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方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N kg·hm-2)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玉米籽粒产量、地上部植株N、P、K吸收量及收获指数略有降低,而大豆籽粒产量、地上部植株N、P、K吸收量及收获指数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套作优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当地农民常规施氮量(240 kg·hm-2)相比,减量施氮(180kg·hm-2)处理下玉米和大豆产量、经济系数,以及N、P、K吸收量和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土壤氮贡献率降低;与不施氮相比,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带土壤的全N、全P含量,提高了大豆带土壤的全N、全P、全K含量和玉米带土壤的全K含量.减量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周年籽粒总产量、地上部植株N、P、K总吸收量均高于玉米和大豆单作,土地当量比(LER)达2.28;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玉米单作高20.2%,比大豆单作低30.5%,土壤氮贡献率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低20.0%和8.8%.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系统周年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其他文献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综览古今,在很多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都把至美与罪恶联系起来,把对美的孜孜追寻看作是渐渐背离善的过程。故而,本文从中引申出这样一个
郁达夫《沉沦》和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展示了留学生在面临外界强势文化下的压抑与迷失,作品相隔半个世纪,但他们在其写作中,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对留学生在东方(日本)和西方(美
辽宁省绥中县网户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适宜玉米生长,而且玉米在当地种植历史较长。但是,近年来玉米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尽早挖掘玉米增产潜
为了研究复色染色剂对鲜切花的染色效果,本文利用2种食用色素(亮蓝、柠檬黄)对月季(白雪山)进行染复色试验,研究不同食用色素浓度、染色时长及电导率对月季鲜切花复色染色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我们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
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科技人员必须调整自己的科研目标,将自己的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传统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