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上的艺术——旧中国农民银行纸币上的农乐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币是国家强制实施的货币符号。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宋代的交子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的纸币。令我们惊叹的是,交子上2/3的位置都是农人搬运的图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古人并不仅仅把纸币当作一张冷冰冰的交换凭证,而是加入了自己的艺术思维,将纸币设计成为一件有温度的艺术品。当然,在纸币上加入图案也有防伪的目的,但选择加入反映人文气息的图案,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说,纸币不仅具有其本身作为货币符号的职能,也具有被鉴赏的功能,可以宣扬教化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对于收藏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辨别藏品的真伪。离开鉴定谈收藏,等同攀爬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笔者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尝试将鉴定方法定格为标准化答案。下面,笔者浅谈一些对战国两汉青铜镜鉴定的看法。  战国两汉青铜镜的鉴定,即是解决以下四个层次的问题:一辨真假,二辨是否后工,三辨是否修补,四辨时期。辨真假是鉴定的前提,后工、修补否,不光影响藏品的价值,更直接干扰对铜镜时期的判定。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并提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若干途径。
研发型实验室简介为提高高校计算计专业、网络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造成的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DCN(神州数码网络)推出了高端实
2014年10月18日,由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主办,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安徽省文物学会协办的“峥嵘岁月,红色记忆”红色收藏主题展在坐落于合肥市4A级风景区紫蓬山下的合肥科技职业学院一楼大厅举办。此次展览是为庆祝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办学30周年暨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成立2周年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展览共展出1000多件藏品,其中包括建党、建国初期重要历史文献、各式纪念章、党章、书刊
●故宫博物院馆藏一件乾隆年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  ●圆形、直口、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临孙过庭《书谱》之一段。  ●书法界都知道孙过庭(648—691年)是唐代书法界重量级人物。  孙过庭,字虔礼,江苏吴郡人。他出身寒微,在“志学之年”,就留心翰墨,学习书法,极虑专精达二十年,终于自学成才。到了四十岁,才做了“率府录事参军”的九品小官,因操守高洁,遭人谗议丢了官。辞官归家后他抱病潜心研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