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亲属称谓”是东北方言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种用法中,“老”的含义相对复杂,在与不同的亲属称谓组合时,会产生“年龄小”“年长”等差异较大的含义。并且“老+亲属称谓”整体所具有的语义也在意义及色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东北方言 “老” 语义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老”具有“年纪大”“陈旧”等多个含义,而东北方言中“老”字的含义及用法更为丰富。例如“老”能够在东北方言中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极高,又作形容词表示“非常多”等等。[1]当其与亲属称谓连用时,含义又区别于上述两种,并且在与不同的亲属称谓连用时所呈现出的语义特征差异显著。
东北方言中的“老”能够和较多的亲属称谓进行搭配。以年龄分布为依据,“老”不仅能够和指称长辈的亲属称谓连用,还能够出现在表示平辈和晚辈的亲属称谓之前。“老”字与这些亲属称谓连用时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口语化特征,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老”能够和很多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尤其是和父母同辈的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几乎都可以在前面加上“老”字。例如“老”加“爸/妈/丈人/丈母娘/姨/姨夫/姑/姑父/舅/舅妈/叔/婶”等。但是“老”和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时,所表示的含义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同点体现在“老”和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詞连用时都表示特指,即指某一个特定的人。比如“老姨很爱干净”就是指年龄最小的那个姨妈很爱干净,是指向个体。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意义上,“老+爸/妈/丈人/丈母娘”等中的“老”具有“+年长”的语义特征,这和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所讲的“老爸”“老妈”等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老+姨/姨夫/姑/姑父/舅/舅妈/叔/婶”等中的“老”具有“+年龄/排行最小”的语义特征,这种以“老”表示“小”的用法可以看作是东北方言中“老”加亲属称谓所具有的含义中的最大特色。如“老姑”即年龄最小的姑姑,也就是“小姑”,侧重于表达“是众多之中最小的一个”的含义。二是虚化程度上,前者中的“老”虚化程度高,词汇意义相对较弱,去掉“老”字不会影响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老爸”去掉“老”依旧表示“爸爸”。而后者中“老”字词汇意义虚化的程度要低得多,它出现在词语中主要表示“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含义,若去掉“老”字,整体意义就会发生改变,因而“老”字在这一用法中是不能够缺失的。
能够与“老”连用的表示平辈的亲属称谓词主要有“哥”“姐”“弟”“妹”以及对配偶的称谓等。首先,在这一类表达中“老”字也具有“+年龄/排行最小”的特征,“老妹”即排行最小的妹妹,“老妹夫”即家里最小妹妹的丈夫。其次,整个词语也是表示特指某一个人。例如“我老妹在北京上大学”这句话中的“老妹”就是专门指“我的最小的那个妹妹”。“老”和表示平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这种用法上:即“老+弟/妹”表示泛指。此时的“老弟”“老妹”不再是目标明确的指代某一个人,也不再专门侧重指年纪或排行最小的,而是一种对年轻的男子或女子的称呼,多用在社会交际中,带有亲近的感情色彩,[2]以达到减少陌生人之间距离感的语用效果。例如售货员经常会对年轻顾客说:“老妹,来看看需要点什么啊?”“老弟,你眼光真好啊!”通过“老妹”“老弟”这些称呼语来拉近与顾客心理上的距离,既展现出自身招待顾客的热情,又使顾客产生亲切感,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是“老姐”“老哥”以及“老”与“哥”“姐”“弟”“妹”的配偶的称谓一起使用时,却不存在这种效果。
“老”和表示晚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时,一般也是用来表示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那一个,例如“老儿子”“老闺女”分别是指当这个家庭中儿子或闺女的数量大于一时,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那一个,也属于特指某一个人的范畴。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庭都不再需要将子女进行排行加以区分了,因此在语言中“老”加表示晚辈的称谓词的用法也就跟着减少了。
综上可知,东北方言中的“老”和大多数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连用时是带有“+年龄/排行最小”的语义特征,唯有当其与表示父母和岳父母的称谓词语连用时,其语义才具有“+年长”的特征。此外,“老+亲属称谓”可以用来特指某一个人,但其中又存在“老弟”和“老妹”这两个特殊的词语,它们既可以表示特指,即最小的弟弟和妹妹,又可以泛指,即对年轻的男子或女子的称呼,并且将其运用在社会交际中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因此,在“老弟”“老妹”承担表示泛指这一功能时,又具有了“+亲昵”的语义特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这一点使它们明显区别于其他词语。
参考文献:
[1]曹曼莉.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2]侯海霞.辽宁方言词缀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雨,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关键词:东北方言 “老” 语义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老”具有“年纪大”“陈旧”等多个含义,而东北方言中“老”字的含义及用法更为丰富。例如“老”能够在东北方言中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极高,又作形容词表示“非常多”等等。[1]当其与亲属称谓连用时,含义又区别于上述两种,并且在与不同的亲属称谓连用时所呈现出的语义特征差异显著。
东北方言中的“老”能够和较多的亲属称谓进行搭配。以年龄分布为依据,“老”不仅能够和指称长辈的亲属称谓连用,还能够出现在表示平辈和晚辈的亲属称谓之前。“老”字与这些亲属称谓连用时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口语化特征,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老”能够和很多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尤其是和父母同辈的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几乎都可以在前面加上“老”字。例如“老”加“爸/妈/丈人/丈母娘/姨/姨夫/姑/姑父/舅/舅妈/叔/婶”等。但是“老”和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时,所表示的含义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同点体现在“老”和表示长辈的亲属称谓詞连用时都表示特指,即指某一个特定的人。比如“老姨很爱干净”就是指年龄最小的那个姨妈很爱干净,是指向个体。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意义上,“老+爸/妈/丈人/丈母娘”等中的“老”具有“+年长”的语义特征,这和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所讲的“老爸”“老妈”等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老+姨/姨夫/姑/姑父/舅/舅妈/叔/婶”等中的“老”具有“+年龄/排行最小”的语义特征,这种以“老”表示“小”的用法可以看作是东北方言中“老”加亲属称谓所具有的含义中的最大特色。如“老姑”即年龄最小的姑姑,也就是“小姑”,侧重于表达“是众多之中最小的一个”的含义。二是虚化程度上,前者中的“老”虚化程度高,词汇意义相对较弱,去掉“老”字不会影响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老爸”去掉“老”依旧表示“爸爸”。而后者中“老”字词汇意义虚化的程度要低得多,它出现在词语中主要表示“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含义,若去掉“老”字,整体意义就会发生改变,因而“老”字在这一用法中是不能够缺失的。
能够与“老”连用的表示平辈的亲属称谓词主要有“哥”“姐”“弟”“妹”以及对配偶的称谓等。首先,在这一类表达中“老”字也具有“+年龄/排行最小”的特征,“老妹”即排行最小的妹妹,“老妹夫”即家里最小妹妹的丈夫。其次,整个词语也是表示特指某一个人。例如“我老妹在北京上大学”这句话中的“老妹”就是专门指“我的最小的那个妹妹”。“老”和表示平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这种用法上:即“老+弟/妹”表示泛指。此时的“老弟”“老妹”不再是目标明确的指代某一个人,也不再专门侧重指年纪或排行最小的,而是一种对年轻的男子或女子的称呼,多用在社会交际中,带有亲近的感情色彩,[2]以达到减少陌生人之间距离感的语用效果。例如售货员经常会对年轻顾客说:“老妹,来看看需要点什么啊?”“老弟,你眼光真好啊!”通过“老妹”“老弟”这些称呼语来拉近与顾客心理上的距离,既展现出自身招待顾客的热情,又使顾客产生亲切感,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是“老姐”“老哥”以及“老”与“哥”“姐”“弟”“妹”的配偶的称谓一起使用时,却不存在这种效果。
“老”和表示晚辈的亲属称谓词连用时,一般也是用来表示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那一个,例如“老儿子”“老闺女”分别是指当这个家庭中儿子或闺女的数量大于一时,年龄或者排行最小的那一个,也属于特指某一个人的范畴。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庭都不再需要将子女进行排行加以区分了,因此在语言中“老”加表示晚辈的称谓词的用法也就跟着减少了。
综上可知,东北方言中的“老”和大多数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连用时是带有“+年龄/排行最小”的语义特征,唯有当其与表示父母和岳父母的称谓词语连用时,其语义才具有“+年长”的特征。此外,“老+亲属称谓”可以用来特指某一个人,但其中又存在“老弟”和“老妹”这两个特殊的词语,它们既可以表示特指,即最小的弟弟和妹妹,又可以泛指,即对年轻的男子或女子的称呼,并且将其运用在社会交际中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因此,在“老弟”“老妹”承担表示泛指这一功能时,又具有了“+亲昵”的语义特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这一点使它们明显区别于其他词语。
参考文献:
[1]曹曼莉.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2]侯海霞.辽宁方言词缀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雨,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