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抗战时期,旅居美国的她回祖国在后方从事抗战工作,写出鼓舞军民斗志的文章,并把中国的抗战文学介绍到西方;在她遇人不淑、遭受不幸婚姻沉重打击、身患沉疴之时。依然以超凡脱俗的笔触,把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唐诗,准确地译介到国外……
1923年春末初夏,林语堂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将应博士试,然后结束他的留学生涯。与此同时,陪读的夫人廖翠凤已身怀六甲。为了不让即将出生的孩子自然地获得外国国籍,他对夫人说:“凤,我们还是回家去吧。否则阿苔(林如斯的乳名)将要成为德国人了。”于是,林语堂预订了回国船票。
动身的那一天,他去应博士试,廖翠凤在校园的林荫道旁静静地等候。12点,导师陪着林语堂出来,对廖翠凤说,林语堂已荣膺音韵学博士头衔。当晚,林语堂夫妇离开莱比锡,踏上了回国的路。5月6日,林如斯在厦门降生。
因林语堂第一部英文作品《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后一炮打响。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邀请林语堂去美国写作。1936年8月10日,林语堂一家搭乘“胡佛总统”号邮轮赴美。在轮船上,林语堂对女儿说:“我们在外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外国人的文化与我们的不同,你可以学他们的长处,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觉得自卑,因为我们的文明比他们悠久而优美。无论如何。看见外国人不要怕,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尊敬你。”在纽约定居后,林如斯脱下了旗袍。穿起了纽约陶尔顿学校的校服,开始接受全盘的西方教育:后来,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美国顶尖的高等教育。
在纽约这个花花世界里,林如斯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她的妹妹林太乙在一篇文章中记述道:“阿苔很喜欢时髦,她常常知道在什么时候,流行那一种头发的式样。……至于她的服装。她自然也懂得如何的配置,颜色、式样都配得很好;她也知道哪一种式样,配什么颜色的皮鞋。她在纽约时,完全明白在何种季节,适合某一种式样。”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假期里,林语堂便带着妻女去欧洲漫游。去维苏威火山探险,去瑞士滑雪,去瞻仰莫扎特墓,也带着女儿去巴黎灯红酒绿的红磨房“地狱”娱乐场看艳舞表演,他对女儿们说,这是最高雅美丽的艺术……
在家中,林语堂给女儿以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林语堂挤出时间为女儿们当私塾老师。传授中国文化:写中国字,读中国书,背诵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上课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程式,很随兴,今天唐诗宋词。明天聊斋水浒。课本更是多样: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到朱子的《治家格言》,甚至连《教女遗规》也有;地理课就是一张中国地图,他处心积虑地要把“中国”嵌在她们的心里。
1939年,林如斯和林太乙的日记选《OUR FAMILY》(中文译名《吾家》)由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序言中说:“阿苔是个纯粹中国典型,她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她至少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了。她从没有一分一秒的时间忘记她是中国人。她具有中国人所赞美的娇羞的美丽、优美的声音和富于思想的表情,她和西方社会接触了以后,仿佛仅仅使她变成一个更高尚的中国人了。”
林如斯从小就在家里和学校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操的教育。在觉民小学时,先生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一头睡狮,中国的版图像一片海棠叶,而日本是一只贪婪的蚕,它想吃掉这片叶子,所以睡狮必须醒来自卫,中国的前途才有希望。抗战爆发后,中国这头睡狮惊醒了,中国人要抗战到底,要把日本鬼子赶到东海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如斯渐渐懂得了国家在心中的位置,身在海外的她,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她在《决定回国》一文中写道:“我所憧憬的新中国,对我还是一桩神秘:当我读书疲惫的时候,我喜欢沉思她,当我烦恼的时候,我便专心于她。这对我是一种有效的药剂,一切忧愁都融解了。”
1940年5月,父亲决定回国参加抗战,她兴奋无比,认为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当来香港送别的亲友们问她:“四川有很多老鼠,日本飞机轰炸得很厉害,你们怕不怕?”“不怕!”她和两个妹妹毫不犹豫地回答。她说:“3年来,同胞们在受痛苦,在打仗,同时,我们在国外却奢侈地享受着……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不管如何我都要回国……我时常想念重庆。苦苦描绘它的轮廓而不可得……我骄傲地扬着头告别亲友,站着像是一群强壮勇敢的兵士,到重庆去呀!”
重庆以雨天迎接海外游子的归来。这是一个好天气,因为。乌云密布,敌机不会来空袭。一家人在友人张海平的陪同下,冒雨前去探视这座经历日军3年狂轰滥炸的英雄城市。
沿途到处是残垣断壁,也看到多处防空洞。当他们走到都邮街和苍坪街,人越来越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派首善之区的繁华景象。沿街店铺里的老板在忙着生意,或者和顾客谈笑。这里仿佛不曾经历过空袭的恐怖和战争的摧残。市民们泰然自若地忙着自己的事情。令林如斯及家人印象最深的是,多处墙壁上都写着当时流行的口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当他们来到一处废墟,张海平告诉他们,去年5月,有500人在这里被炸死。现在这里被命令空起来,目的是作为纪念死难者的无字碑碣。旁边的断壁上写着“愈炸愈强”的标语。当他们再次经过那所军事学校,里面传来嘹亮的军号声,令人振奋,令人热血沸腾。林如斯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撓的战时首都。
林如斯一家原住在北碚蔡鄂路24号。频繁的空袭迫使他们迁到缙云山上的庙宇西华寺暂住。幸亏及时搬迁,因为他们的住房在后来的空袭中被炸毁了。此为后话。
林语堂的好友、作家王向辰(即老向)夫妇也在避难。林如斯姐妹曾听王向辰夫人讲述她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南京大撤退。身为产科医生的王夫人,当时在南京红十字会医院为伤兵服务,她回忆那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幕:
“医院在最后一分钟才得到撤退的命令。只有一艘运送伤兵的汽船,但医院里住满了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汽船不能把所有的伤兵运走。医生和护士只好去检验每个士兵的伤情,判断他大概会死或者会活,然后做出致命的决定:带走或抛弃他,让他听从命运的安排!即使是伤重甚至濒临死亡的士兵,也不愿被挪下。他们哀求道:‘我与其看见日本人还不如去死!’‘杀了我吧,不要让我看到残暴的日本人!’‘鬼子会来活埋我、烧死我的!’……我们尽可能多的运走伤兵,500人容量的船装了2000多人。船上没有一点空隙,无法去照料伤兵。我们在甲板上倚着栏杆站了三天两夜,吃的基本没有,一个医生把唯一的一袋面包给伤兵们每人一块。 “到了汉口,我们陆续听到南京沦陷后跑出来的人说,留下的伤兵都被日本鬼子活埋了……我还记得他们中几个的面孔呀。”
听到这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林如斯姐妹义愤填膺。心中燃起了对日本侵略者仇恨的怒火。
林如斯还听一个来访的女佛教徒讲述她在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奇袭一座日军占领城镇的故事。林如斯很激动,感觉到女人一样可以上前线杀敌报国。
到重庆后,林如斯为能和普通民众一道经受这抗战的洗礼感到骄傲和自豪。她说:“我必须同那些人生活在一起,不管一切困难。生活应该有目的有意义,我不想离开北碚。”她曾暗地里对林太乙说,自己应该对国家有所贡献。她没有受过什么训练,但是想到伤兵医院去帮忙。
1940年8月,林语堂觉得,与其在国内天天跑警报、躲空袭,一事无成,不如去国外写文章做宣传,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在宋美龄的允诺和支持下,林语堂决定再次出国。对父亲的决定林如斯毫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到国外才能发挥作用呢?”
在香港等船的时候。林如斯不想离开中国,哭得死去活来。她觉得,身为林语堂的女儿会时时受到特别优待,她宁愿像个普通青年,穿草鞋,吃糙米,在国内抗战到底,绝不放弃受苦受难的祖国!林太乙后来在回忆录《林家次女》中写道:“那时姐姐17岁,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充满理想,希望为国家服务,成为新中国的一员。我能同情她,她有林家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她虽然羽毛未丰,却想离巢试飞了。”
1943年7月初,林如斯在美国陶尔顿中学毕业后,便急匆匆地回到祖国昆明,投身抗战,任军医署署长林可胜的秘书。林如斯在工作中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受到长官和同事的赞誉。1943年初冬,林语堂再次回国考察,12月初,他专程从重庆飞到昆明,探视正在军医署忙碌的女儿。望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女儿,林语堂深深感到她对国家对民族那颗赤诚之心。
1943年12月中旬,林可胜将军指派林如斯参与美国医药助华会(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无偿援助中国军方的血库设备和冻干血浆制备技术的接受和运输工作,职务仍然是秘书。血库人员离美前夕,中国军政部军医署去电给全体工作人员授予军衔。其中担任秘书的林如斯被授予陆军中尉。1944年2月9日,血库工作人员由易见龙、樊庆笙率领,携带20多吨器材启程,搭乘一艘美军货轮返回中国。在横跨太平洋时,货轮为了躲避日本潜艇袭击,采取迂回曲折的航线。航行了3个月才抵达印度,然后乘飞机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回到昆明。中国医学史上第一座血库。于1944年7月12日在昆明金碧路昆华医院举行了揭幕典礼。
血库运行必须要有人献血。当时,中国社会的迷信思想和不懂医学知识的落后观念盛行。给献血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包括林如斯在内的军医署和血库的年轻军官便深入大专院校向青年学子宣传献血对身体无害的科学道理,动员他们积极为前方将士献血。西南联大外文系学生缪弘多次献血后写了一首诗《血的灌溉》。后来,缪弘于这年冬季应征从军,1945年夏随军反攻桂林,光荣殉国,年仅18岁。当年,地处昆明西郊的昆华农校进驻了美军司令部、美国空军第一招待所、美国红十字会。还有中国的译员训练班等。可能因为与美国红十字会工作上的关系。林如斯住在第一招待所。
昆华农校离西南联大新校舍很近。林如斯常与联大教授往来。他们多半是她父亲的朋友或早年的同事,如外文系的吴宓等。林如斯到昆明后。吴宓为她举行过茶会,陪她去看画展:吴宓去穿心鼓楼外云锡公司讲《红楼梦》人物分析,去联大的“十一学会”讲希腊哲学。林如斯都去听:她还去吴宓处拜望,借吴宓的英文稿《石头记评赞》及别的书刊来读。
抗战胜利后,林如斯退伍。1945年11月26日,林语堂在给宋美龄的信中,提到了希望蒋夫人能协助女儿回纽约的事。
宋美龄对林如斯这个聪慧的女孩印象深刻。很有好感。1940年8月18日,蔣介石夫妇在重庆黄山官邸为林语堂一家返美饯行。宴席上林如斯就坐在宋美龄身边。蒋介石问:“回国以来最喜欢什么?”林如斯爽快地说:“我最佩服我们的空军!”她清晰地记得,在北碚康仔湾竹林里躲空袭时。亲眼看见中国战机击落日机的大快人心的场面。1943年春,宋美龄访美,3月1日抵达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近百名中、美人士到车站迎接。给宋美龄献花的两个女孩中,一个就是身着旗袍的林如斯,宋美龄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林如斯为国效劳3年后,于1945年12月脱下军装,在宋美龄的关照下,回到了父母身边。
林如斯自幼聪慧,7岁时,有一次看见父亲整日伏案写作。就对父亲说:“我也有话要说。”父亲便鼓励她学习写作,怂恿她给《西风》杂志投稿。从这年起,《西风》杂志就不时发表这位小作家的文章。
林如斯因家学渊源和耳濡目染父亲毕生追求中西文化融合观的言行,自幼获得了多种文化滋养,既具有西方文化的个性解放精神,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熏陶。
1939年,16岁的林如斯的第一部作品、她和妹妹林太乙用英文写成的日记选《吾家》问世,赛珍珠在序言中说:“这些文章,完全出于她们自己的手笔。没有成人替她们修改、润饰。”《吾家》中的有关篇章,还被编成“林语堂花絮”,附于林语堂的重要著作《人生的盛宴》中,在美国出版。
《吾家》面市后深受好评,第二年国内就有了中文版,书名为《林语堂女儿的日记——吾家》。国内最早的北平正气书局版译者黄景华在《译后记》中说:“在这儿童读物恐慌的时期中,希望该书,是能够供给小读者们一种有趣味、有意义、富于情感、天真纯朴的优良读物。”
林如斯16岁这年,还为1938年披上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赛珍珠写了一篇传记。林语堂一家到美国后,曾一度住在赛珍珠的庄园内。与赛珍珠一家朝夕相处,往来密切。林如斯根据自己对赛珍珠的了解和观察,参考R·J·W原著的《赛珍珠小传》,写出了《赛珍珠传》,发表在1939年出版的《西风》杂志第32、33期上。 18岁这年,林如斯第二本著作出版。1940年秋天,林语堂一家从重庆返回美国,约翰·黛公司“要求林语堂的女公子们写了她们去重庆巡礼的纪事”。1941年,约翰·黛公司策划的新书出版。书名为《DAWNOVER CHUNGKING》(《重庆破晓》),是三姊妹合作的结晶。林如斯的文字占了三分之二。她的文章,文词瑰丽,比喻新颖奇妙,写出了陪都的风骨。她在《轰炸以后的北碚》一文中写道:“由于废墟,北碚显得神圣了。它的精神是永久的。炸弹炸光了北碚的一切装饰,只有它的骨骼裸露着!在这废墟里有一种力量的象征!北碚经过了流血,显现得是一处纯洁和更光荣的地方了。”“经过每次轰炸后,北碚愈显得英俊了,废墟仅只增加她的气概,这就像某一种典型的妇人,素装还比盛装来得美。北碚不仅是美丽的,还是勇敢的,强健的和不可战胜的!”
林如斯在《理想必会实现》一文中写道:“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被一个理想所鼓舞时,你能想见那是多么的难以抵抗了!……这儿有我们穿草鞋的兵士和天真的孩子们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正在为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斗争着,有这样强盛的士气,我们必然胜利!重庆就是中心。人们也许可以被杀,但重庆却是永生的!”
20岁以前。林如斯还写了一篇重要的作品,即《关于<京华烟云>》。她是《京华烟云》的第一位读者,也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位“评论家”,“其旷世的才情,从她写她父亲的著作《京华烟云》书评的那段可以窥豹一斑。”“如斯此文,非一般干燥理性之文学批评,而是充满深情和悟力的,就是在笔法上也颇有乃父之风。如斯讲气势,重比拟,追求平易通畅、文雅自然、灵性充盈的表述方法,很有魔力。”(王兆胜《闲话林语堂》)。此后,林如斯再也没有创作问世,代之以翻译著作接踵而至。1945年,林如斯结识了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工作的军医汪凯熙。他是林可胜网罗来的、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青年才俊,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林语堂夫妇对这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也很满意,于是。双方家长商定,抗战胜利后就让他们回美国完婚。
不料,就在订婚的前一天。文静内敛的林如斯,竟与一个美国同学的哥哥狄克私奔了,这对林语堂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时,林家已经广发请柬,邀亲友们来参加林如斯的订婚宴。这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弄得父母尴尬难堪,更是痛心疾首。狄克是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儿子,是个小混混,初中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林如斯去昆明前就认识他,当时只是一般的朋友。由于林如斯涉世不深,阅历浅薄,在狄克巧舌如簧的糊弄下,乖乖地投入了他的怀抱。
林语堂认为狄克靠不住,很为女儿担忧。果不其然,日后林如斯便过着穷困落魄、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桩不体面的婚姻很快走到了尽头,1955年,林如斯和狄克离婚了。她以为神圣自由的爱情,最终不过是一场噩梦。她抛家弃父,却换来如此结局,她接受不了。她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相信人性。离婚仿佛抽掉了她的精神支柱。林如斯生性敏感,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她从早到晚呆若木鸡,像丢失了灵魂的躯壳。狄克没有付分文的赡养费,林如斯不愿去要。父亲劝她冷静想想,和人争钱固然讨厌,但该得的总应该去要呀!是人就要吃饭,就要活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林如斯听了这话悲痛欲绝。说她不要讨价还价。不要和狄克再有任何联系。看见女儿痛不欲生的样子。林语堂明白,女儿的世界碎了。
为了抚平女儿心头的创伤,让她振作起来,林语堂携全家人去欧洲游历。欧陆风光梦幻般的美丽。但林如斯无动于衷,也提不起精神。林语堂见缝插针地开导女儿:“你回美国后找份工作。你不是喜欢诗吗?可以试着翻译唐诗呀!你还年轻。离婚不是天大的悲剧,让这一页翻过去吧!”游玩了几个星期,林如斯的情况有了好转,便独自回美国去了。
离婚两年后,林如斯住进了医院。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出院后,她的情绪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仍然是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还在工作之余试译唐诗;情绪坏的时候,她就跌入了个人悲哀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她从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包括自己的父母,无论林语堂夫妇怎样劝解,终归无济于事。
此后10来年间。林如斯数度進出精神病院,终究无法摆脱抑郁症的折磨。
在这十几年间,林如斯没有作品问世。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林如斯强打精神,开始把唐诗翻译成英文。1970年6月,林如斯英译的《唐诗选译》由台北中华书局出版,林语堂在序言中说:“汉诗英译是一门艰难的艺术。不惟难在两种语言有所差异,尤其难在所译之诗要像诗……在我看来,尽管译事艰难。但基本的要则只有两条。首先,要对诗的本原有所认识。其次。要在英译的过程中不丢失诗之精髓。以上两者实则合二为一,即要把真正的诗同词语的一般性组合加以区别。我欣喜地看到。本书的译者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林如斯的译诗的确独出机杼,精彩动人。中国学者沙枫在《中国文学英译絮谈》中,盛赞林如斯翻译唐诗《宫词》时,称其译笔比两位外国学者更准确、优美。
1966年6月,离婚后的林如斯随父母回台湾定居。1968年5月12日,林如斯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最初任蒋复璁院长秘书,“襄助英文翻译”;稍后,主编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展览通讯》,并用英文撰写了十数篇阐述故宫藏品的文字,深受国内外参观者好评。其工作也受到上司和同仁的称赞。
1971年1月19日中午,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正在宴请刚出院不久的林语堂,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向蒋院长报告,工人去打扫林如斯的房间时。发现她吊在窗帘杆上,抱下来时已经断气,桌上的一杯茶水还是温温的。
林语堂在这巨大的打击面前精神几近崩溃,林太乙曾以沉痛的心情。追述了她们一家从香港赶到父母家中时的情景:“走进家里时,父亲扑到我身上大哭起来。母亲扑在妹妹身上也大哭起来。顿时我觉得,我们和父母对调了位置,在此以前是他们扶持我们,现在我们要扶持他们了。”“姐姐留了遗书给父母,说:‘对不起,我实在活不下去了,我的心力耗尽了,我非常爱你们。’”
为了纪念这位命运不济,才华卓绝的作家、翻译家,蒋复璁委托曾协助林如斯编辑《故宫展览通讯》的宋后楣小姐,将林如斯撰写的14篇英文稿译成中文出版。书名日《故宫选介》,1972年,由台北中华书局出版。林如斯英译的《唐诗四十首》,1971年7月由台北古今出版社出版。
1923年春末初夏,林语堂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将应博士试,然后结束他的留学生涯。与此同时,陪读的夫人廖翠凤已身怀六甲。为了不让即将出生的孩子自然地获得外国国籍,他对夫人说:“凤,我们还是回家去吧。否则阿苔(林如斯的乳名)将要成为德国人了。”于是,林语堂预订了回国船票。
动身的那一天,他去应博士试,廖翠凤在校园的林荫道旁静静地等候。12点,导师陪着林语堂出来,对廖翠凤说,林语堂已荣膺音韵学博士头衔。当晚,林语堂夫妇离开莱比锡,踏上了回国的路。5月6日,林如斯在厦门降生。
因林语堂第一部英文作品《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后一炮打响。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邀请林语堂去美国写作。1936年8月10日,林语堂一家搭乘“胡佛总统”号邮轮赴美。在轮船上,林语堂对女儿说:“我们在外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外国人的文化与我们的不同,你可以学他们的长处,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觉得自卑,因为我们的文明比他们悠久而优美。无论如何。看见外国人不要怕,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尊敬你。”在纽约定居后,林如斯脱下了旗袍。穿起了纽约陶尔顿学校的校服,开始接受全盘的西方教育:后来,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美国顶尖的高等教育。
在纽约这个花花世界里,林如斯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她的妹妹林太乙在一篇文章中记述道:“阿苔很喜欢时髦,她常常知道在什么时候,流行那一种头发的式样。……至于她的服装。她自然也懂得如何的配置,颜色、式样都配得很好;她也知道哪一种式样,配什么颜色的皮鞋。她在纽约时,完全明白在何种季节,适合某一种式样。”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假期里,林语堂便带着妻女去欧洲漫游。去维苏威火山探险,去瑞士滑雪,去瞻仰莫扎特墓,也带着女儿去巴黎灯红酒绿的红磨房“地狱”娱乐场看艳舞表演,他对女儿们说,这是最高雅美丽的艺术……
在家中,林语堂给女儿以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林语堂挤出时间为女儿们当私塾老师。传授中国文化:写中国字,读中国书,背诵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上课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程式,很随兴,今天唐诗宋词。明天聊斋水浒。课本更是多样: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到朱子的《治家格言》,甚至连《教女遗规》也有;地理课就是一张中国地图,他处心积虑地要把“中国”嵌在她们的心里。
1939年,林如斯和林太乙的日记选《OUR FAMILY》(中文译名《吾家》)由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序言中说:“阿苔是个纯粹中国典型,她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她至少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了。她从没有一分一秒的时间忘记她是中国人。她具有中国人所赞美的娇羞的美丽、优美的声音和富于思想的表情,她和西方社会接触了以后,仿佛仅仅使她变成一个更高尚的中国人了。”
林如斯从小就在家里和学校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操的教育。在觉民小学时,先生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一头睡狮,中国的版图像一片海棠叶,而日本是一只贪婪的蚕,它想吃掉这片叶子,所以睡狮必须醒来自卫,中国的前途才有希望。抗战爆发后,中国这头睡狮惊醒了,中国人要抗战到底,要把日本鬼子赶到东海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如斯渐渐懂得了国家在心中的位置,身在海外的她,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她在《决定回国》一文中写道:“我所憧憬的新中国,对我还是一桩神秘:当我读书疲惫的时候,我喜欢沉思她,当我烦恼的时候,我便专心于她。这对我是一种有效的药剂,一切忧愁都融解了。”
1940年5月,父亲决定回国参加抗战,她兴奋无比,认为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当来香港送别的亲友们问她:“四川有很多老鼠,日本飞机轰炸得很厉害,你们怕不怕?”“不怕!”她和两个妹妹毫不犹豫地回答。她说:“3年来,同胞们在受痛苦,在打仗,同时,我们在国外却奢侈地享受着……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不管如何我都要回国……我时常想念重庆。苦苦描绘它的轮廓而不可得……我骄傲地扬着头告别亲友,站着像是一群强壮勇敢的兵士,到重庆去呀!”
重庆以雨天迎接海外游子的归来。这是一个好天气,因为。乌云密布,敌机不会来空袭。一家人在友人张海平的陪同下,冒雨前去探视这座经历日军3年狂轰滥炸的英雄城市。
沿途到处是残垣断壁,也看到多处防空洞。当他们走到都邮街和苍坪街,人越来越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派首善之区的繁华景象。沿街店铺里的老板在忙着生意,或者和顾客谈笑。这里仿佛不曾经历过空袭的恐怖和战争的摧残。市民们泰然自若地忙着自己的事情。令林如斯及家人印象最深的是,多处墙壁上都写着当时流行的口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当他们来到一处废墟,张海平告诉他们,去年5月,有500人在这里被炸死。现在这里被命令空起来,目的是作为纪念死难者的无字碑碣。旁边的断壁上写着“愈炸愈强”的标语。当他们再次经过那所军事学校,里面传来嘹亮的军号声,令人振奋,令人热血沸腾。林如斯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撓的战时首都。
林如斯一家原住在北碚蔡鄂路24号。频繁的空袭迫使他们迁到缙云山上的庙宇西华寺暂住。幸亏及时搬迁,因为他们的住房在后来的空袭中被炸毁了。此为后话。
林语堂的好友、作家王向辰(即老向)夫妇也在避难。林如斯姐妹曾听王向辰夫人讲述她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南京大撤退。身为产科医生的王夫人,当时在南京红十字会医院为伤兵服务,她回忆那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幕:
“医院在最后一分钟才得到撤退的命令。只有一艘运送伤兵的汽船,但医院里住满了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汽船不能把所有的伤兵运走。医生和护士只好去检验每个士兵的伤情,判断他大概会死或者会活,然后做出致命的决定:带走或抛弃他,让他听从命运的安排!即使是伤重甚至濒临死亡的士兵,也不愿被挪下。他们哀求道:‘我与其看见日本人还不如去死!’‘杀了我吧,不要让我看到残暴的日本人!’‘鬼子会来活埋我、烧死我的!’……我们尽可能多的运走伤兵,500人容量的船装了2000多人。船上没有一点空隙,无法去照料伤兵。我们在甲板上倚着栏杆站了三天两夜,吃的基本没有,一个医生把唯一的一袋面包给伤兵们每人一块。 “到了汉口,我们陆续听到南京沦陷后跑出来的人说,留下的伤兵都被日本鬼子活埋了……我还记得他们中几个的面孔呀。”
听到这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林如斯姐妹义愤填膺。心中燃起了对日本侵略者仇恨的怒火。
林如斯还听一个来访的女佛教徒讲述她在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奇袭一座日军占领城镇的故事。林如斯很激动,感觉到女人一样可以上前线杀敌报国。
到重庆后,林如斯为能和普通民众一道经受这抗战的洗礼感到骄傲和自豪。她说:“我必须同那些人生活在一起,不管一切困难。生活应该有目的有意义,我不想离开北碚。”她曾暗地里对林太乙说,自己应该对国家有所贡献。她没有受过什么训练,但是想到伤兵医院去帮忙。
1940年8月,林语堂觉得,与其在国内天天跑警报、躲空袭,一事无成,不如去国外写文章做宣传,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在宋美龄的允诺和支持下,林语堂决定再次出国。对父亲的决定林如斯毫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到国外才能发挥作用呢?”
在香港等船的时候。林如斯不想离开中国,哭得死去活来。她觉得,身为林语堂的女儿会时时受到特别优待,她宁愿像个普通青年,穿草鞋,吃糙米,在国内抗战到底,绝不放弃受苦受难的祖国!林太乙后来在回忆录《林家次女》中写道:“那时姐姐17岁,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充满理想,希望为国家服务,成为新中国的一员。我能同情她,她有林家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她虽然羽毛未丰,却想离巢试飞了。”
1943年7月初,林如斯在美国陶尔顿中学毕业后,便急匆匆地回到祖国昆明,投身抗战,任军医署署长林可胜的秘书。林如斯在工作中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受到长官和同事的赞誉。1943年初冬,林语堂再次回国考察,12月初,他专程从重庆飞到昆明,探视正在军医署忙碌的女儿。望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女儿,林语堂深深感到她对国家对民族那颗赤诚之心。
1943年12月中旬,林可胜将军指派林如斯参与美国医药助华会(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无偿援助中国军方的血库设备和冻干血浆制备技术的接受和运输工作,职务仍然是秘书。血库人员离美前夕,中国军政部军医署去电给全体工作人员授予军衔。其中担任秘书的林如斯被授予陆军中尉。1944年2月9日,血库工作人员由易见龙、樊庆笙率领,携带20多吨器材启程,搭乘一艘美军货轮返回中国。在横跨太平洋时,货轮为了躲避日本潜艇袭击,采取迂回曲折的航线。航行了3个月才抵达印度,然后乘飞机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回到昆明。中国医学史上第一座血库。于1944年7月12日在昆明金碧路昆华医院举行了揭幕典礼。
血库运行必须要有人献血。当时,中国社会的迷信思想和不懂医学知识的落后观念盛行。给献血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包括林如斯在内的军医署和血库的年轻军官便深入大专院校向青年学子宣传献血对身体无害的科学道理,动员他们积极为前方将士献血。西南联大外文系学生缪弘多次献血后写了一首诗《血的灌溉》。后来,缪弘于这年冬季应征从军,1945年夏随军反攻桂林,光荣殉国,年仅18岁。当年,地处昆明西郊的昆华农校进驻了美军司令部、美国空军第一招待所、美国红十字会。还有中国的译员训练班等。可能因为与美国红十字会工作上的关系。林如斯住在第一招待所。
昆华农校离西南联大新校舍很近。林如斯常与联大教授往来。他们多半是她父亲的朋友或早年的同事,如外文系的吴宓等。林如斯到昆明后。吴宓为她举行过茶会,陪她去看画展:吴宓去穿心鼓楼外云锡公司讲《红楼梦》人物分析,去联大的“十一学会”讲希腊哲学。林如斯都去听:她还去吴宓处拜望,借吴宓的英文稿《石头记评赞》及别的书刊来读。
抗战胜利后,林如斯退伍。1945年11月26日,林语堂在给宋美龄的信中,提到了希望蒋夫人能协助女儿回纽约的事。
宋美龄对林如斯这个聪慧的女孩印象深刻。很有好感。1940年8月18日,蔣介石夫妇在重庆黄山官邸为林语堂一家返美饯行。宴席上林如斯就坐在宋美龄身边。蒋介石问:“回国以来最喜欢什么?”林如斯爽快地说:“我最佩服我们的空军!”她清晰地记得,在北碚康仔湾竹林里躲空袭时。亲眼看见中国战机击落日机的大快人心的场面。1943年春,宋美龄访美,3月1日抵达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近百名中、美人士到车站迎接。给宋美龄献花的两个女孩中,一个就是身着旗袍的林如斯,宋美龄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林如斯为国效劳3年后,于1945年12月脱下军装,在宋美龄的关照下,回到了父母身边。
林如斯自幼聪慧,7岁时,有一次看见父亲整日伏案写作。就对父亲说:“我也有话要说。”父亲便鼓励她学习写作,怂恿她给《西风》杂志投稿。从这年起,《西风》杂志就不时发表这位小作家的文章。
林如斯因家学渊源和耳濡目染父亲毕生追求中西文化融合观的言行,自幼获得了多种文化滋养,既具有西方文化的个性解放精神,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熏陶。
1939年,16岁的林如斯的第一部作品、她和妹妹林太乙用英文写成的日记选《吾家》问世,赛珍珠在序言中说:“这些文章,完全出于她们自己的手笔。没有成人替她们修改、润饰。”《吾家》中的有关篇章,还被编成“林语堂花絮”,附于林语堂的重要著作《人生的盛宴》中,在美国出版。
《吾家》面市后深受好评,第二年国内就有了中文版,书名为《林语堂女儿的日记——吾家》。国内最早的北平正气书局版译者黄景华在《译后记》中说:“在这儿童读物恐慌的时期中,希望该书,是能够供给小读者们一种有趣味、有意义、富于情感、天真纯朴的优良读物。”
林如斯16岁这年,还为1938年披上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赛珍珠写了一篇传记。林语堂一家到美国后,曾一度住在赛珍珠的庄园内。与赛珍珠一家朝夕相处,往来密切。林如斯根据自己对赛珍珠的了解和观察,参考R·J·W原著的《赛珍珠小传》,写出了《赛珍珠传》,发表在1939年出版的《西风》杂志第32、33期上。 18岁这年,林如斯第二本著作出版。1940年秋天,林语堂一家从重庆返回美国,约翰·黛公司“要求林语堂的女公子们写了她们去重庆巡礼的纪事”。1941年,约翰·黛公司策划的新书出版。书名为《DAWNOVER CHUNGKING》(《重庆破晓》),是三姊妹合作的结晶。林如斯的文字占了三分之二。她的文章,文词瑰丽,比喻新颖奇妙,写出了陪都的风骨。她在《轰炸以后的北碚》一文中写道:“由于废墟,北碚显得神圣了。它的精神是永久的。炸弹炸光了北碚的一切装饰,只有它的骨骼裸露着!在这废墟里有一种力量的象征!北碚经过了流血,显现得是一处纯洁和更光荣的地方了。”“经过每次轰炸后,北碚愈显得英俊了,废墟仅只增加她的气概,这就像某一种典型的妇人,素装还比盛装来得美。北碚不仅是美丽的,还是勇敢的,强健的和不可战胜的!”
林如斯在《理想必会实现》一文中写道:“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被一个理想所鼓舞时,你能想见那是多么的难以抵抗了!……这儿有我们穿草鞋的兵士和天真的孩子们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正在为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斗争着,有这样强盛的士气,我们必然胜利!重庆就是中心。人们也许可以被杀,但重庆却是永生的!”
20岁以前。林如斯还写了一篇重要的作品,即《关于<京华烟云>》。她是《京华烟云》的第一位读者,也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位“评论家”,“其旷世的才情,从她写她父亲的著作《京华烟云》书评的那段可以窥豹一斑。”“如斯此文,非一般干燥理性之文学批评,而是充满深情和悟力的,就是在笔法上也颇有乃父之风。如斯讲气势,重比拟,追求平易通畅、文雅自然、灵性充盈的表述方法,很有魔力。”(王兆胜《闲话林语堂》)。此后,林如斯再也没有创作问世,代之以翻译著作接踵而至。1945年,林如斯结识了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工作的军医汪凯熙。他是林可胜网罗来的、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青年才俊,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林语堂夫妇对这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也很满意,于是。双方家长商定,抗战胜利后就让他们回美国完婚。
不料,就在订婚的前一天。文静内敛的林如斯,竟与一个美国同学的哥哥狄克私奔了,这对林语堂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时,林家已经广发请柬,邀亲友们来参加林如斯的订婚宴。这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弄得父母尴尬难堪,更是痛心疾首。狄克是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儿子,是个小混混,初中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林如斯去昆明前就认识他,当时只是一般的朋友。由于林如斯涉世不深,阅历浅薄,在狄克巧舌如簧的糊弄下,乖乖地投入了他的怀抱。
林语堂认为狄克靠不住,很为女儿担忧。果不其然,日后林如斯便过着穷困落魄、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桩不体面的婚姻很快走到了尽头,1955年,林如斯和狄克离婚了。她以为神圣自由的爱情,最终不过是一场噩梦。她抛家弃父,却换来如此结局,她接受不了。她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相信人性。离婚仿佛抽掉了她的精神支柱。林如斯生性敏感,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她从早到晚呆若木鸡,像丢失了灵魂的躯壳。狄克没有付分文的赡养费,林如斯不愿去要。父亲劝她冷静想想,和人争钱固然讨厌,但该得的总应该去要呀!是人就要吃饭,就要活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林如斯听了这话悲痛欲绝。说她不要讨价还价。不要和狄克再有任何联系。看见女儿痛不欲生的样子。林语堂明白,女儿的世界碎了。
为了抚平女儿心头的创伤,让她振作起来,林语堂携全家人去欧洲游历。欧陆风光梦幻般的美丽。但林如斯无动于衷,也提不起精神。林语堂见缝插针地开导女儿:“你回美国后找份工作。你不是喜欢诗吗?可以试着翻译唐诗呀!你还年轻。离婚不是天大的悲剧,让这一页翻过去吧!”游玩了几个星期,林如斯的情况有了好转,便独自回美国去了。
离婚两年后,林如斯住进了医院。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出院后,她的情绪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仍然是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还在工作之余试译唐诗;情绪坏的时候,她就跌入了个人悲哀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她从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包括自己的父母,无论林语堂夫妇怎样劝解,终归无济于事。
此后10来年间。林如斯数度進出精神病院,终究无法摆脱抑郁症的折磨。
在这十几年间,林如斯没有作品问世。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林如斯强打精神,开始把唐诗翻译成英文。1970年6月,林如斯英译的《唐诗选译》由台北中华书局出版,林语堂在序言中说:“汉诗英译是一门艰难的艺术。不惟难在两种语言有所差异,尤其难在所译之诗要像诗……在我看来,尽管译事艰难。但基本的要则只有两条。首先,要对诗的本原有所认识。其次。要在英译的过程中不丢失诗之精髓。以上两者实则合二为一,即要把真正的诗同词语的一般性组合加以区别。我欣喜地看到。本书的译者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林如斯的译诗的确独出机杼,精彩动人。中国学者沙枫在《中国文学英译絮谈》中,盛赞林如斯翻译唐诗《宫词》时,称其译笔比两位外国学者更准确、优美。
1966年6月,离婚后的林如斯随父母回台湾定居。1968年5月12日,林如斯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最初任蒋复璁院长秘书,“襄助英文翻译”;稍后,主编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展览通讯》,并用英文撰写了十数篇阐述故宫藏品的文字,深受国内外参观者好评。其工作也受到上司和同仁的称赞。
1971年1月19日中午,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正在宴请刚出院不久的林语堂,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向蒋院长报告,工人去打扫林如斯的房间时。发现她吊在窗帘杆上,抱下来时已经断气,桌上的一杯茶水还是温温的。
林语堂在这巨大的打击面前精神几近崩溃,林太乙曾以沉痛的心情。追述了她们一家从香港赶到父母家中时的情景:“走进家里时,父亲扑到我身上大哭起来。母亲扑在妹妹身上也大哭起来。顿时我觉得,我们和父母对调了位置,在此以前是他们扶持我们,现在我们要扶持他们了。”“姐姐留了遗书给父母,说:‘对不起,我实在活不下去了,我的心力耗尽了,我非常爱你们。’”
为了纪念这位命运不济,才华卓绝的作家、翻译家,蒋复璁委托曾协助林如斯编辑《故宫展览通讯》的宋后楣小姐,将林如斯撰写的14篇英文稿译成中文出版。书名日《故宫选介》,1972年,由台北中华书局出版。林如斯英译的《唐诗四十首》,1971年7月由台北古今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