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an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英语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成绩。尽管他们考入了高中,但是他们的实际能力并不同步。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不愿开口说英语,影响进行正常的课堂活动。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英语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枯燥乏味,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这种状况,我坚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1.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们表演。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避免死记硬背。也可以画简笔画,这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它简明、易画、生动,老师可以边画边引导学生叙述,语言和画面结合起来,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合适的多练是培养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就如同交响乐队的指挥,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导学生演奏的人。他要根据所学内容,组织指挥进行大量丰富多彩的练习,时而提问题、时而重述、时而朗读,或一个人演奏或两个人合奏或齐奏,在他的指挥下,整个课堂充满紧凑而活跃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会感到新鲜多样,趣味无穷。外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主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周村镇中学
其他文献
材料分析题作为政治开放性试题的基本题型之一,因其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成为各类考试题型中难度较大、分值较高的重量级题型之一。此类题的基本题型有:分析说明题、材料分析题以及漫画分析题等。此类题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反映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或学生身边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尤其是能与社会热点或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重点知识点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愿意将自己的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走进学生的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创设和谐发展的环境。就必须从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做起。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营造和谐气氛,促使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无拘无束、主动参与并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也使差生变厌学为乐学。  1.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
“十一五”伊始,中国的就业工作中存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结构性失业突出和就业形势恶化等问题。本文在阐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提炼出我国在促进就业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