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阅读的数量和写作水平是成正比的。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多读书,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便会得到提高,其实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在教学中,注重读写之间的互动联系,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有效设计随文练笔,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联系生活,丰富情感体验
  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都较弱,教师应给予合理指导,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这两种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选择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激发学生读写的浓厚兴趣,使课堂读写互动实现最优化。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节奏明快,充满着激情,主要描绘了通过植树让荒山得到巨变的故事,抒发了作者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荒山的坚定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改造校园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文本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植树过程中收获很多。在课堂的结尾部分,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植树体验,利用文本中的词语写一写荒山植树后的美丽景象,多数学生写出了精彩的句子。如有写生写道:“经过大家的努力,一颗颗小树苗在山坡上挺立,真精神啊!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几年以后的景象,那时的小树一定是枝繁叶茂,整个荒山将变成绿色的海洋,多美啊!”学生笔下流淌着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获得了深刻的认知体验,而且让学生在情感的感召下,写出了生动感人的文字,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情感点进行思考,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二、品读文本,揣摩语言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理解文本情感,鼓励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不注重引导学生以文本语言为范本进行写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显然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的写作特点,并且让学生以此为范本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雾凇》一课向我们展示了吉林省雾凇的美丽景色及形成雾凇美景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朗诵、想象的方法激活自己的思维,给学生展示雾凇的视频资料及图片,让学生从文字描述转向形象思维,直观感受雾凇的景色之美。在学生获得丰富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具体描绘雾凇的句子进行体会,让学生积累相关的词语,如“笼罩”“洁白晶莹”“琼枝玉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描绘一处雾景或者是雪景。学生的练笔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下雪了,洁白晶莹的雪花笼罩了整个大地,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的世界,道路旁边的琼枝玉树格外吸引人,让光秃秃的树枝穿上了新衣服。”
  在以上教学实例中,教师以文本内容为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类文章的写法,并且指导学生积累精彩词句,注重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揣摩语言运用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阅评练习,实现多元互动
  所谓“阅评”,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将自己的感悟或评价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写作的内容,既可以是体会,也可以是建议,这样实现由读到评的转换,在对话文本的有效互动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一文时,教师便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写作阅评的过程中深度阅读文本,提升写作能力。抒发师生深情、表达师恩的题材在语文教材中非常多,这也是最容易激起学生情感的内容,因此,选择此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评非常合适。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评,最后分享自己的练笔。学生经过激情创作,这样写道:“师恩难忘。老师就是引领我们迈向成功之路的航标,指引着我们走进知识的宝库,充实自己,收获精彩的人生。”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老师就像清澈的泉水,让我们干涸的心灵享受甜甜的滋润;老师就像暖暖的阳光,让我们寒冷的身体享受温暖的怀抱。”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阅评是读写结合训练中比较新颖的形式。在阅评中,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想法。阅评形式自由,内容也不拘一格,可以让学生享受最大的创作自由,学会写作的方法,享受成功创作带来的满足感,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读写双赢。
  四、多元补白,拓展想象空间
  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名家的经典之作,作者精心设置了文本留白,给学生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间,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最佳资源。作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补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感悟。
  如诗人袁枚的经典作品《所见》描绘了诗人走在野外的林荫路上的所见所闻。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古诗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扩写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象表述出来。”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夏天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在林荫路上悠闲地散步,享受着一丝清凉,远处牧童悠扬的笛声让我沉醉。突然,笛声消失了,我看过去,发现原来牧童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唱得正欢的蝉,原来他是想抓蝉啊!”
  这样让学生对诗词进行空白填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含义,而且能非常巧妙地将读写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自己的体验。补白的方式有很多,如插图补白、续写补白等,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实际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高,让学生获得读写的双赢,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进行随文练笔,让课堂绽放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