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家指出:“人的一生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是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学校教育又是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
教育的变化从课本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再到课外活动的多姿多彩,每一方面都透露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气息。
一、课本变化及课程理念的变化
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沿用了前苏联的教育体系,在学科安排及教材编写上,尊重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学科差别,教材内容偏难、旧、繁。传统教材观是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这种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缓慢及教育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导致了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这种只倚重一种资源的做法,使得课程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过去的教材编写一直都是由专家或专家组来进行的,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只有专家才有资格编写教材。专家编写的教材一般知识性都很强,甚至多数时候是知识性过强。由于这些学科专家对学生、对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过少,所以教材往往脱离实际、脱离学生。
实际上,我国的教学改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迈进了,许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教学策略与方法,许多学校也在逐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小学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不再单纯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扩展;师生关系走向融洽;课堂气氛趋向活跃……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令人欣喜的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在许多教师中广泛存在;考试依然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等等。
在人们不断的探索中,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由关注学科、关注知识、关注成绩转变到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知、情、信、义、行到全方位三级目标的设立,开始全面关注人的成长。
在新课程中,课程内容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兴趣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结构上,设置了综合课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课程评价上,转向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课程的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
二、学校由应试教育型转化为素质教育
自从学历成为就业的重要依据后,教育的功能就变得功利起来、单一起来,学生上学的目的不再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是为取得一张纸而读书。为迎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教育便成了为考试而存在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而忽视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
三十年的教育改革,“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增长,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达到空前的高度。新的课程理念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提高素养,勇于在教育改革中开拓创新,在教育工作中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构造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
教育的变化从课本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再到课外活动的多姿多彩,每一方面都透露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气息。
一、课本变化及课程理念的变化
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沿用了前苏联的教育体系,在学科安排及教材编写上,尊重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学科差别,教材内容偏难、旧、繁。传统教材观是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这种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缓慢及教育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导致了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这种只倚重一种资源的做法,使得课程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过去的教材编写一直都是由专家或专家组来进行的,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只有专家才有资格编写教材。专家编写的教材一般知识性都很强,甚至多数时候是知识性过强。由于这些学科专家对学生、对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过少,所以教材往往脱离实际、脱离学生。
实际上,我国的教学改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迈进了,许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教学策略与方法,许多学校也在逐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小学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不再单纯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扩展;师生关系走向融洽;课堂气氛趋向活跃……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令人欣喜的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在许多教师中广泛存在;考试依然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等等。
在人们不断的探索中,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由关注学科、关注知识、关注成绩转变到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知、情、信、义、行到全方位三级目标的设立,开始全面关注人的成长。
在新课程中,课程内容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兴趣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结构上,设置了综合课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课程评价上,转向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课程的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
二、学校由应试教育型转化为素质教育
自从学历成为就业的重要依据后,教育的功能就变得功利起来、单一起来,学生上学的目的不再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是为取得一张纸而读书。为迎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教育便成了为考试而存在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而忽视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
三十年的教育改革,“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增长,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达到空前的高度。新的课程理念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提高素养,勇于在教育改革中开拓创新,在教育工作中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构造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