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者——克什米尔,1986—2016》:听当事人讲克什米尔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证者——克什米尔,1986-2016》(本文以下简称为《见证者》)是由桑杰·卡卡(SanjayKak)编著,印度亚巴尔(Yarbal)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一本摄影集。其中辑录了克什米尔的斯利那加(Srinagar,是印控查馍和克什米尔邦夏季首府——编者注)谷地9名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摄影师拍摄的200多幅照片,展示了他们对家乡的记忆,以及人与家乡的关系。
  在这个冲突不断的地区,一些新闻记者来这里报道突发新闻,拿到他们需要的内容走了;也有一些人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希望看到事件的发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无论哪种情况,照片中的故事往往会因满足媒体的猎奇欲望而被夸大,被打造成头条新闻,而当地人的诉求却总被淹没。但书中的摄影师都是当地人,他们原本便是故事的一部分。
  在斯利那加土生土长的摄影师意识到,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讲述当地的故事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当地人只是受关注的对象,但从来没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一个充满战乱冲突的地区,日常生活的主题仅是生存和适应环境。因此我认为,摄影师应该从人道主义援助和如何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出发进行报道。
  尽管身处战争,生活仍要继续。《见证者》画册中来自克什米尔的9名摄影师表达了相似的愿望。相比标准化的战地报道,他们用一种更加私人的方式,展示出了更接地气的故事。虽然9名摄影师的影像故事各自独立,但都涉及当地人民的习俗、愤怒和斗争,呈现了当地人对故乡的集体记忆。
  来自克什米尔的9名摄影师是:米拉杰·乌丁(Meraj Ud din,1959年出生)、贾维德·沙(Javeed Shah,1967年出生)、达尔·亚森(Dar Yasin,1973年出生)、贾维德·达尔(Javed Dar,1975年出生)、阿尔塔·卡迪利(AltafQadri,1976年出生)、苏米特·达亚尔(SumitDayal,1981年出生)、萧凯特·难陀(Showkat Nanda,1982年出生)、赛义德·沙里亚尔(Syed Shahriyar,1992年出生)和阿赞·沙(Azaan Shah,1997年出生)。
  《见证者》既是一本摄影书,也是一本历史書,还是一本关于个人生活的故事书。编著者卡卡(Kak)汇集了多个时代的内容,精心编辑了这本画册。照片顺序是根据摄影师年龄和大致拍摄时间来进行排序:第一幅是年龄最大(57岁)的米拉杰·乌丁(MerajUd Din)1993年拍摄的《印度军警在斯利那加居民家里搜查》,最后一幅是最年轻(19岁)的摄影师阿赞·沙(AzaanShah)2015年底拍摄的《贾玛清真寺市场的商店老板》。
  这本书的照片让人身临其境,读懂它需要细细地品味和消化。它并没有刻意强调某种价值观,而是旨在启发人们去观察和倾听克什米尔地区复杂的现实,就像一张刺绣作品,每一针都完美精准,针脚的重叠又展示出更多效果。
  虽然斯利那加谷地常被官方文件描述为“淳朴的天堂”和“难于驾驭的争议地区”,但从书中我们看到,斯利那加谷地的30年历史处处充满阵痛:那些为自由生活而争斗的日常,那些街边处在阴影下的人,以及那些参与冲突的武装分子、扔石头的人,都在彰显斯利那加谷地的战乱已成常态。
  书中有一张图片值得细读。那是2015年贾维德·达尔在斯利那加一片废弃的军事基地拍摄的。孩子们在残破的军事装备上玩耍,一个年轻的男孩向着镜头微笑,他用一根棍子拖着一张网,仿佛举起一个旗帜。在当地,有不少家庭是至少三代人被迫在战争条件下生活,混乱和破败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6年7月初,克什米尔又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这个事件毫无预兆,愤怒的情绪一触即发,没人预料到事件在短时间内骤然升级,并持续了近4个月。印度军队用铁腕手段镇压了抗议活动,最后造成至少6000人受伤。其中,超过1000人眼部受伤,100多人的眼睛部分失明或完全失明。人们的眼睛被射击至盲,而他们的不同政见和改变现状的愿望也被压制。
  但因为有《见证者》这样的书,我们能够知道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其他文献
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手机厂商们愿意花重金研发提升手机拍照品质。基本上,手机摄影技术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从优化算法、光学防抖、美颜功能到现在的“双摄像头”,手机厂商们正在逐个攻克手机拍照的局限,满足普通人用手机拍照时的种种需求。  自从双摄像头手机方案被提出,市场上众多手机厂商纷纷跟进。有的厂商将双摄像头设置为长焦加中焦的组合,有的则分列彩色镜头和黑白镜头。而vivo
期刊
在欧洲,FOAM(弗穆)是一个与新锐摄影关系非常紧密的词。作为一个荷兰摄影文化品牌,FOAM不仅定期出版一本业界口碑还不错的FOAM MAGAZINE杂志,在阿姆斯特丹还建有自己的摄影画廊。  此外,每年摄影界都会关注一项由FOAM举办的评选活动——FOAM TALENT CALL(编者注:FOAM天才计划)。这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年轻摄影师的奖项,评选出那些当代摄影中不受传统束缚、最具创造力的作品。
期刊
因为马克龙的缘故。  我们这些吃瓜群众,  仿佛更相信欧洲了,  仿佛更相信爱情了。  当童话结束,现实展开,  且看这个最合适的人选,  如何真的拯救,  大欧洲的婚恋。  4月23日  在法国巴黎,“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妻子布丽吉特特罗尼厄在竞选晚会上向支持者致意。通过两轮投票,马克龙最终赢得法国总统选举的胜利。  法新社照片  点评:爱江山也爱美人。相信爱情,拯救欧洲。  20
期刊
法国年轻女摄影师克莱门蒂娜·施奈德曼(Clementine Sc-hneidermann),有着互联网一代年轻人的特点,但也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更深思熟虑的一面。  在网络上,当下流行的社交网站账号在她的名下一应俱全,每个账号上都显示出她充沛的精力与繁忙的日程安排,而且个个不重样:Twitter上的她正在法国拍摄巴黎时装周,Instagram上的她在布展现场,Tumblr上的她在威尔士小镇记录拍摄
期刊
4月24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P&E)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降下帷幕。这个“亚洲最大的摄影器材博览会”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间,P&E见证了摄影器材行业从胶片时代发展到数码时代,见证了曾经大厂商的没落,见证了新品牌的崛起,也见证了20年间中国摄影人的成长和摄影市场的繁荣与转型。连续三天徜徉在展厅内,看了大部分厂家的展台,与参展和看展的媒体、观众进行交流,一个问
期刊
曾经,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也是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一位Cool Kid(很酷的年轻人)。如今,他成为那里更多酷酷年轻人的老师。  1977年,年轻的鲁夫考入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成为贝歇夫妇门下一名学生,并在上学期间参与推动20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摄影流派“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发展。在1980至1990年代期间,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对世界摄影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之所以称
期刊
近年来,带有三轴防抖的手机云台稳定器产品渐多。2016年9月,大疆科技也推出了一款叫DJI OSMO(灵眸) Mobile的手机手持稳定器(以下简称“灵眸”),价格不到2000元。  灵眸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时尚新潮,整体采用工程塑料加合金的机体,握持部位是仿皮革材料,比较贴合手掌弧形状,比现售其他品牌的产品更注重人体工学设计。  扳机键是灵眸上最重要的一个键,它在背面,以食指按压操作,不同按压方式时
期刊
女摄影师萨图·莫哈伊(Thato Moahi)在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出生,也在那里长大。后来她有机会前往美国学习电影视频制作,并在那时偶然接触摄影,自此便沉迷其中。毕业后,她回到博茨瓦纳,被国家博物馆(Botswana National Museum)聘为视听馆馆长助理,在博物馆负责摄影和录影,记录这个国家在考古、植物标本、地质学、昆虫学和动物学等方面的成绩。她所拍摄的照片与视频主要运用于博物馆的
期刊
说到逆光摄影,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容易控制、失误率高,但同时又有可能得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大片。因此在人像、风光、纪实等各类摄影题材中,逆光拍摄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最近逢朋友工厂里生产的间歇,我以逆光为主的方式拍摄了一组室内工业题材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逆光的拍摄技巧。  先说说器材选择。在空间相对狭窄的室内,一只焦段较短、光圈较大的广角或超广角镜头使用更方便,如果同时还有微距和移轴功能就更好了。因此我
期刊
在众多35毫米规格胶片旁轴相机中,福伦达至尊(Prominent)(图01)并不显眼。不要说与徕卡和蔡斯伊康等经典机型相提并论,在很多相机收藏的专著中甚至都忽略了福伦达的这个型号。但实际上,当年福伦达的设计者们却是想把它打造成一款超豪华的经典相机。  1930年代,徕卡在35毫米胶片相机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优势,将35毫米胶片定为小型相机的标准,大有独霸这一规格相机的野心。蔡斯伊康作为后来者紧紧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