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经济状态成为常态,一定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体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由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是规律性状态,是长期状态,但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属于新常态。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领域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等现象属于短期困难,不属于新常态。不能以新常态为由放弃推动经济增长的努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处于合理区间,但离潜在增长率下限已很近。
提出新常态,表明我国的经济建设理念进一步由增长转为发展。从发展角度研究新常态,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中高速的速度应可持续,否则就不能成为新常态。二是保持中高速的目的是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留出空间,从而实现发展的其他方面目标。这意味着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中高速的新常态不是孤立的,需要其他方面的新常态来支撑。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调结构成为发展战略的新常态。过去的结构调整主要采取增量调整方式,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后就有条件进行存量调整:一是凤凰涅槃,下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污染产能和落后产能;二是腾笼换鸟,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也就是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新常态所要求的创新驱动要实,实就实在产业化创新。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既包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包括高科技产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
惠民生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供给推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动力已发挥到极致,供给推动力、外需拉动力都在减弱,收入差距扩大也使发展動力出现衰减。这就对转换发展动力提出了紧迫要求。人民群众从这些民生改善中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明确的是,把惠民生作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并不排斥投资。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事业发展都需要投资,这是服从于消费拉动的投资拉动。
总的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个系统,我国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只要这些新常态都能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就不仅可持续,而且是高质量的。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是规律性状态,是长期状态,但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属于新常态。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领域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等现象属于短期困难,不属于新常态。不能以新常态为由放弃推动经济增长的努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处于合理区间,但离潜在增长率下限已很近。
提出新常态,表明我国的经济建设理念进一步由增长转为发展。从发展角度研究新常态,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中高速的速度应可持续,否则就不能成为新常态。二是保持中高速的目的是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留出空间,从而实现发展的其他方面目标。这意味着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中高速的新常态不是孤立的,需要其他方面的新常态来支撑。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调结构成为发展战略的新常态。过去的结构调整主要采取增量调整方式,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后就有条件进行存量调整:一是凤凰涅槃,下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污染产能和落后产能;二是腾笼换鸟,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也就是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新常态所要求的创新驱动要实,实就实在产业化创新。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既包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包括高科技产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
惠民生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供给推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动力已发挥到极致,供给推动力、外需拉动力都在减弱,收入差距扩大也使发展動力出现衰减。这就对转换发展动力提出了紧迫要求。人民群众从这些民生改善中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明确的是,把惠民生作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并不排斥投资。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事业发展都需要投资,这是服从于消费拉动的投资拉动。
总的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个系统,我国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只要这些新常态都能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就不仅可持续,而且是高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