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来源 :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权利是对现代政治和法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这个日益明显的“权利时代”,伴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关于权利的很多法理问题仍亟待深入的探讨,以促使现代政治和法治沿着更为合理的道路向前延伸。例如,人权究竟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权利的主体是否只能是人?作为权利主体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大自然、动物等是否可能成为权利的主体?中国基于其社会现实和文化理路应该如何开拓和发展人权理论?为此,本刊再次组织关于权利的笔谈,希望以此提出一些新的线索,开出一些新的方向,引发一些新的讨论。
无论是十月革命前,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立法者们都将颁布新的法令作为法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并不约而同地把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西欧式的法作为立法模式。尽管亚历山大一世曾强调“新的或移植他国法的做法弊大于利”,但按照学者的说法,十月革命前“在向俄罗斯土壤中移植外国法的模式时,有时就是简单的照搬”。20世纪末的法制改革,与其说立法技术采用了比较法的方法,不如说只是简单地对国外法进行翻译。俄罗斯吸收西方法律传统的突出例证之一是人权和自由价值的确立。
2006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法论坛:国际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大陆和台湾、香港的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专家共计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学者们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法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现根据会议发言记录和提交的论文,分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四个方面对研讨会的内容综述如下。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是在整合原华中理工大学政法系、原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法律教研室等法科资源的基础上,本着发展法律职业教育、繁荣法学研究事业的宗旨,于2001年5月正式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法科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原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设立二级学科博士点,率先在国内开展民事损害赔偿标准的制定和立法工作。80年代初期,原华中理工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最早在国内开展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工作。1986年,原华中理工大学设立知识产权研究室。1988年,在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
按照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规划,侵权行为法将在我国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成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一法律制定工作已经启动,除有关学术研究机构提出了立法建议稿以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有关侵权行为法的立法草案也已经出台。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广大人民的利益保护的重要法律,从其应该采取的名称[1]到基本结构和内容,都存有很大的争议。为促进侵权行为法立法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课题组于2006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了“侵权行为法立法学术报告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迄今为止刑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农业社会的具体刑法或实质刑法,工业社会的抽象刑法或形式刑法,知识社会的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近代刑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历史形态,它是对工业社会抽象刑法的修正。由于知识社会以综合性、目的性为基本特征,相应地,知识社会的刑法也显现为一种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以目的为主意味着刑法理念的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正义的目的化与效率的目的化。综合刑法主要体现为刑法内部不同理念、制度的综合和刑法外部刑法与其他法律、制度的综合。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中国宪法。此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依法治国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7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纪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目前,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刑事法治理念仍为传统的、表现为国权主义刑法观的理念。它主张“国家至上”,人民只是为了实现“富强国家”目的的手段。刑法因而以扩张各项国家权力来维系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并以此作为刑法的终极目标。
目前,我国国际法学正处于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在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内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原有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各种国际条约与国际组织正在越来越多地扩展到中国内部,许多在过去看来纯属国内法上的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法的影响。另一方面,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国际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均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秩序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也应对国际社会的和平、
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缺陷,例如行政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复议程序缺乏公正性、行政复议范围过于狭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不畅等。为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探索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之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行政复议制度司法化研究课题组、《法学研究》编辑部和《经济观察报》2003年9月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加入WTO的中国行政复议制度:挑战、机遇与改革研讨会”,理论与实务界七十多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以下是研讨会部分论文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