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背景下,“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的功利化教育理念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笔者的孩子是江苏省某地级市一所重点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一天他在做写话训练“我最喜欢——”时对我说“我最喜欢做数学作业。”我告诉孩子,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他说还是写“我最喜欢玩”好了,问他为什么,孩子告诉我,他们老师说了:越简单越容易做正确。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个教育案例,它暴露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真实问题——基础教育的功利化。
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但是,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唯升学马首是瞻”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应试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升学的功利追求使得本来应该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却无奈地选择了“升学为要”“分数第一”。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甚至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升学和考试来组织和实施: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二是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通过知识训练让学生得高分、让学校获得高升学率为目的。这种功利性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培养奴性,失去自我。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权威,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价值观念的形成,而孩子向来是信服于权威的,老师的这种追逐功利的作法必然会印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通过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就会使孩子形成一个认知模式,即获得高分就可得到老师的欣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失去自我的价值判断,不顾及自己的内在精神,抑制自己的创造能力,完全按照权威的要求行事。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孩子屈从权威的奴性,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从根本上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2.失去学习的兴趣,远离学习,远离学校。孩子们得到高分就意味着得到赞赏,就意味着一次小小的成功。没有得到高分,则意味着批评,批评即意味着失败。成功者向来只是少数,金字塔尖下的多数便成为老师眼中的平庸之辈。这个群体的孩子就不能得到老师均等的关爱。长期得不到关爱的孩子,就会变化为两种人:一种是具有暴力倾向,用愤怒发泄内心的不满,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孩子。一种是具有内向抑郁性格,这类孩子在内心指责自己,否定自己,对同学、老师、学校都会产生逃避的想法,他们感觉呆在学校里很压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迫使他们想要逃离学校。于是,厌学、逃学、上网的问题接踵而来。但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老师、家长依然不会明白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只会一味地批评孩子。
3.助长恶性竞争,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既然得分高低是获得老师关注多少的依据,天真的孩子们为了得到高分,会拼命努力,这样他们之间就会形成竞争,他们会努力成为考分最棒的那一个。但是,现实中却只能有一个最高分,成绩欠佳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难过、失落、惶恐,甚至愤怒。这种负性情绪会相互传染,孩子与孩子之间会形成猜忌的氛围。当我们把竞争的种子过早地植入孩子的心田后,却没有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反而要他们在单一的成长体系中长出良性根苗,这无疑是缘木求鱼。很多时候,家长们会感叹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试问,我们什么时候用行动告诉过孩子什么是有情有意?我们对孩子的内心给予过爱的关注吗?当孩子们把习得的这种不良人际模式带入家中,带进社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责怪孩子。
4.挫伤积极性和求知欲,压抑思维发展和探究热情。功利性的教育讲究的是训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所要做到的是服从和接受,即使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也会因为答案的唯一性而被老师否定,在不断的训练中他们适应了“对答案”“一言堂”式的讲评,养成了依赖别人、“享受现成”、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这样,在一个抑制思维发展和探究热情的学习空间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便逐渐消退了。
5.阻碍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发展。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将会挫伤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在老师的暗示下,成功地成为了“考试机器”,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分数上了。学生们认为分数是最重要的,有谁还会对发现、发明、创造感兴趣。长此以往,在这种压抑个性发展的环境中,孩子们对周围多姿多彩的人、事、物的感觉、感触、感动就渐渐被隐匿起来,直至完全消失。为什么高分低能一再被人诟病,为什么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为什么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没有在创造方面显示其优势,这与我们紧盯学生成绩是分不开的。
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所谓答题技巧,绝不是知识,而是扼杀学生天性的毒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不管是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对课改过程的描述,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可是,越是人性化的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理性化的要求就越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小培养儿童去关注周围的人、事、物,对其要有所感觉、感触、感动或感恩,这是教育的真正本质。教师应该怀着宽容之心,容忍学生的“不成熟”,给予学生真实表达的机会,真正实现表述能力的发展,并从中发现学生心灵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成长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笔者的孩子是江苏省某地级市一所重点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一天他在做写话训练“我最喜欢——”时对我说“我最喜欢做数学作业。”我告诉孩子,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他说还是写“我最喜欢玩”好了,问他为什么,孩子告诉我,他们老师说了:越简单越容易做正确。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个教育案例,它暴露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真实问题——基础教育的功利化。
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但是,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唯升学马首是瞻”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应试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升学的功利追求使得本来应该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却无奈地选择了“升学为要”“分数第一”。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甚至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升学和考试来组织和实施: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二是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通过知识训练让学生得高分、让学校获得高升学率为目的。这种功利性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培养奴性,失去自我。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权威,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价值观念的形成,而孩子向来是信服于权威的,老师的这种追逐功利的作法必然会印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通过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就会使孩子形成一个认知模式,即获得高分就可得到老师的欣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失去自我的价值判断,不顾及自己的内在精神,抑制自己的创造能力,完全按照权威的要求行事。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孩子屈从权威的奴性,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从根本上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2.失去学习的兴趣,远离学习,远离学校。孩子们得到高分就意味着得到赞赏,就意味着一次小小的成功。没有得到高分,则意味着批评,批评即意味着失败。成功者向来只是少数,金字塔尖下的多数便成为老师眼中的平庸之辈。这个群体的孩子就不能得到老师均等的关爱。长期得不到关爱的孩子,就会变化为两种人:一种是具有暴力倾向,用愤怒发泄内心的不满,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孩子。一种是具有内向抑郁性格,这类孩子在内心指责自己,否定自己,对同学、老师、学校都会产生逃避的想法,他们感觉呆在学校里很压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迫使他们想要逃离学校。于是,厌学、逃学、上网的问题接踵而来。但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老师、家长依然不会明白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只会一味地批评孩子。
3.助长恶性竞争,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既然得分高低是获得老师关注多少的依据,天真的孩子们为了得到高分,会拼命努力,这样他们之间就会形成竞争,他们会努力成为考分最棒的那一个。但是,现实中却只能有一个最高分,成绩欠佳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难过、失落、惶恐,甚至愤怒。这种负性情绪会相互传染,孩子与孩子之间会形成猜忌的氛围。当我们把竞争的种子过早地植入孩子的心田后,却没有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反而要他们在单一的成长体系中长出良性根苗,这无疑是缘木求鱼。很多时候,家长们会感叹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试问,我们什么时候用行动告诉过孩子什么是有情有意?我们对孩子的内心给予过爱的关注吗?当孩子们把习得的这种不良人际模式带入家中,带进社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责怪孩子。
4.挫伤积极性和求知欲,压抑思维发展和探究热情。功利性的教育讲究的是训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所要做到的是服从和接受,即使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也会因为答案的唯一性而被老师否定,在不断的训练中他们适应了“对答案”“一言堂”式的讲评,养成了依赖别人、“享受现成”、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这样,在一个抑制思维发展和探究热情的学习空间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便逐渐消退了。
5.阻碍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发展。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将会挫伤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在老师的暗示下,成功地成为了“考试机器”,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分数上了。学生们认为分数是最重要的,有谁还会对发现、发明、创造感兴趣。长此以往,在这种压抑个性发展的环境中,孩子们对周围多姿多彩的人、事、物的感觉、感触、感动就渐渐被隐匿起来,直至完全消失。为什么高分低能一再被人诟病,为什么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为什么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没有在创造方面显示其优势,这与我们紧盯学生成绩是分不开的。
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所谓答题技巧,绝不是知识,而是扼杀学生天性的毒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不管是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对课改过程的描述,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可是,越是人性化的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理性化的要求就越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小培养儿童去关注周围的人、事、物,对其要有所感觉、感触、感动或感恩,这是教育的真正本质。教师应该怀着宽容之心,容忍学生的“不成熟”,给予学生真实表达的机会,真正实现表述能力的发展,并从中发现学生心灵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成长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