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创造教育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汉字命名为“表意图形文字”,非常科学地说明了汉字两个重要的特点:来自图画的字形是它的外观,丰富的联想表意是它的内核。汉字是科学、智慧的视觉信息符号。从现代意义上看,汉字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创造基因,可开发出一门汉字创造教育学。它包括四方面内容:汉字的科学属性、汉字的人文属性、汉字的创造属性、汉字的时代属性。
  
  
  汉字的科学属性
   科学是一门讲理性精神和规律意识的学问。汉字的科学属性,最重要的就是汉字的理性思维和规律有序性,识字教育就是“以字为本,科学识字”。
   一、字源有序:字源于画,书画同源,有源可依,有形可循
   “表意图形文字”,本质上是象形文字,用字形表示事物形状或喻意。单一基本事物演化成独体字,多个事物组合成情景演化成合体字。因而汉字字形有序地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形成自己规律有序的“形流”。
   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使今人系统地了解到汉字从图变成文字的途径,比古人更全面掌控“书同文”的汉字发展史料。利用好甲骨文所提供的信息,可完整地了解汉字的图画—图画字(甲骨文)—图案字(篆体字)— 表意图形文字(现代汉字隶、楷、宋体字)全过程。由上可知,见字如见图,联想画面来解读字义,易学、易通、生动有趣过目不忘。从看图识字入手,再学会汉字构字规则,通过字源识字和解形扩大识字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字义有序:偏旁部首,科学分类,见形知义,字义有序
   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最早对汉字作了归纳和诠释。它将收入的汉字9353字,依类分归540个标目(部首的前身),明确将汉字属性做了科学分类。
   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书同文”统一了汉字,而且统一了字的分类和偏旁部首,使得见形知义,字义有序,按偏旁部首形成规律有序的“义流”,学习和阅读起来,十分方便。
   三、构字有序:笔画构形,文字累进,以字通词,组词成句
   汉字构字学:“笔画—字根(独体字或部首)—合体字—词语—句子”,从简到繁,通过对笔画、字根的分析,联想字义,观其形而知其义,据其义而记其形。集中识字,通过图字联想、会意联想、组合联想、字词联想,词序联想,通读全文,识字明理。
   四、方块字形:信息密集,视觉适配,集形义声于一体,内涵外延深远
   每个汉字方块形中,含有独立的“形、义、声”信息,不仅其意旁表义,声旁也都表义,字形同所示的意义融为一体。方块汉字好像一片计算机IC,比线性信息含量大得多。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分析,方块形更与眼睛视网膜集中视点相匹配,比阅读西文线性延伸的效率要高许多,因而汉字是易读性最高的文字。
  
  
  汉字的人文特性
   汉字的人文特性,也就是汉字的教育特性,汉字教育就是“以人为本,智慧育人”。
   一、 适应儿童教育心理学:好奇、好动、好胜
   儿童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来发现世界、认识世界。他的大脑好像一张白纸,总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讲授汉字发生、发展故事,明白汉字演变脉络,字理溯源,形象感知,引发好奇,培养兴趣,师生互动,论古说今,知道什么是汉字,满足孩子探索汉字奥秘的求知欲望,培养儿童对汉字的兴趣。兴趣是儿童快乐学习的原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二、先整体后局部认知特征:先集中识字后分解规范
   儿童看世界是先整体后局部,古人发现汉字像一盘散乱的珍珠,必须集中起来用义理这根线穿成串才好学好记。用八字成韵、四字组句、三字取经、两字分节、单字定声,在整篇的“音流”“形流”“义流”中,朗读“千字文”“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为视觉、听觉、思维提供记忆线索。从整体集中识字,感悟汉字汉语规律,再进一步逐步深化,分析字形结构,习字笔画分解,达到识、读、写、用、上机,以及学会自主联想扩大字汇的教学目的。
   三、先习后学:认识论作为教育规律
   大量诵读,先习后学,便是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以哲学上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的客观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兴趣,感性入手,以人为本,启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欲望。“识字明理”,做人认知同步,提高全面素质,领悟广阔,使学习更富积极性,有助于创造力培养。
   四、文化传承:古今传承、四方通达,字中有史,字中有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其中“经义之本”是指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录者;“王政之始”是指文字的产生,始于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社会分工、众生习俗、情感思维、历史发展的需要;“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明确指出汉字是古今传承、四方通达的工具,可把前人积累的知识、智慧、文明遗产传给后人,可让后人去认识、承接、通晓古人所经历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学习汉字,就等于与古人对话,承接华夏文明精华,让中华文明古国智慧为世人共享。
  
  
  汉字的创造特性
   汉字的创造特性,就是从创造思维与品格素养,来看汉字对大脑开智、均衡发展、创造力开发的巨大潜在作用。
   一、儿童视觉皮层突增与开智效应
   婴儿出生3个月至3岁,视觉皮层突触达最高峰,方块形的图形汉字与妈妈的面孔一样,会引起儿童的敏感和偏好,并表现出这一关键期特有的“刻印现象”,出现令人惊讶的整体识别和记忆能力。及早识认汉字,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而且养成善于观察和探索的行为习惯,将对儿童一生受惠无穷。人的知识信息来源:听觉占11%;味、触、嗅觉占6%;而视觉占83%。视觉分析汉字字形,是汉字、汉语学习心理活动的核心,要从小“习以成性”,“兴趣导向”,“持之以恒”。
   二、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调动大脑潜意识和创造灵感
   根据脑科学研究,人的大脑共有140多亿神经细胞,而目前利用的仅是浅表层不足10%,而且左右脑开发很不均衡。左脑主语言、运算、逻辑等显意识活动,右脑主直觉、形象、图形、空间、音乐等潜意识活动。汉字具有复脑文字特点,阅读汉字过程,图形是形象思维,音义是抽象思维,因而汉字可调动左右大脑均衡发展。从思维科学讲,汉字学习完成了具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哲学)—灵感思维—创造思维过程。从教育科学讲,汉字学习达到了开启智慧、知书达理、启迪道德、塑造人品、联想解义、活跃思维、素质全面、兼齐天下,培养了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具备了解古今世界运行规律知识技能的,能够进行批判和独立思考的,具备现代价值观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三、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创造个性品质
   汉字是“书画同源”,它具有文字与图画的两重性。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人性求善,汉字包含了真善美。科学讲规律有序,艺术讲情感张扬;只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能引发创造力。看图识字与书法临帖,从汉字字形与书写技巧中,不仅领悟字形结构,掌握书写要领,规范汉字拆分、笔顺、根顺,而且汉字构形的主从、收放、疏密、避让、呼应、平衡,无不体现出丰富的东方思维、哲学理念和创造精神。
   四、汉字具有创造力的全部基因
   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人们不断扩大吸取新的知识,丰富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建构起知识、兴趣、品格、能力,综合起来形成人类最高智慧创造力,包括:创造冲动+右脑幻想灵感+左脑逻辑思维+大脑深层潜意识萌发创意。
   汉字具有创造力的全部基因。
   汉字是智慧的文字——是图画,是积木,是魔方,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文字;千百年来汉字在不断地被创造,“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古人用少量最原始的“文”,通过积木、魔方层层叠加,孕育出无数的带“子”字辈的“字”:如“林森、沝淼、炎炏焱燚、孖孨、雔雦雥、龖龘、騳驫、皛灥、鱻羴、夵尖尜、旮旯、氼氽汆、嘦甭甮奀歪囻圕”。不仅中国人造字,日本人也对应造字如“四亖、太夳、事叓”,“辷辻、裃桛、凧凪”;并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经济、资本、社会、物理”,词缀“化”“性”“界”等也来自日本。
   汉字包含丰富的创造思维:组合、联想、对比、扩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灵感突想……而汉字文化,从字到词,到猜字迷、写文章,赋诗词更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灵感;汉字从大脑,到思维,到表述表达,提供创造基因,无不随时引发人们去创造,致使历史上出现过那么多的文圣、亚圣、宗圣、智圣、书圣、诗圣。
  
  
  汉字的时代特性
   汉字的时代特性,是指面临信息网络时代的挑战,探索汉字走向世界的路径。
   一、汉字与汉字教育的反思
   汉字的形象易学、信息密集、科学智慧、使用高效,被认为是今后适用的国际型文字。
   目前部分汉字界,推行汉字拼音教学为先,模仿西方强调词法,是走“汉字洋学”的失败路径;中国内地的简化字改革,也有待反思修正。
   甲骨文的发现,推进汉字字源研究,更坚定字源识字、拼形识字为先,强调汉字是视觉符号首先是书面文字,适应网络沟通阅读的需要;要纠正拼形为先,以为学会几句口语就是学会了汉字的偏面认识。
   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涌现了很多汉字教育的改革成果,如字源识字、字根识字、集中识字、大成全汉字汉语教育等,提供了当代汉字教育的多种模式。
   二、全球通用汉字规范工作
   全球信息宽带网的发展,使网上沟通成为汉字的一项重要功能,计算机键盘的通用,成为汉字与世界接轨的桥梁,目前已选定的国际计算机汉字用字标准,已成为全球通用汉字规范,尤其已大量装机的 ISO/IEC-10646C.J.K,其包含的20902个中、日、韩简繁汉字,可首选作为全球互相通用的汉字,作为国际出版物和计算机用字。
   中国大陆汉字笔画规范得到世人认同,由传承的“永”字八法,简化为“札”字五画:“横(含提)竖(含竖勾)撇(含横撇)点(含捺)折(含弯拐)”,使书写和检索更简洁规范,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短信。
   三、全球通用计算机汉字输入码
   自1929年中国大陆文字学家郑易里,通过统计学研究,提出汉字可精简到只用170个字根组成,并相应发明“一笔查字”简易检索法;后来在其女儿郑珑配合下,发明汉字检索与输入通用的“汉字通用字根输入法(郑码)”,成为能方便输入10万汉字的世界惟一用码。
   《郑码》与汉字识字教育完全规范一致,使方块汉字成为“形、义、声、码”融于一体的信息模块。郑码在中国大陆装机率80%以上,可现成地输入20902个中、日、韩简繁汉字,并有高频字、最常用字、常用字等多台阶学习和输入层次。可以用上机纠正写错别字和正确熟悉字形结构;可以利用计算机屏幕词组提示,自学扩大生字和生词,并可开发成计算机词典;郑码不仅是学习和网上交流的得心应手工具,而且通过引导青少年乐于利用计算机识字、作文、阅读电子读物,可以纠正迷恋游戏机的劣习。
   郑码在海峡两岸青少年计算机输入比赛中,以每分钟输入250个传统汉字的速度,赢了用仓颉码的选手。韩国三星公司已将韩国国宝《大藏经》,用郑码做成电子版。中国大陆已可用郑码将《四库全书》做成电子版。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窥视字里乾坤,可追溯中华民族文明根系之久远。剖析文字演变,可透析出汉字是科学的内涵,艺术的交融,是中国书画的文字表述,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历代生生不息之创造精神。故汉字实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今天现代化建设和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汉字与创造教育,一是指汉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创造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又是指汉字在教育培养创造
  型人才方面所发挥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强调通过“还看图识字之源,行联想解义之道,用上机输入之利,探创新育人之法”,达到汉字教育改革“科学高效,自主快乐,多元智能,提高素质”,以利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根本目标。
  
   (通讯地址:100012 中国科学技术馆,作者为原馆长)
其他文献
12月3日,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岛,一艘比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高度还长的浮动船“前奏”号首次下水测试。一旦全部建成,“前奏”号浮动船将成为世上最大的浮动设施,重量超过60万吨。尽管其外表看上去像是一艘船,但“前奏”号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被称为一艘船,因为它需要被拖船拖到该去的地方,而不能依靠自身的动力行驶。业界分析人士称,“前奏”号造价估计会在108亿美元到126亿美元之间。
期刊
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福建乡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每年到腊月间,越是接近年关,城里人都忙着上街置办过年物品,乡村人家却都是自己动手准备年货。寒冬腊月的时候,农活不能干,是乡间办年的好时机。家家户户腌鱼肉,制阴米,磨汤圆,烫豆折,爆蚕豆,炒花生,嗵炒米,熬白糖……而糍
期刊
好糖“打”出来  “打糖”是麦芽糖的一种,和打糍粑(年糕)一样,都是为过年准备的年货。这些事情都在腊月完成,据说用腊水熬出的打糖味道更甜,也更经留,不容易溶化。  “我20多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我打糖,现在我都60岁了。”打了30多年糖的福建武夷山吴屯乡后乾村村民占希财,是占家“打糖”的第五代传人了。  “打糖”是武夷山年货之一,糖里面包裹着花生、芝麻,一口咬下去,满嘴尽是香甜。对于打糖,占希财
期刊
相传,光饼是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在福建、浙江一带抗倭时发明的,用作日常补给的干粮。后来,人们为纪念戚继光抗倭,就称小饼为“光饼”,称大饼为“征东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
期刊
我们要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文化;要热爱祖国文化,就应了解和热爱汉字;而作为书画爱好者,特别是书画家,就更应了解和热爱汉字了。因为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期刊
在福州,大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有饮用青红酒的经历,其中许多人的童年还是在青红酒中泡大的,对青红酒情有独钟。一坛青红酒,浸泡着多少故事,它是回忆的根源,更是记忆的起点……  福州人习惯用糯米、红粬酿成黄酒,家酿黄酒俗称“青红”。青红酒由“生红酒”而来,因“生”和“青”福州方言为谐音,故名“青红酒”。  据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介绍,民国时期,闽县、侯官县一带,每年几乎家家户户都酿青红,酿酒时节是小孩
期刊
“坛放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作为人世最高快感的代表,集尽荤食精华的福州名菜“佛跳墙”,名字本身就充满着对佛世的调侃和对人世欢娱的自豪。  佛跳墙,福州传统名菜,迄今有100多年历史,为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创。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
期刊
小小红獒不足持,闽安城下醢蟛蜞。平生莫诩横行惯,醉死糟邱悔已迟。——《垂涎录》  蟛蜞 闽江的馈赠  蟛蜞,形似小螃蟹,亦作“螃蜞”,乃蟹类之一,栖存于福州闽江流域以及内河边的泥土小洞穴中。形体小于蟹,只有大拇指那么大,螯足无毛,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披着一身甲壳,两只大脚像两把铁钳,八只细脚分布身子两侧,横着爬行。冬春季青壳,夏秋季红壳,体大红壳的俗名“红红牛”,十分可爱。  蟛蜞秋冬季节成熟,
期刊
芋泥是闽菜中的传统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宝芋泥最为地道。它的盛名与其选材密切相关。福鼎八宝芋泥选材自福鼎土特产——省名牌农产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个大、质松、味香而闻名,是制作八宝芋泥之上品。  美味诱惑舌心  芋泥,也叫芋茸,是闽菜中的一道传统甜食,以芋头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  在一些地区,芋泥也会用作食物的馅料。用芋头烹制的芋泥,以独特的味道
期刊
本文作者是一名理科教师,一名语言文字学的门外汉。本文记录了作者关于《汉语拼音方案》与推广普通话关系的学习、思考。写出来请读者批评、讨论,请专家指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