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基础美术课程模式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w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基础美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启发性、创新性教育,提出一些见解,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产生的思维变化,阐述了动画专业基础美术课程训练时应该在创新思维方面关注的几个重点。
  【关键词】 绘画 动画基础美术 专业特征 创造力
  
   动画设计这个专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潮流性,是现代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动画专业在我国日益蓬勃发展,在呼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把我们的动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思考去改进,且不能循规蹈矩地去描摹。中国动漫市场现有动画专业人士十余万之多,但动漫产业至少需二十万的专业人才,其外延的产业也不断增加,动漫的触角已渗透到了影视、游戏、网络等方方面面,相关产业专业人才所需近百万以上,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作为推动动画教育发展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透过现象深入分析,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找到本质。
  基础美术教学是动画专业的前期开设课。通常一说到“基础美术”自然会想到“素描、速写和色彩”,基础美术教学在当前的动画教学中,不能只是照搬美学中的简单基础性的讲解原理与客观写生。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动漫时代的发展,基础美术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面对新的专业设置,基础美术就要有新的教育模式。我们从基础能力的培养做起,课程的教学目的需要更具针对性。
  
  1 基础美术中的动画素描、速写与教学
  
  动画的基础素描训练与其他造型和设计艺术的基础素描训练有着许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要求,但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只是,我们出于动画专业自身特点的考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保留与一般绘画和设计素描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考虑动画的专业特征和其对基础素描的要求,动画片是“活动的图画”,在动画影片中,动画家对形体运动时状态描绘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和成败。因此,动画的素描要强调其生动性,必须提高的是意识。
  1.1 结构意识:结构即为骨架,它是画面的支撑力量,包括客观对象的结构与画面本身的结构。结构意识还要求对物体对象进行结构的打散重组,分解构成。既有“结构”的能力,也有“解构”、“重构”的能力。
  1.2 抽象意识:抽象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对具象世界的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解与暗示。抽象艺术大致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冷抽象是从数理的秩序中创造几何图形的抽象形象;热抽象是指较为感性、抒情、热烈、自由、奔放的表现。
  1.3 符号意识:信息和图形都可以在传达中被人当作符号来识别。个性化符号具有典型的风格特征,是创意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创造新颖符号或者运用某些经典符号,都可以拓展画面的含义,丰富视觉表现力。
  1.4 构成意识:通过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归纳概括运用,明暗和空间的布局安排,使画面呈现一种形式与结构。也就是强调画面的抽象因素与属性,用发射、聚合、重复、渐变等手法强化元素排列组合的秩序感。构成意识也是在探寻各事物与元素之间的组成关系,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来处理对象。
  1.5 空间意识:造型艺术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是画家与设计师关注的重点,视觉形象的表现离不开空间的性质和制约。
  1.6 设计意识:我们进行的是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应能在设计当中被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并在作品中锻炼和运用设计思维。我们需要脱离为纯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桎梏,达到用艺术手段实现设计理想的目的,不能无边无际、随心所欲,而是应在作品中用可视的、具有美感的形态传达出准确的意念。
  1.7 创想意识:也就是创新想象意识,善于运用联想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还有反逻辑思维,使平淡的主题发生新的意义,把平凡普通的对象发掘出不平凡的意境,使作品体现出智慧的光辉、创造的意义。创想并不是无本之木,归根到底它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与灵感,是我们调动知识和经验产生的结晶,是一种高度的思维活动能力。因此,学生应不断拓展思路,善于联想,关注生活。
  由此可见,写实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塑造能力、形式感、空间感、色彩感、材质感、体量感等等,这是动画艺术家应有的基本功。而适度夸张变形的观念造型也是生动表达的重要训练之一,任何造型基础课都不能忽略对创造性训练的培养,作品的创造力启发是我们进行素描教育的关键环节,每一位学生自身都有很丰富的创造力有待我们开发。
  在动画素描练习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和强调短期的练习和速写。所谓速写,就是快速的素描,也是素描的精练。应成为动画人的一种习惯。动画速写重“研究”,重“概括”,重“表现”。以线作为主要造型语言,把研究运动规律作为重要课题,着重分析形象的动态视觉图式,在手法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概括提炼和夸张并用。速写是面对生活最直接、最简练和最朴素的表达方式,生活气息与生活情调对人的心灵有强烈的吸收力。它把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视觉语言,要求敏锐观察对象和快速进行表达,以及根据记忆自由地进行再现。因此,素描研究与速写表达结合起来,对我们同学造型能力的提高很有益。素描解决的是明暗调子的问题。素描画得好,在学习色彩时,对于色调和色彩明度的把握能力就会很好,就会有利于我们用色彩来传达情感、塑造形象。无论什么样的色彩都是不能脱离形而独立存在的。对于一幅视觉画面来说,形是根本,是骨骼,色彩是肉。素描的造型规律与构成设计的形式原则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素描课程偏重于造型基本功的训练,而构成课在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训练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抽象表达内容多方在较高年级的构成训练课程当中,在素描课中也会穿插一些美术史和现代艺术与设计的相关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所有课程之间的交叉、衔接和融合。
  
  2 基础的色彩与动画教学
  
  色彩不仅仅是刺激人类视觉感官的第一要素,也是造型语言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在动画片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色彩的显示,不外乎自然色彩和人造色彩,相对于动漫画专业来说,静物写生、室外风景、人物与动物的写生,是为了满足动画角色创造与场景创作的基本前提。在第一阶段的基础色彩写生训练,主要是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光与色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色彩原理的理解加深他们对色彩科学性的了解,并达到对于角色心理、情感、表情的统一表现能力。扎实的色彩造型能力与写实技巧,通过对科学色彩的运用,客观并真实地再现动画场景(包括明暗、色调、质感、空间等)。最终为自主创造色彩并控制色彩为动画影片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进入到第二阶段的色彩写生。可是动画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色彩基础教学,这时主要侧重学生对客观色彩的主观感受,通过色彩的归纳、提炼、抽象、变形与概括达到画面的主观性操纵。
  从写实的自然环境到创造性地改变环境,在动画影片的场景制作中是经常出现的,在动画制作中,往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场景、环境、时代与虚构性角色,有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时空与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应更多地自主开发想象空间,更多地引申了解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等各种人文方面的知识,由单纯的客观被动性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练习中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喜爱的卡通黑白人物或场景,来进行自由的色彩填充与变色。同时,可以改变原有色的基础上,变色或改为装饰画形式,并进行一定冷暖色的互换。动画色彩的表现可以吸取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一些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现代艺术的观念认为形式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从这一点上说现代色彩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认识、主观理念和情感。在我们色彩课程的训练与学习当中要逐步引入各种现代的意识与观念,更多地研究色彩元素和设计语言本身,强化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性。作为动画,要满足于“动”,动画中出现的连续画面是由人眼中的物象残留组合形成。在教学中,可以立足于减少对于单独画面处理的时间,多作4~6帖的动画训练,同时,要求一定的团队进行合作,可以分编剧与创作两方面。利用多帧数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对大局色彩的整体把握。总之,从客观性的认识到主动性的创造,相对于中国应试体制下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更多有效与实际的教法去激发,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
  
  3 基础美术中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通过前两种方式的尝试,反映了基础美术在动画教学中的重要性,动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自诞生开始就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现代的数码艺术相结合,不断完善与发展。许多人对现代艺术的了解仅限于印象派,至于印象派之后形成的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现当代艺术派别,就没有多少人去探究了。因为时代的节奏与进程越来越快,许多艺术形式和思想昙花一现,还未曾为人广知就已推出历史舞台。从现代艺术发展的一百年来看,大致经过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德国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派、形而上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派、抽象主义艺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集合装配艺术、环境发生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超级写实主义等等风格与流派。同时,现代设计也与现代艺术一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发展与变化。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到遍及欧洲与美国的新艺术运动,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后工业时代的设计,再从计算机美术到信息时代、数码时代的设计。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联系密切,相互影响。透过动画专业基础美术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影响现如今艺术与动画的渊源,也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营养。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缺少主动性与创造力,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知识整体性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转化为团队合作能力。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应从动画基础课抓起,不故化学生的思维,“思维”是把双刃剑,即非理性和逻辑性。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活跃了学生的艺术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与动画专业结合得好会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设计者创意的潜能,同时也带来了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更主要的是带来了新的艺术创作思想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林家阳等.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场所。中医经典课增加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古代中医知识的理解记忆,对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今后中医教学的改革创新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中医专业的设置和中医学子的发展更适应社会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 中医经典课 实验教学     二十一世纪将
期刊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下是我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联系实际教学,谈谈关于“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的看法和认识。    1 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Go For It!为教师提供了每单元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 英语教学     我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了,也经历了从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深知新课改教育模式给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我们也分明地觉察到它的遗憾与不足。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想尽办法,设计的花样层出不穷,表面上看非常活
期刊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活动”中学好语文。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探究式教学法 学习情境 自主动脉 激活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深爱着语文教学,一是语文课本身就有永恒的魅力;二是作为母语,学生的内心始终是向往语文的,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必将掀起学生乐学语文爱学语文的热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
期刊
【摘 要】 高校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其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采取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才能使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真正地走出困境。  【关键词】 高校 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根据人们对写作的理解,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学写作;一是应用写作
期刊
【摘 要】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题,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正确地遵循应用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易掌握,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应用题 思考 探索     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
期刊
对射击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疲劳的程度一般可以通过运动者的自我感觉和某些外部表现来判断。产生疲劳后,一般来说,轻度疲劳,身体会迅速恢复;中度疲劳则需要较好地调整和休息;重度疲劳要想尽快使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到原
期刊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关键,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知道了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1 逆向思维法    对于简单、熟悉的问题,学生都有初步了解,已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但如果教师稍微换一种角度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无穷
期刊
【摘 要】 对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简要分析,并根据力量训练的生物学原理和训练原则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探讨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促进作用,以及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和训练中疲劳消除的手段。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力量训练 计划 生物学原理 训练原则 疲劳消除    1 力量训练的原理    对运动员加强力量训练有利于身心发展,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
期刊
【摘 要】 家庭教育充满着爱,可如何对孩子实施父母的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向孩子倾注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友爱,不能实施无原则的庞爱和不理智的溺爱。给孩子施爱要讲究无声地渗透,有形地激励,理智地引导,互动地交往,才能使爱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爱的实施     “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为“爱”而奋力拼搏,为“爱”而低头曲膝,为“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