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物诗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咏叹表达出一定的人文思想,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体现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作诗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而唐朝则是咏物诗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
古人说,竹有四德: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故有“刚柔忠义”之称。历代文人雅士咏竹言志,抒情寄怀的诗作不计其数,赏竹、咏竹、慕竹的素洁坚贞、高风亮节,成为长盛不衰的高雅风尚。正如苏轼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通过大量的咏竹诗作,我们看到翠竹的劲姿雅态,感受到竹给人们所带来的清爽恬静,从而从翠竹的坚节贞心、忠直无隐的品质情操上受到启迪。
刘兼的《新竹》一诗:“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此诗夹叙夹议,动静结合,以动始,以叹止,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在靠近窗户的台阶上,有两三竹丛斜倚着,整个院落显得更加清幽静谧。月光穿过疏散的竹叶照到地面上,像是撒落一地的碎银,微风吹过竹枝,有如轻敲寒玉,铿锵悦耳。刘兼这首诗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撩拨我们去想象竹子的神态,去感悟竹子的精神,去领略竹丛形成的美妙意境。
诗词讴歌赞美的是竹的精神和品格。由于竹有节、虚心、常绿、耐寒,人们把它当作高风亮节的象征。“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范公丛竹歌》)赞美了竹子中通外直,青翠可怜,酷暑里一样从容,霜雪里依然翠绿的品质;“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郑谷《咏竹》)赞扬竹子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本色;“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李贺《昌谷北园新笋》)赞美了竹子生性坚韧,耐心努力,不屈不挠,节节向上,奋勇成材的态势,更是诗人凌云壮志、豪情满怀的自我写照。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可见,峻节是它的个性,但又充满着弹性;虚心是它的特质,却又如此坚贞。它象征着潇洒脱俗,却牵连着日报平安的俗务。在中国民间,竹子临街绕宅,杂处丛生,所以它也并不远离世俗,故作清高。竹子不仅为文人雅士所爱,也为世俗所接纳。贪者想“节节高升”,庸者想“日报平安”,民间一般都将竹联想到俗务的慰安。竹子沦落在尘俗之中,却又能超出世间尘俗,正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格调,赢得了雅俗共赏。
传说竹茎可以化龙,竹实可以招凤。对竹子化龙招凤的描写,是中国古代诗人潜意识中浪漫思想的强烈投射,“化龙”是自爱的完成,“招凤”是赢得别人所爱的象征。唐太宗李世民《赋得临池竹》一诗曰:“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化龙时热烈的期盼,招凤时寂寞的等待,这种情感的升华的幻境,使竹子平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使它格外地引人遐思。
竹的坚节、虚心与古典文人的孤高、傲骨绝俗有相通之处,所以诗人往往采用拟人化和“移情”的手法,赋予它人的品格和情感。正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诗人和艺术家看世界,常把在我的外设为在物的,结果是死物生命化,无情的事物有情化。” 例如,杜甫《苦竹》中,表达了遭人猜疑,被人疏远的愁情:“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杜甫心灵受到重创,情绪低落,于是有避世隐居的念头。“青冥亦自守”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托物言志,借竹子生长在幽人屋旁,表明诗人想与隐者同住的心愿。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中写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诗中写竹子不愿做人役使的工具——乐器和钓具,立志要保持傲霜斗雪的品性,抒发了自己摆脱官场束缚,保持节操的愿望。这里的竹子实为白居易自身的象征,写竹即写己。
在现实世界里,竹或许只是个“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形象,但在想象世界里,它又展现出了一个高风亮节的形象。它节高心贞,又能一扫滥情俗调。它劲枝高节,凌雪参云,代表了刚毅的性格与远大的志向。然而,竹在刚毅性格的另一面,更有着惊人的弹性,这弹性绝不是妥协,而是分外的坚贞。任凭雪压风欺,竹子起而复垂,垂而复起,风雪改变不了它的颜色,更阻挡不住它傲然挺立的坚贞。所以,由诗人爱竹的心情,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韧性。个性固然可爱,弹性尤为可贵。这种能屈能伸的弹性限度的大小,往往显示出个人甚至民族成功概率的大小,历史也证明只有忍辱负重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竹的意志坚贞不移,同时,竹的内心谦虚正直。它不与群树比荣,不与群花比艳,仅这一份淡雅的虚怀,就足以令文人雅士为之倾倒。
古人说,竹有四德: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故有“刚柔忠义”之称。历代文人雅士咏竹言志,抒情寄怀的诗作不计其数,赏竹、咏竹、慕竹的素洁坚贞、高风亮节,成为长盛不衰的高雅风尚。正如苏轼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通过大量的咏竹诗作,我们看到翠竹的劲姿雅态,感受到竹给人们所带来的清爽恬静,从而从翠竹的坚节贞心、忠直无隐的品质情操上受到启迪。
刘兼的《新竹》一诗:“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此诗夹叙夹议,动静结合,以动始,以叹止,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在靠近窗户的台阶上,有两三竹丛斜倚着,整个院落显得更加清幽静谧。月光穿过疏散的竹叶照到地面上,像是撒落一地的碎银,微风吹过竹枝,有如轻敲寒玉,铿锵悦耳。刘兼这首诗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撩拨我们去想象竹子的神态,去感悟竹子的精神,去领略竹丛形成的美妙意境。
诗词讴歌赞美的是竹的精神和品格。由于竹有节、虚心、常绿、耐寒,人们把它当作高风亮节的象征。“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范公丛竹歌》)赞美了竹子中通外直,青翠可怜,酷暑里一样从容,霜雪里依然翠绿的品质;“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郑谷《咏竹》)赞扬竹子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本色;“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李贺《昌谷北园新笋》)赞美了竹子生性坚韧,耐心努力,不屈不挠,节节向上,奋勇成材的态势,更是诗人凌云壮志、豪情满怀的自我写照。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可见,峻节是它的个性,但又充满着弹性;虚心是它的特质,却又如此坚贞。它象征着潇洒脱俗,却牵连着日报平安的俗务。在中国民间,竹子临街绕宅,杂处丛生,所以它也并不远离世俗,故作清高。竹子不仅为文人雅士所爱,也为世俗所接纳。贪者想“节节高升”,庸者想“日报平安”,民间一般都将竹联想到俗务的慰安。竹子沦落在尘俗之中,却又能超出世间尘俗,正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格调,赢得了雅俗共赏。
传说竹茎可以化龙,竹实可以招凤。对竹子化龙招凤的描写,是中国古代诗人潜意识中浪漫思想的强烈投射,“化龙”是自爱的完成,“招凤”是赢得别人所爱的象征。唐太宗李世民《赋得临池竹》一诗曰:“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化龙时热烈的期盼,招凤时寂寞的等待,这种情感的升华的幻境,使竹子平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使它格外地引人遐思。
竹的坚节、虚心与古典文人的孤高、傲骨绝俗有相通之处,所以诗人往往采用拟人化和“移情”的手法,赋予它人的品格和情感。正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诗人和艺术家看世界,常把在我的外设为在物的,结果是死物生命化,无情的事物有情化。” 例如,杜甫《苦竹》中,表达了遭人猜疑,被人疏远的愁情:“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杜甫心灵受到重创,情绪低落,于是有避世隐居的念头。“青冥亦自守”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托物言志,借竹子生长在幽人屋旁,表明诗人想与隐者同住的心愿。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中写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诗中写竹子不愿做人役使的工具——乐器和钓具,立志要保持傲霜斗雪的品性,抒发了自己摆脱官场束缚,保持节操的愿望。这里的竹子实为白居易自身的象征,写竹即写己。
在现实世界里,竹或许只是个“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形象,但在想象世界里,它又展现出了一个高风亮节的形象。它节高心贞,又能一扫滥情俗调。它劲枝高节,凌雪参云,代表了刚毅的性格与远大的志向。然而,竹在刚毅性格的另一面,更有着惊人的弹性,这弹性绝不是妥协,而是分外的坚贞。任凭雪压风欺,竹子起而复垂,垂而复起,风雪改变不了它的颜色,更阻挡不住它傲然挺立的坚贞。所以,由诗人爱竹的心情,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韧性。个性固然可爱,弹性尤为可贵。这种能屈能伸的弹性限度的大小,往往显示出个人甚至民族成功概率的大小,历史也证明只有忍辱负重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竹的意志坚贞不移,同时,竹的内心谦虚正直。它不与群树比荣,不与群花比艳,仅这一份淡雅的虚怀,就足以令文人雅士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