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管得住自己,有的孩子就经不起诱惑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糖实验”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好多文章都提过,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特·米施在幼儿园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大人将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面前摆一个盘子,盘子里有颗棉花糖,然后告诉孩子:“自己有事要离开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在,就会再给孩子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当然,孩子实在想吃,也可以选择按铃,直接吃掉棉花糖。”
  一些孩子甚至没等到按铃,就吃掉了糖,还有些孩子拿起糖又放下,但最终还是按铃吃掉了糖,只有大约1/3的孩子成功抵御了诱惑,在15分钟后得到了另一颗糖的奖励。
  大约20年后,沃特·米施l对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发现,当年成功抵抗诱惑的孩子,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体重,SAT成绩也比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沃特·米施由此提出:自控力,也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关键。
  但这个实验只说了延迟满足有自控力的孩子,将来成就更大,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自控力强,能忍住不吃糖,有的孩子却根本忍不住,只想马上吃掉棉花糖。


  除了先天因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自控力呢?
  想了解自控力的真相,不妨跟我一起去看看棉花糖实验的改良版。
  改良版的实施者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莎兰·基德教授,她于2012年发表了研究成果。
  他们把实验改成了两步,第一步,将孩子分为A、B两组,让孩子们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旧蜡笔。
  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告诉孩子可以用现在的旧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大人真的拿来了新蜡笔。
  B组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食言了,没有拿来新蜡笔。
  经过了第一步的“热身”,第二步莎兰·基德才引入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结果令人震惊,在第二步的棉花糖实验中,A组(大人守信的那一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大人不守信的一组)只有3分钟,A组测试出的延迟满足能力比B组孩子整整高出了四倍!
  你看出来了吗?
  自控力的真相是:如果孩子相信棉花糖终究是属于他的,他会更愿意等待。如果孩子不相信等待的结果,觉得现在不吃待会肯定没戏,会选择立即马上吃掉。
  原来,延迟满足的秘诀并不在延迟,而在满足。
  一个生活在信任环境中,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他不会急,也没必要急,自然扛得住诱惑。
  而生活在失信环境中的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匮乏感,满心都是朝不保夕,他们只会想:“现在不吃,待会可以多吃,一定是骗人的,我还不如现在就吃了更稳妥!”


  说到这儿,我就想到了自己大学刚毕业时的一段往事。
  大学刚毕业的第一年,你们猜我所有工资都用来买了什么?全是衣服,各种款式的衣服。其实很多我就穿过一次,还有些连吊牌都没来得及剪,明知道是浪费,却还是控制不住地买买买。
  那时的我,心里住着一个没有安全感、从未被满足的孩子。
  曾经,大概在初中时,青春期的我好渴望拥有一套漂亮的运动服,每天放学经过那家商店,都要去橱窗前巴巴地看几眼。我妈承诺说,只要我期末考全班前三就给我买,我拼尽了力气,很争气地考了前三,我妈却反悔了,估计是嫌运动服太贵。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在我眼里,漂亮衣服就像那颗充满了诱惑的棉花糖,我根本没有信心,确定他明天还可以属于我,所以今天能吃肯定会吃,哪里等得了明天?于是才有了长大后疯狂的弥补,一有钱就赶紧买衣服,不为什么,就算囤着也好。
  我这个买买买的毛病,一直到工作三年后,才算彻底治愈。一方面是因为买够了,长期缺失的那部分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在成长,慢慢理解到童年环境对人的影响。
  如今每每想起这件事,我会觉得既可悲又可笑,这三年来总共买的衣服,仔细算算价格不菲,浪费了至少好几万吧,而当年,我渴望的运动服,总价还不到100元。花几万元弥补一百元的遗憾,是不是很可笑?再看看身边那些自控力特别好的朋友,无一例外,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他们从小就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安全感,“糖果”在他们眼里不是稀缺品,因为不稀缺,所以也不存在令人无法自拔的诱惑力。


  一番反思后,我会觉得,当我们去谈自控力,谈为什么孩子抵制不住“糖果”的诱惑时,不如先从改变自己的日常行为做起,说不定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自控力不太好的孩子,其实就是因为平时父母下意识失信,导致了安全感的匮乏。不相信未来,才只关注当下。
  像我妈那样赤裸裸地“失信行为”现在不多了,但图自己一时方便,给孩子开出空头承诺的事还是不少。
  比如,想让孩子乖乖地写作业,我们可能会随口许诺:“快写哦,写完作业,妈妈就带你出去玩滑板车。”待孩子真写完作业,又觉得时间有点晚,想想算了,还是准备洗漱睡觉吧。
  “熊孩子”东跑西晃就是不好好坐下来吃饭,让人头疼,为了省事又见效快,我们可能会说:“你要是吃完这碗饭,就可以看动画片。”待孩子吃完饭,又因为忙着其它事忘了刚刚给他许下的承诺。
  到了下一次,当我们对孩子说,要先写完作業再玩,孩子就不愿意了,他的想法是能先玩一秒是一秒。
  你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自控力,殊不知,他不过是从大人的行为中搞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完作业再玩都是骗人的,我还不如有得玩的时候就先玩!
  无法自控,不是孩子不想控制,而是他没有能力去控制,那没有被满足的渴求一直都在,面对诱惑如同久旱逢甘霖,连多一秒的延迟都难以忍受,如何自控呢?
  所谓自控力,核心是自我,主语是我,主体也是我,自我没有力量的话,是谈不上自控力的。只有自己的需求被看到,被重视,被认真负责地回应过,孩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有力量的自我,产生控制自己的能力。
  你可能会觉得,生活中这些许诺都是小事,孩子应该过两天就忘了吧。其实你眼里的小事都是孩子的大事,他们也许当时不说什么,但并不代表他会忘记。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不再记得这件事本身,但这件事带来的委屈和失望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记,这些心理印记才是主导人下次行为的关键。
  类似的“小事”,如果每天时有发生,慢慢累积,就会构成孩子的观念:今后的事都不稳妥,即时满足才是正道!
  如此一来,还谈什么自控力呢?

划重点


  1、除了先天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自控力?想了解自控力的真相,不妨看看棉花糖实验的改良版。
  2、延迟满足的秘诀并不在延迟,而在满足。
  3、自控力不好的孩子,大多源自平时父母下意识地失信,导致安全感的匮乏,不相信未来,才只关注当下。(摘自东西儿童教育)(编辑/紫苏)
其他文献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所有动物的祖先很可能是食肉动物,而人类和其他杂食动物属于一种稀有品种。  动物吃什么,是其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但令人惊讶的是,直到现在整个动物界还没有专门针对饮食进化的研究。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报告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他们深入研究了100多万种动物的进化史,时间可以追溯到8亿年前,那时地球上刚刚出现第一批动物。研究人员为所有生物创建了一个庞大的族谱树,以确定它们的祖先可
如果说有一个水禽界的“年度母亲奖”的话,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伯米吉湖涉水而过的一只鸭妈妈肯定会获奖。  7月中旬,32岁的当地摄影师布伦特·西泽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他发布的几张照片,拍下了一只可愛的母鸭,后面跟着数十只毛茸茸的小鸭子。最初,西泽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他发现这位鸭妈妈携带超过70只小鸭;后来,他更新了消息,将数字确定为76只。  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西泽克6月底来到当地的伯米吉湖
马来西亚92岁的政治家马哈蒂尔在大选中获胜,再次成为马来西亚总理,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年迈的总理,也是现在世界上最高龄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他在马来西亚主政22年后在2003年退休。现在马哈蒂尔再度出山,要纠正他所谓的“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即让前任的领导人纳吉布掌握了权力。  马哈蒂尔和纳吉布统属执政党巫统(UMNO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但他现在领导反对党希望联盟,而过去在他执政的很长时间内希望联盟一
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先的强国,这点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实事求是的说,在众多科技领域如果离开了美国相关核心技术,很多行业可能就玩不转了。比如我们的手机系统、电脑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半导体部件,生物科技等等,这些行业无不是美国相关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说到目前和消费者关系密切的3G、4G核心技术也是由美国的高通公司一家独大。基于这些,美国已经习惯了在众多科技行业担当“领头羊”的角色。在大家
1985年,在南極洲南设得兰群岛希里夫角的雅玛那海滩上发现了一具独特的颅骨。这具颅骨是一个智利南部20岁出头的原住民女性的遗骸,死亡时间被认定在1819年-1825年之间。这是迄今为止在南极洲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骸。  颅骨发现的位置是出乎意料的,是在19世纪初的海豹捕猎者所建造的沙滩营附近发现。然而女性海豹捕猎者在那个时代是闻所未闻的。也没有任何已知文献说明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的女性如何或为什么
米斯瓦米·安纳杜拉伊博士在“月船一号”探测器前  “我上课前要把牛粪清理干净,但我们身上留下的牛粪味道总也去不掉。”  米斯瓦米·安纳杜拉伊博士的小学经历,与他后来从事的尖端工作,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是印度最顶级的航天专家,是印度探月工程和火星工程的重量级人物。  但是,这样一个专家回忆的课堂, 却是在根本没有课桌的地方:大树下、村庙里或者稍加改造的牛棚内。  安纳杜拉伊博士究竟靠什么成为印度航
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一月份是全年最难熬的一个月。  长假过后自不必说,加上日照短、天气差、还缺钱花,新年计划开始呈现失败迹象,伴随沮丧而出现的动力不足,所以英国人把这种忧郁的情绪叫January Blues。  而一月份某个星期一,就是传说中的Blue Monday,传说中在这一天,忧郁会达到顶点……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科学依据的。英国卡地夫大学的一位兼职辅导教师给出的公式显示了一月份的第三
7月初的北约峰会自始至终,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在揪着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北溪二号项目进行批评。到底是什么样的天然气管线让特朗普如此不满呢?什么是北溪二号线  “北溪二号线”是一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建成后德国从俄罗斯输入的天然气将可翻倍。2017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了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  这条长度为1200公里的管线将连接圣彼得堡附近的乌斯季一卢加地区和德国东北部的格莱夫斯瓦
健身是一门充满争议的科学,每个月甚至每两三天就有新的理论,所以不单新手们觉得无所适从,就连一些健身老手,也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  还记得编辑初接触健身运动时,不时上网寻找有关于制订健身计划的方法,野四周向健身朋友打听,可是方法五花八门,一些是建议要全身肌肉都训练,一些则建议只集中锻炼大肌肉,让我不如如何是好。  有感新手们的困惑,编辑综合了一些关于制订健身计划的资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城市对于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存在,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5%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在未来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只会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50年,全球约2/3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  为了保证有质量的生活,智慧城市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荷兰除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上领跑外,他们又引领了一个新的潮流——建设韧性城市。  相比较智慧城市,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其实倡导地区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