者借以表明自己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四、總结
诗词的鉴赏分析最浅层的首先要把握诗词的原意;其次就是要全文理解诗词中的重要诗句的含义,其三,掌握诗词句中的创作背景,从创作背景中掌握诗词的引申义;最后,注意与同类型诗词句的比较也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出类似诗句的共同点。
参考文献
[1]张文君.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技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12期.
[2]漆波.诗歌鉴赏重在得法[J].中外交流.2017年26期.
[3]朱兆虎.浅析鉴赏初中语文诗词试题的技巧[J].华夏教师.2017年13期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鉴赏;古诗词;技巧
一、赏情
1.爱国情怀。如陆游的《示儿》中的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从该诗的语气情感来看,开句直抒胸臆地表达出这首诗属于一首临终绝笔,很明显作者病重,回首一生,感触良多,面对后代,更多地是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嘱咐,希望他们能保持一颗爱国之心。
从诗句的语言特色来看,诗句的用词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蕴含着对世事一生的悲愤,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诗词的真挚情感一般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如孟郊的《游子吟》的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作者用常见之物“线”和“衣”导入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表达出母子间的骨肉情深。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首诗是对母爱伟大的歌颂,在作者在官场不如意的情况下,作者感觉到世态炎凉和亲情的可贵。
3.思乡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送别的典型佳作,第一第二句就运用对仗的修辞方式,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成为思乡送别的名句,传之千古,有口皆碑。最后一句画龙点睛“送”的主题。
4.热爱山水田园。我国田园诗人以东晋的陶渊明和唐朝的孟浩然的诗句最为出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是田园派诗词中的佳作。田园派诗词一般是以朴素的语言来描绘田园间劳作的情况,更是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一般地,又反映出作者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如谭嗣同《狱中题壁》
中最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描绘了作者在临死前面对屠刀仍然不怕死,笑对人生,诗中的“两昆仑”,是指昆仑山,面对死亡肝胆之气仍像昆仑山那样浩然长存。如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更是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壮志豪情和壮志难酬,作者认为砍头并不可怕,主要有信仰主义在,哪怕是自己被杀,仍然有后来之人来续存自己的风骨,会有更多的后来人跟随自己的脚步。
6.感伤时事,怀古伤今。如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千古名句,诗句原意是如果当年没有东方的话,周瑜也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中建功,很可能曹操就要俘虏大乔小乔安置在铜雀台供其淫乐。这里的铜雀台便是曹操儿子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中铜雀台,《赤壁》一诗中铜雀台锁二乔,实在是曹操个人平生之愿,统一九州,俘虏大乔小乔于铜雀台,大乔即孙策之妻,小乔即周瑜之妻,“锁”字更体现出一种强制的行为,更能体现出该诗的感伤怀古之悲。
二、赏技
1.抒情方式。古诗词的抒情方式一般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和用典抒情这六种常见的抒情方式。不同的抒情方式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都根据作者的作诗风格和当时的作诗背景而定,一般地上述六种的抒情方式比较常见,同一首诗中有时也运用多种抒情的方式相结合的情况,而往往对现实的不满,而不便于直接批判的情形,一般采用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从侧面来烘托作者自身的感情。
2.修辞手法。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是非常常见的,常说的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是比较容易领会的,而比较严谨的用的较少的有“互文”“顶真”“双关”和“通感”的运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把白雪比喻成梨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木兰诗》中的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词中一种较为特殊的修辞手法,并不常见,一般地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的修辞手法一般包括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四种情况,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运用对句互文的修辞手法。
(二)双关。一般地双关就是在运用一些多音多音词,有意地使诗词具有多重的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语意双关和语意双关。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三)通感。另一种叫法叫移觉,常见的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感觉来进行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上述几种感觉在修辞的过程中都可以相互运用和沟通,在现当今的文章写作上,被视为感觉错位的用法,在古汉语诗词中却是通感的修辞表现。
三、赏“妙语”
1.准确性。首先,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其次,要理解诗句的原意和创作背景,如果连诗句的愿意都不能理解,就很难理解诗句内层的引申义判断;最后,很多古诗都有“诗眼”,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生动性。诗句的艺术特色赏析所赏析的词语一般都是诗词中具有艺术特色的词语,而且大多是动词,一般这些动词都对诗句生动性、形象性有具体表现。
3.形象性。古诗词的形象,指的是诗词中生动具体的、寄寓着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即作者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即抒情主人公形象。景物形象,指的是诗人借助于客观物所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所谓“意象”。事物形象,是指在咏物诗中,作者借以表明自己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四、總结
诗词的鉴赏分析最浅层的首先要把握诗词的原意;其次就是要全文理解诗词中的重要诗句的含义,其三,掌握诗词句中的创作背景,从创作背景中掌握诗词的引申义;最后,注意与同类型诗词句的比较也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出类似诗句的共同点。
参考文献
[1]张文君.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技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12期.
[2]漆波.诗歌鉴赏重在得法[J].中外交流.2017年26期.
[3]朱兆虎.浅析鉴赏初中语文诗词试题的技巧[J].华夏教师.2017年13期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