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老公都很忙,弥补孩子的就是买回很多玩具让他玩。家里的场景经常是这样的:我看书,儿子坐在一大堆玩具里自娱自乐。
看到儿子寂寞的样子,我就邀请楼上的笑笑来家里玩,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临走时,笑笑提出要带一件玩具回家。笑笑选中哪件儿子不舍哪件,我只好吓唬他:“这样小气,笑笑以后不来和你玩了!”儿子一听松手了。我脸上转成笑容继续鼓励他这叫“与人分享,快乐多多”。我进一步引导儿子,笑笑下次还会来和你玩,你不快乐吗?儿子答,快乐。
渐渐地,儿子不但拿出新玩具与笑笑一起玩,还主动向他推荐某个玩具带回去。我和笑笑妈都忍不住赞美我儿子。
笑笑妈约儿子去她家玩,笑笑家的玩具不是很多,但很多儿子没玩过。临回家时,儿子相中了笑笑的一辆小车,也想像笑笑一样带回家去。但笑笑任凭他妈妈怎么劝,就是抱着小车不答应。笑笑妈逼问他:“你以后还去不去他家了?”笑笑难以取舍,眼泪在眼圈里转。我感到很尴尬,只好劝眼巴巴望着小车的儿子:“等笑笑心情好时再借好吗?”儿子哇地一声哭了,反问我:“为什么我的东西就必须和人分享?为什么别人的东西就不用分享?”
“是啊,这孩子太自私了!”笑笑妈抢过笑笑手里的车递给他。结果,两个孩子都哭得极其伤心。我急中生智,有了一个主意,问笑笑拿儿子的玩具来交换可不可以?笑笑这才止住了泪,琢磨着哪个玩具可心。
从那天起,儿子学了一招,就是与小朋友换玩具,并且热衷此事。他每天带一两件玩具去幼儿园,换回心仪的玩具,有的玩具很小很破,但他仍然玩得很快乐很专注。我感到挺欣慰的是,小小的儿子懂得初步社交了。
我高兴的时间没多久,老师向我反映儿子以自我为中心:他想要的东西,你必须给他;他想给你东西,你必须得接受。我很奇怪孩子怎么会有这种行为呢?家里一直主张民主的。老师接着说,你儿子还强迫小朋友和他换玩具,经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我恍然大悟:都是分享惹的祸。
我就教孩子如何分享这个问题,特意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并查找资料,原来分享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学问:比如,对于刚刚建立别人和自我意识的小孩,不主张分享,因为容易让宝宝混淆自我与他人这一概念,长大会随意拿他人物品,因为他的思维里没有东西归属权……还有一些物品对孩子来说,可能特别喜爱或是意义特殊,因此,家长在提倡孩子与人分享的同时,也要允许孩子有不和人分享的宝贝。
如此看来,笑笑第一次来做客,儿子让笑笑玩自己的玩具,已经将分享这件事做得很好,拒绝笑笑带走玩具的行为无可厚非。当时我想得更多的是家长的面子,没考虑儿子的心理感受,剥夺了儿子拒绝他人的权利。同时,我失去一次让孩子了解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机会。去笑笑家,儿子才会有执意带笑笑的玩具回家的行为。更错误的是,我和笑笑妈两个大人干预进来,尤其笑笑妈将不与他人分享定性就是自私,我与她第二次错过正确教育孩子体验分享的机会。
我决定通过换玩具这件事,来引导孩子学会怎么样分享。在家里,我与儿子模拟交换玩具场景,儿子很喜欢,还积极指出我扮演他班级里的小朋友做的不像的地方,給我做示范。我夸奖儿子的同时,引导他猜测小朋友心里在想什么,追补尊重他人心理感受这一课。
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明白:要东西,需要得到小朋友同意;给东西,也得小朋友接受才行。他还认真地提醒我:“我也是小朋友!”我向儿子承诺:“妈妈一定做得到尊重你!”然后,我继续向儿子解释,分享不一定是换物品,还可以是喜欢的故事,或爱唱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都是很快乐的事。儿子认真地点点头,我才松了口气,看样子,仅仅是一个“分享”,父母都需要好好学习!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
看到儿子寂寞的样子,我就邀请楼上的笑笑来家里玩,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临走时,笑笑提出要带一件玩具回家。笑笑选中哪件儿子不舍哪件,我只好吓唬他:“这样小气,笑笑以后不来和你玩了!”儿子一听松手了。我脸上转成笑容继续鼓励他这叫“与人分享,快乐多多”。我进一步引导儿子,笑笑下次还会来和你玩,你不快乐吗?儿子答,快乐。
渐渐地,儿子不但拿出新玩具与笑笑一起玩,还主动向他推荐某个玩具带回去。我和笑笑妈都忍不住赞美我儿子。
笑笑妈约儿子去她家玩,笑笑家的玩具不是很多,但很多儿子没玩过。临回家时,儿子相中了笑笑的一辆小车,也想像笑笑一样带回家去。但笑笑任凭他妈妈怎么劝,就是抱着小车不答应。笑笑妈逼问他:“你以后还去不去他家了?”笑笑难以取舍,眼泪在眼圈里转。我感到很尴尬,只好劝眼巴巴望着小车的儿子:“等笑笑心情好时再借好吗?”儿子哇地一声哭了,反问我:“为什么我的东西就必须和人分享?为什么别人的东西就不用分享?”
“是啊,这孩子太自私了!”笑笑妈抢过笑笑手里的车递给他。结果,两个孩子都哭得极其伤心。我急中生智,有了一个主意,问笑笑拿儿子的玩具来交换可不可以?笑笑这才止住了泪,琢磨着哪个玩具可心。
从那天起,儿子学了一招,就是与小朋友换玩具,并且热衷此事。他每天带一两件玩具去幼儿园,换回心仪的玩具,有的玩具很小很破,但他仍然玩得很快乐很专注。我感到挺欣慰的是,小小的儿子懂得初步社交了。
我高兴的时间没多久,老师向我反映儿子以自我为中心:他想要的东西,你必须给他;他想给你东西,你必须得接受。我很奇怪孩子怎么会有这种行为呢?家里一直主张民主的。老师接着说,你儿子还强迫小朋友和他换玩具,经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我恍然大悟:都是分享惹的祸。
我就教孩子如何分享这个问题,特意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并查找资料,原来分享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学问:比如,对于刚刚建立别人和自我意识的小孩,不主张分享,因为容易让宝宝混淆自我与他人这一概念,长大会随意拿他人物品,因为他的思维里没有东西归属权……还有一些物品对孩子来说,可能特别喜爱或是意义特殊,因此,家长在提倡孩子与人分享的同时,也要允许孩子有不和人分享的宝贝。
如此看来,笑笑第一次来做客,儿子让笑笑玩自己的玩具,已经将分享这件事做得很好,拒绝笑笑带走玩具的行为无可厚非。当时我想得更多的是家长的面子,没考虑儿子的心理感受,剥夺了儿子拒绝他人的权利。同时,我失去一次让孩子了解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机会。去笑笑家,儿子才会有执意带笑笑的玩具回家的行为。更错误的是,我和笑笑妈两个大人干预进来,尤其笑笑妈将不与他人分享定性就是自私,我与她第二次错过正确教育孩子体验分享的机会。
我决定通过换玩具这件事,来引导孩子学会怎么样分享。在家里,我与儿子模拟交换玩具场景,儿子很喜欢,还积极指出我扮演他班级里的小朋友做的不像的地方,給我做示范。我夸奖儿子的同时,引导他猜测小朋友心里在想什么,追补尊重他人心理感受这一课。
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明白:要东西,需要得到小朋友同意;给东西,也得小朋友接受才行。他还认真地提醒我:“我也是小朋友!”我向儿子承诺:“妈妈一定做得到尊重你!”然后,我继续向儿子解释,分享不一定是换物品,还可以是喜欢的故事,或爱唱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都是很快乐的事。儿子认真地点点头,我才松了口气,看样子,仅仅是一个“分享”,父母都需要好好学习!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