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综艺节目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晚会类的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到以主持人和嘉宾互动、游戏和比赛的形势而娱乐大众——如《快乐大本营》的综艺节目,一直至今,除了2005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取得的成绩不俗,就再也没有与之比肩反响如此剧烈的节目了。在长时期没有优秀节目出现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关键词:模仿;制播分离;导师;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前言:2012年暑假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自第一期起收视率便居高不下,以当之无愧黑马的姿态在众多档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而且好评如潮,这个只注 “声音”的选秀节目不同于以往的选秀节目,着实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国家颁发“限娱令”后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的热情,培养出一批核心受众群。事实上,这个节目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其在制作模式,运营体制,宣传策划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一、节目概述
(一)节目由来。《中国好声音》并不是浙江卫视的原创节目,而是购买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权并且模仿了它,事实上,这一模式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节目播出在荷兰取得很好的反响后,包括美国,英国韩国都模仿它做了类似的节目,都有不错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浙江卫视考虑购买这一节目的版权,加以包装美化,在中国市场全新推出。
(二)节目介绍。《中国好声音》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板块是导师通过听声音选择自己学员,即“盲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四位在歌唱界名声与实力兼具的老师通过声音判断是否将该名参赛选手纳入麾下。第二环节是导师组内PK阶段,每位导师的组内学员会两两进行PK,以擂台的形式,最终每组会选出四名作为进入决赛的队员。第三模块是两位导师的队员之间互相PK,第四环节是最终决赛,也是好声音的决赛盛典,会决出最有实力的一名选手,也是该季度好声音的年度冠军。整季节目每期都激动人心,看点十足。
二、节目亮点
(一)名副其实的“好声音”。歌唱类的选秀比赛在中国并不少见,既有相对而言较为正统的央视的“青歌赛”也有“中国梦之声”“超女快男”等,但是不论哪一个,歌唱水平都不尽如人意,在观众耳朵被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声音快要污染的不行的时候,出来一档节目,这里的每位参赛选手都无个性化的缺陷,歌唱水平不凡,不管是灵魂乐爵士乐,还是通俗流行歌曲,甚至RNB,HIP领域,都不乏佼佼者出现,甚至连四位顶尖级的导师也不住的赞叹,自愧不如,这样的好声音怎么会吸引不了观众呢?虽然事后有媒体报道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甚至其貌不扬的参赛者都“大有来头”,很多人甚至已经是专业级别的歌手,经过节目组层层筛选,挑选出来参加比赛的,不过观众平时不熟悉而已,但是,这并不影响观众去观赏这档节目。某种程度上,节目组保证了选手音乐的质量,因此,舞台上那些好声音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声音。那么听他们唱歌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单纯的来说,想听歌的群体也会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
在PK环节,节目组在舞台设计上别出心裁,搭建了一个类似擂台的舞台,两名选手同时演唱一首歌,进行PK ,由导师选择表现更好的那一位。首先,在擂台上,观众视觉感受是很明显的,给观众一种双方互相角逐之感,增加比赛紧张激烈的的氛围。同唱一首歌,好坏当下就可判断,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听觉冲击。
(二)导师元素。通常选秀节目最吸引人,也是它最大的悬念无非是哪位选手晋级了,哪位选手淘汰了,哪位选手夺冠了,从这个层面来说,《好声音》对此标准进行了改革,在《好声音》的盲选阶段,有一个导师转身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参赛选手在舞台上尽情的演唱,四位导师在转椅后思考选手的去留,互相讨论,如果超过一位导师为这名选手转了身,那么反转权利就到了选手手中,他可以在转身的导师中选择一位,这样就会有导师抢人环节,也是好声音的特别之处。首先,一般的选秀节目评委与选手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只是一个技艺上的点评,且评价趋于一致性,基本上都是以选手的声音,乐律,舞台表现为评价标准,但在《中国好声音》,可以说评委,即导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整个节目的进行也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与选手有非常多的交流,整个节目是个交互式的过程,导师选择,学员选择,增加了节目的悬念和看点,学员究竟花落谁家,成了观众最想知道的事。
在导师抢人的时间里,虽然时间不长,但四位导师使劲浑身解数,互相“打压”就是为了争得心仪的队员,同时,这四位导师又都是重量级的明星,这就使得观众看到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为了争夺一名“好声音”而不惜“撕破脸”的场面,这是在之前的节目中从没看到过的。
(三)制作团队。中国好声音是国内第一档真正意义制播分离的节目,它的播出平台是浙江卫视,制作单位是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制作单位和播出平台的不同,使得该节目的可以有更好的制作团队,节目更加精良。其实在国外,早已有这种运营模式。在中国好声音播出的第一阶段,浙江卫视的播出的冠名宣传三千余次,在好声音录制的6月份,平均每天播出宣传片17于次,7月份平均每天播出30次,在节目宣传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宣传片播放量竟达到70次,宣传力度惊人。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成功后,我们可以发现浙江卫视已有意将其打造为一个连锁的产业,在好声音开播前,会请往届的好声音的学员拍摄相关电视剧,进行宣传,在节目播出后,会在全国各地举行“好声音”学员的演唱会或者见面会,除此之外,还会将有影响力的选手签约到自己旗下的公司,变成真正艺人,还有一系列商业代言,广告费用,都为浙江卫视到来了丰厚的利润,商业效益巨大。
小结:虽然《中国好声音》确实收获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只是我们模仿,借鉴别国的节目的成果,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创,一个已经接受过市场检验的节目再取得辉煌并不难,难得是我们如何让自己本土的节目也能有这样独特的吸引力,这还需要所以电视人,媒体人共同的努力和即将成为电视人的我们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叶子. 现代电视新闻学. 第一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周敏. 下一个“好声音”在哪?——也谈《中国好声音》的制作特点. 新闻界,2012.24
[3]董小玉. 媒体事件的构建与传播——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西南大学
[4]覃晴;谭天.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 新闻与写作,2012.10
关键词:模仿;制播分离;导师;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前言:2012年暑假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自第一期起收视率便居高不下,以当之无愧黑马的姿态在众多档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而且好评如潮,这个只注 “声音”的选秀节目不同于以往的选秀节目,着实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国家颁发“限娱令”后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的热情,培养出一批核心受众群。事实上,这个节目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其在制作模式,运营体制,宣传策划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一、节目概述
(一)节目由来。《中国好声音》并不是浙江卫视的原创节目,而是购买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权并且模仿了它,事实上,这一模式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节目播出在荷兰取得很好的反响后,包括美国,英国韩国都模仿它做了类似的节目,都有不错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浙江卫视考虑购买这一节目的版权,加以包装美化,在中国市场全新推出。
(二)节目介绍。《中国好声音》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板块是导师通过听声音选择自己学员,即“盲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四位在歌唱界名声与实力兼具的老师通过声音判断是否将该名参赛选手纳入麾下。第二环节是导师组内PK阶段,每位导师的组内学员会两两进行PK,以擂台的形式,最终每组会选出四名作为进入决赛的队员。第三模块是两位导师的队员之间互相PK,第四环节是最终决赛,也是好声音的决赛盛典,会决出最有实力的一名选手,也是该季度好声音的年度冠军。整季节目每期都激动人心,看点十足。
二、节目亮点
(一)名副其实的“好声音”。歌唱类的选秀比赛在中国并不少见,既有相对而言较为正统的央视的“青歌赛”也有“中国梦之声”“超女快男”等,但是不论哪一个,歌唱水平都不尽如人意,在观众耳朵被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声音快要污染的不行的时候,出来一档节目,这里的每位参赛选手都无个性化的缺陷,歌唱水平不凡,不管是灵魂乐爵士乐,还是通俗流行歌曲,甚至RNB,HIP领域,都不乏佼佼者出现,甚至连四位顶尖级的导师也不住的赞叹,自愧不如,这样的好声音怎么会吸引不了观众呢?虽然事后有媒体报道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甚至其貌不扬的参赛者都“大有来头”,很多人甚至已经是专业级别的歌手,经过节目组层层筛选,挑选出来参加比赛的,不过观众平时不熟悉而已,但是,这并不影响观众去观赏这档节目。某种程度上,节目组保证了选手音乐的质量,因此,舞台上那些好声音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声音。那么听他们唱歌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单纯的来说,想听歌的群体也会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
在PK环节,节目组在舞台设计上别出心裁,搭建了一个类似擂台的舞台,两名选手同时演唱一首歌,进行PK ,由导师选择表现更好的那一位。首先,在擂台上,观众视觉感受是很明显的,给观众一种双方互相角逐之感,增加比赛紧张激烈的的氛围。同唱一首歌,好坏当下就可判断,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听觉冲击。
(二)导师元素。通常选秀节目最吸引人,也是它最大的悬念无非是哪位选手晋级了,哪位选手淘汰了,哪位选手夺冠了,从这个层面来说,《好声音》对此标准进行了改革,在《好声音》的盲选阶段,有一个导师转身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参赛选手在舞台上尽情的演唱,四位导师在转椅后思考选手的去留,互相讨论,如果超过一位导师为这名选手转了身,那么反转权利就到了选手手中,他可以在转身的导师中选择一位,这样就会有导师抢人环节,也是好声音的特别之处。首先,一般的选秀节目评委与选手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只是一个技艺上的点评,且评价趋于一致性,基本上都是以选手的声音,乐律,舞台表现为评价标准,但在《中国好声音》,可以说评委,即导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整个节目的进行也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与选手有非常多的交流,整个节目是个交互式的过程,导师选择,学员选择,增加了节目的悬念和看点,学员究竟花落谁家,成了观众最想知道的事。
在导师抢人的时间里,虽然时间不长,但四位导师使劲浑身解数,互相“打压”就是为了争得心仪的队员,同时,这四位导师又都是重量级的明星,这就使得观众看到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为了争夺一名“好声音”而不惜“撕破脸”的场面,这是在之前的节目中从没看到过的。
(三)制作团队。中国好声音是国内第一档真正意义制播分离的节目,它的播出平台是浙江卫视,制作单位是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制作单位和播出平台的不同,使得该节目的可以有更好的制作团队,节目更加精良。其实在国外,早已有这种运营模式。在中国好声音播出的第一阶段,浙江卫视的播出的冠名宣传三千余次,在好声音录制的6月份,平均每天播出宣传片17于次,7月份平均每天播出30次,在节目宣传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宣传片播放量竟达到70次,宣传力度惊人。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成功后,我们可以发现浙江卫视已有意将其打造为一个连锁的产业,在好声音开播前,会请往届的好声音的学员拍摄相关电视剧,进行宣传,在节目播出后,会在全国各地举行“好声音”学员的演唱会或者见面会,除此之外,还会将有影响力的选手签约到自己旗下的公司,变成真正艺人,还有一系列商业代言,广告费用,都为浙江卫视到来了丰厚的利润,商业效益巨大。
小结:虽然《中国好声音》确实收获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只是我们模仿,借鉴别国的节目的成果,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创,一个已经接受过市场检验的节目再取得辉煌并不难,难得是我们如何让自己本土的节目也能有这样独特的吸引力,这还需要所以电视人,媒体人共同的努力和即将成为电视人的我们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叶子. 现代电视新闻学. 第一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周敏. 下一个“好声音”在哪?——也谈《中国好声音》的制作特点. 新闻界,2012.24
[3]董小玉. 媒体事件的构建与传播——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西南大学
[4]覃晴;谭天.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 新闻与写作,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