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区域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对外贸易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分析表明,甘肃省1978~2005年对外贸易中进出口贸易额和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文在相关数据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甘肃省以及类似欠发达区域的对外贸易,加快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区域;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25-04
  
  1.引言
  
  从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对外贸易、投资、消费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对于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就阐述了“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实,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适应性。外贸不仅可以扩大欠发达区域的总产出和出口,而且可以换回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为欠发达区域实行工业化、改变传统经济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所以,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甘肃省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试图测度出对外贸易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我们对甘肃省外贸的现状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类似区域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2.计量模型及回归分析
  
  在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时,要求所选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以避免由于“变化趋势”存在而导致的“伪回归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不满足传统回归分析中对数据平稳性的假定。计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甘肃省1978年~2005年的海关及外汇管理统计资料,通过对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计量角度具体分析对外贸易对甘肃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本文仅仅分析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影响是稳定的,由此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讨论。用Y表示GDP,Z表示进出口总额,IM表示进口额,EX表示出口额,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е为误差项,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运用OLS方法,借助SPSS软件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从相关系数来看,GDP与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0.935、0.881和0.950。
  模型拟合值R2=0.875,F检验值:F=174.42>F0.01=7.72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875,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亿元,可以增加11.747亿元的GDP。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777,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每进口1亿元,可以增加27.124亿元的GDP。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用公式表示为Y=D+EX,D表示为非出口部门,其中Y本身包含了EX部分,所以在具体分析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采用非出口部门和出口总额的数据。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900,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每出口1亿元,可以增加18.704亿元的GDP。
  为具体测度甘肃省GDP经济增长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建立两个对数模型,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估计,以下是估计的结果: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好,R的平方为0.929,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增加0.633个单位。
  系数标准差T检验值显著性水平(Constant)5.2930.07273.303.000IM0.5040.03415.023.000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好,R的平方为0.911,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进口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增加0.504个单位。
  
  3.对模型结果和讨论
  
  3.1 结果的解释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可以对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有更具体的了解,其中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对GDP的边际产量达到了11.747、27.124、18.704单位,远远高于全国的1.520、2.944和3.119单位,甚至高出出口大省广东省对外贸易对GDP的边际产量6.585、14.911和11.629单位,由此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判断:扩大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分析进口额和出口额对GDP的边际产出,可以看出进口对GDP的增长明显高于出口的影响,高出8.42个单位。从模型4、5中得出甘肃省GDP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分别为0.633和0.504,低于单位弹性,主要是因为甘肃省进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化工产品以及金属制品三项,占对外贸易总额的76.8%,而我国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在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只有不足20%。由于初级产品生产中技术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同时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低,加之替代品的开发和贸易保护主义障碍,使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体上分析,虽然甘肃省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但是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且外贸进出口总额偏小,其对GDP总量增长的贡献偏低。
  通过对对外贸易各个因素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的回归分析,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的GDP增长有较强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同时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明显高于出口。在对外贸易中,进口与出口是两个同样重要的部分,进口对甘肃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拉动作用,甚至还超过了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也从实证的角度对甘肃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的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有了重新认识。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l)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尽管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却构成长期的均衡关系。虽然出口能带来GDP的提高,但因为现阶段,甘肃省的制成品出口主要集中于一些低层次产品,在制成品出口方面甘肃省并不存在比较优势,这样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便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由于进口国内稀缺的先进设备和产品零部件可以与本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省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增加投资和居民消费,所以对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2)通过进口,可以加剧竞争,促进省内相关企业进行产品更新,技术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尽管增加进口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国内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竞争可以带来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强调出口的同时,必须考虑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对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3)进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从长期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技术生产率的提高。进口中往往包括大量先进的设备和先进技术,会促使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GDP的增长。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进口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时滞性也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通过进口,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从而,减少甘肃省的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3.2 模型的不足与讨论
  (1)对甘肃省进出口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并不完美,这是因为进、出口和GDP这三个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对非平稳序列进行线性回归本身在计量方法上就可能存在伪回归的问题,从而导致回归模型回归的结果其解释意义需进一步完善。
  (2)相关关系并非因果关系,甘肃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有可能是因为进出口扩张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增长推动了进出口的增加,也有可能是伴随开放政策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导致了经济增长。因此,本文以进、出口和GDP总量回归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实证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要从实证的角度解决甘肃省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难题,必须对进出口、GDP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如GDP增长的哪一部分是进、出口所致,哪一部分是国内自身因素所致,而这在统计资料和技术分析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
  
  4.政策含义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较为经典的理论是“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对外贸易不仅能够使世界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使贸易各方都能够直接受益,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前发达区域的经济仍在腾飞,兑现入世承诺之后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会不断的提高,宏观环境对欠发达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是全面和深远的,而其效应目前尚未完全体现。因此,欠发达区域的对外贸易仍然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规模和质量及其贸易结构也存在广阔的提升和优化空间,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会更加明显。通过对甘肃省外贸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考虑到甘肃省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发展对外贸易的关系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
  4.1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根据本文的计量模型分析,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省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其经济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境内巨大的需求市场,是拉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之一,进而甘肃省经济的增长又拉动了省内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边际产量比较高,扩大进出口对于提高甘肃省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由于甘肃省的对外贸易额偏低,外贸依存度不足10%,与全国60%—70%的水平还有明显差距。说明对外贸易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增加进出口将是加快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甘肃省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时,应着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刺激技术进步,并充分发挥外贸出口的乘数效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省内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4.2 优化产品结构
  尽管外贸的规模对甘肃省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重视规模的同时也要重视质量。甘肃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外贸结构失衡,效益低下,出口产品的结构比较落后,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甘肃省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偏重于初级产品,属于技术落后、简单加工的传统模式,世界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甘肃省难以提供,大量的过剩产品需要压低价格才能出口换汇,外贸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工业制成品比重偏低,机器、机械、电子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份额低,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多年对矿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大量资源已濒临枯竭,进一步削弱了甘肃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善甘肃出口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市场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甘肃外贸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必经之路。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将是改变甘肃省对外贸易额偏低、对GDP增长拉动作用较小现状的关键环节。
  4.3 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快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标志。虽然甘肃省的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快速发展,从2000年占对外贸易总额1.9%上升到2005年的16.75%,平均增长72.26%,但是国有企业仍在对外贸易中占有70%以上的份额,这一比例与沿海发达地区截然相反。所以甘肃省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将是发展更具有活力的民营经济,使其成为扩大我省对外贸易额的突破口。具体讲,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均可参与;并且在企业登记、规范标准、市场准入、部门服务等方面实行主体政策;凡是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经营的领域,都要向非国有企业开放;在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上要一视同仁,不应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域,允许民营经济向社会融资,建立正常合法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闲置资金转向生产领域,这将有利于甘肃省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鉴于目前甘肃省民营经济的困境,政府应积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打破特许经营、开放经营权,打破行业垄断,让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强化竞争机制。
  4.4 调整现行的贸易政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采取种种方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比较典型的有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针对我国的壮大,发达国家把反倾销矛头纷纷指向了我国,我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从宏观角度讲,面对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我国应当要建立健全法规,提高进出口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行业、政府以及企业的协同配合。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发展机电、纺织行业为主要方向,并且强调了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在出口退税政策中,对大型成套设备和大宗机电产品退税率高达15%,甚至达到17%;而对以6%征收增值税的农产品和煤炭,退税率为3%,仅退回了一半的增值税。从出口退税的标准来看,我国对出口产品有明显的产业结构偏向,主要以鼓励出口机电和其他非初级产品为主,这项政策虽然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甘肃省则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初级产品获得的优惠少于制成品,通过退税渠道得不到中央财政的更多政策支持。因此,积极改善当前不利的贸易政策,对于主要依靠初级产品的贸易省份,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具体而言,需要国家改善其出口环境,打通外贸渠道,让甘肃省具有特色的资源输出到世界各地。另外,甘肃省可以加强与其他省区的合作,利用东部省区丰富的外贸经验和成熟的市场网络,借助区域合作优势为甘肃省提供有偿服务,加快甘肃省对外开放的步伐,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4.5 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目前,甘肃省的出口产品过于单一,市场份额低,竞争力弱,还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难于规避国际贸易市场不断变化对甘肃省出口的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曾对甘肃省出口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应优化甘肃省产品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促进甘肃省贸易健康发展。一方面,根据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特点,建立和发展出口商品基地;另一方面,延长产业链,对原料性生产要多次增值,综合利用,在做到保持和稳定初级产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向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转化,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继续加强对出口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努力培育、壮大以出口为导向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另外,甘肃省应不断健全市场网络,择优开发甘肃省的特色名优出口产品;把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结合起来,根据甘肃省产业政策引导外商投向国家鼓励类项目,扩大特色产业的引资力度,促进新型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做好鼓励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工作,使优惠政策能够让外商看得见、摸得着,保证外资能进得来、站得住、发展快,从而有效地提高甘肃省的外资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弥补资金的不足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6 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际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学习效应”,可以使区域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进口,甘肃省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填补了省内许多产品技术空白,使许多行业的大批产品更新换代,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很多配套企业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起到技术示范效应与扩散效应,提高了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在出口过程中,我们通过“干中学”,模仿和改造国外先进技术,使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使产品更能适合市场的需求,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竞争力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李长风.计量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5.
  [2]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0.
  [4]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李荣林,张岩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
  [作者简介]李泉(1976-),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李高源(1980-),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兰州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处,主要从事区域贸易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07-05-20
  (责任编辑:罗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欠发达地区(以甘肃省为例)在粮食安全方面只需解决自身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粮食;欠发达地区;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内容提要: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吸引了大批西方侨民来山避暑,在牯岭一带形成一个具有浓郁西方风情的新型社会。庐山社会的出现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空间殖民主义”的结果,地区社会因此由一元结构转化为二元结构。避暑地的繁荣还吸引了大量本国人来到庐山,他们在外国租借地外围聚集,使地区社会呈现层次分明的圈层结构。民国时期,庐山居民与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庐山社会主导权逐渐位移,本国居民成为庐山社会的主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在现有区域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着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间的这一差异不显著。论文最后探讨了造成我国物流业
期刊
内容提要:基于熵理论及组织结构熵模型,计算当前张掖市甘州区推广组建的以古浪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代表的协会组织结构模式与当地用水户“自下而上”形成的,以黎明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代表的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结果显示:黎明村用水户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为0.679,古浪村用水户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为0.612,前者的组织结构有序度比后者高出10.9%,其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
期刊
内容提要:“留守妇女”作为当今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既是当今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短期内二者相互影响,长期内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进一步预测方差分解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会引起且加速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自发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较差。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数量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22-03    1.引言    经济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别计算了2000~2006年我国汽车工业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得出的结论是:①只有外商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在这7年中全能达到效率最优状态;②内资企业中,股份合作企业的效率最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则是港澳台独资企业效率较好;③内资的国有企业一直处于规模收
期刊
内容提要:牧民定居是游牧民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前提。本文在对甘南玛曲县牧民定居工程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牧民定居工程的经济社会效应,并对牧民定居可能引致的一些不确定后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牧民定居;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01-04    在我国西部的甘肃、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期刊
内容提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久之计,也是少数民族振兴与繁荣的前提保证。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开发与培养农村人力资源。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状况与特点,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