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 问题 对策
进入21世纪,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如何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德才兼备是当代学生追求的最根本学习目标,德育是教育的关键,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德,品学兼优缺不了“德“字,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绝不能忽视德的学习,应把它当成学习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成,它也需要从小养成,所以我们教师就应从小学生抓起对德育意识的的培养。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德育目标的错位.长久以来,德育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要求的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乐于助人”的品德,大学才补“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这一课。这是德育目標错位的集中体现。表明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违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
2、学校德育方法简单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领域,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受到空前重视。但在德育领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重视得不够。学校德育普遍重视理论灌输.轻学生践行,以死记硬背一些政治、道德概念来代替德育。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德育方法是无法使学生接受教育、并产生施教者所期望的品德的。
3、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德育脱离实际的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在德智体美全面中,德育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以智代德、以政治课代德育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各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德育内容与现实矛盾更尖锐。
4、学校德育孤立化问题.“目前。学校德育明显存在孤立于自我学校德育、家庭学校德育与社会学校德育之外单一进行的问题.四者互不相干.”事实上,只有将这四者充分合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学校德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2、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小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3、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4、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结语:小学生是我们教育德才兼备人才的希望,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急需品学兼优的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竭力投身与小学教育事业中去,而且要真确意识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选择正确的,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因为小学生在对待很多事的想法上很欠缺,需要老师及时和正确的引导,把小学生德育事业搞好是作为人民教师的最重大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勇.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仁[J] .科学资讯, 2010 (33 ) :33.
[2]李亚菲.小学综合实践和德育活动整合浅探[J]了.河北教育(教学版) , 2(X) 9 ( 12 ) :45 .
关键词:小学德育 问题 对策
进入21世纪,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如何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德才兼备是当代学生追求的最根本学习目标,德育是教育的关键,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德,品学兼优缺不了“德“字,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绝不能忽视德的学习,应把它当成学习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成,它也需要从小养成,所以我们教师就应从小学生抓起对德育意识的的培养。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德育目标的错位.长久以来,德育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要求的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乐于助人”的品德,大学才补“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这一课。这是德育目標错位的集中体现。表明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违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
2、学校德育方法简单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领域,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受到空前重视。但在德育领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重视得不够。学校德育普遍重视理论灌输.轻学生践行,以死记硬背一些政治、道德概念来代替德育。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德育方法是无法使学生接受教育、并产生施教者所期望的品德的。
3、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德育脱离实际的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在德智体美全面中,德育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以智代德、以政治课代德育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各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德育内容与现实矛盾更尖锐。
4、学校德育孤立化问题.“目前。学校德育明显存在孤立于自我学校德育、家庭学校德育与社会学校德育之外单一进行的问题.四者互不相干.”事实上,只有将这四者充分合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学校德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2、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小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3、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4、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结语:小学生是我们教育德才兼备人才的希望,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急需品学兼优的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竭力投身与小学教育事业中去,而且要真确意识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选择正确的,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因为小学生在对待很多事的想法上很欠缺,需要老师及时和正确的引导,把小学生德育事业搞好是作为人民教师的最重大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勇.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仁[J] .科学资讯, 2010 (33 ) :33.
[2]李亚菲.小学综合实践和德育活动整合浅探[J]了.河北教育(教学版) , 2(X) 9 ( 12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