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因为艺术可以提供诗意的激情,守望自由的空间,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想象力自由游戏的精神愉悦。但是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开始疯狂的追求更多的物质满足,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不可避免。因此,回归自然的艺术创作便可以成为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基本方式,也是与权力话语对抗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关键词] 艺术 回归 精神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45
“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因为世俗的日常生活无法提供诗意的激情,也无法让人们体验到想象力自由游戏的精神愉悦。因此艺术的存在方式肯定要不同于日常事务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艺术是靠着它迥异于日常事物的那种超越性而得以存在的。但是,当现代主义将日常物品不加改造的拿到博物馆当作艺术品展览的时候,艺术业已超越日常生活的那些特性,如天才艺术家的技艺、激情、美学视界等等,都被消除了。”[1]
经济迅速发展,一切都商品化了,人们开始疯狂的追求更多的物质满足,艺术也日益成为了可以根据出价分割出售的商品,一场精神上的裂变和文化上的现代主义革命呼啸而来。画家高更曾用绘画的语言向人们提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但是在这样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却来不及思考生活的意义。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的空虚,道德沦丧,社会弊病丛生,人们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公认的价值标准。因而仿佛是现代化解放了个人,却尚未发展其充分健康的人格;现代化解放了人的精神,却没能为人类的精神准备下适宜他发展生存的家园。二十世纪以来,艺术为了摆脱“工具”作用,日益脱离政治,道德、科学和日常生活领域,在“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上越来越远,其结果是艺术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以理解,不仅一般大众难以接受,连那些一生研究艺术的人,也说不出这些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变得不能与观众交流,从而失去了艺术的作用。艺术家也不再对艺术,对生存作严肃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不再将艺术活动视为其独立而艰难的精神探索,不再视其为崇高而珍贵的精神载体,不再与平庸有距离。他在精神探求中的快乐被现实成功的快感所取代,作品的精神意义不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手段。他真正关心的不再是作品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否在现实的竞争中获取机会和成功。他的最高目的就是在这个生产机器中谋求最有利的位置和待遇,成为最重要的一个零件。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不再是精神的向导和被引导者的关系,而是服务和消费的关系。当艺术成为消费品时,它不过是高级的思维游戏软件。而艺术家一旦丧失其精神的独立性和深度,他就丧失了作为艺术家最根本的东西,而他也不再是艺术家了。他不过是商业机器奴役的消费品生产者。因此,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是不可避免的。
文化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商业机器的扩张剥夺了艺术精神的独立性并将其置为内部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由此带来的审美属性是短暂性、流逝性、以及一味追求“创新”的骚动心态。既然处处充斥着“有志不获骋”[2]的悲哀,回归自然的审美体验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驰骋理想的高度自由的精神空间,唯有在这种审美体验和精神空间中,方保有心灵完美的精神自足性。回归自然的审美创作就成为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基本方式,艺术家们在这里找到了各自的精神家园,并在这里实现了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
如果说非洲人对原始图腾的顶礼膜拜如痴如狂,欧美人对基督教至诚至真,那么毋宁说他们是在对现实的信仰失去砝码,而在精神的王国里寻求些许安慰,在回归的征途上平衡自我,祈求自然与人、灵与肉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良性互动。或许笔者的“回归”有点沉重,却期许一种“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哲学反思精神。终极关怀在现世(孔子)也好,终极关怀在彼岸(上帝)也好,关键在于人类自身。人类丢失的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有某种想象力,人类是无法忍受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的,人类必须再次寻觅。在经过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后,20世纪欧美艺术正在逐步恢复对“人道”与“理性”的追寻。不过,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与理性了,而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深意义上的回归。80年代西方架上绘画的回归和今天人们对写实的迷恋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必须承认真正伟大的艺术——精神性艺术,在现时代的地位是非常软弱的.绝对的善、纯粹的精神性,天生不具生命强力。如今的人们也至多把艺术当作是一种从平庸的单调日常生活中获得暂时解脱的工具,如亨利
[关键词] 艺术 回归 精神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45
“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因为世俗的日常生活无法提供诗意的激情,也无法让人们体验到想象力自由游戏的精神愉悦。因此艺术的存在方式肯定要不同于日常事务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艺术是靠着它迥异于日常事物的那种超越性而得以存在的。但是,当现代主义将日常物品不加改造的拿到博物馆当作艺术品展览的时候,艺术业已超越日常生活的那些特性,如天才艺术家的技艺、激情、美学视界等等,都被消除了。”[1]
经济迅速发展,一切都商品化了,人们开始疯狂的追求更多的物质满足,艺术也日益成为了可以根据出价分割出售的商品,一场精神上的裂变和文化上的现代主义革命呼啸而来。画家高更曾用绘画的语言向人们提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但是在这样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却来不及思考生活的意义。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的空虚,道德沦丧,社会弊病丛生,人们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公认的价值标准。因而仿佛是现代化解放了个人,却尚未发展其充分健康的人格;现代化解放了人的精神,却没能为人类的精神准备下适宜他发展生存的家园。二十世纪以来,艺术为了摆脱“工具”作用,日益脱离政治,道德、科学和日常生活领域,在“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上越来越远,其结果是艺术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以理解,不仅一般大众难以接受,连那些一生研究艺术的人,也说不出这些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变得不能与观众交流,从而失去了艺术的作用。艺术家也不再对艺术,对生存作严肃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不再将艺术活动视为其独立而艰难的精神探索,不再视其为崇高而珍贵的精神载体,不再与平庸有距离。他在精神探求中的快乐被现实成功的快感所取代,作品的精神意义不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手段。他真正关心的不再是作品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否在现实的竞争中获取机会和成功。他的最高目的就是在这个生产机器中谋求最有利的位置和待遇,成为最重要的一个零件。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不再是精神的向导和被引导者的关系,而是服务和消费的关系。当艺术成为消费品时,它不过是高级的思维游戏软件。而艺术家一旦丧失其精神的独立性和深度,他就丧失了作为艺术家最根本的东西,而他也不再是艺术家了。他不过是商业机器奴役的消费品生产者。因此,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是不可避免的。
文化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商业机器的扩张剥夺了艺术精神的独立性并将其置为内部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由此带来的审美属性是短暂性、流逝性、以及一味追求“创新”的骚动心态。既然处处充斥着“有志不获骋”[2]的悲哀,回归自然的审美体验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驰骋理想的高度自由的精神空间,唯有在这种审美体验和精神空间中,方保有心灵完美的精神自足性。回归自然的审美创作就成为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基本方式,艺术家们在这里找到了各自的精神家园,并在这里实现了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
如果说非洲人对原始图腾的顶礼膜拜如痴如狂,欧美人对基督教至诚至真,那么毋宁说他们是在对现实的信仰失去砝码,而在精神的王国里寻求些许安慰,在回归的征途上平衡自我,祈求自然与人、灵与肉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良性互动。或许笔者的“回归”有点沉重,却期许一种“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哲学反思精神。终极关怀在现世(孔子)也好,终极关怀在彼岸(上帝)也好,关键在于人类自身。人类丢失的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有某种想象力,人类是无法忍受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的,人类必须再次寻觅。在经过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后,20世纪欧美艺术正在逐步恢复对“人道”与“理性”的追寻。不过,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与理性了,而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深意义上的回归。80年代西方架上绘画的回归和今天人们对写实的迷恋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必须承认真正伟大的艺术——精神性艺术,在现时代的地位是非常软弱的.绝对的善、纯粹的精神性,天生不具生命强力。如今的人们也至多把艺术当作是一种从平庸的单调日常生活中获得暂时解脱的工具,如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